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06-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8.8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最新考纲 考情考向分析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
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
的应用.
本节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涉及用向量法计算
空间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二
面角及空间距离等内容,考查热点是空间角的
求解.题型以解答题为主,要求有较强的数学运
算素养,广泛应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
归思想.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设 a,b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则
l1 与 l2 所成的角 θ a 与 b 的夹角 β
范围 (0,π
2 ] [0,π]
求法 cos θ=|a· b|
|a||b| cos β= a·b
|a||b|
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的所成的角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
(2)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斜线和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
3.二面角
(1)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2)在二面角 α—l—β 的棱上任取一点 O,在两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 OA⊥l,OB⊥l,则∠AOB
叫做二面角 α—l—β 的平面角.
4.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
(1)设异面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m1,m2,则 l1 与 l2 所成的角 θ 满足 cos θ=|cos〈m1,
m2〉|.
(2)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 α 的法向量分别为 m,n,则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角 θ 满足 sin θ
=|cos〈m,n〉|.
(3)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 是二面角 α—l—β 的两个面内与棱 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AB
→
,CD
→
〉.
2°如图②③,n1,n2 分别是二面角 α—l—β 的两个半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满足 cos θ=cos〈n1,n2〉或-cos〈n1,n2〉.
概念方法微思考
1.利用空间向量如何求线段长度?
提示 利用|AB
→
|2=AB
→
·AB
→
可以求空间中有向线段的长度.
2.如何求空间点面之间的距离?
提示 点面距离的求法:
已知 AB 为平面 α 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则点 B 到平面 α 的距离为
|BO
→
|=|AB
→
||cos〈AB
→
,n〉|.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 )
(2)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
(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π
2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
2 ],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 √ )
(5)若二面角 α-a-β 的两个半平面 α,β 的法向量 n1,n2 所成角为 θ,则二面角 α-a-β 的
大小是 π-θ.(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m=(0,1,0),n=(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 )
A.45° B.135°
C.45°或 135° D.90°
答案 C
解析 cos〈m,n〉= m·n
|m||n|= 1
1· 2
= 2
2 ,即〈m,n〉=45°.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 45°或 180°-45°=135°.
3.如图,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边长为 2,侧棱长为 2 2,
则 AC1 与侧面 ABB1A1 所成的角为______.
答案 π
6
解析 如图,以 A 为原点,以AB
→
,AE
→
(AE⊥AB),
AA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D 为 A1B1 的中点,
则 A(0,0,0),C1(1, 3,2 2),D(1,0,2 2),∴AC1→
=(1, 3,2 2),
AD
→
=(1,0,2 2).
∠C1AD 为 AC1 与平面 ABB1A1 所成的角,
cos∠C1AD=
AC1→
·AD
→
|AC1→
||AD
→
|
=
(1, 3,2 2)·(1,0,2 2)
12 × 9
= 3
2 ,
又∵∠C1AD∈[0,π
2 ],
∴∠C1AD=π
6.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BCA=90°,M,N 分别是 A1B1,A1C1 的中点,BC=CA=
CC1,则 BM 与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
10 B.2
5 C.
30
10 D.
2
2
答案 C
解析 以点 C 为坐标原点,CA,CB,CC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BC=CA=CC1=2,则可得 A(2,0,0),B(0,2,0),M(1,1,2),N(1,0,2),∴BM
→
=(1,-1,2),
AN
→
=(-1,0,2).
∴cos〈BM
→
,AN
→
〉=
BM
→
·AN
→
|BM
→
||AN
→
|
= 1 × (-1)+(-1) × 0+2 × 2
12+(-1)2+22 × (-1)2+02+22
= 3
6 × 5
= 30
10 .
5.已知向量 m,n 分别是直线 l 和平面 α 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 cos〈m,n〉=-1
2,则 l
与 α 所成的角为________.
答案 30°
解析 设 l 与 α 所成角为 θ,∵cos〈m,n〉=-1
2,
∴sin θ=|cos〈m,n〉|=1
2,∵0°≤θ≤90°,∴θ=30°.
题型一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 1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 ABCD 同一侧的两点,BE⊥
平面 ABCD,DF⊥平面 ABCD,BE=2DF,AE⊥EC.
(1)证明:平面 AEC⊥平面 AFC;
(2)求直线 AE 与直线 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 BD,设 BD∩AC=G,连接 EG,FG,EF.
在菱形 ABCD 中,不妨设 GB=1.
