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79 KB
- 2021-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节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考纲传真] (教师用书独具)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120页)
[基础知识填充]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l1∥l2
n1∥n2⇔n1=λn2
l1⊥l2
n1⊥n2⇔n1·n2=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
n⊥m⇔n·m=0
l⊥α
n∥m⇔n=λ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
n∥m⇔n=λm
α⊥β
n⊥m⇔n·m=0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
l1与l2所成的角θ
a与b的夹角〈a,b〉
范围
0<θ≤
0<〈a,b〉<π
关系
cos θ=|cos〈a,b〉|=
cos〈a,b〉=
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a,n〉|=.
5.二面角
(1)如图771①,AB,CD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
图771
(2)如图771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n1,n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1与n2的夹角(或其补角).
[基本能力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2)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或重合.( )
(3)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
(4)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5)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6)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
[答案] (1)√ (2)√ (3)× (4)× (5)× (6)√
2.(教材改编)设u=(-2,2,t),v=(6,-4,4)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若α⊥β,则t=( )
A.3 B.4 C.5 D.6
C [∵α⊥β,则u·v=-2×6+2×(-4)+4t=0,
∴t=5.]
3.已知A(1,0,0),B(0,1,0),C(0,0,1),则下列向量是平面ABC法向量的是( )
A.(-1,1,1) B.(1,-1,1)
C. D.
C [设n=(x,y,z)为平面ABC的法向量,
则化简得
∴x=y=z.故选C.]
4.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C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设BC=2,则B(0,2,0),A(2,0,0),M(1,1,2),N(1,0,2),所以=(1,-1,2),=(-1,0,2),故BM与AN所成角θ的余弦值cos θ===.]
5.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线段PA⊥平面ABCD,若AB=PA,则平面ABP与平面CDP所成的二面角为________.
45°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PA=1,则A(0,0,0),D(0,1,0),P(0,0,1),由题意,AD⊥平面PAB,设E为PD的中点,连接AE,则AE⊥PD,又CD⊥平面PAD,
∴CD⊥AE,从而AE⊥平面PCD.
∴=(0,1,0),=分别是平面PAB,平面PCD的法向量,且〈,〉=45°.
故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为45°.]
第1课时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
(对应学生用书第121页)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2017·天津高考节选)如图772,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BAC=90°.点D,E,N分别为棱PA,PC,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AB=2.
图772
求证:MN∥平面BDE.
[解] 如图,以A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0,0,0),B(2,0,0),C(0,4,0),P(0,0,4),D(0,0,2),E(0,2,2),M(0,0,1),N(1,2,0).
证明:=(0,2,0),=(2,0,-2).
设n=(x,y,z)为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则
即不妨设z=1,可得n=(1,0,1).
又=(1,2,-1),
可得·n=0.
因为MN⊄平面BDE,所以MN∥平面BDE.
[规律方法] (1)恰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
[跟踪训练] 如图773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PB∥平面EFG.
图773
[证明] ∵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
∴AB,AP,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2,0,-2),=(0,-1,0),=(1,1,-1),
设=s+t,
即(2,0,-2)=s(0,-1,0)+t(1,1,-1),
∴解得s=t=2,
∴=2+2,
又∵与不共线,
∴,与共面.
∵PB⊄平面EFG,∴PB∥平面EFG.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2017·开封模拟)如图,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为等边三角形,AD=DE=2AB.
图774
求证:平面BCE⊥平面CDE. 【导学号:97190251】
[证明] 设AD=DE=2AB=2a,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C(2a,0,0),B(0,0,a),D(a,a,0),E(a,a,2a).
所以=(a,a,a),=(2a,0,-a),=(-a,a,0),=(0,0,-2a).
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n1=(x1,y1,z1),
由n1·=0,n1·=0可得
即
令z1=2,可得n1=(1,-,2).
设平面CDE的法向量为n2=(x2,y2,z2),
由n2·=0,n2·=0可得
即
令y2=1,可得n2=(,1,0).
因为n1·n2=1×+1×(-)=0.
所以n1⊥n2,
所以平面BCE⊥平面CDE.
若本例中条件不变,点F是CE的中点,证明DF⊥平面BCE.
[证明] 由例2知C(2a,0,0),E(a,a,2a),平面BCE的法向量n1=(1,-,2).
∵点F是CE的中点,∴F,
∴=
∴=n1,∴∥n1,
故DF⊥平面BCE.
