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排水方案 55页

  • 6.92 MB
  • 2021-03-02 发布

施工排水方案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 概 述 一、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自由水、结合水、水汽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以上~地面以下 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之间 开挖基坑或沟槽时的地下水: A 影响正常施工; B 造成地基承裁力降低; C 边坡坍塌事故。 二、施工排水的任务 排出土层中的自由水——重点是潜水 排出地面的地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排出地面的雨水、雪水 三、施工排水的方法 地表水:筑堤截水,设沟引水 地下水:明沟排水(坑内)、降低地下水位法 第一节 明沟排水法 一、排水沟、集水井、水泵的布置 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 ,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础范围内设置盲沟。 1. 排水沟的位置: 先中间,后侧边; 排水沟的尺寸: 一般底宽及沟深不小于 0.3m 纵向坡度不小于 0.1% ,坡向集水井 2. 集水井位置: 井底距槽底 1-2 米,间隔 30-40 米 集水井尺寸: 直径或宽度为 0.7-0.8 米 3. 水泵的选用 选择水泵的主要参数是:流量、扬程。 流量:为管沟、基坑渗水量的 1.5 ~ 2.0 倍。 水泵的扬程 = 高差 + 摩阻损失(实际扬程的 15% ~ 30% 估算) 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指标,又称水力传导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 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量。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 1.2 涌水量计算 1. 管沟、基坑处于一般地段或干河床时 Q—— 总渗水量, m3/ 昼夜; K—— 土壤渗透系数, m /昼夜,见表 2-1 H—— 稳定水位至基坑底深度, m ; R—— 渗水影响半径, m ; R0—— 沟、坑计算半径, m 。 排水沟、集水井断面尺寸和水泵流量选择的依据 计算半径 R 0 的确定 对矩形基坑: 不规则基坑: L 、 B — 基坑的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 m ; F — 不规则基坑的平均面积, m 。 2. 管沟、基坑靠近河边时( ) 式中 D—— 管沟基坑离河岸距离, m ; D 明沟排水法的适用范围 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 适用于 粗粒土层 、 渗水量小的粘性土 ; 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施工困难,此时采用井点降水法。 第二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降水按降深不同、抽吸原理和抽吸设备的不同,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电渗井点和深井泵井点降水等多种,其适用范围见表 2-3 。 一、轻型井点法                                                                  。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管路系统:井点管(包含滤管)、弯管、总管和阀门等 抽水设备及其它附属设备:真空泵、离心水泵、气水分离器等。 1— 井点管; 2— 弯联管; 3— 总管; 4— 过滤器; 5— 气水分离器; 6— 真空表; 7— 离心泵; 8— 真空泵 1. 滤水管 位置:井点管下端, 埋入含水层 规格: Φ38—55mm , L=1-2m 材质:无缝钢管 结构:粗钢丝保护网、滤水网(内外两层)、螺旋形细钢丝、钢管( 5—12mm 孔眼) 2. 井点管 位置:下端与滤水管用管箍连接 , 上端与总管通 规格: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视埋深而定 材质:无缝钢管 避免滤孔淤塞 3. 弯联管 位置:连接总管和井点管 规格: Φ38—55mm 材质:加固橡胶管、钢管弯头 4. 总管 位置:与抽水设备相连 规格: Φ100—150mm , L=4-6m 材质:钢管 结构:管壁上短管 5. 抽水设备 真空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 5.5-6.5m ,真空泵、离心水泵、气水分离器等 射流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 9-11m 自引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 2-4m (二) 轻型井点设计 设计步骤: 确定平面布置方案 —— 确定高程布置方案 —— 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 Q)—— 井点管数量计算 (n)—— 井距计算 (D)—— 井距和井点管数量的调整 (D 、 n)—— 抽水设备的选择 1. 