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8 KB
  • 2021-04-15 发布

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一)种植业生产成效显著 1、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注 的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结合县粮食生产实际,借鉴 外地经验,以种子补贴、粮食直补及测土配方施肥、标准粮田示 范县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全面推广和普及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 术,小麦、玉米品种实现了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等 节本增效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虽然受到多种自 然灾害的影响,仍能实现全县粮食单产逐年提高,粮食总产保持 相对稳定的目标,粮食生产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到 2014 年,全 县粮食播种面积 54.5 万亩,总产 20.7 万吨,粮食平均亩产由 2011 年的 392 公斤上升到 2014 年的 398 公斤,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连 年丰产。 在抓好粮食生产、做到自足有余的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我们突出抓了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相 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管理办公室、 农业执法大队,并投资 300 万元建设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 测站。我们首先狠抓了农产品农资市场管理,清理国家禁用农药 和伪冒农资产品,把禁用农药名录张贴于村、发放于户,使禁用 农药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组织蔬菜、 苹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 关的蔬菜、水果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农产品。 2011-2014 年我县送交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农产品样品检测全部 合格,未出现农残超标现象。大吾乡东沿兴西红柿、黄瓜获得国 家 A 级绿色食品认证;一坡果园苹果获美国标准有机食品认证, 在今年的廊坊农交会上,我县小香米、苹果、黑花生、小杂粮等 获特别金奖 3 个,金奖 5 个,受到了消费者和客商的广泛好评, 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2、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种植业总产值大幅度攀升 2013 年底,我县实有耕地面积 45.1875 万亩,种植业总产值 为 17.77 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县各项农业生产能力均进展 很大,尤其是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 20.5 万亩,其中主要包括: 中药材种植 5.5 万亩、绿色小杂粮种植 6 万亩、食用菌种植 140 万平方米、杂交油葵种植 4 万亩、无公害蔬菜及错季菜面积 5 万 亩。特色产业发展可较常规种植平均亩增产值 1000 元以上,因 此“十二五”间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增。 3、农业项目投入大幅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新技术推 广大有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县共引进和实施包括百万元以上大项目 13 个,其他项目 50 余个,项目建设总投入达亿元以上,主要包 括: (1)优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 398 万元,建设 内容包括种子仓库 1216.75 平方米,整治田间路 30 公里,新建 大口井 15 眼。 (2)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四种作物 继续实行全覆盖,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2011—2014 年 连续四年四种作物补贴面积 180 万亩次,补贴累计补贴资金 1850 多万元。 (3)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从 2011 年至 2014 年,累计补贴 资金 250 万元。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项目,总投资 900 万元,国 家分五年投资 600 万元,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 700 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 500 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旱作基本农田、集雨 水窖建设、土壤墒情监测体系建设等内容。 (5)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115.5 万 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 77 万元,县级配套 38.5 万元。项目 建设内容是对我县 12 个乡镇区域站和 11 个乡镇农技站进行扩建、 装修。 (6)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十二五期 间总投资 600 万元,每年投资 120 万元,全部使用中央财政资金, 围绕小麦、玉米、水产养殖三个主导产业,建立了小麦、玉米、 鱼类养殖 3 个实验示范基地;并对全县 23 个乡镇 2040 个农业科 技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 (7)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总投资 320 万元, 每年投资 64 万元,承担部级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 2 个,每个万亩片使用国家补助资金 16 万元,共计 64 万元。 (8)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十二五期间总投资 375 万元,每年投 资 75 万元,年补贴面积 5.5 万亩,其中大田 5 万亩,繁种田 5000 亩,大田每亩补贴 10 元,繁种田每亩补贴 50 元。 (9)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项目。十二五期间完成中药材种植 示范园 5 个,每个园省补助资金分别为 50 万元共补助资金 250 万元。 (10)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十二五期间共完成蔬菜标准园创 建项目 6 个,每个园使用国家补助资金 50—60 万元,完成总投 资 330 万元。 (11)2014 年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完成总投资 107.5 万元,其中使用省补助资金 50 万元,创建食用菌繁育中心 20 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 200 亩。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省级补助资金项目。项目总 投资 100 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建设内容:购置超高效液相色 谱仪、超纯水机等仪器设备 4 台套。通过项目实施,我县农产品 综合质检站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3)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补助项目,总投资 195 万元,全部为 中央财政资金。玉米、马铃薯、甘薯地膜覆盖 3 万亩。 4、科技信息化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服务方式更加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信息化服务逐步完善,在强化“农 业”、“县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信息网”、“县农业信息科技服务 大厅”、“农业快易通”智能电话等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 善了 23 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制定了职能、制度,配备了办 公和化验检测设备,并建立了 1000 个科技示范户,解决了农技 推广体系“线断网破”的局面,同时联合中国移动分公司、联通 分公司,向全县农民开通了农信通服务业务,每天 8 点定时向农 民发送各类农业信息,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另外,县农牧局 还向农技指导员开通了飞信业务,及时向指导员发布各类技术指 导信息。这两项服务使我们的农业技术指导工作更便捷、更及时、 更科学,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5、超额完成各项指标,省市排位名列前茅 2014 年我县粮食播种面积达 54.5 万亩,总产量达 20.7 万吨, 棉花播种面积 1 万亩,总产皮棉 800 吨;油料播种面积达 9 万亩, 总产量达 1.8 万吨;蔬菜播种面积 8.7 万亩,总产量达 27.5 万吨。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生产每年都有十几项工作受到市级以上 部门表彰奖励。 (二)“十二五”期间种植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成功经验和 存在问题 1、主要特点 总结“十二五”以来,结合实际,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各 级政府的战略决策,种植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1)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种植结构由原来的 粮经二元结构,发展到粮经菌药多元结构,种植业结构比例趋向 合理。 (2)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立足政治优势和特点,下大 力抓好项目的跑办和立项,完成了项目六十余个,争取中央及省 市投资达亿元以上,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就辉煌。“十二五”期间,在 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进 一步完善,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人员、设施全面得到落实。在 已建成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强 化公益性职能,保障人员经费。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 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 要求。