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永昌四中2018-2019-2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判断各个选项中的函数和函数是否具有相同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由于函数yt,和函数具有相同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故是同一个函数,故B满足条件.
由于函数y和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故排除D.
由于函数,y|x|和函数的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故排除A,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三要素,只有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都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属于基础题.
2.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不等式可转化为,
等同于,
解得或
故选C.
3.已知的周长为9,且,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C 的值.
【详解】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三角形三边之比为 3:2:4,再根据△ABC的周长为9,可得.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得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4.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有,解得,所以.
考点: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化归为和等基本量,通过建立方程(组)获得解.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及前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即知三求二,多利用方程组的思想,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注意要弄准它们的值.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
5.把67化为二进制数为
A. 1100001(2) B. 1000011(2)
C. 110000(2) D. 1000111(2)
【答案】B
【解析】
如图:
所以把67化为二进制数为1 000 011(2).故选B.
考点:二进制法.
6.已知数据的中位数为,众数为,平均数为,方差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数据的中位数为
B. 数据的众数为
C. 数据的平均数为
D. 数据的方差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性质求解.
【详解】若数据的中位数为,众数为,平均数为,则由性质知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均变为原来的2倍,故正确;
则由方差的性质知数据的方差为4p,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是基础题.
7.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
8.如图所示是的图象的一段,它的一个解析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求出A,根据周期T求ω,图象过(),代入求,即可求函数f(x)的解析式;
【详解】由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可得A,
周期Tπ,
∴.
图象过(),
∴,
可得:,
则解析式ysin(2)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根据图象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求熟练掌握函数图象之间的变化关系.
9.甲、乙、丙3位同学选修课程,从4门课程中,甲选修2门,乙、丙各选修3门,则不同的选修方案共有( )
A. 36种 B. 48种 C. 96种 D. 192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4门课程分别为1,2,3,4,甲选修2门,可有1,2;1,3;1,4;2,3;2,4;3,4共6种情况,同理乙,丙均可有1,2,3;1,2,4;2,3,4;1,3,4共4种情况,∴不同的选修方案共有6×4×4=96种,故选C.
考点:分步计数原理
点评:本题需注意方案不分次序,即a,b和b,a是同一种方案,用列举法找到相应的组合即可.
10.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三角恒等变形、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1.设,,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
A. 8 B. 4 C. 1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设条件中的等比关系得出a+b=1,代入中,将其变为2,利用基本不等式就可得出其最小值
【详解】由是与的等比中项,得:,
,
又,
,
当且仅当且,即时,上式等号成立,
故选B.
考点:基本不等式.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使用基本不等式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只有当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所求最值才是正确的,特别是等号成立的条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2.若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不等式可整理为,然后转化为求函数y在(﹣∞,1)上的最小值即可,利用单调性可求最值.
详解】不等式,
即不等式lglg3x﹣1,
∴,整理可得,
∵y在(﹣∞,1)上单调递减,
∴∈(﹣∞,1),y1,
∴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只需≤1,即的取值范围是(﹣∞,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函数单调性,考查转化思想,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
13. 某单位有职工52人,现将所有职工按1、2、3、…、52随机编号,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6号、32号、45号职工在样本中,则样本中还有一个职工的编号是________.
【答案】19
【解析】
按系统抽样方法,分成4段的间隔为=13,显然在第一段中抽取的起始个体编号为6,第二段应将编号6+13=19的个体抽出.这就是所要求的.
14.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为15,则等于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展开式的通项为,令即可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展开式的通项为,令,则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注意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形式,区分某一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
15.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若,则_____。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可得,.故填2.
考点:1.向量的运算.2.向量的数量积.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答案】
【解析】
∵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7. 甲、乙两位同学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5项预赛,成绩如下:
甲:78 76 74 90 82
乙:90 70 75 85 80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Ⅱ)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平均数、方差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说明理由.
【答案】(I)茎叶图见解析;(II)甲.