由∠ABC=120°,
可得 AG=GC= 3.
由 BE⊥平面 ABCD,AB=BC=2,可知 AE=EC.
又 AE⊥EC,所以 EG= 3,且 EG⊥AC.
在 Rt△EBG 中,可得 BE= 2,故 DF= 2
2 .
在 Rt△FDG 中,可得 FG= 6
2 .
在直角梯形 BDFE 中,由 BD=2,BE= 2,DF= 2
2 ,可得 EF=3 2
2 ,从而 EG2+FG2=
EF2,所以 EG⊥FG.
又 AC∩FG=G,AC,FG⊂平面 AFC,
所以 EG⊥平面 AFC.
因为 EG⊂平面 AEC,所以平面 AEC⊥平面 AFC.
(2)解 如图,以 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GB,GC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GB
→
|为单位长度,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Gxyz,
由(1)可得 A(0,- 3,0),
E(1,0, 2),F(-1,0, 2
2 ),C(0, 3,0),
所以AE
→
=(1, 3, 2),CF
→
=(-1,- 3, 2
2 ).
故 cos〈AE
→
,CF
→
〉=
AE
→
·CF
→
|AE
→
||CF
→
|
=- 3
3 .
所以直线 AE 与直线 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
3 .
思维升华 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
跟踪训练 1 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AA1⊥平面 ABC,AA1=AB,
N,M 分别是 A1B1,A1C1 的中点,则 AM 与 B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
10 B.3
5 C. 7
10 D.4
5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取 AC 的中点 D,以 D 为原点,BD,DC,DM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 AC=2,则 A(0,-1,0),M(0,0,2),
B(- 3,0,0),N(- 3
2 ,-1
2,2),
所以AM
→
=(0,1,2),
BN
→
=( 3
2 ,-1
2,2),
所以 cos〈AM
→
,BN
→
〉=
AM
→
·BN
→
|AM
→
|·|BN
→
|
=
7
2
5 × 5
= 7
10,故选 C.
题型二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 2 (2018·全国Ⅰ)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以 DF 为
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 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 PF⊥BF.
(1)证明:平面 PEF⊥平面 ABFD;
(2)求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由已知可得 BF⊥PF,BF⊥EF,
PF∩EF=F,PF,EF⊂平面 PEF,
所以 BF⊥平面 PEF.
又 BF⊂平面 ABFD,所以平面 PEF⊥平面 ABFD.
(2)解 如图,作 PH⊥EF,垂足为 H.
由(1)得,PH⊥平面 ABFD.
以 H 为坐标原点,HF
→
的方向为 y 轴正方向,|BF
→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Hxyz.
由(1)可得,DE⊥PE.
又 DP=2,DE=1,
所以 PE= 3.
又 PF=1,EF=2,所以 PE⊥PF.
所以 PH= 3
2 ,EH=3
2.
则 H(0,0,0),P(0,0, 3
2 ),D(-1,-3
2,0),
DP
→
=(1,3
2, 3
2 ),HP
→
=(0,0, 3
2 ).
又HP
→
为平面 ABFD 的法向量,
设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的角为 θ,
则 sin θ=|cos〈HP
→
,DP
→
〉|=
|HP
→
·DP
→
|
|HP
→
||DP
→
|
=
3
4
3
= 3
4 .
所以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4 .
思维升华 若直线 l 与平面 α 的夹角为 θ,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l 与平面 α 的法向量 n 的夹角为 β,
则 θ=π
2-β 或 θ=β-π
2,故有 sin θ=|cos β|=|l·n|
|l||n|.
跟踪训练 2 (2018·全国Ⅱ)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AB=BC=2 2,PA=PB=PC=AC
=4,O 为 AC 的中点.
(1)证明:PO⊥平面 ABC;
(2)若点 M 在棱 BC 上,且二面角 M-PA-C 为 30°,求 PC 与平面 PAM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因为 PA=PC=AC=4,
O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OP⊥AC,且 OP=2 3.
如图,连接 OB.
因为 AB=BC= 2
2 AC,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OB⊥AC,OB=1
2AC=2.
由 OP2+OB2=PB2 知 PO⊥OB.
因为 OP⊥OB,OP⊥AC,OB∩AC=O,OB,AC⊂平面 ABC,
所以 PO⊥平面 ABC.
(2)解 由(1)知 OP,OB,OC 两两垂直,则以 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OB,OC,OP 所在直
线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所示.
