• 500.00 KB
  • 2021-06-11 发布

高三数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打包检测试题:专题检测(四)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检测(四)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江门模拟)如图,正方体 ABCD-A′B′C′D′中,M、E 是 AB 的三等分点,G、N 是 CD 的三等分点,F、H 分别是 BC、MN 的中点,则四棱锥 A′-EFGH 的侧视图为 解析 做四棱锥 A′-EFGH 在正方体的侧面 CDD′C′上的射影,可得侧视图,故选 C. 答案 C 2.已知直线 a、b 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 c 平行于直线 a,则直线 c 与直线 b A.一定是异面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解析 若 c∥b,∵c∥a,∴a∥b, 与 a,b 是异面直线矛盾,故选 C. 答案 C 3.(2012·潍坊二模)已知两条直线 a,b 与两个平面α、β,b⊥α,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若 a∥α,则 a⊥b;②若 a⊥b,则 a∥α;③若 b⊥β,则α∥β;④若α⊥β,则 b∥β.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若 a∥α,则在α内存在 a′∥a,又 b⊥α,∴b⊥a′,∴b⊥a,故①正确; ②中直线 a 可能在α内,故②不正确; 因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故③正确; ④中 b 可能在β内,故④不正确.所以选 A. 答案 A 4.设 m、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 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 不必要条件是 A.l1⊥m,l1⊥n B.m⊥l1,m⊥l2 C.m⊥l1,n⊥l2 D.m∥n,l1⊥n 解析 由 m⊥l1,m⊥l2,l1、l2 是平面β内两条相交直线,知 m⊥β,又 m⊂α,所以α⊥β;若α ⊥β,m⊂α,则未必有 m⊥β,未必有 m⊥l1,m⊥l2,故选 B. 答案 B 5.在空间中,a、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 a∥α,b∥a,则 b∥α B.若 a∥α,b∥α,a⊂β,b⊂β,则β∥α C.若α∥β,b∥α,则 b∥β D.若α∥β,a⊂α,则 a∥β 解析 A 中,由条件可以推出 b∥α或 b⊂α;B 中,由条件可以推出β∥α或α与β相交;C 中, 由条件可以推出 b∥β或 b⊂β.D 正确. 答案 D 6.(2012·临汾一中月考)在空间中,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若平面外两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过两点的直线必平行于该平面;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则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 线.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易知①④正确;对于②,过两点的直线可能与平面相交;对于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异面.故选 D. 答案 D 7.(2012·房山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 3 B.2 3 C.1 3 D.1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其高为 2,底面为边长是 1 的正方形,∴V=1 3 ×2×12=2 3. 答案 B 8.(2012·梅州模拟)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 视图的是 解析 选项 A、B 中俯视图所确定的几何体都是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选项 D 中 俯视图所确定的几何体是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故选 C. 答案 C 9.