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10-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语文论文3篇
【篇一】
教育作为知识的创新发展、有效传播、实际应用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创新意识的孵化器。教师的创新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合理采用各类教学方式方法,以独创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可以潜移默化地启示学生产生创造思维。那么,创新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推行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来作如下阐述:
一、创设生动环境,促进创新精神
通常而言,课堂良好环境涵盖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与创新的教学情境,前者为课堂的“大自然”,后者则为课堂的“小环境”。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相融共生,是推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外部因素。
(一)认真构建轻松自然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应用“微笑教学”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以具有亲和力的态度、轻柔的语言、温暖的目光、认真的聆听、赞赏与鼓励的话语等来作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让交流更为便捷到位。教师在教学当中流露出的真诚、赞赏、爱心、关注、期盼等心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由此让学生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以及“心理自由”,而此二者也正是构建创新教育意识环境的重点所在,在课堂教学上我充分应用“微笑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内,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实践及创新。
(二)合理进行创新情境创设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应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充分应用小学生的求知欲,与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感染力密切契合,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心中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知识殿堂的渴望,以此来使得“教授”的意愿成功的升华为“学习”的内心所求。
二、生动的技巧,拓展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的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具有独创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启示学生产生出创造思维,此即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取得成功的重点所在。
(一)伺机而为,擅于引导
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刻苦钻研相关的先进教育与教学理念,依据学生实际的认知特性,科学合理的创设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教学流程,在擅于引导上多付出精力,在讲授《灰雀》一课之时,课文讲述了列宁同志在翌日来到公园内看到那一只灰雀,而小男孩与灰雀有着怎样的关联性?最终灰雀又是如何返回森林里,已成为此篇课文预留下的“留白之处”,我个人在创设这部分情境教学中,有意识的对此段“留白”来进行发掘,引导学生来对小男孩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知与体会,并引起认真思考。“对于列宁,对于灰雀,小男孩起先的态度及其后的变化,以及将灰雀放回森林里的整个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可按照自我从现实生活当中的阅历与经验,来填补此“留白之处”,从而对文章主题思想具有了深入的理解。
(二)适时以行,灵活指导
笔者以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认识到,教师应具有适时及适宜的教学引导,而应注重启示性及灵活性的指导,例如在讲授《草地夜行》最后一段中,其文字隽永含情,韵味悠长,同时此段为课文重点内容,学生所提出问题,文中起先描写红军小战士行军时的疲惫,行路时步履沉重,其后小战士未进食也未休息,如何会向前“迈开大步”而行呢?因为缺乏对课文前后呼应的内容的連贯性的认真思考,由此产生了此疑问,经过我的指导,告知学生应注重文章前后的连贯性,并告知学生去寻求答案,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对此疑问立即释然,其后教师作总结陈词,让学生能够深入认知,如此的指导,正是有着点石成金的作用。同时让我深入领悟到,教师的灵活指导既能让学生思路得到极大的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生动的主体,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从何而来?其源自于学生的研究,是学生的口述、思考、写作的实践,在语文教学当中,积极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实际显现。
(一)主动促进自觉研究
学习作为一个以个人的参与性为重要内容的认知活动,倘无学生主体来参与其中,教学则难有所成,应导入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由于学习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化也在学生之间存在并显现,学生在自我学习的方式中,会应对着相同的问题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多样化的结果,如同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是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结果的。而学生所应用的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能够提供给学生较多的交流沟通以及研究学习的时间,在学生相互促进的共同讨论中,来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必须对实践活动高度重视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合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勇于想象、勇于实作、勇于表述的创新意识,我个人在引入实践活动于课堂教学中已做到了“只争朝夕”的充分应用。
