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0 KB
  • 2021-04-14 发布

民警因公伤亡原因分析论文_调研报告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警因公伤亡原因分析论文_调研报告 摘要: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 群体,公安民警“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民警伤亡居 高不下。本文分析认为造成民警伤亡既有社会治安和刑事犯 罪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经费困难,装备不足,警务配置 不尽合理等客观原因,也有部分领导和民警自我防范和保护 意识不强,缺乏实战演练,执行勤务不规范等内在的因素。 进而相应地从领导责任,强化管理,教育训练,更新观念, 警务保障诸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警务活动民警伤亡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近几年来,在对敌斗争,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处置突 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公安民警“时时有流血,天天 有牺牲”,因公伤亡的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003 年 4 月 11 日,福建省公安厅下发了《转发公安部关于今年以来一些 地方相继发生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时遭到犯罪嫌疑人袭击 造成伤亡的情况通报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新形势下,公 安民警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是摆在我们面 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就此拟对民警因公伤亡的原因及预 防对策提出探讨。 一、民警因公伤亡的原因分析: 造成民警因公伤亡数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复 杂的,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自身方面。 (一)客观方面: 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形势愈趋复杂,刑事犯罪的暴力化 倾向日趋突出,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犯罪、 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日益突出。而且犯罪分子多成帮 结伙,携带枪支、匕首等凶器,暴力拒捕、袭击甚至报复公 安民警的情况也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持枪、持械、 持爆作案,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也使执勤民警遭到暴力袭击伤亡的情况不断发生,给一 线民警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些犯罪分子穷 凶极恶或抗拒民警执行公务或以抢劫枪支、以报复公安机关 为目的,暴力袭警。据公安部指挥中心对 2000 年 1 月 1 日 至 5 月 20 日接报暴力袭警的 52 起案件的统计分析,民警在 执行公务过程中遭暴力抗拒案件 32 起,占总数的 62%;罪犯 以抢劫为目的的袭警案件 9 起,占总数的 17%;罪犯以报复 公安机关或民警为目的的袭警案件 7 起,占总数的 13%;民 警在追捕暴力恐怖分子时遭袭击的案件 4 起,占总数的 8%。 二是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经费困难,装备和训练经费没 有落实。目前相当多的派出所、巡警队、刑警队等基层实战 单位,装备严重不足,有的基层科所队执勤民警达不到每人 一根警棍,防弹背心、防刺服等装备基本没有。民警缺乏必 要的警械、武器和防护装备。2003 年 1 月份,仅辽宁省就发 生民警未携带武器、器械遭暴力袭警的事件 97 次。交通工 具落后,车况不好,“带病”车、拼装车、报废车仍在使用。 因交通事故伤亡的民警比例大,1999 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 牲 533 人,仅在执行公务中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就有 236 人, 占牺牲民警总数的 44.3%。 三是现有警力配置不尽合理,城市警力仍按常住人口配 备。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时期超负荷工作,致使民警得不到 及时的休息和调整,长年劳累,积劳成疾,也是导致民警伤 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1999 年至 2002 年,全国公安机 关每年因病殉职的民警都超过了牺牲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与警察的平均比率是万分之三十 五,而我国是万分之五。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 11 至 15 小 时。每年一个民警工作量超过 3016 个时,平均 3 周才能休 息一天,也就是说一个一线民警一年干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 工作量。大多数民警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机体功能紊乱、 营养结构失衡等。 (二)自身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和基层民警敌情观念不强,警惕性不高, 缺乏必要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在战术上轻敌,缺少最起 码的安全知识。在一些情况下,民警已经明显意识到被盘查、 检查的对象有犯罪嫌疑,甚至已经获取犯罪证据,但没有按 规定认真进行搜身、检查,并采取必要的约束或强制措施, 对其控制不严或对其同伙未加防范。从而受到携带枪支、刀 具的犯罪分子的伤害。 二是对基层民警缺乏战术能力的培训。有的从警多年没 有开过一枪,不会擒拿格斗的技能,不了解在围堵、盘查中 有关自我保护和技能。有的虽有培训,但培训教育与实战结 合得不够,缺乏实战演练。一些民警执法、执勤战术动作不 规范,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方法简单,方式单一,实战中 造成许多不应有的伤亡。 三是在处置严重暴力案件或突发事件时,决策、组织、 指挥失误。处突预案形同虚设,方案考虑不周,或信息不灵, 对敌情不明,仓促应战,以无备之已,对付有备之彼;或是 协调不力,相互间配合不好,策应不及时,造成民警不必要 的伤亡。 四是在实践中,对警察职能认识上此重彼轻,过多地强 调了警察是刺向敌人的利剑的“制敌”功能,忽略了“盾牌” 自身的安全,没有进行正确的“勇敢观”的教育。对发生了 民警与歹徒搏斗伤亡的事件后,整理其正面典型事迹多,总 结反思问题少,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许多民警临战时没 有携带警械、武器,也不懂得及时找个合适的器具作为武器, 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鲁莽行事,赤手空拳地对付穷凶极恶的 持有刀枪的歹徒,在“制敌”过程中敌我之间力量或器械悬 殊太大,民警往往处于劣势,致使民警前赴后继,盲目冒险, 无谓牺牲。柌 二、民警因公伤亡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 设。 减少民警伤亡是最高的从优待警。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 民警伤亡不断上升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从优待警,以对党 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关心爱护民警,提高公安机关战 斗力和公安队伍的长远建设出发,把防止和减少民警因公伤 亡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克服麻痹思想,对本地发生民警因 公伤亡的事件原因进行分析。认真吸取外地区发生民警因公 伤亡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借鉴国外警训可资借鉴的他山 之石,在教育、训练、装备、怃恤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 快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民警因公 伤亡的发生。要建立和落实警务行动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对民警因公伤亡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制。对由于领导和管理上 的原因,导致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伤亡的,要严格按照《公安 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要落实从优待警,关心爱惜民警,禁止安排民警参加非警务 活动,合理安排警力,为一线民警提高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 件。建立民警体检制度和在编民警健康档案,设立民警心理 咨询中心,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科学组织实施民警年休假 制度,保证民警公休日、节假日能得到休息。 (二)、强化管理,依法勤务,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警务 工作规范。 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 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务用枪配备办法》、《公安机关公 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警务活动,充 分依靠和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切实维护民警合 法权益。公安部 2003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的“五条禁令”中 有四条与民警伤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以贯彻执行 “五条禁令”为契机,强化枪支、车辆等警械装备的管理, 杜绝因枪支丢失、被盗、被抢造成民警伤亡。要进一步规范 民警在执行抓捕、巡逻、盘查任务时必须携带武器、警械等 装备,着力加强对民警日常训练和警用装备使用情况的检查。 要加强对民警交通安全教育,严防因无证驾驶、酒后驾车、 开“霸王车”、“带病车”发生交通事故。要防止和克服在贯 彻“五条禁令”中,那种因怕枪支出问题,干脆“刀枪入库” 的倾向,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和 武器条例》、《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 若干规定》,严格警械、武器管理的同时,切实保证执法执 勤民警必要时能及时地依法使用枪支、警械,避免无谓的伤 亡。 (三)、加强教育,严格训练,努力提高民警的战术素养 和实战能力。 实战训练是警察的生命工程。