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事故的分类、处理、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事故分类
1、现场处理
a.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延扩大;
b.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c、为抢救受伤害者需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物证搜集
a、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b、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体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c、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d、对健康有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a、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资料;
b、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4、证人材料搜集
5、现场摄影
6、事故图
7、事故的原因分析
(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
(2)、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3)、确定事故责任
(4)、责任认定
事故的处理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分开宣布处理结果。
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死亡、重伤事故调查的报告书的批复;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