[规律方法]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
(1)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2)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3)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跟踪训练] 如图775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
∠ABC=∠BCD=90°,AB=BC=PB=PC=2CD,侧面PBC⊥底面ABCD.
图775
证明:(1)PA⊥BD;
(2)平面PAD⊥平面PAB.
[证明] (1)取BC的中点O,连接PO,
∵平面PBC⊥底面ABCD,△PBC为等边三角形,
∴PO⊥底面ABCD.
以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O与AB平行的直线为y轴,O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不妨设CD=1,则AB=BC=2,PO=.
∴A(1,-2,0),B(1,0,0),D(-1,-1,0),P(0,0,).
∴=(-2,-1,0),=(1,-2,-).
∵·=(-2)×1+(-1)×(-2)+0×(-)=0,
∴⊥,
∴PA⊥BD.
(2)取PA的中点M,连接DM,则M.
∵=,=(1,0,-),
∴·=×1+0×0+×(-)=0,
∴⊥,即DM⊥PB.
∵·=×1+0×(-2)+×(-)=0,
∴⊥,即DM⊥PA.
又∵PA∩PB=P,
∴DM⊥平面PAB.∵DM⊂平面PAD,
∴平面PAD⊥平面PAB.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
(2018·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二))如图776,在几何体ABCDEF中,平面ADE⊥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DAB=60°,EA=ED=AB=2EF,EF∥AB,M为BC的中点.
图776
(1)求证:FM∥平面BDE;
(2)求直线CF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棱CF上是否存在点G,使BG⊥DE?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取CD的中点N,连接MN,FN.
因为N,M分别为CD,BC的中点,
所以MN∥BD.
又BD⊂平面BDE且MN⊄平面BDE,
所以MN∥平面BDE.
因为EF∥AB,AB=2EF,
所以EF∥CD,EF=DN.
所以四边形EFN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N∥ED.
又ED⊂平面BDE且FN⊄平面BDE,
所以FN∥平面BDE.
又FN∩MN=N,
所以平面MFN∥平面BDE.
又FM⊂平面MFN,
所以FM∥平面BDE.
(2)取AD的中点O,连接EO,BO.
因为EA=ED,所以EO⊥AD.
因为平面ADE⊥平面ABCD,
所以EO⊥平面ABCD,EO⊥BO.
因为AD=AB,∠DAB=60°,
所以△ADB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O为AD的中点,所以AD⊥BO.
因为EO,BO,AO两两垂直,设AB=4,以O为原点,OA,OB,OE为x轴、y轴、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意,得A(2,0,0),B(0,2,0),C(-4,2,0),D(-2,0,0),E(0,0,2),F(-1,,2).
=(3,-,2),=(2,0,2),
=(0,-2,2).
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z=1,则y=1,x=-.
所以n=(-,1,1).
设直线CF与平面BDE所成角为α,
sin α=|cos〈,n〉|==.
所以直线CF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设G是CF上一点,且=λ,λ∈[0,1].
因此点G(3λ-4,-λ+2,2λ).
=(3λ-4,-λ,2λ).
由·=0,解得λ=.
所以在棱CF上存在点G使得BG⊥DE,此时=.
[规律方法]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的方法
(1)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观察猜想,找出点或线的位置,并用向量表示出来,然后再加以证明,得出结论.
(2)假设所求的点或参数存在,并用相关参数表示相关点,根据线、面满足的垂直、平行关系,构建方程(组)求解,若能求出参数的值且符合该限定的范围,则存在,否则不存在.
[跟踪训练] 如图777,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AA1=AD=1,E为CD中点.
图777
(1)求证:B1E⊥AD1;
(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导学号:97190252】
[解] 以A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a.
(1)证明:A(0,0,0),D(0,1,0),D1(0,1,1),E,B1(a,0,1),
故=(0,1,1),=.
因为·
=-×0+1×1+(-1)×1=0,
因此⊥,
所以B1E⊥AD1.
(2)存在满足要求的点P,
假设在棱AA1上存在一点P(0,0,z0),
使得DP∥平面B1AE,此时=(0,-1,z0),
再设平面B1AE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a,0,1),=.
因为n⊥平面B1AE,所以n⊥,n⊥,得
取x=1,则y=-,z=-a,
则平面B1AE的一个法向量n=.
要使DP∥平面B1AE,只要n⊥,有-az0=0,解得z0=.
所以存在点P,
满足DP∥平面B1AE,
此时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