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2 KB
  • 2021-04-15 发布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通用范例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通用范例 工作总结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总结概括,研究计划报告就是对 我们研究计划进行汇报。 下面是搜集的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通用范例,欢迎阅读。 在母校四年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但作为一名刚 入职的新教师, 在工作的很多方面缺乏经验, 如何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发展、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需要进行职业规划和不断探索,虚心向 他人请教 ; 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充电,补充新知, 所以我渴望重新回到母校, 继续学习。 以下是我的教学工作计划和研 究计划报告。 一、教学工作计划及心得 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教育教学,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和 核心。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还是要上好课,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 将在教育教学的这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备好课。在讲台上讲课,就像上台表演,俗话说“台上一分 钟,台下十年功”,走进教室之前的准备工作比 45 分钟的课堂更重 要。第一,在处理教材时,要认真钻研,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 概念,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应传达出的思想 ; 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 难点,掌握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尽量做到运用自如、详略得当,知 道应补充哪些资料。第二,分析学生的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 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检查学生原有的知识 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推测他们在学习 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等, 这样就更好相应的在教学语 言、教学方法上进行安排。第三,考虑教法和学法。政治课的内容既 有社会性,有贴近生活的一面,也有些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针对 不同的课程 内容,结合讨论法、讲授法等不同方法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堂课 侧重于哪种方法, 并且思考如何处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是对于高一的学生,需要学会好 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想 如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而且要想着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第 四,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过程。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教学过程,我觉 得首先需要老师在分析教材的时候, 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 把 握好一个脉络关系,这样真正进入课堂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当然, 新老师一开始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能很好地把握解决重难点, 这个时候应该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前辈请教, 可以主动将教学设计拿 给前辈看,请其指出其中的不足,自己视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理清 了脉络,就需要做好环环相扣的工作,设计好导入、过渡和小结。导 入有多种方式, 导入也是很好引起学生兴趣的时候, 好的开始是成功 的一半, 过渡则是使课堂自然流畅的关键, 体现了老师对教材内容的 理解,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2. 上好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从导入到新授到小结,都要在 备课过程中设计好。除此以外,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还有很多需要注 意的地方, 最重要的我觉得要学会灵活应变, 针对学生的反应做出恰 当的应对。 眼神上要尽量关注全体学生的动态, 克服新老师眼神飘忽, 无所适从的问题。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 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 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语言尽量简洁明了, 克服新手不自觉语言重复的 毛病, 课堂提问也要选好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举例论证的时候要能 够结合时政热点或者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引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 抓好学生的复习任务,及时布置作业、练习,并反馈。课堂 上学生反映说理解了,可能是一种假象,有些学生“一听就懂,一做 就错”,知识必须通过练习来检测和巩固,这就需要适时适量地给学 生布置作业,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发现他们的漏洞,找出易错点,并 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学生的一些误区。