由已知得 O(0,0,0),B(2,0,0),
A(0,-2,0),C(0,2,0),
P(0,0,2 3),AP
→
=(0,2,2 3).
由(1)知平面 PAC 的一个法向量为OB
→
=(2,0,0).
设 M(a,2-a,0)(0≤a≤2),则AM
→
=(a,4-a,0).
设平面 PAM 的法向量为 n=(x,y,z).
由AP
→
·n=0,AM
→
·n=0,得
Error!可取 y= 3a,得平面 PAM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3(a-4), 3a,-a),
所以 cos〈OB
→
,n〉=
OB
→
·n
|OB
→
||n|
= 2 3(a-4)
2 3(a-4)2+3a2+a2.
由已知可得|cos〈OB
→
,n〉|=cos 30°= 3
2 ,
所以 2 3|a-4|
2 3(a-4)2+3a2+a2
= 3
2 ,
解得 a=-4(舍去)或 a=4
3.
所以 n=(-8 3
3 ,4 3
3 ,-4
3).
又PC
→
=(0,2,-2 3),所以 cos〈PC
→
,n〉= 3
4 .
所以 PC 与平面 PA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4 .
题型三 求二面角
例 3 (2018·锦州模拟)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D=DC=CB=2,∠ABC=60°,
平面 ACEF⊥平面 ABCD,四边形 ACEF 是菱形,∠CAF=60°.
(1)求证:BF⊥AE;
(2)求二面角 B-EF-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1)证明 依题意,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C=2 3,AB=4,
∵BC=2,∴AC2+BC2=AB2,即 BC⊥AC,
又∵平面 ACEF⊥平面 ABCD,平面 ACEF∩平面 ABCD=AC,BC⊂平面 ABCD,
∴BC⊥平面 ACEF,而 AE⊂平面 ACEF,∴AE⊥BC,
连接 CF,∵四边形 ACEF 为菱形,∴AE⊥FC,
又∵BC∩CF=C,BC,CF⊂平面 BCF,
∴AE⊥平面 BCF,
∵BF⊂平面 BCF,∴BF⊥AE.
(2)解 取 EF 的中点 M,连接 MC,
∵四边形 ACEF 是菱形,且∠CAF=60°,
∴由平面几何易知 MC⊥AC,
又∵平面 ACEF⊥平面 ABCD,平面 ACEF∩平面 ABCD=AC,CM⊂平面 ACEF,
∴MC⊥平面 ABCD.
以 CA,CB,CM 所在直线分别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的坐标依次为
C(0,0,0),A(2 3,0,0),B(0,2,0),D( 3,-1,0),E(- 3,0,3),F( 3,0,3),
设平面 BEF 和平面 DEF 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n1=(a1,b1,c1),n2=(a2,b2,c2),
∵BF
→
=( 3,-2,3),EF
→
=(2 3,0,0),
∴Error!即Error!即Error!
不妨令 b1=3,则 n1=(0,3,2),
同理可求得 n2=(0,3,-1),
设二面角 B-EF-D 的大小为 θ,由图易知 θ 为锐角,
∴cos θ=|cos〈n1,n2〉|= |n1·n2|
|n1|·|n2|= 7
130
,
故二面角 B-EF-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9
7.
思维升华 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平面的法向量,求法向量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①求平面的垂线的方向向量;②利用法向量与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列方程组求解.
跟踪训练 3 (2018·全国Ⅲ)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所在平
面垂直,M 是 上异于 C,D 的点.
(1)证明:平面 AMD⊥平面 BMC;
(2)当三棱锥 M-ABC 体积最大时,求平面 MAB 与平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1)证明 由题设知,平面 CMD⊥平面 ABCD,交线为 CD.因为 BC⊥CD,BC⊂平面 ABCD,
所以 BC⊥平面 CMD,又 DM⊂平面 CMD,
故 BC⊥DM.
因为 M 为 上异于 C,D 的点,且 DC 为直径,
所以 DM⊥CM.
又 BC∩CM=C,BC,CM⊂平面 BMC,
所以 DM⊥平面 BMC.
又 DM⊂平面 AMD,故平面 AMD⊥平面 BMC.
(2)解 以 D 为坐标原点,DA
→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当三棱锥 M-ABC 体积最大时,M 为 的中点.由题设得
D(0,0,0),A(2,0,0),B(2,2,0),C(0,2,0),M(0,1,1),
AM
→
=(-2,1,1),AB
→
=(0,2,0),DA
→
=(2,0,0),
设 n=(x,y,z)是平面 MAB 的法向量,则
Error!即Error!
