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3-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前言: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但当前公共文化仍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意见》在短期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原因在于供需信息不对称、管理不科学、人才资金不到位、文化引领功能难实现等。因此,必须畅通信息发布与反馈机制,改善公共文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文化引领与融合,提升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为明晰具体的可实施意见,在全国各地引起关注和反响。为了《意见》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民进XX省委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XX展开调研,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收集、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赴XX省文化厅、盐城、淮安、苏州、南京等机构地区广泛了解情况,回收问卷478份,参考多位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形成调研报告。一、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XX这几年致力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直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摆在重要位置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态势良好。但是随着文化供给越来越丰富,公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调研显示,当前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依然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供给和公众的文化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缺位、越位、错位现象突出。文化功能配置与公众文化期待之间的对位效应未能达成。从“每周公共文化活动参与时间”调研数据来看,每周参加文化活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人群占到总数的84.1%,表明我省公众总体参与时间偏低。从参加频次来看,偶尔参加和从不参加,甚至不知情的人数占比达到71.1%,表明文化类活动的参与频次有待提高。超过半数的人表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够满意。表现在:(一)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更新不及时。
一方面我省各地农村文化设施项目不完善、陈旧破损、卫生环境差等情况突出。另一方面公众对家附近的公共文化设施比较了解和完全了解的仅占40.0%,知情率低下。公众对活动器材、健身场地和精神享受类文化中心需求强烈(按照选择频数可以看到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目的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强身健体、个人爱好、精神享受),但是一些地区连基本活动阵地都被挤占和挪用,一些地区的农村书屋一年到头铁将军把门,根本无人问津,利用率为零。适合需求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此次《意见》专门提到“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对基层文化书屋建设是个福音,但是用于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经费尚缺乏制度的刚性保障。(二)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缺少吸引力。电影电视、戏曲、演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较为普遍的文化服务内容,这种公益性质的“乡镇文艺汇演”、“下乡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脱离农村实际,农民喜爱程度很低(苏中地区村民喜欢程度仅为3.5%和10%,苏北地区仅为1%、9%),徒有形式的批评不绝于耳。此外,目前服务较少考虑到不同群体对文化、场地、设备的需求差异,在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文化需求方面缺少办法,导致我们文化供给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以儿童群体为例,图书馆内针对儿童的绘本区建设迟缓,即便在省会城市,儿童阅读证也要到6岁之后才能办理,而学龄前儿童阅读训练的黄金时段已经过去。此外,针对儿童的影视作品单一,且3D版和原版作品充斥,甚至3D版眼镜也较少考虑儿童的特殊性,针对儿童的文化产品服务亟待跟进。
(三)文化传播媒介落后,难以适应新常态。当前公众的日常交流方式已经电子化、网络化,国家最新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虽然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首次超越传统纸质图书,但是我们的文化宣传模式和媒介,依然依靠党报、广播、电视等单向度的媒介,与“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交互、便捷需求有较大差距。在“互联网+”新常态下,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成为趋势。从群众呼声来看,增强传播的及时性、生动性和高效性以及微博、微信工具的导入已成为必然,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传播方式问题,在新技术时代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四)文化服务形式单一,模式套路化。文化供给的组织形式落后,目前依然习惯于组织送文化。这种“迎检式”“形象式”“蜻蜓点水式”的短期文化点缀,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缺乏真正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百姓期待的常态化、长效性服务不匹配,与老百姓期待的“内生式”文化需求不匹配。数据显示,选择广场健身活动和公园广场文化活动的人数占有效总体的85.8%,表明公众更愿意参与其中,而不是仅仅充当观众。反观当前的送文化,有时候,政府一方面要组织人员演出,一方面还得组织人员观摩,文化下得了乡而“入不了乡”
