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0 KB
- 2021-04-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协 2019 年工作总结范文
20xx 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
一中心,坚持“改革创新、支撑发展”这一主线,以实施科技领航计
划、深化科技计划体制改革、规划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为抓手,着
重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推动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促进产业创新转型
升级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
一是创新驱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 《关于建设宁波新材料科
技城的决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
领航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 __ 》、《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建
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
“9+40”为基本框架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
二是新材料科技城、高新区“一区多园”正式启动建设。在充
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的决
定、加快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成立
了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管委会、 “一区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材
料科技城、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快推进。
三是创新能力有新提升。我市 3 家单位参与完成的 3 项科技成
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获省科技进步奖 32 项 ( 其中,一、二等奖
14 项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 HP2-52C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列入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 83334 件, 比上年同
期增长 13.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9811 件, 增长 32.8%),专利授权量
达到 58406 件,比上年同期下降 1.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246 件,
增长 8.8%),在专利授权总量增长趋缓的形势下,授权专利结构进一
步优化。
四是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实施“科技领航”计
划,全市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 216 家, 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 2739 家,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97 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42 家,认定市企
业工程 ( 技术) 中心 116家、 市企业研究院 32 家、 市重点实验室 10 家,
培育省级企业研究院 11 家,新培育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 3 家,宁波
甬港现代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五是 “天使投资” 加快推进。 市、 县两级设立了总额 5 亿元 “天
使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有美国 K4、浙江蓝源等 23 家天使投资
机构、 19 名天使投资人在我市备案,共签约跟进投资项目 20 项,跟
投金额 1720 万元, 引导银行向其中的 5 个项目发放科技信贷 1100 余
万元, 政府引导基金杠杆放大效应达到 1:10.3 ,并推动了包括 “3315”
项目在内的 5 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落户我市。
六是产学研创新对接与合作深入开展。成功举办宁波人才科技
周 ?宁波高交会、中国 ( 宁波 )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中国创业创
新大赛等科技合作活动 10 余次,成功组织了首次科技成果竞拍,引
进共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海洋电子研究院、 宁波诺丁汉国际海洋经济
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 74 家, 组建成立了 “宁波工业智能化产学研
技术创新联盟”、 “宁波天然产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进高新技
术项目 432 项,首条年产 1000 吨( 一期年产 300 吨) 石墨烯生产线建
成投产,碳纤维百吨级 T800规模化生产、超级电容器研发与产业化
等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转化。
七是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新材料、新装备、生命健康
产业等 8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主动设计并启动
实施“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开发”等 6 大重大科技专项。 20xx 年,全
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达到 3915.3 亿元,同比增长 14.2%,比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
点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 (12795 亿元 ) 比重达到
30.6%,比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
八是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效果明显。培育认定农业新品种 12 项,
有 15 个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项目被列为 “863”计划、科技支
撑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 获得国家财政经费支持 4046 万元 ( 为上年的
1.94 倍 ) 。扶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15 家,新选派科技特派员团
队 133 个,服务支持农业“两创”和新农村建设。在抗击“菲特”台
风中,先后组织种植、养殖类 24 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
服务 , 帮助受灾农户、养殖户恢复生产和灾后病害防治。
九是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实施“提高全社会研发
投入专项攻坚行动” ,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扶持强度与企业