可取 n=(1,0,2),
DA
→
是平面 MCD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
cos〈n,DA
→
〉=
n·DA
→
|n||DA
→
|
= 5
5 ,
CD
CD
CD
CD
sin〈n,DA
→
〉=2 5
5 .
所以平面 MAB 与平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2 5
5 .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例 (12 分)如图,四棱锥 S-ABCD 中,△ABD 为正三角形,∠BCD=120°,CB=CD=CS=
2,∠BSD=90°.
(1)求证:AC⊥平面 SBD;
(2)若 SC⊥BD,求二面角 A-SB-C 的余弦值.
(1)证明 设 AC∩BD=O,连接 SO,
如图①,因为 AB=AD,CB=CD,
所以 AC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
即 O 为 BD 的中点,且 AC⊥BD.[1 分]
在△BCD 中,因为 CB=CD=2,∠BCD=120°,
所以 BD=2 3,CO=1.
在 Rt△SBD 中,因为∠BSD=90°,O 为 BD 的中点,
所以 SO=1
2BD= 3.
在△SOC 中,因为 CO=1,SO= 3,CS=2,
所以 SO2+CO2=CS2,
所以 SO⊥AC.[4 分]
因为 BD∩SO=O,BD,SO⊂平面 SBD,
所以 AC⊥平面 SBD.[5 分]
(2)解 方法一 过点 O 作 OK⊥SB 于点 K,连接 AK,CK,如图②,
由(1)知 AC⊥平面 SBD,所以 AO⊥SB.
因为 OK∩AO=O,OK,AO⊂平面 AOK,
所以 SB⊥平面 AOK.[6 分]
因为 AK⊂平面 AOK,所以 AK⊥SB.
同理可证 CK⊥SB.[7 分]
所以∠AKC 是二面角 A-SB-C 的平面角.
因为 SC⊥BD,
由(1)知 AC⊥BD,且 AC∩SC=C,AC,SC⊂平面 SAC,
所以 BD⊥平面 SAC.
而 SO⊂平面 SAC,所以 SO⊥BD.
在 Rt△SOB 中,OK=SO·OB
SB = 6
2 .
在 Rt△AOK 中,AK= AO2+OK2= 42
2 ,
同理可求 CK= 10
2 .[10 分]
在△AKC 中,cos∠AKC=AK2+CK2-AC2
2AK·CK =- 105
35 .
所以二面角 A-SB-C 的余弦值为- 105
35 .[12 分]
方法二 因为 SC⊥BD,由(1)知,AC⊥BD,且 AC∩SC=C,AC,SC⊂平面 SAC,
所以 BD⊥平面 SAC.
而 SO⊂平面 SAC,
所以 SO⊥BD.[6 分]
由(1)知,AC⊥平面 SBD,SO⊂平面 SBD,
所以 SO⊥AC.
因为 AC∩BD=O,AC,BD⊂平面 ABCD,
所以 SO⊥平面 ABCD.[7 分]
以 O 为原点,OA
→
,OB
→
,OS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③,
则 A(3,0,0),B(0, 3,0),C(-1,0,0),S(0,0, 3).
所以AB
→
=(-3, 3,0),CB
→
=(1, 3,0),
SB
→
=(0, 3,- 3).[8 分]
设平面 SAB 的法向量 n=(x1,y1,z1),
则Error!
令 y1= 3,得平面 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 3, 3).
同理可得平面 SCB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3,1,1).[10 分]
所以 cos〈n,m〉= n·m
|n||m|=
- 3+ 3+ 3
7 × 5
= 105
35 .
因为二面角 A-SB-C 是钝角,所以二面角 A-SB-C 的余弦值为- 105
35 .[12 分]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坐标;
第二步:求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坐标;
第三步:计算向量的夹角(或函数值),并转化为所求角.
1.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m=(1,-1,0),n=(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 )
A.60° B.120° C.60°或 120° D.90°
答案 C
解析 cos〈m,n〉= m·n
|m||n|=
-1
2· 2
=-1
2,
即〈m,n〉=120°.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 120°或 180°-120°=60°.
2.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 ABC-A1B1C1,CA=CC1=2CB,则直线 BC1 与直
线 AB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5
5 B.
5
3
C.