问题逐步凸显。常态化的“结对子、种文化”成长机制的完善和乡村、民俗民间文化的培养依然任重道远。(五)文化服务主体单一,思路难创新。当前文化供给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政府推动、政府执行。虽然《意见》提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但目前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等方式,仍处在探索和初级阶段。一方面是文化专项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是为数不多的购买行为面临“内卷化”、“非竞争性”、社会力量的“侏儒化”等问题,这都严重影响公益文化供给的效果。政府作为公共文化的主导者,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和思路上需拓展和创新,不能再以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定位,因为这不仅加剧政府的自身负担,也难以使其完美履行职能。(六)文化服务品质,与期待有距离。文化服务的时空安排与需求有距离,影响了文化效能的释放。我们的场馆开放时间,较少考虑不同群体对开放时间的需求差异。时间安排的冲突,直接导致文化服务“空转”
。从服务的空间来看,一些场馆存在空间设置不科学、缺乏文化空间合理规划、读书区域和娱乐区域太近、图书馆对面是噪音区、文化场馆远离居民区等等现象。此外,一些文化工作人员自身对文化的淡漠和短视,影响到我国文化体系建构中的软实力。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不愿意让农民工在图书馆阅读的恶性事件。一些场馆在无障碍建设上考虑不周,导致残疾人参与依然十分不顺畅。从数据来看,公众意见主要集中在对开放时间(45.0%)、收费(37.3%)、网络化程度(22.7%)、残障辅助(12.4%)、服务态度(25.7%)和服务项目不够完善(34.5%)等方面,可见服务品质亟待提升。二、关于提升XX省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建议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供需不匹配的原因很多,根本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动员式”“包办式”文化服务,未能解决管理的滞后、信息的不对称、资源和人才整合乏力、文化引导失效和有限资金使用低效等问题,从而导致事实上的供需脱节和公众的文化获得感低下。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良好的机构体系和方法运行体系,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文化需要,是当前《意见》颁布的核心诉求。为此建议:(一)把知情权还给公众,畅通信息反馈机制,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需不匹配。供需不匹配,首先在于政府缺少畅通信息反馈与发布的机制,公众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公众参与的文化评价监督体系建构难。因此,首先从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1.制定大标准。《意见》的贯彻落实,需要将政策细化。建议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并通过网络媒体广泛吸纳意见,将公众意志转化为执行标准,便于文化政策落地生根。实施文化服务情况的全程监督,建构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引入第三方和公众自身参与文化工作的评价,将文化服务体系标准执行情况纳入地方官员考核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扭转评价方式单向度,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对于未能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定期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群众代表深入各地明察暗访,对违反标准问题立行整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常态研究机制,加大对文化的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布共享。2.实施大宣传。知情才能参与,打造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宣传立体平台,开展网络、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渠道立体宣传。学习昆山市的做法,将每年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包含各级文化设施地址、文化活动和讲座展览、业余团队、文化精品和特色文化等项目编印成《服务指南》,免费下发。借鉴苏州实施的“区域文化联动”
机制,实现更大范围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交流对话机制,支持文化网络民间评议平台,把知情权、评价权、问责权、监督权真正还给公众。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的收集、分析、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国有文化资源利用率。(二)把选择权还给公众,改善公共文化供给管理,适应市场化、多元化的公众需求。供需不匹配,是由于我们缺乏高效运转的服务管理体系,虽然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众多,但各个条口资源不共享。同时,我们的文化规划定位滞后,没有根植大文化基础上的通盘考量。如何发挥企业、群众组织、文联、作协、工青妇的文化作用,尚缺乏路径。科学的文化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仍难以实现,因此难以适应需求。1.创新大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人到管事转变。加快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孵化和培育,加快文化经纪人和文化领头羊的培育,可采取冠名权、政府配套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推动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文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以政府扶持、民间赞助、市场收入、基金会收益等方式多渠道扶持严肃文化团体落到实处。推动公共文化流动式、菜单式、订制式、交互式、外包式服务,将自上而下的服务形式,转变成上下交互、资源流转联合的开放式、差序式、双向度可选择的文化服务体系。例如文化书屋,可将图书购书权还给公众,用于购买自己想要的图书,看完再将图书上交。又如“送戏下乡”,可先点单,再按需送戏,确保覆盖面和覆盖频次,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培育壮大民间文艺团队,将“送文化”的主体,落实给当地群众,真正实现“种文化”的自给自足。2.促进大整合。省级文化部门牵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多家省级单位,难度很大。应由常委以上领导兼任领导组长,为后续大文化资源整合服务,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将公共文化服务情况考核纳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体育局、教育局日常工作,从而发挥其能动性。推动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结合,政、校、企的文化创新与资源整合,搭建研究、孵化、投资、交易、创新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内容的平台。推动总分馆制度不断完善,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模式不断深化,从而拓展公众文化选择权限范围。(三)把体验权还给公众,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发展资金,增强公众文化获得感。
