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4 KB
- 2021-04-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事故发生一起,查处
一起,通报一起,对瞒报事故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责任追究。
1-6 月份,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68 起,死亡 91 人,同比分别
上升 47.4%和 85.7%。
一是健全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市委 20 号文件,9 个区市政府、3
个经济功能区制定了《关于明确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的规定》,27 个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建 20 支
行业专家队伍,与 129 个区市、部门和重点监管企业签订了 20XX 年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领导体制
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不断健全。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月、安全周制度,上
半年先后向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工作 4 次,召开安委会
会议 7 次,市政府各位分管市长带队对分管行业领域开展督查检查 3
轮。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对全市监管网格进行总体调整,
全市 352 家政府单位、3 万余家企业责任制落实情况通过网格化平台
公示、检查。开通网格化社区终端,形成了市、区(市)、镇街和社区
巡查管理、企业终端为架构的“3+1+1”信息平台体系,监管网格进
一步向基层延伸。
四是实施“安全年”行动计划。制定了《20XX 年“安全年”行
动计划》和《2XXX 年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等工作意
见,成立了安全生产治理指挥分部,建立了指挥体制和工作机制,全
面组织开展“安全年”行动六大战役和 17 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截止目前,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37266 家(次),排查隐患 35097 处,
整改隐患 31459 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17567 起;分批 51 处
工矿商贸事故进行了公开曝光。上半年,组织 36 名国内专家,对 40
家涉及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企业进行诊断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2152
项,对其中的 14 项重大隐患进行了挂牌督办并对媒体公布。全市涉
氨制冷企业先后关停企业 454 家,停产整顿 243 家,促使 44 家企业
改用其他制冷介质,整改力度史无前例。
五是挂牌督办重大隐患。上半年,市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 267 处。
市政府分管市长、秘书长和市安办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南京路
1 号深基坑隐患、青岛碱业股份铁路管线渡桥隐患和 14 处油气管道
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调度。目前,重大隐患整治工作进展基本顺利,要
求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六是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今年市安办先后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领
域专项检查督查两轮。4 月份开展了第一轮督查,17 个督查组共检查
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170 家,排查隐患 498 处,挂牌督办重大隐患 11
处。6-8 月份组织开展第二轮检查督查,目前已检查企业 3446 家,排
查隐患 4963 处,发现重大隐患 71 处,查处非法违法行为 43 起,关
闭取缔 64 家。
七是大力实施安全培训。筹建了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启用安全
生产培训考核系统,上半年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 3 万余名。联
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直机关工委,对 4 万余名机关工作人员
分级分批进行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 200 余名区市
政府、部门分管领导、安监局长和 360 余名镇街领导干部进行了安全
培训。
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红线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一些企业安全发展理念和
红线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重发展轻安全、重生产轻
安全。一些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将主体责任、
社会责任、安全发展,抛到了脑后。
二是政府安全监管不到位、齐抓共管机制不完善。安全生产的领
导体制、工作机制看似完善,但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
缺陷,指导思想不端正,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要
求在基层落不到位。实际监管中还存在着管理盲区、责权不一致等问
题;企业与属地政府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对驻青企
业的监管,属地政府管不了、不敢管、不去管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三是基层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企业主体责任
不落实,基层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基层安全监管
力量薄弱,懂专业、能执法、会执法的人员少,致使一些重大安全隐
患因得不到有效的排查治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重点采取
以下措施:
一是密织网格。进一步完善建立网格边界清晰、责任明确、资源
匹配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市 6200 个社区(村居)全部开通网
格化监管信息平台,每个社区设 2-3 名安全生产巡查员,将每个生产
经营单位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监管部门和网格责任人;将企业各种
安全信息和隐患自查自纠情况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检查、督查情况,随
机录入网格化信息平台并上传市安委办,每月通报一次;对重大安全
隐患实施分级挂牌督办;将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六项法定职责情
况纳入网格化监管,凡企业主要负责人未通过网格化系统报告履职情
况的,采取约谈、列入“黑名单”等形式对其实施严格监管。
二是强排隐患。强化“隐患险于明火、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对
发现的隐患,坚决排除,做到不手软、不姑息、“零容忍”,责令企
业立即或限期整改,并附检查影像资料,录入网格化监管平台。凡是
重大隐患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整改或停产整顿期间明停暗开的,一律
依法从重处罚或关闭取缔。在电视台开通安全警示教育栏目,拓宽举
报渠道,发动社会查隐患;坚持“12350”举报热线 24 小时受理群众
举报,接报一起、查处一起,公布查处结果,兑现举报奖励。
三是严追责任。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
生产直接处罚标准,违反必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责令整
改或关停取缔,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加大隐患整改追责力度,凡是拒
不签收隐患整改指令或拒不整改隐患的,或因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
发生的,一律依法严厉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责任;凡一年内发生
两次一人死亡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纳入“黑名单”,公开曝
光。凡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一经查实,依法上限重罚,追究有关责
任人的责任。将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在市安监局网站全文公
开,向社会发布新闻。
四是夯牢基础。实施全员化培训,年内全市 4 万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和 5 万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全部组织一次培训。凡发生死
亡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再次接
受安全强化培训。继续在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
交通运输、涉氨制冷等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开展“四不
两直”式应急预案演练检查,提升应急实战处置能力。加强安全风险
管控,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零隐患”准入制度;在社区、
园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识别风险类型,研判风险
等级,提出科学应对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