本身的研发投入相挂钩的机制。 规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173.9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0.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5.4 个百分点。全年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投入达到 160 余亿元,占 GDP比重
2.2%。
十是区域科技进步持续加快。 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据省统计监测, 20xx 年宁波市科技进步
变化情况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居全省第二位 ); 鄞州区、余姚市、奉化
市、镇海区、慈溪市等 5 个县 ( 市、区 ) 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进入全省
前十名。
二、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年来, 围绕“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这一主题,
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 一) 拓思路、强举措,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 深化
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解,把握新形势推进科技管理改革与创
新的任务和要求, 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
动力。
注重发挥职能优势,做好决策参谋,按照落实省委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五个一”的要求,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谋划
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和重大举措。通过努力推动和主动参与相
关工作,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 ( 扩大 )会议通过了 《关于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创新驱动现
场会”,“科技领航计划”、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等一批创新驱动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创新越来越摆上
宁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加强对科技、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研究提出了“八翻番、四
提升”的工作目标, 组织制定了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及具体行动计
划。抓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科技进步考核,实施“提高全社会研
发投入专项攻坚行动”,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
导,积极探索形成各级领导重视、市与县 ( 市 ) 区联动、各部门协同的
推进合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
建设、推进 LED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 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示范城市、 申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工作, 有力地推动
了有关工作的开展。 经多方努力, 我市成为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
宁波高新区成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进一步凝练科技工作重点,重心前移,加强规划引导、平台建
设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培育, 重点推出了 “科技领航” 计划、
“智团创业” 计划、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着力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 二) 聚重点、求突破,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型
针对我市科技资源少、 创新支撑不足这一瓶颈, 坚持 “两手抓”:
一手抓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立足高起点,积极谋划、推进宁波新
材料科技城建设。 今年 8 月底, 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
城的决定, 正式启动建设新材料科技城, 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创新驱动
先行区、高端人才集聚区、 新兴产业引领区、生态智慧新城区和全球
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一手抓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
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目
前,全市已有企业技术研究院 32 家 ( 其中省级 3 家 ) 、市级以上企业
工程( 技术) 中心 862 家 (新增 116 家 )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8 家、
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257 家 ( 新增 45 家 ) 、省企业技术中心
84 家 (新增 15 家 ) 、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4 个、市级以上重点实
验室 61家 ( 其中 __13 家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5家 ( 新增 2 家 )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7 家 ( 新增 1 家 ) 。
针对宁波民营资本雄厚、科技投入强度低的现实,突出“三个
抓”。一是抓财政科技投入导向, 组织开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大力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在专
项攻坚行动中,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分解目标,明确任务举措,加大
工作推进和督查力度, 积极推动市级各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将企业获得
政策支持的强度跟企业的 R&D投入强度相挂钩的公共政策扶持机制。
二是抓社会投入, 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新创业。 市政府设立了天使投
资引导基金, 成立了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宁波市天使投资俱乐部” ,
引进举办“黑马大赛”、“中国创业大赛”等天使项目对接平台,积
极推进人才、资本、成果对接。目前已有美国 K4、浙江蓝源等 23 家
天使投资机构、 19 名天使投资人在我市备案,共签约项目 20 项,跟
投金额 1720 万元。三是抓企业投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
政策、企业技术开发费 150%加计抵扣政策,引导企业创新投入。据
统计,全市有 626 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减按 15%税率征求所得税优
惠政策, 减免企业所得税 16.93 亿元 ; 有 1078 家企业享受了技术开发
费 1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税前加计扣除金额 29.55 亿元 (50%
部分) ,折合减免企业所得税 7.39 亿元。
