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MB
  • 2021-06-15 发布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份月考 数学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答题卡不要折叠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数列,化简为,利用归纳法,即可得到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数列,可化为,所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归纳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解答中把数列,化简为,合理归纳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在等差数列中,,,则=( )‎ 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中项性质求得,进而得到;利用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 ‎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3.若两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两直线的斜率: B. 若,则两直线的斜率:‎ C. 若两直线的斜率:,则 D. 若两直线的斜率:,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逐一分析所给的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详解】当,,满足,但是两直线的斜率,选项A说法错误;‎ 当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无法满足,选项B说法错误;‎ 若直线的斜率,,满足,但是,,不满足,选项C说法错误;‎ 若两直线的斜率,结合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可知,选项D说法正确.‎ 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4.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若成等比数列,则( )‎ A. 8 B. C. 1 D. ‎ ‎【答案】D ‎【解析】‎ 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即,解得:,故选D.‎ 试题点睛:本题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的概念,是中档题.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利用方程思想,根据已知量,求出未知量,本题可将各项表示为首项与公差的形式,利用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结合等比中项,建立方程,从而求解.‎ ‎5.等差数列中,已知,且公差,则其前项和取最小值时的的值为( )‎ A. 6 B. 7 C. 8 D. 9‎ ‎【答案】C ‎【解析】‎ 因为等差数列中,,所以,有, 所以当时前项和取最小值.故选C.‎ ‎6.已知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它的前项和,若,,则( )‎ A. B. 54 C. 72 D. 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它的前项和,‎ 所以也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所以,所以,‎ 因此,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前项和性质,熟记性质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7.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 A. 2016 B. 2017 C. 2018 D. 2019‎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得和;代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 则:,解得:‎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下面四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式子,当时为1‎ B. 式子,当时为 C. 式子,当时为 D. 设,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结合数学归纳法逐一考查所给的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详解】逐一考查所给的结论:‎ A. 式子,当时为:,题中的说法错误;‎ B. 式子,当时为,题中的说法错误;‎ C. 式子,当时为,题中的说法正确;‎ D. 设,‎ 则,,‎ ‎,题中的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中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属于基础题.‎ ‎9.已知正项数列中,,则(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则,且,则数列表示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所以,所以,故选B.‎ 考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10.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当时,(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为等比数列,所以,.故C正确.‎ 考点:1等比比数列的性质;2对数的运算法则.‎ ‎11.等比数列中,公比,记(即表示数列前n项之积),则中值最大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等比数列中>0,公比q<0,故奇数项为正数,偶数项为负数,‎ ‎∴<0,<0,>0,>0,‎ ‎∵=>1,‎ ‎∴>.所以最大值为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1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若不等式对任意的正整数恒成立,则整数的最大值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首先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结合通项公式和恒成立的结论分离参数,讨论数列函数的单调性即可确定整数的最大值.‎ ‎【详解】,①‎ 可得n⩾2时,,②‎ ‎①−②可得,‎ 即有,‎ 由an>0可得,‎ 即有;‎ 不等式即,‎ 很明显,则:‎ ‎,‎ 设.‎ 据此可得f(1)f(4)>f(5)>…,‎ 即有f(3)为f(n)的最大值,且为,‎ 即有,即,‎ 可得m的最大值为4.‎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递推关系式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数列中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 ‎13.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即,∴。‎ 考点:直线的倾斜角.‎ ‎14.经过点A(-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为_________.‎ ‎【答案】4x+3y=0或x+y-1=0‎ ‎【解析】‎ 当直线过原点时,设直线的方程为,因为直线过点A(-3,4),所以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因为直线过点A(-3,4),所以 ‎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x+y-1=0.‎ 综上所述,直线方程为4x+3y=0或x+y-1=0,‎ 故填4x+3y=0或x+y-1=0‎ 点睛:本题是一个易错题,容易漏掉直线4x+3y=0. 设直线的方程时,要注意方程的局限性,要考虑直线方程不能表示的直线是否满足题意. 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和过原点的直线. 所以本题要先考虑过原点的直线.‎ ‎15.