确定平面布置方案 1 )系统形式选择 a. 单排: 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 ≮ B 用于沟槽宽度 B ≤ 6m ,降水深度 ≤ 5m 。 b. 双排: 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 ≮ B 。 用于沟槽宽度 B > 6m ,或土质不良,以便快速将水抽 c. 环形布置: 在沟槽四周布置,可以封闭,也可以在基坑 下游侧留一段不封闭 。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 2 )井点的布置 井点管要靠近沟坑,但是距沟坑壁不小于 1.0m ,防止局部漏气,影响抽吸效果。 井点管间距一般采用 0.8 ~ 1.6m ,应根据土质,设备条件或通过计算确定。 靠近河流处井点应适当加密。 3 )总管的布置 比井点管更靠外一些( 1.5 米),并沿水流方向以 2.5‰——5‰ 的坡度上仰,多个抽水设备将总管分段 4 )抽水设备布置 抽水设备应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并设在总管中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一套抽水设备所能带动的总长度大约在 100m 左右 5 )观察井的布置 为了观察水位降落情况,应在降水范围内设置若干个观测井, 观测井的位置: 降低水位不利点 ,一般在基础中心、总管末端、局部挖深处等控制点 观测井由井点管做成 ,只是不与总管相接。 2 、确定高程布置方案 总管的布置标高应尽量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 井点管埋设深度必须将滤管埋入储水层内,可按下式计算: 为达到此目的,同时不影响地面交通,通常将总管设置于地面下 0.5 米处 H—— 井点管设置深度, m ; H1—— 从井点管 埋设面 至管沟底面的距离, m ; h——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管沟底面的安全距离, 0.5 ~ 1.0m i—— 水力坡度,经验值,单排井点 i = 1/4 或 1/5 ,双排或环形井点 i = 1/10—1/15 ; L—— 井点管中心至管沟(或基坑)控制水位点(线)的水平距离 , l—— 滤水管长度 图 井点管中心至管沟控制水位点的水平距离 实际工程中,井点管均为定型的,有一定标准长度。通常根据给定井点管长度验算△h,如△h≥0.5~1m,则可满足。 计算公式如下: △h=L j -0.2-H 1 -iL 式中:L j -井点管长度 0.2-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 轻型井点法的降水深度以不超过 6 米为宜,如求出的 H 值大于 6 米,则应降低井点管和抽水设备的埋置面;或采用二级或多级井点系统 二层轻型井点降水 3. 涌水量的计算 涌水量 Q 即每昼夜需排出地下水的数量。 水井理论将水井根据不同情况分为: 完全井 ; 非完全井; 承压井; 无压并 ,也称潜井; 水井的分类 井底到达含水层下的不透水层顶面的井为完整井;否则为非完整井。 无压井:地下水表面为自由水压。 承压井:含水层处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地下水表面具有一定水压。 管道线路工程多为浅地层作业,一般不出现承压井情况, 多数是无压非完整井。 1 )无压完整井点系统涌水量 Q 式中:Q-- 井点系统的涌水量(m3/d); K-- 土的渗透系数(m/d); H-- 含水层厚度(m); s-- 降水深度(m); R-- 抽水影响半径(m); x0-- 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圆半径(m)。 涌水量计算中有关参数的计算 A .渗透系数 K 采用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或参考表 2-6 选用 当含水层为非均质土层时, K 值应取各层土壤渗透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式中 hi —— 各土层的分层厚度, m ; Ki —— 各土层的渗透系数, m/ 昼夜。 B .抽水影响半径 R : 确定方法:直接观察;经验公式;经验数据 经验公式 经验数据如下: C .假想半径 X 0 的确定 环围面积为矩形(L/B≤5)时, ɑ 值见p73表2-5 L、B――基坑长度及宽度(m),为计算精确应各加2m。 环围面积为圆形或近似圆形时, F--基坑平面面积(m2) 当L/B>5时,可划分成若干计算单元,长度按(4~5)B考虑;当L>1.5R时,也可取L=1.5R为一段进行计算;当形状不规则时应分块计算涌水量,再相加得总涌水量。 