5
6 D.
5
4
答案 A
解析 设 CA=2,则 C(0,0,0),A(2,0,0),B(0,0,1),C 1(0,2,0),B1(0,2,1),可得向量AB1→
=(-
2,2,1) , BC1→
= (0,2 , - 1) , 由 向 量 的 夹 角 公 式 得 cos 〈 AB1→
,BC1→
〉 =
AB1→
·BC1→
|AB1→
||BC1→
|
=
0+4-1
4+4+1 × 0+4+1
= 1
5
= 5
5 ,故选 A.
3.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 为 BB1 的中点,则平面 A1ED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锐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1
2 B.2
3 C.
3
3 D.
2
2
答案 B
解析 以 A 为原点,AB,AD,AA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 Axyz,设棱长为 1,
则 A1(0,0,1),E(1,0,1
2),D(0,1,0),
∴A1D
→
=(0,1,-1),A1E
→
=(1,0,-1
2).
设平面 A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1,y,z),
则有Error!即Error!∴Error!
∴n1=(1,2,2).
∵平面 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0,0,1),
∴cos〈n1,n2〉= 2
3 × 1=2
3,
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
3.
4.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AC 与 B1D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π
6 B.π
4 C.π
3 D.π
2
答案 D
解析 以 A 为坐标原点,AB,AD,AA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 1,
则 A(0,0,0),C(1,1,0),B1(1,0,1),D(0,1,0).
∴AC
→
=(1,1,0),B1D
→
=(-1,1,-1),
∵AC
→
·B1D
→
=1×(-1)+1×1+0×(-1)=0,
∴AC
→
⊥B1D
→
,
∴AC 与 B1D 所成的角为π
2.
5.(2018·包头模拟)已知正三棱柱 ABC-A1B1C1,AB=AA1=2,则异面直线 AB1 与 CA1 所成角
的余弦值为( )
A.0 B.-1
4 C.1
4 D.1
2
答案 C
解析 以 A 为原点,在平面 ABC 内过 A 作 AC 的垂线为 x 轴,以 AC 所在直线为 y 轴,以 AA1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B1( 3,1,2),
A1(0,0,2),C(0,2,0),
AB1→
=( 3,1,2),A1C
→
=(0,2,-2),
设异面直线 AB1 和 A1C 所成的角为 θ,
则 cos θ=
|AB1→
·A1C
→
|
|AB1→
|·|A1C
→
|
= |-2|
8· 8
=1
4.
∴异面直线 AB1 和 A1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
4.
6.如图,点 A,B,C 分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的三条坐标轴上,OC
→
=(0,0,2),平面 ABC
的法向量为 n=(2,1,2),设二面角 C-AB-O 的大小为 θ,则 cos θ 等于( )
A.4
3 B.
5
3 C.2
3 D.-2
3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平面 ABO 的一个法向量为OC
→
=(0,0,2),
由图可知,二面角 C-AB-O 为锐角,
由空间向量的结论可知,cos θ=
|OC
→
·n|
|OC
→
||n|
= |4|
2 × 3=2
3.
7.在三棱锥 P-ABC 中,PA⊥平面 ABC,∠BAC=90°,D,E,F 分别是棱 AB,BC,CP 的
中点,AB=AC=1,PA=2,则直线 PA 与平面 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5
5
解析 以 A 为原点,AB,AC,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
坐标系,
由 AB=AC=1,PA=2,
得 A(0,0,0),B(1,0,0),
C(0,1,0),P(0,0,2),D(1
2,0,0),
E(1
2,1
2,0),F(0,1
2,1).
∴PA
→
=(0,0,-2),DE
→
=(0,1
2,0),
DF
→
=(-1
2,1
2,1).
设平面 DEF 的法向量为 n=(x,y,z),
则由Error!得Error!
取 z=1,则 n=(2,0,1),设直线 PA 与平面 DEF 所成的角为 θ,则 sin θ=|cos〈n,PA
→
〉|=
|PA
→
·n|
|PA
→
||n|
= 5
5 ,
∴直线 PA 与平面 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5
5 .
8.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F∥AB,若沿 EF 将正方形折成一个二面角后,AE∶ED∶AD=
1∶1∶ 2,则 AF 与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4
5
解析 ∵AE∶ED∶AD=1∶1∶ 2,
∴AE⊥ED,即 AE,DE,EF 两两垂直,
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AB=EF=CD=2,
则 E(0,0,0),A(1,0,0),F(0,2,0),C(0,2,1),
∴AF
→
=(-1,2,0),EC
→
=(0,2,1),
∴cos〈AF
→
,EC
→
〉=
AF
→
·EC
→
|AF
→
||EC
→
|
=4
5,
∴AF 与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
5.