将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则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的角是 A.30° B.45° C.60° D.90° 解析 如图所示,设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为 O,由 AB∥CD′可得,∠DCD′就是 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的角,由 DO、OD′、OC 两两垂直且相等可知 DD′=D′C=DC,即 △DCD′是等边三角形,则∠DCD′=60°,故应选 C. 答案 C 10.(2012·宝鸡中学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1,AC=2,BC= 3,D、 E 分别是 AC1 和 BB1 的中点,则直线 DE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为 A.π 6 B.π 4 C.π 3 D.π 2 解析 由 AB=1,AC=2,BC= 3可得 AB2+BC2=AC2, 故 AB⊥BC.又由直棱柱的性质可知 BB1⊥平面 ABC.如图,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棱 BB1 的长为 h, 则 E 0,0,h 2 ,A(0,1,0),C1( 3,0,h),D 3 2 ,1 2 ,h 2 , 故DE→ = - 3 2 ,-1 2 ,0 .因为 BB1⊥平面 ABC, 所以 BB1⊥AB,又因为 AB⊥BC,所以 AB⊥平面 BB1C1C, 故BA→=(0,1,0)是平面 BB1C1C 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 DE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为θ, 则 sin θ=|cos〈BA→,DE→ 〉|=| BA→·DE→ |BA→|·|DE→ ||= 1 2 1× - 3 2 2+ -1 2 2+02 =1 2. 又因为θ∈ 0,π 2 ,所以θ=π 6. 答案 A 11.(2012·山西四校模拟)已知三棱锥 O-ABC 中,A、B、C 三点在以 O 为球心的球面上,若 AB=BC=1,∠ABC=120°,三棱锥 O-ABC 的体积为 5 4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A.32 3 π B.16π C.64π D.544π 解析 如图所示,设△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O′, 在△ABC 中,据余弦定理得 AC= 3, 由正弦定理得△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 r=O′B=1 2· AC sin B =1 2 × 3 3 2 =1, 三棱锥 O-ABC 的体积为 V=1 3 ×1 2 ×1×1× 3 2 ×|OO′|= 5 4 , ∴|OO′|= 15, 故球 O 的半径为 OB=R= |OO′|2+|O′B|2=4. ∴球 O 的表面积为 S=4πR2=64π. 答案 C 12.(2012·广州模拟)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P、Q 分别是 AA1、A1D1、 CC1、BC 的中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A1C⊥MN;②A1C∥平面 MNPQ;③A1C 与 PM 相交;④NC 与 PM 异面. 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如图所示,AD1⊥A1D,AD1⊥DC, ∴AD1⊥平面 A1DC, ∴AD1⊥A1C. 又∵AD1∥MN,∴A1C⊥MN,故①正确; 在矩形 ACC1A1 中,易得 A1C 与 PM 相交,故③正确. 又∵PM⊂平面 MNPQ, ∴A1C 与平面 MNPQ 相交,故②错误. 易知 N∈平面 MNPQ,C∉平面 MNPQ,PM⊂平面 MNPQ, N∉PM, ∴NC 与 PM 异面,故④正确,所以选 B.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2012·深圳模拟)某机器零件的俯视图是直径为 24 mm 的圆(包括圆心),主视图和侧视图 完全相同,如图所示.则该机器零件的体积是________mm3(结果保留π). 解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中挖去一个同底的圆锥得到,∴V= 24×π×122-1 3 ×12×π×122=2 880π. 答案 2 880π 14.(2012·合肥模拟)一平面截一球得到直径为 2 的圆面,球心到这平面的距离为 3,则该球的 体积是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AB=1,OB=3, 则球的半径 R= AB2+OB2= 10, ∴V=4 3πR3=40 10 3 . 答案 40 10 3 15.已知矩形 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 4 的球 O 的球面上,且 AB=6,BC=2 3,则棱锥 O -ABCD 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棱锥 O-ABCD 的四条侧棱长相等且均为球 O 的半径, 如图连接 AC,取 AC 中点 O′,连接 OO′. 