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13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可能性》评课稿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可能性》评课稿 ‎ ‎  关于看“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教学实践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不容易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因此,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将不再学习概率,将其不确定现象的描述后移到第二学段,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从而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修订后的教材中,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概率”,因此,提供丰富的随机现象实例,无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刘老师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里约奥运会”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再以“抽签表演节目”的活动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在后面设计的“辩一辩”、“说一说”、“‎ 连一连”、“画一画”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中,不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更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课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刘老师在这节课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放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各种“可能性”现象。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本节课以回顾“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比赛为切入点 ,从小组赛一直到决赛,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比赛结果预测决赛结果。学生在感受比赛过程的艰难之时,更能深刻感受到女排姑娘“百折不挠、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精神。把育人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进行了有机渗透。 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总体来看,在这节课中,刘老师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在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