9.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AA1⊥底面 ABC,AB=BC=AA1,∠ABC=90°,点
E,F 分别是棱 AB,BB1 的中点,则直线 EF 和 BC1 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
答案 60°
解析 以 B 点为坐标原点,以 BC 所在直线为 x 轴,BA 所在直线为 y 轴,BB1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B=BC=AA1=2,
则 C1(2,0,2),E(0,1,0),F(0,0,1),
则EF
→
=(0,-1,1),BC1→
=(2,0,2),
∴EF
→
·BC1→
=2,
∴cos〈EF
→
,BC1→
〉=
EF
→
·BC1→
|EF
→
||BC1→
|
= 2
2 × 2 2
=1
2,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
∴EF 和 BC1 所成的角为 60°.
10.(2019·福州质检)已知点 E,F 分别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 BB1,CC1 上,且 B1E=
2EB,CF=2FC1,则平面 AEF 与平面 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
答案 2
3
解析 方法一 延长 FE,CB 相交于点 G,连接 AG,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3,则 GB=BC=3,作 BH⊥AG 于点 H,连接 EH,则∠EHB 为所求锐二
面角的平面角.
∵BH=3 2
2 ,EB=1,
∴tan∠EHB=EB
BH= 2
3 .
方法二 如图,以点 D 为坐标原点,DA,DC,DD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设 DA=1,由已知条件得
A(1,0,0),E(1,1,1
3),
F(0,1,2
3),AE
→
=(0,1,1
3),
AF
→
=(-1,1,2
3),
设平面 AEF 的法向量为 n=(x,y,z),
由Error!得Error!
令 y=1,z=-3,x=-1,则 n=(-1,1,-3),
取平面 ABC 的法向量为 m=(0,0,-1),
设平面 AEF 与平面 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 θ,
则 cos θ=|cos〈n,m〉|=3 11
11 ,tan θ= 2
3 .
11.(2018·鄂尔多斯联考)如图,在几何体 ABC-A1B1C1 中,平面 A1ACC1⊥底面 ABC,四边形
A1ACC1 是正方形,B1C1∥BC,Q 是 A1B 的中点,且 AC=BC=2B1C1,∠ACB=2π
3 .
(1)证明:B1Q⊥A1C;
(2)求直线 AC 与平面 A1BB1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 AC1 与 A1C 交于 M 点,连接 MQ.
∵四边形 A1ACC1 是正方形,
∴M 是 AC1 的中点,
又 Q 是 A1B 的中点,
∴MQ∥BC,MQ=1
2BC,
又∵B1C1∥BC 且 BC=2B1C1,
∴MQ∥B1C1,MQ=B1C1,
∴四边形 B1C1MQ 是平行四边形,∴B1Q∥C1M,
∵C1M⊥A1C,∴B1Q⊥A1C.
(2)解 ∵平面 A1ACC1⊥平面 ABC,平面 A1ACC1∩平面 ABC=AC,CC1⊥AC,CC1⊂平面
A1ACC1,
∴CC1⊥平面 ABC.
如图所示,以 C 为原点,CB,CC1 所在直线分别为 y 轴和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 AC=BC=2B1C1=2,
则 C(0,0,0),A( 3,-1,0),A1( 3,-1,2),B(0,2,0),B1(0,1,2),
∴CA
→
=( 3,-1,0),B1A1—→
=( 3,-2,0),
B1B
→
=(0,1,-2),
设平面 A1BB1 的法向量为 n=(x,y,z),
则由 n⊥B1A1—→
,n⊥B1B
→
,
可得Error!可令 y=2 3,
则 x=4,z= 3,
∴平面 A1BB1 的一个法向量 n=(4,2 3, 3),
设直线 AC 与平面 A1BB1 所成的角为 α,
则 sin α=
|n·CA
→
|
|n|·|CA
→
|
= 2 3
2 31
= 93
31 .
12.(2019·盘锦模拟)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侧面 PAD⊥底面 ABCD,底面 ABCD 为直
角梯形,其中 AB∥CD,∠CDA=90°,CD=2AB=2,AD=3,PA= 5,PD=2 2,点 E
在棱 AD 上且 AE=1,点 F 为棱 PD 的中点.