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要求 学生完成的作业难易程度也要斟酌,从易到难,达到复习基础知识、 加深理解并突破难点易错点的作用。学生一般有统一配套的辅导书, 在上练习课时要抓住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 并以题目为基础对相关的 知识进行拓展。当然练习、考试之后应要求他们进行订正反思。 4.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充分为学生答疑, 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高一的学生爱动、好玩,自律性不强,常在学 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或者对待政治学科作业不够认真, 甚至有的 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应着重要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 们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 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 从赞 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 时, 对他的处境、 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 先了解清楚原因,而且以指出具体的问题为主,不是总体上的批评。 这样慢慢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5.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新老 师,多听课很有好处,可以学习老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如何掌控 课堂进度,如何管理课堂秩序,等等。还可以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风 采和魅力,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评课不仅可以对上课老师的 整节课堂进行, 还能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参照自己的想法吸收 精华的观点。 虽然目前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班级管理也应该学习。班级 管理是一门艺术, 一个班级整体的氛围、 风气与班主任的管理具有莫 大的关系,可以说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 培养出色的班干班委团队等都是我要思索和学习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 教学工作中, 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工作, 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 开拓前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加上学校的培养,自身的教学 水平一定会有显著提高,其他方面也能得到成长发展。 二、研究计划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提高,为了在有限 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 也不耽误自身的 本职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平衡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在职 读研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的同时攻读硕士学位, 这一点决定了我研究 计划的基本模式。 1. 寒暑假回到母校参加集中授课时,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上课, 进一步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因为攻读教育 硕士的方向是思想政治的学科教学, 所以在读期间, 要着重促进自身 思政教学专业素质的发展。 而且要在教育管理, 教育心理学等辅助方 面 我是北师大生科院 20xx 届师范生 xx,现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 中学任教。在过去的半年里主要担任高二年级 4 个 班的生物教学工 作,兼任高二年级生物备课组组长,并在学校高中部、政教处等处室 帮忙做一些行政工作。工作一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获得学校 领导及同教 研组、 备课组老师的认可, 但任觉自己的教学效率不高、 效果不佳,心中常常困惑,常求助于师长、同学、书籍,然困惑不减 反增,不知所措,期读研能给我启迪, 以释所惑。 一、工作总结及疑惑 此篇报告分两部分, 1) 教学工作总结, 2) 研究计划报告。虽说 是工作总结,但教训多于经验,困惑多于收获,故这一部分更像是倾 诉困惑,而非工作中之经验总结。 教育,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个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至于说什么样 的生活更好,什么样的生活更佳,那就没有任何依据或标准了,如果 有的话,也都是基于自己对理想的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亦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只要 身为父母,只要身处社会, 就都会有自己对教育涵义的理解,心中都 有一个理想教育的标准。 社会变化,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变化。人的生活环境变化,他的 教育理想也会变化。 教育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唯一的标准,她是一个理想抑或梦 想。 我梦想,能通过教育,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自由、文明、 理智、正义地活着,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慈悲与智慧。我梦想,能通过 教育,让社会变得正义、自由、文明。 以下所论及的教育是我所理解的理想的教育,与我所处的现实 的教育。 1. 教学真的会有效吗 ? 理 想的教学, 学生会对知识充满兴趣并获得满足和快乐, 而不 是漠然甚至厌恶 ; 学生会对知识获得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肤浅的记 忆 ; 学生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责任感, 并做出自己的努力, 而不是独享 其乐、漠然视之 ; 学生会对现实进行批判,而不是满于现状。