供需不匹配,在于我们人才资金匮乏。我省2014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0.06%,一些地区人均文化活动经费甚至不足1元,有限资金还遭遇截留,省财政268万以奖代补资金,真正到苏北某区仅剩45万。发达国家的义工人数占总人数七分之一,甚至更高,而我们文化义工刚起步,文化名人参与公益事业平台少,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缺乏,高端文化创意、经营人才匮乏,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力堪忧,造成公众文化体验权难以实现。1.增加大投入。刚性保障各地政府文化投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将展馆对外免费开放的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优化公共文化投入结构,建立以基础设施为主导、兼顾转移支付的公共文化财政模式。投入须以保护弱势群体,增强基层、社区文化服务功能为关键,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依托社区提供更多免费的文化培训服务,如建立社区老年大学、开展英语培训、摄影辅导等活动。设立城市书吧、在社区提供免费的读书服务,让大家与书交朋友,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多组织群众性参与的外出旅游、钓鱼以及棋牌类活动,加强居民的参与性。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财政投入模式,同时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在政府直接投入之外,鼓励通过产业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委托生产、特许经营、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间接投入形式。例如张家港,成立政府与企业联合的“文化基金会”,促进各类资本和要素流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2.培育大队伍。建立我国高端文化人才数据库。可搭建公共文化名人大讲堂、文艺演出、培训、展览、文化普及等公益平台,为知名文化人、作家、艺术家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奠定基础。将参与公益活动的频次列入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考核,逐步建立壮大文化辅导员、文化义工队伍。推进基层文化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文化站用人自主权,选拔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的干部,专人专用,剥离与基层政府的人事关系,由文化部门统一垂直管理,完善评聘分离、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激励和淘汰机制。发现和培育基层乡镇文化艺术骨干,支持农民自我发展,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参与文化创造,例如盐城某县级市,组建了210多家农民文化合作社,自编自导,说自己的事、唱自己的歌,深受欢迎,当地自豪地称之为“中国土声音”。解决有知名度、有特殊贡献乡土文化人才的待遇问题,鼓励“送文化下乡”的同时,支持“送民俗进城”。(四)把成长权还给公众,推进文化引领与融合,提升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供需不匹配,还在于我们缺乏有力的文化引领,XX
各地农民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前三位是影视、上网和打牌。文化生活贫乏,一些农村地区宁信鬼神,不信党,宁去赌博,不愿意从事更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这些充分说明我们的文化引领与文化大融合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公共的文化成长权难以实现,这是当前困扰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个难题,亟待解决。1.加强大引导。通过民间读书会、社区读书交流平台等自发、开放形式,推进全民阅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我们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群众文化的内涵,打造群众文化精品,也要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群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建立精品文化队伍,增强文化感染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广交流各地既有的成熟经验,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且具有推广可能的文化活动上升到国家治理高度。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加强与海外民间文化组织的交流与互动。学习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地公共博物馆运转策略,学习台湾故宫博物院、云门舞集等文化事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路径,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事业产业融合之路。制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建立文化艺术创新奖励基金,对文艺团体和文化企业或个人,按创新、创作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奖励。2.促进大融合。
建立大文化理念,将文化发展与教育、科技、体育事业相融合,将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通过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达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文化引导的效能。要通过顶层设计,克服当前的制度机制障碍,探索整合更大范围的企业和单位的文化资源,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把潜在需求引出来、放出来。逐步推进电子书、电子期刊、网络视频更大范围的免费阅读工程,通过科技媒介的更新,释放文化的辐射力。文化发展不能局限在本土,要有更为开拓的眼光,更为前瞻的视角和胸襟,引进一切有利于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国际经验,学人之所长,补己之短,引进一切先进技术、理念和文化产品,为我所用,拓展需求。与此同时,要大胆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和方式,将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转化为国际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共同分享世界先进文化之美,共同体验先进文化之魂,共同缔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