(1)证明:平面 BEF⊥平面 PEC;
(2)求二面角 A-BF-C 的余弦值.
(1)证明 在 Rt△ABE 中,由 AB=AE=1,
得∠AEB=45°,
同理在 Rt△CDE 中,由 CD=DE=2,得∠DEC=45°,
所以∠BEC=90°,即 BE⊥EC.
在△PAD 中,
cos∠PAD=PA2+AD2-PD2
2PA·AD = 5+9-8
2 × 3 × 5
= 5
5 ,
在△PAE 中,PE2=PA2+AE2-2PA·AE·cos∠PAE=5+1-2× 5×1× 5
5 =4,
所以 PE2+AE2=PA2,即 PE⊥AD.
又平面 PAD⊥平面 ABCD,平面 PAD∩平面 ABCD=AD,PE⊂平面 PAD,
所以 PE⊥平面 ABCD,所以 PE⊥BE.
又因为 CE∩PE=E,CE,PE⊂平面 PEC,
所以 BE⊥平面 PEC,所以平面 BEF⊥平面 PEC.
(2)解 由(1)知 EB,EC,EP 两两垂直,故以 E 为坐标原点,以射线 EB,EC,EP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 2, 0,0) , C(0,2 2, 0) , P(0,0,2) , A( 2
2 ,- 2
2 ,0), D( - 2, 2, 0) ,
F(- 2
2 , 2
2 ,1),
AB
→
=( 2
2 , 2
2 ,0),BF
→
=(-3 2
2 , 2
2 ,1),
BC
→
=(- 2,2 2,0),
设平面 ABF 的法向量为 m=(x1,y1,z1),
则Error!
不妨设 x1=1,则 m=(1,-1,2 2),
设平面 BFC 的法向量为 n=(x2,y2,z2),
则Error!
不妨设 y2=2,则 n=(4,2,5 2),
记二面角 A-BF-C 为 θ(由图知应为钝角),
则 cos θ=- |m·n|
|m|·|n|=-|4-2+20|
10· 70
=-11 7
35 ,
故二面角 A-BF-C 的余弦值为-11 7
35 .
13.如图,在四棱锥 S-ABCD 中,SA⊥平面 ABCD,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AD∥BC,∠BAD
=90°,且 AB=4,SA=3.E,F 分别为线段 BC,SB 上的一点(端点除外),满足SF
BF=CE
BE=λ,
当实数 λ 的值为________时,∠AFE 为直角.
答案 9
16
解析 因为 SA⊥平面 ABCD,∠BAD=90°,
以 A 为坐标原点,AD,AB,AS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
坐标系 Axyz.
∵AB=4,SA=3,
∴B(0,4,0),S(0,0,3).
设 BC=m,则 C(m,4,0),
∵SF
BF=CE
BE=λ,
∴SF
→
=λFB
→
.
∴AF
→
-AS
→
=λ(AB
→
-AF
→
).
∴AF
→
= 1
1+λ(AS
→
+λAB
→
)= 1
1+λ(0,4λ,3),
∴F(0, 4λ
1+λ, 3
1+λ).
同理可得 E( m
1+λ,4,0),
∴FE
→
=( m
1+λ, 4
1+λ, -3
1+λ).
∵FA
→
=(0,-4λ
1+λ, -3
1+λ),要使∠AFE 为直角,
即FA
→
·FE
→
=0,
则 0· m
1+λ+
-4λ
1+λ· 4
1+λ+
-3
1+λ·
-3
1+λ=0,
∴16λ=9,解得 λ= 9
16.
14.(2018·满洲里模拟)如图,已知直三棱柱 ABC-A 1B1C1 中,AA1=AB=AC=1,AB⊥AC,
M,N,Q 分别是 CC1,BC,AC 的中点,点 P 在直线 A1B1 上运动,且A1P
→
=λA1B1—→
(λ∈[0,1]).
(1)证明:无论 λ 取何值,总有 AM⊥平面 PNQ;
(2)是否存在点 P,使得平面 PMN 与平面 ABC 的夹角为 60°?若存在,试确定点 P 的位置,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连接 A1Q.
∵AA1=AC=1,M,Q 分别是 CC1,AC 的中点,
∴Rt△AA1Q≌Rt△CAM,
∴∠MAC=∠QA1A,
∴∠MAC+∠AQA1=∠QA1A+∠AQA1=90°,
∴AM⊥A1Q.