对于自 然科学,学生会形成科学概念 (scientific conception) ,而不是仍 旧停留在朴素概念 (navie conception) 或形成迷思概念 (misconception); 学生会主动探索这个世界, 而不仅仅是接受现存的 条条框框。 有效的教学或许会让所有的学生, 不论贤愚 ( 理想的教育或没有 贤愚之分 ) ,都能达到上述理想的结果 ; 培养的学生不论是应试还是其 他能力, 都当比应试教育更加优秀 ; 课堂丰富多彩, 吸引学生 ; 师与生 平等交流,其乐融融。 然而现实要残酷得多。 我所任教高二年级共有 7 个教学班,其中 3 个理科班, 4 个文 科班。理科 1 班是重点班,基本上是全校前 50 名的学生 ;2 班是我带 的班,年级 60~120名左右的学生 ;3 班是年级后 60 名的学生。在前 半学期,我一直相信,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用心,就一定能使我班 同学成绩有显著提高。第一次月考结束,我失败了,期中考试结束, 我又一次摔了一跤,我 * 失败了,我的理想败给了现实。我即便是 如何努力或如何地放任,都不会达到一班,也不会劣于三班。 其中我做过很多尝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怀揣理想,脚底无根。我每天努力备课,尽量使 课堂丰富多彩,能够吸引学生,并让课堂充满探究、疑问,让学生积 极思考,关心所有的学生, 与学生们平等交流。由于此前在北大附兼 职中有一点经验,所以,尽管与学生们有点生疏,但还是能比较好地 掌控课堂。 第二阶段:面对现实,积极探索。第 一次月考结束,成绩并不 理想,实际上是我根本没料到会这么差。我开始反思,发现自己太过 理想,没有脚踏实地,对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而且以前丰富的课堂都 是 假象,学生并没有投入其中,一切都是我在自导自演。我开始思 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能在成绩上有所提高。 之后我尝试采用学 案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 地 ( 或强迫地 ) 跟上课堂的节奏,重 视每一个课堂讨论环节, 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 ( 如教学生 5R笔记法 等) 的养成,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和作业。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与我 的负荷都很大。 第三阶段:放松教师,主动学生。期 中考试结束后,这样的努 力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成绩与第一次月考相差无几。我在想,或 许是我主宰了整个课堂的缘故, 学生不能主动地投入其中, 并且学案 教 学太过繁琐,使课堂程序化,失去了灵活性。于是决定放弃教师 在课堂上的一部分权力或责任, 比如不再将板书写得井井有条, 而是 七零八乱,让学生在课堂上主要 进行听讲、讨论,而不是在学案或 笔记上记东西。令学生放学后自己读书、笔记,回顾当天所学,在下 一节课开始,检查学生笔记,并在黑板上重新前一节 课的内容,形 成一个概念图 (concept mapping) 。 第四阶段:软硬兼施,分层对待。可 想而知,第二次月考结束 后,效果并没有想得那么好,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或许是有些学生 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的学生反映概念图形式的笔记他们看不懂, 而 且自己也不出前一节课的笔记。于是,在这一阶段,我开始放弃 概念图式的板书, 开始使用传统的条理清晰的板书。 并且为了提高学 习效果, 我开始在一个学习 单元之后进行小测验, 课前花 5 到 10 分 钟时间, 让学生写下前几节课的重点内同, 试图逼迫学生下课后复习。 并在课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对待, 那些学习成绩好一点的, 不 用我苦口婆心,他们自然 会主动积极地学习,于是对他们几乎不管 不顾,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 ; 那些学习中等的学生,重点观察,课堂 多提问,作业多检查 ; 那些学习成绩较落后者,课堂上 不会提问,多 督促,多检查,多鼓励。 期末考试结束后,成绩依旧,不增不减。 我开始对教学的理想产生怀疑, 教学是有效的吗 ?而且据我所知, 我的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疑问。 人本身的资质决定了一切, 即便是孔 子,三千弟子中也只有 72 位小有成就。教学或许是无效的,如果说 是有效的话, 也仅仅是尽量为他们 (学生 ) 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发展的空 间,也即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 或许第五阶段,我会敬人事,顺天命,不再患得患失。 2. 到底该如何教学 ? 经过四个阶段的成长,或许我成熟了些。我明白,即便是我百 般努力,学生的成绩也不会有丝毫增长。那么,我是不是只能顺天命 了呢 ?我该不该继续进行我的尝试呢 ?我现在到底该如何教学呢 ? 我 不是个不求上进的顺天命者,我更看重“敬人事”。之所以 用“敬”而不是“尽”,那是因为我觉着,“尽”只是无心地完成任 务,而“敬”则是诚心实意、认认真 真地尽我所能。“顺天命”则 是求个无愧于心、无愧于己,因为不可能诸事都会如我所愿,努力了 不一定成功才是正常的,成功才是偶然的事。 我会继续探索各种方法,因为只有探索才会保持新意,只有新 意才不会使这份工作失去乐趣,没有了乐趣,生活也就没了意义。 我 不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成绩, “为学生负责, 为家长负责” 。 有人提议我惩罚学生, 而且我看到很多老师都这样, 每节课都有好几 个学生站着听课,有的甚至拳打 脚踢。但我下不了手。另有一个原 因是,学生的好奇心、信心、尊严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学生对这个世 界充满好奇, 对自己充满信心, 即便是现在成绩平平甚或不堪 入目, 也会有朝一日重新拾起当年的兴趣, 奋力向前。 这样的人生难道会比 一个冷漠的人生差吗 ( 这也是我的理想,我不清楚这样的理想遇到现 实会怎样 )? * 为学生的成绩单负责, 没有责骂过学生。 我不知道这样对不 对,现在已有很多家长对我不满,我不知该如何。 3. 德性是什么 ? 学校更重要的功能或许是培养有德性的人。但是对于德性是什 么,我至今仍旧困惑。古人云“知行合一”,但我连知都不知,如何 敢行啊 ! 西 方主张“性恶”,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犯错误是在所难免 的,所以需要用法律、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 人; 孟子主张“性善”,可以通过 “自省”( 修身 ) 而成为一个有德性 的人( 君子) ,不需要法律、制度来规范。不论人性本身如何,一个有 德性的人当是善良的、真诚的,好的。然而,不同的人性 观下,德 性养成的途径或手段却不尽相同。 这样不同的手段或途径孕育出的人 的品质是否都是符合德性的呢 ?我有些怀疑,但也不知道哪个途径好 些。 