针对我市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实,做好
“两个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试点,
面向 4+4 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大科技需求, 组
织实施生命健康、 新材料 ( 包括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开发等 )、智能装备
( 机器换人 ) 等产业技术创新专项 31 项,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集成、
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示范。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共获国家各类
科技项目 170 余项,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91 项 ( 重
点创新项目 4 项 ) 、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33 项、 重点新产品
21 项、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 1 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5 项 ( 重大项
目 2 项 ) ,“宁波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2019
米水深水下紧凑型分离器关键技术和样机” 等 5 项列入 863课题项目,
“东南沿海地区生态型村镇社区与小康住宅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舞台效果装备控制集成系统” 等 5 项列入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 二
是加强创新团队培育, 实施创新人才和团队培育工程, 做好海外高层
次人才和团队引进“ 3315 计划”、领军和拔尖人才的跟踪服务,新
认定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40 家,有 2 人列入科技部首批创新人才推进
计划。目前已累计认定科技创新团队 73 个,列入国家 “ __ ”27 人、
省“ __ ”86 人。
针对我市专利授权量大、发明专利比例低的现状,突出“四个
强化”:一是强化资助政策导向,修订完善资助政策,加大对发明专
利、专利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 ;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企业培育,新认
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 78 家, 10 家企业通过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
范》贯标验收, 4 家企业通过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
验收。 三是加强培训和服务, 组织专家深入 50 家企业开展 “一对一”
辅导,培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审员 470 名,为全市 970 余
家家企业量身定制 1200 余个企业专利特色库。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
护,共查处各类专利案件 71 起,结案 69 起,其中专利侵权案件 41
起,调解专利权属案件 6 起,查处假冒专利案件 9 起,其他案件 15
起。
针对农业 “两创”、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 抓好“三
个重点” :一是重点抓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组织实施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38 项,农业“两创”项目 53 项,培
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扶持 15 家, 对 17 家优秀星火示范基地, 争取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6 项,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61 项 ( 其中 3 项
列入重点项目 )。二是重点抓好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制定《宁波市科
技惠民计划实施细则 ( 试行 ) 》,组织实施 “北斗应急示位标开发及
应用示范”、 “急性心肌梗死区域急救网络构建与早期优化再灌注治
疗策略研究” 、“ “基于 RFID 的智慧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研发”等
社发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16 项、一般攻关项目 81 项,争取国家 863
计划 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项,着重支持一批人口健康、资源环
境、公共安全、 城建交通、消防应急等领域的重大集成应用示范科技
成果。 三是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 市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以及
我市承担的省“ xx”防震减灾重点项目新建台站全部通过竣工验收,
市内地震台网全年观测数据完整,监测数据传输保持连续、通畅 ; 防
震减灾宣传、地震应急演练、地震安全性评价审定等工作有序开展 ;
市本级和 8 个县 ( 市、区 ) 均达到了防震减灾“平安市县”考核要求。
针对我市中小企业量多面广、 创新领军企业少的状况, 实施 “科
技领航计划” ,通过 “初创企业引导、 成长企业培育、 领军企业提升、
产业集群示范” 等,大力培育形成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
型企业→上市公司的培育梯队。实施“智团创业计划”,完成创新型
初创企业备案 2739 家 ; 开展市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 累计认定市科技
型企业 779 家 (其中新认定 216 家 ); 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复审工
作,目前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 1112 家 ( 新认定 197 家, 44 家高新
技术企业通过复审 ); 扶持培育创新型企业, 择优认定市级创新型试点
企业 42 家 ( 累计达 156 家 ) ,推荐申报省创新型企业 10 家, 推荐申报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
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难的实际,开展“科技招商”,通过举办
成果发布会、技术成果竞拍,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对接,成功组织大型
科技合作交流活动 10 余次,组织科技合作项目签约 30 余项, 项目签
约金额达 3.26 亿元。在“宁波人才科技周”、“ 20xx 浙江省技术成
果拍卖交易暨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上,两次试水成果拍卖,共有
19 项科研成果成功竞价拍卖,拍卖成交价 1800 余万元。加强技术交
易市场建设, 立项支持完善技术市场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网上技术市
场、宁波市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发布难题、对接技术。中国浙江网上
技术市场宁波市场共发布有效技术难题 614 项, 正式签约 406 项, 合
同成交金额 53038 万元 ; 宁波市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新增注册高校院
所会员 24 家、专家会员 48 人,发布有效技术难题 686 项,成交项目