∵N,Q 分别是 BC,AC 的中点,∴NQ∥AB.
又 AB⊥AC,∴NQ⊥AC.
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A1⊥底面 ABC,
∴NQ⊥AA1.
又 AC∩AA1=A,AC,AA1⊂平面 ACC1A1,
∴NQ⊥平面 ACC1A1,
∴NQ⊥AM.
由 NQ∥AB 和 AB∥A1B1 可得 NQ∥A1B1,
∴N,Q,A1,P 四点共面,
∴A1Q⊂平面 PNQ.
∵NQ∩A1Q=Q,NQ,A1Q⊂平面 PNQ,
∴AM⊥平面 PNQ,
∴无论 λ 取何值,总有 AM⊥平面 PNQ.
(2)解 如图,以 A 为坐标原点,AB,AC,AA1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
则 A1(0,0,1),B1(1,0,1),
M(0,1,1
2),N(1
2,1
2,0),
Q(0,1
2,0),
NM
→
=(-1
2,1
2,1
2),A1B1→
=(1,0,0).
由A1P
→
=λA1B1→
=λ(1,0,0)=(λ,0,0),
可得点 P(λ,0,1),
∴PN
→
=(1
2-λ,1
2,-1).
设 n=(x,y,z)是平面 PMN 的法向量,
则Error!
即Error!得Error!
令 x=3,得 y=1+2λ,z=2-2λ,
∴n=(3,1+2λ,2-2λ)是平面 PMN 的一个法向量.
取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m=(0,0,1).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P,
则|cos〈m,n〉|= |2-2λ|
9+(1+2λ)2+(2-2λ)2
=1
2,
化简得 4λ2-14λ+1=0,
解得 λ=7-3 5
4 或 λ=7+3 5
4 (舍去).
综上,存在点 P,且当 A1P=7-3 5
4 时,
满足平面 PMN 与平面 ABC 的夹角为 60°.
15.在四棱锥 P-ABCD 中,AB
→
=(4,-2,3),AD
→
=(-4,1,0),AP
→
=(-6,2,-8),则这个四棱
锥的高 h 等于( )
A.1 B.2
C.13 D.26
答案 B
解析 设平面 ABCD 的法向量为 n=(x,y,z),
则Error!即Error!
令 y=4,则 n=(1,4,4
3),
则 cos〈n,AP
→
〉=
n·AP
→
|n||AP
→
|
=
-6+8-32
3
13
3 × 2 26
=- 26
26 ,
∴h= 26
26 ×2 26=2.
16.如图所示,在梯形 ABCD 中,AB∥CD,∠BCD=120°,四边形 ACFE 为矩形,且 CF⊥平
面 ABCD,AD=CD=BC=CF.
(1)求证:EF⊥平面 BCF;
(2)点 M 在线段 EF 上运动,当点 M 在什么位置时,平面 MAB 与平面 FCB 所成的锐二面角最
大,并求此时二面角的余弦值.
(1)证明 设 AD=CD=BC=1,
∵AB∥CD,∠BCD=120°,
∴AB=2,
∴AC2=AB2+BC2-2AB·BC·cos 60°=3,
∴AB2=AC2+BC2,则 BC⊥AC.
∵CF⊥平面 ABCD,AC⊂平面 ABCD,
∴AC⊥CF,而 CF∩BC=C,CF,BC⊂平面 BCF,
∴AC⊥平面 BCF.
∵EF∥AC,
∴EF⊥平面 BCF.
(2)解 以 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 CA,CB,CF 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
设 FM=λ(0≤λ≤ 3),
则 C(0,0,0),A( 3,0,0),B(0,1,0),M(λ,0,1),
∴AB
→
=(- 3,1,0),BM
→
=(λ,-1,1).
设 n=(x,y,z)为平面 MAB 的法向量,
由Error!得Error!取 x=1,
则 n=(1, 3, 3-λ).
易知 m=(1,0,0)是平面 FCB 的一个法向量,
∴cos〈n,m〉= n·m
|n||m|= 1
1+3+( 3-λ)2 × 1
= 1
(λ- 3)2+4
.
∵0≤λ≤ 3,
∴当 λ=0 时,cos〈n,m〉取得最小值 7
7 ,
∴当点 M 与点 F 重合时,平面 MAB 与平面 FCB 所成的锐二面角最大,此时二面角的余弦值
为 7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