【解析】
试题分析:(I)由图表给出的数据画出茎叶图;(II)根据公式求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结合计算结果,甲乙平均数相同,因此选方差较小的参加比赛.
试题解析:解:(Ⅰ)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3分
(Ⅱ),, ……7分
而
, ……11分
因为,,所以在平均数一样的条件下,甲的水平更为稳定,所以我认为应该派甲去. …………12分
考点:1.茎叶图;2.平均数与方差.
【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的是茎叶图和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属基础题目.根据计算结果选出合适的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越大,则该名学生的平均成绩越高;方差式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指标,方差越小,说明数据波动越小,即该名学生的成绩越稳定;要求学生结合算出的数据灵活掌握.
18.已知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
(1)若,且,求的坐标;
(2)若,且与垂直,求与的夹角.
【答案】(1) (2,4),或 (﹣2,﹣4).(2)
【解析】
【分析】
(1)设λ•(λ,2λ),,由||=2,求得λ 的值,可得的坐标.(2)由条件根据(2)•()20,化简可得 ,再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cos 的值,可得与的夹角.
【详解】(1)由于,,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1,2),
若||=2,且∥,可设λ•(λ,2λ),则由||2,
可得λ=±2,∴(2,4),或 (﹣2,﹣4).
(2)平面内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0,π].
∵||,且2与垂直,∴(2)•()20,
化简可得 ,即 cos,∴cos=﹣1,
故与夹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共线、垂直的性质,两个向量坐标形式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9.已知向量a=(3sinα,cosα),b=(2sinα,5sinα-4cosα),α∈,且a⊥b.
(1)求tanα的值;
(2)求cos的值.
【答案】(1)-(2)
【解析】
(1)∵a⊥b,∴a·b=0.
而a=(3sinα,cosα),b=(2sinα,5sinα-4cosα),
故a·b=6sin2α+5sinαcosα-4cos2α=0,
即=0.
由于cosα≠0,∴6tan2α+5tanα-4=0.
解得tanα=-或tanα=.
∵α∈,∴tanα<0,
∴tanα=-.
(2)∵α∈,∴∈.
由tanα=-,求得tan=-或tan=2(舍去).
∴sin=,cos=-,
∴cos=coscos-sin·sin=-×-×=-
20.某大厦的一部电梯从底层出发后只能在第18,19,20层停靠.若该电梯在底层载有5位乘客,且每位乘客在这三层的每一层下电梯的概率均为,用ξ表示这5位乘客在第20层下电梯的人数,求:
(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
(2)随机变量ξ的均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5次独立重复试验.故ξ~B,由此能求出ξ的分布列.(2)由ξ~B,能求出Eξ.
【详解】(1)考察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5次独立重复试验,
故,
即有,.
由此可得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5
(2),.
【点睛】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和方差,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二项分布的合理运用.
21.已知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判断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答案】(1) ;(2) 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奇函数的性质f(0)=0,求出a,再进行验证;(2)先判断函数单调递减,再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用作差比较法证明;
【详解】(1)由题知的定义域为,
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即
解得.
经验证可知是奇函数,
所以.
(2)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由(1)知,,任取,且,
所以.
, ,
,即
所以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属于中档题.
22.在考察黄烟经过药物处理和发生青花病的关系时,得到如下数据:在试验的470株黄烟中,经过药物处理的黄烟有25株发生青花病,60株没有发生青花病;未经过药物处理的有185株发生青花病,200株没有发生青花病.试推断药物处理跟发生青花病是否有关系.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答案】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药物处理跟发生青花病是有关系的.
【解析】
【分析】
先完成列联表,计算的观测值,对照表格数据即可得结论
【详解】由已知条件得列联表如下:
药物处理
未经药物处理
合计
青花病
25
185
210
无青花病
60
200
260
合计
85
385
470
提出假设:经过药物处理跟发生青花病无关系.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的观测值
.
因为当成立时,的概率约为0.005,而此时,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药物处理跟发生青花病是有关系的.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