易知 AC= AB2+BC2=4 3, 故 AO′=2 3. 在 Rt△OAO′中,OA=4,从而 OO′= 42-12=2. 所以 VO-ABCD=1 3 ×2×6×2 3=8 3. 答案 8 3 16.(2012·苏州模拟)设 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α∩β=n,m∥n,则 m∥α且 m∥β; ②若α∥β,m⊥β,n∥α,则 m⊥n; ③若α⊥β,m⊥α,n∥β,则 m∥n; ④若α⊥β,m⊥α,n⊥β,则 m⊥n. 上面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 ①中的直线 m 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在β内,故①错误; ∵α∥β,m⊥β,∴m⊥α. 又 n∥α,∴m⊥n,故②正确; ③中的直线 m 与 n 可能平行、异面或相交,故③错误.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④正确. 答案 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分)(2012·无锡高三质检)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G 分别是 AA1, D1C,AD 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 ABCD; (2)设α是过 MN 的任一平面,求证:α⊥平面 B1BG. 证明 (1)取 CD 的中点 E,连接 NE,AE, N 为 CD1 的中点 E 为 CD 的中点 ⇒NE∥MA 且 NE=MA, 所以 MAEN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MN∥AE. MN∥AE MN⊄平面 ABCD AE⊂平面 ABCD ⇒MN∥平面 ABCD. (2)在正方形 ABCD 中,易证△BAG≌△ADE, 所以∠DAE+∠AGB=∠ABG+∠AGB=90°. 所以 AE⊥BG. B1B⊥平面 ABCD AE⊂平面 ABCD ⇒B1B⊥AE. AE⊥BG B1B⊥AE BG∩B1B=B ⇒AE⊥平面 B1BG. 又 MN∥AE,所以 MN⊥平面 B1BG. MN⊥平面 B1BG MN⊂α ⇒α⊥平面 B1BG. 18.(12 分)如图,已知 ABCD-A1B1C1D1 是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AD1A1=60°,AD1=4, 点 P 是 AD1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 AA1 与 B1P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解析 过点 P 作 PE⊥A1D1,垂足为 E,连接 B1E,则 PE∥AA1, 所以∠B1PE 即为异面直线 AA1 与 B1P 所成的角. 在 Rt△AA1D1 中,因为∠AD1A1=60°, 所以 A1B1=A1D1=1 2AD1=2,AA1= 3 2 AD1=2 3, 又因为 P 为 AD1 中点,且 PE∥AA1, 则 A1E=1 2A1D1=1,PE=1 2AA1= 3. 所以 B1E= A1B21+A1E2= 5. 在 Rt△B1PE 中,tan ∠B1PE=B1E PE = 5 3 = 15 3 . 所以异面直线 AA1 与 B1P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15 3 . 19.(12 分)如图,已知点 H 在正方体 ABCD-A′B′C′D′的对角线 B′D′上,∠HDA= 60°. (1)求 DH 与 CC′所成角的大小; (2)求 DH 与平面 AA′D′D 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 以 D 为原点,DA 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图略). 设 H(m,m,1)(m>0),则DA→ =(1,0,0),CC′→ =(0,0,1).连接 BD. DH→ =(m,m,1)(m>0),由已知〈DH→ ,DA→ 〉=60°, DA→ ·DH→ =|DA→ ||DH→ |cos 〈DA→ ,DH→ 〉, 可得 2m= 2m2+1,解得 m= 2 2 , 所以DH→ = 2 2 , 2 2 ,1 . (1)因为 cos 〈DH→ ,CC′→ 〉= 2 2 ×0+ 2 2 ×0+1×1 1× 2 = 2 2 , 所以〈DH→ ,CC′→ 〉=45°, 即 DH 与 CC′所成的角为 45°. (2)平面 AA′D′D 的一个法向量是DC→ =(0,1,0). 因为 cos 〈DH→ ,DC→ 〉= 2 2 ×0+ 2 2 ×1+1×0 1× 2 =1 2 , 所以〈DH→ ,DC→ 〉=60°, 可得 DH 与平面 AA′D′D 所成的角为 30°. 