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0 KB
- 2022-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环境法成绩:72注意:红色√为正确答案,绿色√为考生答案第1题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次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B原生态环境问题C生态环境问题第2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综合性√√B正当性C技术性D社会公益性第3题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C《宪法》D《城市规划法》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的A《中国21世纪议程》B《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C《我们共同的未来》D《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第5题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B国家环境保护部C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n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6题限期治理制度主要体现了()A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B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C民主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第7题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A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B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C民主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第8题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A开发许可证B建设许可证C规划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第9题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A污染物排放标准B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第10题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C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n第11题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B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C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D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第12题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A湖泊√√B海洋C江河D水库第13题进口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经()审查许可A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门√√B国务院环保部门和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门C国务院环保部门D国务院第14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B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C限制中国境外的固体废弃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D限制进口不能作为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第15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A70%B75%\n√√C80%D65%第16题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弃耕抛荒的,原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A两年B一年半C一年D半年第17题禁止在()度以上的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A25B20C15D30第18题我国法律规定,依法转让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的限制条件之一是()A不得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的出资、合作条件√√B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C不得作价入股D不得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第19题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A11B16C8D18第20题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A以加工为主\nB以养殖为主C以捕捞为主√√D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第21题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D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第22题单位和个人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不包括()A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防范措施B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检举控告C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时报告有关部门√√D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提出补偿要求第23题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A国务院环保部门B国务院农业部门C国务院林业部门D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第24题生态系统由()组成√A无生命物体√√B分解者√C有机物√√D生产者√√E消费者第25题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A自然资源的开采√B食物公害√√C环境污染\n√√D自然环境的破坏√E交通拥挤第26题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A草原上放牧的牛羊B马戏团里的大象C农民种植的庄稼√√D池塘里的青蛙√√E野生东北虎第27题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A文化效益√√B社会效益√√C环境效益√√D经济效益E政治效益第28题我国环境法上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包括()A同步施工B同步设计√√C同步规划√√D同步实施√√E同步发展第29题下列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原则的有()A排污收费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补办环评制度D限期治理制度√√E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第30题\n“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A“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B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D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E“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第31题下列关于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B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C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D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E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第32题“三同时”是指()A同时实施B同时规划√√C同时施工√√D同时设计√√E同时投产第33题关于“三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有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没有必要再适用“三同时”√√B只有“三同时”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会造成选址不当√C“三同时”只能减轻损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却可以预防损害√√D它们都是以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E把“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34题许可证管理程序大致分为()\n√√A监督√√B审查√√C决定√√D申请√√E处理第35题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A受害者过错B意外事件√√C第三人过错√√D不可抗力√E紧急避险第36题下列那些因素是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A行为的违法性B行为的危害后果√C行为人的过错D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第37题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A降级B罚款√√C记过√√D警告√√E开除第38题《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包括()A吊销许可证√√B责令停产或停止使用C责令缴纳排污费√√D罚款√√E责令停业、关闭第39题\n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B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C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E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40题下列关于“环境污染”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A出于预防原则的考虑,只要是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进入了环境都应该作为环境污染物来加以控制B环境污染就是对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现象√√C环境污染不仅包括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而且还包括诸如噪声、振动、热辐射以及放射性物质√√D环境污染一定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活动有关√√E那些被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妨害列了环境的美学价值,也可以认为是污染物第41题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包括()√√A放射性物质√√B粉尘√√C恶臭气体√√D废气、废水、废渣√√E噪声、振动第42题根据《大气防治污染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的城市有()√√A广州市√B天津市√√C上海市√√D北京市\n√E杭州市第43题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文化区√√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特定的工业区√√D居住区√E农村地区第44题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A酸雨控制区√B粉尘控制区C二氧化碳控制区√D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E氮氧化物控制区第45题《环境噪声防治法》上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A科研单位√√B学校√√C机关√√D医院√√E住宅第46题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要控制和防治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包括()√A危险废物√B城市垃圾√C农业废弃物√√D工业固体废物√√E放射性固体废物第47题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n√A资源化√√B无害化√C减量化√D再生化√E循环化第48题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A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B耕地√C建设用地√√D农用地√√E未利用地第49题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A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B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C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D实行与也限制制度√E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第50题生物多样性是指()√√A生态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境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E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