要坚持“练为战”的指导 思想,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警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 制定和建立民警必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和规划,切实增 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实战性,不断提高民警队伍整体 素质和战斗力。要始终将基本功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摆在重要 位置。对从事刑侦、经侦、缉毒、治安、防暴、巡警、派出 所等部门的民警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战特点的战术训 练、技能训练以及必要的心理训练、身体训练,使一线民警 都能真正掌握到搜查、盘查、堵截、缉捕、押解等战术和警 务驾驶、限时射击、警体技能。在招收新民警时,要进行身 体素质测试。对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和基层刑侦、经侦、缉毒、 治安、防暴、巡警等部门的领导,也要进行处置涉枪、涉爆、 绑架劫持人质案件和处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培训,努力提高 他们的战术素养和决策智慧水平。要注意培养具有丰富社会 经验、精通犯罪心理、熟悉公安业务、反应机敏的谈判人才, 在处置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案件时,力争通过谈判缓 解犯罪嫌疑人紧张和对抗的心理,为妥善处置争取时间,创 造有利战机,减少民警不必要的伤亡。要严格按照《公安民 警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民警开展“全警体育锻炼达标”活动, 不断增强民警的身体素质。 (四)、更新观念,珍爱生命,增强敌情意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 加强自我防范是警务安全之本。要更新观念,珍爱生命, 树立正确的“勇敢观”。在强调警察制敌功能的同时,重视 对“盾牌”自身安全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增强敌情观 念,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执行搜查、盘查、讯问、堵 截、缉捕、押解等警务和处置突发性事件前,必须认真制定 行动方案或按照处突预案,精心组织指挥,妥善布置警力。 在处置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案件、缉捕重 要案犯和处置突发性事件时,要充分发挥特警队、武警专业 队伍的突击队和尖刀作用。并尽可能地要求“120”急救中 心派救护车随警作战。参战民警要严格执行战术规范和要求。 在执行盘查、搜查时,要明确分工、合理站位,注意观察、 加强控制。在突袭缉捕目标时,要隐蔽接近,出其不意,方 法得当,快速制伏。要把握好勇往直前与提高警惕的关系, 既要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克敌制胜, 又要假设几个意外情况下的对策,未雨绸缪,合理冒险;要 把握好完成任务与保护自已的关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 讲究防危技术和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 在执行具体警务时,特别是在与一些亡命之徒斗争的过程中, 为了最终制伏对方,必须有效地保护自己;要把握好明确分 工与密切配合的关系。按照事前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相互 策应,形成合力。在明确分工与密切配合时,既要遵守纪律, 履行职责,又要善于根据事态发展的变化,审时度势,把握 时机,机智灵敏,随机应变,保障能发挥最佳状态的整体威 力。民警个人发现逃犯或现场犯罪时,不要莽撞行事。要冷 静观察,及时报告,请求增援,伺机行动。既或是非立即制 止不可的现场犯罪,也应临时找个合适的器具作为武器,而 且出招要准,力求一招制敌。 (五)、加大投入,保障警务,提高警用武器装备的科技 含量,为一线民警提供防护保障。 要根据各地的实有人口数和经济发展情况及具体区位, 增加警力配置,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加强民警防护,铸造 护体金身。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公安机关警务 装备方面存在的经费困难,争取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尽可 能为基层实践部门配备性能好的汽车、摩托车。按照公安部 规定,为刑侦、经侦、缉毒、治安、防暴、巡警、派出所等 部门的一线民警配齐枪支、警械和防弹衣、防刺服、防割手 套、防护头盔等必备的警械和防护装备。改进和完善警械、 武器、防护器材等装备管理工作,适应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 需要。为一线民警提供防护保障。要在提高武器警械的先进 性也就是在科技含量上多下工夫,提高武器警械的先进性和 科学性,提高枪支使用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为刑警、巡警、 防暴警配备具有驱逐性、制服性器械和自卫器。使一线民警 不仅配有手铐、警棍、对讲机,而且还配有其他科技含量高 的器械装备,如:同样可以起到阻止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 作用的代替杀伤性较强的火药性枪支的“网枪”;在处置暴 力事件时,用于驱散和防卫,能喷出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 体,对人体无害,但可抑制违法犯罪的自卫器(或胡椒粉未 喷射器);存储有枪支主人的有关信息,当主人用枪时,经 该枪的电子识别装置检测确认无误方可击发的“智能枪”。 为巡逻车辆配备“车辆电脑终端”和“车辆位置自动标识系 统”以及改善通讯系统,建立起两人无线通讯网,提高内部 通讯效率,确保在通报情况和互相支援时发挥作用,减少一 线民警处于危险境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