20.(12 分)(2012·泉州二模)在斜三棱柱 ABC-A1B1C1 中,侧面 ACC1A1⊥面 ABC,AC=A1C 且 A1C⊥AC,AA1= 2a,AB⊥AC,D 为 AA1 中点. (1)求证:CD⊥面 ABB1A1; (2)在侧棱 BB1 上确定一点 E,使得二面角 E-A1C1-A 的大小为π 3. 解析 (1)证明 ∵面 ACC1A1⊥面 ABC,AB⊥AC, ∴AB⊥面 ACC1A1,即有 AB⊥CD; 又 AC=A1C,D 为 AA1 中点,则 CD⊥AA1, ∴CD⊥面 ABB1A1. (2)如图所示以点 C 为坐标系原点,CA 为 x 轴,CA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则 有 A(a,0,0),B(a,a,0),A1(0,0,a),B1(0,a,a) C1(-a,0,a),设 E(x,y,z),且BE→=λBB1 → , 即有(x-a,y-a,z)=λ(-a,0,a), 所以 E 点坐标为((1-λ)a,a,λa). 由条件易得面 A1C1A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0,1,0),设平面 EA1C1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x,y, z), 由 n2⊥A1C1 → n2⊥A1E→ 可得 -ax=0 1-λax+ay+λ-1az=0 令 y=1,则有 n2= 0,1, 1 1-λ , 则 cos π 3 =| n1·n2 |n1||n2||= 1 1+ 1 1-λ2 =1 2 , 得λ=1- 3 3 , 所以,当 |BE→| |BB1 → | =1- 3 3 时,二面角 E-A1C1-A 的大小为π 3. 21.(12 分)(2012·韶关模拟)如图(1)中矩形 ABCD 中,已知 AB=2,AD=2 2,MN 分别为 AD 和 BC 的中点,对角线 BD 与 MN 交于 O 点,沿 MN 把矩形 ABNM 折起,使平面 ABNM 与平面 MNCD 所成角为 60°,如图(2). 图(1) 图(2) (1)求证:BO⊥DO; (2)求 AO 与平面 BO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证明 取 MD,NC 中点 P,Q,如图建系, Q(0,0,0),B 6 2 ,0,0 ,D 0, 2 2 ,2 ,O 0,- 2 2 ,1 . 所以BO→ = - 6 2 ,- 2 2 ,1 ,DO→ =(0,- 2,-1), 所以BO→ ·DO→ =0,即 BO⊥DO. (2)设平面 BOD 的法向量是 n=(x,y,z),可得 - 6 2 x- 2 2 y+z=0, - 2y-z=0,令 y= 2可得 x=- 6,z=-2, 所以 n=(- 6,2,-2). 又AO→ = - 6 2 ,- 2 2 ,-1 , 设 AO 与平面 BOD 所成角为θ, sin θ=|cos〈AO→ ,n〉|=2 3. 22.(14 分)(2012·深圳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正视图为矩形, 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 (1)求证:BN⊥平面 C1B1N; (2)设θ为直线 C1N 与平面 CNB1 所成的角,求 sin θ的值; (3)设 M 为 AB 中点,在 BC 边上求一点 P,使 MP∥平面 CNB1,求BP PC 的值. 解析 (1)证明 ∵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为矩形,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 ∴BA,BC,BB1 两两垂直. 以 BA,BC,BB1 分别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N(4,4,0),B1(0,8,0),C1(0,8,4),C(0,0,4). ∵BN→·NB1 → =(4,4,0)·(-4,4,0)=-16+16=0,BN→·B1C1 → =(4,4,0)·(0, 0,4)=0, ∴BN⊥NB1,BN⊥B1C1 且 NB1 与 B1C1 相交于 B1,∴BN⊥平面 C1B1N. (2)设 n2=(x,y,z)为平面 NCB1 的一个法向量,则 n2·CN→ =0 n2·NB1 → =0 ⇒ x,y,z·4,4,-4=0 x,y,z·-4,4,0=0 ⇒ x+y-z=0 -x+y=0 ,取 n2=(1,1,2),C1N→ =(4,-4,-4), 则 sin θ=|4,-4,-4·1,1,2 16+16+16· 1+1+4 |= 2 3 . (3)∵M(2,0,0).设 P(0,0,a)为 BC 上一点, 则MP→ =(-2,0,a). ∵MP∥平面 CNB1,∴MP→ ⊥n2⇒MP→ ·n2=(-2,0,a)·(1,1,2)=-2+2a=0⇒a=1. 又 PM⊄平面 CNB1,∴MP∥平面 CNB1, ∴当 PB=1 时,MP∥平面 CNB1,∴BP PC =1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