2 )无压非完整井系统涌水量 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较复杂,为简化起见,工程上常直接引用无压完整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但要将公式中含水层厚度 H 换成渗水有效带深度 H 0 S’ 注意: 1 、当 H 0 值超过 H 时,取 H 0 = H ; 2 、计算 R 时,也应以 H 0 代入。 指地下水位至滤管顶部的距离 ,它是根据需要的降深而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 s—沟槽或基坑内水位降深; h —保险值(0.5—1m); Li, i—水力梯度 a—井点管局部损 失值(取0—0.5m) D .井点管中降水深度 s’=s+h+Li+a 4. 井点管数量和间距 (1)单根井点管涌水量 式中,d――滤管直径(m);l――滤管长度(m);K-渗透系数 (2)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 井点管所需根数: 式中1.1为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素得备用系数 井点管得间距 L1――总管长度(m) 5. 井距和井点管数量的调整 (D’ 、 n’) 1 )实际间距的确定 井距取值必须大于 5πd ( πd 为滤管周长),以防止各个井点之间的干扰较大,出水量显著减少; 井距应与总管上的接头间距相匹配( 0.8 、 1.2 、 1.6 或 2.0m ) ≤ D 计算值 2) 确定井点数 n’ = L 1 /D ’ +1 6. 抽水设备选择 1 )真空泵的选用 干式真空泵常用的型号有 W5 、 W6 型,真空度最大可达 1.0×10 5 Pa 。总管长度小于 100m 时可选用 W5 型,总管长度小于 120m 时可选用 W6 型。 真空泵在抽水系统中所需最低真空度,根据降水深和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kPa 水头损失 h △ 和 降水深度 △ h, 单位:米 2 )水泵的选用 ( a )轻型井点,一组系统通常只用一台水泵,其流量为 1.1 ~ 1.2Q 。 ( b )水泵 吸水扬程 程应大于井点管长度。 一般水泵都能满足排水扬程的要求。轻型井点多为配套设备,可按具体情况选用。 3 )射流器的选用 射流器常用的型号有 QJD-45 、 QJD-60 、 JS-45 ,根据基坑(槽)的涌水量及井点管降水深度确定射流器的大小和台数。 ( 三 ) 轻型井点施工 施工顺序: 测量 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滤料、上部粘土密封→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抽水机→抽水→在观测井中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轻型井点的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井点管的埋设: 射水法 ( 井点管水冲下沉 ); 套管法 ( 套筒式冲孔法 ); 钻孔法(钻孔后再将井点管沉入) 冲孔 埋管 填砂 封口 1. 射水法 主要施工机具:射水式井点管 施工过程:确定井点位置 —— 挖坑、泄水沟 —— 插入射水式井点管 —— 高压水在下端冲刷土体 —— 井点管下沉到设计高度 —— 取下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 —— 填砂 —— 粘土封口 射水压力: 0.4——0.6MPa 2. 套筒式冲孔法 主要施工机具:套管水枪 施工过程:确定井点位置 —— 挖坑 、泄水沟 —— 插入套管水枪 —— 高压水射流冲击和套管冲切作用下套管下沉到设计高度 —— 孔底填砂砾 —— 插入井点管 — 套管与井点管之间填砂 —— 拔出套管 — 粘土封口 射水压力: 0.8——0.9MPa 3. 钻孔法 确定井点位置 —— 挖坑、泄水沟 —— 插入冲管 —— 高压水在下端冲刷土体 —— 下沉到设计高度 —— 拔出冲管 —— 井点管埋入 —— 填砂 —— 粘土封口 射水压力: 0.6—1.2 MPa 井点管施工主要注意事项 冲孔直径不小于 300mm ;深度比过滤管深 0.5—1m ,; 井点管与孔壁间用粗砂灌实; 井点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井点管埋设后,即可接通总管和抽水系统,进行试抽,检查降水效果,检查有无淤塞现象。 井点系统运转后,整个施工期不能停止工作。 喷射井点降水 电渗井点降水 深井井点降水 管井井点降水 自学 本 章 小 结 1. 明沟排水法的系统组成、系统布置的要求及涌水量计算; 2.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采用的井点排水的方法种类,轻型井点法系统设计,系统的施工; 重点和难点 轻型井点法系统设计 某基础施工,基坑底宽8m,长12m,基坑深4.5m,挖土边坡1:0.5,基坑平、剖面如下图所示。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以下1m为亚粘土,其下有8m厚细砂层,渗透系数K=8m/d, 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位标高为-1.5m。采用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试进行轻型井点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