229 项, 合同成交金额 29987.05 万元。 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 1401
项, 合同成交金额 169397.62 万元, 其中技术交易额 98693.19 万元 ;
吸纳全国各地技术 2377 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 30.12 亿元。
针对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实际和要求, 继续实施科技服务业项目,
组织实施 “多示值实时识别水表全自动检定装置研制” 等科技服务业
项目 30 项,认定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 6 家,扶持研发设计、技术交
易与科技咨询、知识产权、 __ 络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检验检测技
术和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科技服务业发展。 据估测,全年科技服务业
增加值预计能达到 80 亿元。
( 三 ) 转作风、提效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 28 条办法”、市委“ 20 条措施”等
规定的落实,下基层、走企业,开门听意见,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
题,在深入排查“四风”中照镜子、正衣冠。相继出台了《市科技局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 《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有关规定的实施意见》,抓好加强会风会纪建设、规范公务接待、公
务用车管理等制度规定的落实。 加强对党员干部、 直属单位和窗口部
门落实绩效对账制度、 AB岗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
办结制等情况的日常监管。 按照立说立改的要求,强化整改举措,对
“四风”排查、市委巡视、日常检查、群众反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
实整改举措。今年以来,我局机关作风有了整体性好转, “三公”经
费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公务接待比去年下降了 40%以上,大型活动、
会议支出同比下降了近 50%,出 guo境考察费用支出下降了 30%。
深入开展“三思三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突出科技部门特
色,把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优化科技管理和服务作为开展群众路线实
践教育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开展“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强化
科技帮扶,走基层、听民意、解难题、改作风,先后走访调研企业
1000 余家,解决基层难题 578 项,征求企业需求 169 条,听取意见
建议 89 条。
抓好廉政责任制的“五个一”的落实,切实执行领导干部述职
述廉、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每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
组织生活制度。 结合市委巡视组的巡视工作, 对市科技局班子落实科
学发展观、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民主决策、选人用人等进行全面回
顾和检查。 规范机关处级干部廉情报告和廉政档案制度, 进一步完善
处级干部廉情报告内容,不断扩大建立廉政档案的覆盖面。
积极推进“阳光工程”,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主动
公开政府信息 1250 余条,我局政府 __ 的主要平台——宁波科技 __
再次被市政府评为示范网站,宁波科技 __ 政务公开栏目被中国电子
政务理事会评为“ 20xx 年度政府网站精品栏目”。
( 四 ) 抓监管、推公开,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绩效
强化科技项目中期评估,组织专家对在研的 200 余个重大、重
点科技项目 ( 科技创新团队 ) 进行中期评估, 对在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
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 责任提出整改意见。 加强科技计划组织实施
的绩效评估,委托第三方对 20xx 年度立项的 160余个科技项目进行
绩效评估, 并提出了科技计划绩效报告和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改进科
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方式提供决策参考。
稳步推进科研经费“阳光公开”,会同市监察、财政、教育等
部门制定了 《宁波市科研经费使用 __ 办法》 ,初步建立了科研经费 __
公示制度,引入公开机制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宁波大学、浙江万里
学院、宁波市农科院、宁波莨菪类药物与戒毒研究所、宁波科技信息
研究院等十余家高校、 科研机构已实行科研经费公开制度, 在本单位
门户网站公开科研项目 3000 余项。 6 月,宁波日报以《宁波上千科
研项目首次“晒” 经费》为题对我市推进科研经费公开的做法进行了
报道,新华网、人民网等作了 ;10 月,省纪委 ( 监察厅 ) 对我市加强科
研经费监管、推进“阳光科研”的做法作了专题采访。
三、当前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
党的 xx 大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突出位置, xx 届 __ 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扎实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全力推进经济
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努力打造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版的重要决
策和部署。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否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切实推动创
新驱动政策落地入企、 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发
挥好作用,对我们科技管理部门既是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期,资源环境要素瓶颈凸显,加
快实现从 “宁波制造” 向 “宁波创造” 的转变是宁波转型发展的 __ 。
尽管我市在推进自主创新力度大、 科技进步提升快, 但必须认识到我
们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还比较低,科技资源少、企业创新能力弱、核
心技术缺等现状一时难以有实质性改变,实现“八翻番、四提升”的
目标有较大压力。
从市委对我局的巡视反馈意见、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 __
看:我们工作的创新突破力度还不够大,虽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但
总体讲面对科技金融、科技城建设、海洋高科技等全新的领域,仅靠
原来的知识、 经验有些力不从心, 特别是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
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等方面办
法举措还不够多。 在科技管理方面也存在重点不够突出、 财政科技经
费安排较为分散等等问题。 我们的科技管理干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
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有
待提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