已知点,,若直线与线段(包含端点)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首先确定直线恒过定点,然后数形结合考查临界值,据此即可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直线方程可知直线恒过定点,‎ 如图所示,考查直线与线段AB相交的临界情况:‎ 其中,,‎ 数形结合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恒过定点问题,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直线的斜率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6.如果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则称为“保等比数列函数”.在下列函数中所有“保等比数列函数”的序号为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①③‎ ‎【解析】‎ 分析】‎ 通过等比数列性质,依次验证各个选项是否满足,则可得结果.‎ ‎【详解】由等比数列性质知 对于①,,则①正确;‎ 对于②,‎ ‎,则②错误;‎ 对于③,,则③正确;‎ 对于④,,则④错误;‎ 对于⑤,,则⑤错误;‎ 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为①③‎ 本题正确结果:①③‎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关键是能够明确“保等比数列函数”的定义,根据定比数列定义求得结果.‎ 三、解答题 ‎17.已知等比数列中,,且,公比.‎ ‎(1)求;‎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关于q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公比的值,然后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即可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2)结合(1)中的通项公式首先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其前n项和.‎ ‎【详解】(1)由题设可知,,‎ 又,,故,‎ 解得或,‎ 又由题设,‎ 所以,‎ 从而.‎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8.(1)若直线经过两点,,且倾斜角为,求的值.‎ ‎(2)若,,三点共线,求实数的值.‎ ‎(3)若直线过点且倾斜角为直线的倾斜角的2倍,求直线方程.‎ ‎【答案】(1)2(2)5(3)‎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结合斜率公式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m的值;‎ ‎(2)由题意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可得t的值;‎ ‎(3)首先求得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 ‎【详解】(1)由题意可得:,解方程可得:;‎ ‎(2)由题意可得:,即:,解方程可得:;‎ ‎(3)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由点斜式可得所求直线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直线的点斜式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过点P(3,2),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OB面积最小时l的方程.‎ ‎【答案】‎ ‎【解析】‎ ‎【分析】‎ 假设直线与坐标轴交点,设直线的截距式,将点P代入直线方程,求出a、b关系,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用a表示三角形面积,整理为关于a的二次方程,令,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然后求出参数值,即可得出直线方程.‎ ‎【详解】设A(a,0),B(0,b),显然a>3,b>2,‎ 则直线l的方程为+=1,‎ 因为P(3,2)在直线l上,所以+=1,于是b=,‎ 所以S△AOB=ab=,整理得a2-S△AOB·a+3S△AOB=0(*).‎ 因为此方程有解,所以Δ=S-12S△AOB≥0,‎ 又因为S△AOB>0,所以S△AOB≥12,S△AOB最小值=12.‎ 将S△AOB=12代入(*)式,得a2-12a+36=0,解得a=6,b=4.‎ 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1,即2x+3y-12=0.‎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方程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直线的系数表示几何长度及面积等,根据方程的性质求最值,同时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条件的限制,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等情况.‎ ‎20.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若,求正整数的最小值.‎ ‎【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整理所给的递推关系式,利用后项与前项之差为常数即可证得数列为等差数列;‎ ‎(2)结合(1)的结论首先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裂项求和可得的值,最后求解关于n的不等式即可确定正整数的最小值.‎ ‎【详解】(1)由已知可得:,故:,‎ 所以数列是等差数列,‎ 首项,公差.‎ ‎(2)由(1)可得 ‎,‎ ‎∴,‎ ‎∵,‎ ‎∴‎ ‎,‎ ‎∴,‎ 解得,‎ ‎∴,即正整数的最小值为1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裂项求和的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1.已知数列的首项为,其前项和为,且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首先求得数列的前n项和,然后由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首先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分类讨论n的奇偶性即可求得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1)∵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 ‎∴,‎ ‎∴当时,.‎ ‎∵符合,‎ ‎∴.‎ ‎(2)由(1)可得.‎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为偶数,‎ ‎.‎ 综上所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前n项和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并项求和的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的条件下,设,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⑴;⑵.‎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递推关系式消去,可得,数列为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公比,所以.(2)由递推得:‎ 两式相减得:又 当时,所以 ‎(3) 因为 所以当时,‎ 依据题意,有即 分类讨论,为奇数或偶数,分离参数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是 试题解析:⑴ 由得两式相减,得 所以由又得 所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公比,所以.‎ ‎⑵ 由 ⑴ 知 ‎ 由 ‎ 得 故即 当时,所以 ‎⑶ 因为 所以当时,‎ 依据题意,有即 ‎①当为大于或等于的偶数时,有恒成立.‎ 又随增大而增大,‎ 则当且仅当时,故的取值范围为 ‎②当为大于或等于的奇数时,有恒成立,且仅当时,‎ 故的取值范围为 又当时,由 得 综上可得,所求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求和及与数列有关的含参问题,涉及分类讨论,属于难题.根据数列前项和与数列的项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时,注意分析,在处理涉及的数列问题,一般要考虑分为奇数和偶数来分类讨论,含参的的恒成立,先分离参数,转化为求式子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来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