以写出简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课文的后续续写,从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绘画体现或演出课文戏剧,从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再到撰写调研报告,从写作板报并进行内容讲述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应将推行创新型教育,具备创新发展的能力。
我们应该将创新教育置于教学当中战略发展的高度,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思想与行为。在课堂教学当中持续性的探索与发现,认真创设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最大化的发掘全部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整体性的素质提升。
【篇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重视学生多样化地实践性学习,打破了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主张开放活动时空,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应致力于
“六个突出”,即内容选择突出综合性、目标设定突出开放性、活动方式突出自主性、过程设计突出实践性、能力培养突出创造性、评价方式突出多样性。
一、内容选择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活动领域,内容丰富多彩。而学生个性发展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因此在选择活动主题内容时,必须首先考虑综合性。
如我们根据家乡特产,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桔子做广告”的综合实践活动:(1)写桔。组织学生到定塘镇桔子种植地区观察,描述家乡桔(写短文)。(2)画桔。为家乡桔子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上街展示)。(3)访桔。采访种植户,了解家乡桔子的生长周期及经济效益(口语交际,写采访稿)。(4)看桔。实地察看种植家乡桔子的环境及土壤,访问定塘镇农办,提出改良家乡桔子的建议(调查访问,小组汇报)。(5)致信。为了家乡桔子更香甜──致桔种植户的公开信(应用文)。这样的选题具有综合性,同时所选主题内容也具有综合性,又如学习了《赵州桥》一课后,可联系美术教材中《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和科学教材中的《桥》,设计题为“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拟定以下活动程序:①“知桥”。让学生观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竹桥、石板桥、木桥、拱形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和相关的力学知识。②“画桥”。画一幅自己设计的桥的图纸。③“造桥”。按照设计图纸,用胶泥或其他材料造一座自己喜欢的桥模型,通过学生介绍所搭桥的优点,培养自我推销的能力。④“颂桥”。写一篇关于赞美桥的文章。这样内容的活动课,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突出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在于“活动”。它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学生将是漫无目的地在动中玩,在玩中动,达不到活动课的要求。活动课目标的预设,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内,使学生既能亲自实践,又能通过实践活动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活动目标不要定得太低,以免造成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的情况,也不能定得太高,否则让学生望而生畏,觉得高不可攀,失去信心,更不能定得太死,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活动课的目标设计需要教师精心考虑,突出放开性。如在《妇女节,我让妈妈露笑脸》的活动课中,我们确定了如下目标:
1、通过搜集展示不同的贺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让学生自行设计贺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想像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
4、通过赠送表白心愿,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情感。
这样设计,目标具有开放性,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均能不同程度地达到目标。
三、活动方式突出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学生参与的活动,只有符合他本人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如在探究“
北京奥运——2008”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让学生:
1、自己利用图书、网络等方法查阅资源,了解奥运会的起源、中国百年奥运历史;
2、自己了解申奥时的组织、代表人物、申奥会歌、申奥过程、庆祝盛况等;
3、自己设计绘制“展望2008幻想画、我是小小设计师”;
4、学生对各自的作品作自我评价。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学生是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根据奥运活动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过程设计突出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旋律。所以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用心体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的、自由而负责任的、智慧而有创意的生活。例如:我们根据农村玩麻将打牌成风这一社会现象,设计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赌博危害有哪些》。
课前准备:1、学生利用休息日,调查统计出你家所在村有多少家玩麻将打牌地点,参与打麻打牌将有多少人,他们用什么赌。2、学生实地考察,仔细观察这些打牌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3、走访周边打牌和不打牌的人对赌博的看法和评价。4、将以上三条印制成表格形式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将调查情况记入对应的表格内。
课内活动:1、分小组将各人收集到的信息归类综合整理。2、每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3、全班展开讨论:①搞赌博会给个人带来哪些危害②
会给家庭造成哪些危害③会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④谈谈你对禁赌的想法?