刚 开学,每个学生都发练习册, 很多教师将练习册后的答案撕 下来,目的是以免学生抄袭。基于性恶的考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 到目的,学生没有资源抄袭。另一方 面,假定学生是个贼,他很可 能会真的成为一个贼。成了贼后,即便是将答案收了,他们也会想方 设法地去抄, 这样的途径真的有效吗 ?基于性善的考虑, 每一个学 生 都是自律的君子,他们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然而另一方面,这样的 方法会使得清者愈清,浊者益浊。 学校不允许学生吸烟,学生也都听话,不在学校吸烟,可刚一 出门,烟就叼在了嘴上。 我们的行为到底怎样才算合适 ?我们培养的是伪君子 (或贼 ) 还 是君子 ? 通过“无理的要求” ( 学校规范、或应然层面的道德规范 )或许 根本达不到德性的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德性的获得或许源于理智, 源于知识。 抄作业者或许由于太难或负担太重,不得已而为之,或许可以 通过布置少量作业或降低难度方法让其体验成功, 不再偷偷摸摸地抄。 吸烟或许是因为不知道香烟的危害,可以通过知识让其做出理 智的选择。 德性或源于知识,人性或无所谓善恶 ! 4. 学校是有效的吗 ? 有效性或许有两方面的涵义, 1) 与入校时相比,学校生活对提 高学生素质是有效的, 这里的有效是与其在学校中假定不受学校环境 影响,自然发展的结果相比较而言。 2) 与别的学校比较而言,学生进 入某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哪一所在提高学生素质能力方面更有效。 由于第一种情况较难测量, 所以一般不考虑。 第二种情况是现今多数 学校评估的指标,综合测量之后,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有效,靠后 的认定无效。 排名结束后,有效的学校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变得更加有效 ; 无效的学校,分配的资源稀少,更加无效。每年轰轰烈烈的生源大战 便是证据。至于到底哪种学校真正有效,我很是怀疑。 德育亦是如此,学校里禁止吸烟、酗酒、打架、骂人等行为,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那是个学校,要让它看起来像个学校。至于 是不是“学校”,我有些怀疑 ! 然而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学校,我亦不知。 5. 是制度还是人更有效 ? 工作半载,我深刻地感受到管理对于学校的重要性。 如果说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是学校的灵魂的话,那么,管理可 能就是学校的血脉。 血脉不畅,则疾病横生 ; 气血通畅, 则身体安康。 管理的有效,则学校各阶层各尽其才,有条不紊 ; 管理无效,则 各阶层各自为政 ; 管理负效,则各阶层相互干扰,乱若粥汤。 领导的作用主要有三, 1) 信息管理:收集、分析信息,并作出 决策;2) 外部交流: 作为学校的代表与外部集团进行交流 ;3) 内部协调: 协调内部事务,使员工各司其职,并在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使分工明 确并紧密合作。 所谓领导力,或许是让员工们尽可能大地产出,使共同体的效 率达到最大化。 老子说: “太上, 不知有之 ; 其次,亲之誉之 ; 其次,畏之; 其次, 侮之。”最好的领导,下属根本感觉不到其存在 ; 次一点的,领导与 下属打成一片,同心协力 ; 再次一点的,下属畏惧他 ; 最差的领导,下 属们不信任他,轻侮于他。 或许最好的管理正如老子所言的“不知有之”。这种管理是基 于制度的, 学校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或事务流程而运行, 领导只是维 护、并完善这种制度,使制度服务于事物。这种管理在中国可能很难 达到,因为中国是一个“关系”大国,有礼而无法。 在中国环境下的好的管理,或许是“亲之誉之”。领导与员工 同心一气,与员工一起摸爬滚打, 领导作为榜样而要比员工更加努力 ; 领导要与员工搞好关系, 也要使员工之间搞好关系, 这样才能维系整 个系统的顺畅运行。 差 一点的管理就是“畏之”甚或“侮之”。这种情形下,领导 以其权力使员工屈服。若领导有才华,则员工畏之 ; 若领导昏庸,则 员工侮之。这种情况下领导靠自身的 权力地位资源而使系统运行。 这种管理环境下,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才能不得施展,系统运行 的成本较高,而且运行不良,可以认为是无效,甚至负效。 “不知有之”的管理靠的是制度,“亲之誉之”的管理靠的是 “关系”或作为榜样的人。 问题是,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起制度 ?如何确保这样的制度 运行 ?人在制度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协调人和制度的关系 ? * 使制 度和人服务于事 ? 二、研究计划 科 学普及教育中,我想最重要的不是让每个人都变成科学家, 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 由此也就没必要以探究教学为主, 而是应 当让学生在科学普及教育中获得最基 本的科学观点,并在以后及现 下的生活中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能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信息做出理智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孩子们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校的,而是头脑中有自己对现实世 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也即拥有很多的朴素概念 (navie conceptions) ,这些概念往往不是科学概念 (scientific conceptions) ,要能使学生获得科学概念, 需要对概念图示进行转变 ——概念转变 (conceptual change) 。因此,我认为概念转变对于普 及科学教育无足轻重。 所以, 我决定在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概念转变。 1. 研究课题——高中学生关于生物的迷思概念和概念转变教 学 在此之前,我已经研读过有关概念转变和迷思概念的文章,收 集了一些资料,并已翻译了美国 2061 计划评价系统中的生物学迷思 概念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经常收集学生在课堂、作业中表 现出的对科学概念的错误的理解。因此,可以付诸实施,并预期能获 得一定的成绩。 2. 研究计划 正如前所述,本人在此之前已开始了资料的收集。下一阶段主 要是大量阅读已有的资料,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发掘学生迷思概念的工 具,并尝试进行概念转变教学。 此外,概念的形成和转变与脑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在认知与 神经科学方面探讨此问题亦有必要。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