课后活动:围绕赌博的危害,查阅有关法律知识,要求分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生动的调查报告,校内进行一次主题展览,并给当地人民政府或执法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这样的活动过程,每一步均要学生亲自经历,尤其是调查、访问、撰文等,每一步都要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解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赌博打牌等不良行为的愤慨。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五、评价方式突出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因而要十分重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评价一般是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以“成长记录评价”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以“成长记录评价”为例,它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的评价材料,如学生的作品、反思以及其它相关的材料等,反映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成长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自己判断提交作品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如何判断自己的进步并反思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总之,只有设计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富有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之中,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展。
【篇三】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返朴归真,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教师操作层面出发;谈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层次地阅读课文,逐步深入地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悟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完成学生个体阅读的全过程,将"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以读为本通读感知细读悟语品读悟情诵读积累
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阅读,何来的感悟
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今天,我们从不少课堂中看到,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白地说"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话,是那样的朴实、真实,凸现出教师"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这种读具全面性全体性。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地朗读课文,他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注意要出声读、大声读。这时速度快的可以多读几遍。
(二)选择读。这种读是在点上着力。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或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来读。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会无形中学会选择,学会评价。同时,也可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与共同提高。
(三)接段读。这是点面结合式的朗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选择性地读范围较小,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得以展示,因此无法满足全班同学的愿望。这就可采用接段读的方式,即让学生喜欢读第一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后坐下,再让喜欢读第二段的站起业接着读。这样一段一段接下去,到最后一段时,可提醒一下,还没读过的同学请抓住机会来站起来读。一轮下来,全班同学都能读到他最喜欢的一段,有的同学可能还会读好几段。这就为他们创造了充分读的机会。有的课文段落数较少,而每个段落又较长的,不宜用接段读,可选段改为接句读。
(四)分角色试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读书感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读课文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这样学生有了阅读的自主权,他们也就更爱读了。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以后,我让学生找出小伙伴们所说的话,小组分角色试着读一读,然后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当读到安娜的话时,有的学生说安娜在责怪玛莎,也有的学生说安娜是为玛莎着急,还有的说是安娜在教玛莎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学生们各抒己见,读得有有滋有味。
二、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细读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曼谷的小象》,就集中了全文的研究主题是:“整个故事后面的一个美字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生在反复地探究性读中发现美到体会美乃至享受美,整节课流畅、优美,始终书声朗朗,美意浓浓。再如《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节写小艇外形的文字,就可以集中研究主题:小艇的外形给你留下什么感觉?学生通过自己反复地研读,会留下各自的感觉:“美”“怪”“奇特”,甚至是“丑”;然后让他们结合语言文字谈各自感觉缘由,再用自己的朗读深化自己的感觉,升华情感。
(二)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在朗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说说别的同学读得怎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有的学生认为前一句的语速要读得急促些,这样才能体现当时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危险情景,而大娘不顾危险,冒着枪林弹雨,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吃,可见她对志愿军战士比亲人还亲;有的学生在朗读时突出了“雪中送炭”一词,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认为读出了志愿军对大娘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读到“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时,有个学生把“一定要报”读得深沉而坚定。他的体会是:小金花失去妈妈,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心里会多么痛苦。可她是个刚强的孩子,她把痛苦和仇恨深深埋在心里,要为妈妈报仇。他的朗读获得同学们的好评。这样,通过读议结合,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
(三)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训练。
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若问题"冰心老奶奶拣得是哪些地方都见到些什么"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把自已读懂的东西,也包括不懂的地万在小组上交流。春光美吗有多少语句在描写她赏春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同学们很快找到疑点,作者写春光语句不多,很多地方,她都在看儿童,这些儿童甚至影响了她赏春、休息。我也调皮地甩出这样一句话:"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以后春游,千万别找有儿童的地方去。"同学们笑了,纷纷说,冰心老奶奶喜欢儿童,觉得儿童好玩,有朝气、有活力,乐意看儿童。这时,我让他们再次回到课文中来,作者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对儿童的喜爱,从而明白冰心老奶奶的"春何在"课堂里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范读激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已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花潮》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品读"赏花"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设想自己就在欣赏这满树海棠花,带着心中的惊喜,来读课文。有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又惊又喜呀"我又问:"赏花该是怎么赏的"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要慢慢欣赏,细细品味,读的时候也需慢些,声音要抑扬顿挫,才能表现出激动来。"我再让这位同学来试读,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明白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才能更好地表达激动。有时还需要教师来一两句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就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也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品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
四、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煽动,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之喝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
我常将背诵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品读一个段落后,由于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结构,体悟到文章的美,就有一种读背课文的愿望,也很容易背诵课文。我常不失时机地让能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段落。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很自觉地将一些优美的段落熟读成诵。有时,教师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发现有些同学已合上课本背诵起课文了。
当然,教无定法,要体现以读为本,也并非都要有这样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本"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学生的读的过程。文章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接触程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或省略一些步骤,或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深得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