对全县 23 个乡镇级农技推广站,完成了技术人员配置、 配套设施、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2、主要经验 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县种植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先进县(市) 的经验,我县种植业生产的主要经验是: (1)立足县情,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 县是山区农业大县,人多地少和旱地面积大是农业的特点, 因此,我们立足县情,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遵循“扬长避 短、发挥特色”的原则,突出抓好适宜特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工 作,大力发展食用菌、设施蔬菜、中药材、绿色小杂粮、杂交油 葵、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2)立足政治优势,加大项目跑办建设工作 县是革命老区,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 和各级领导的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立足县情和种植业 生产现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通过省农业厅、省发改委及 人大、政协提案等渠道,争取项目立项,“十二五”几年是我县 引进上级资金超多的几年。 (3)适应形势的要求,大力发展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十二五”以来,我们立 足实际和农民要求,加大了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继建立“农 业”专题节目、“农业信息中心”、“县农业快易通专家热线系统”、 “县农业技术专家咨询中心”,又开通了农信通服务业务、飞信 业务。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县土壤肥料化验室”、“县农产品综 合质检站”,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加强完善。 3、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种植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体系建设等方 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通报 表彰,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多地少,耕地不足且旱地面积大,水资源匮乏严重,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以农户为经营单位,面 积小,且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影响和制约着新品种、新技术 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3)由于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外出务工收入明 显高于农业生产收入,影响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农田种植存在 着简化、方便的普遍现象,在管理、施肥等方面简单、省事,影 响着有机肥料、微肥等投入,造成了土壤“氮多、磷少、微不用” 的现象,造成土壤板结、盐渍等问题,从而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和 价格。 (4)农技队伍力量薄弱,影响着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信 息的传播,延缓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进程。 (5)种植业产业化进程慢,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没有 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引导,普遍规模偏小,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产业和品牌。 二、“十三五”面临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 国梦”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工业化、 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 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12 年,国务院发布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明确了加快建设现 代农业的目标任务,要求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 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可 持续发展。 为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进程,农业部于 2009 年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 并先后两批认定了 153 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已成为各 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平台、抓手和样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现 代农业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将现 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提出“十二五”期间 将“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 300 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 范区,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李克强总理十二届 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 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京津冀协同发展 战略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农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省现代 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 年)》和“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 发展活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以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 设为重点,加快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 大、技术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县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西柏 坡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县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城乡统 筹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 业发展,做出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决定,并制定了 规划。 三、“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及保障 措施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红色文化优势,围绕提升农业效益、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 干,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 以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 业科技为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支撑保障条件,全 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 一条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道 路,引领和示范太行山现代农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 功能多样、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型经营主 体队伍不断壮大,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完善。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大 幅提升,支撑区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明显提高,建成具 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主导产业 特色突出、服务体系配套完善、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效 益明显提升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示范区、 石家庄重要的菜篮子、京津冀居民休闲的后花园。 (三)重点工作及目标 1、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加强科技服务,提升粮食生产水平。重点实施三项工 程:一是实施“种子工程”。依托良种补贴项目,加快引进、试 验、示范、推广良种。实现粮食优种覆盖率达到 100%。二是实 施“沃土工程”。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免费为农户取土化验, 出具施肥配方,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实现全覆盖。三是实施“有 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以我县防蝗植保站站为依托,不断健全 完善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和信息发布。尤其是 对小麦吸浆虫、野燕麦、黄顶菊等粮食重大病虫草害,展开连年 歼灭战,提高综合化防治水平,有效控制灾害发生。 (2)加强基地建设,打造高产示范田。继续加大示范田建 设力度,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在种植管理技术上,突破传统模式, 全面推广“保优节本”工程,全部实施测土施肥、推广优种、良 种良法配套,小麦-玉米一体化节水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科学 防治病虫害、“两晚”种植等新技术,从播种到收割,农业技术 人员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粮食高产。通过新技术、新 品种的实施,实现农民每亩减少 12—15 元的投入,增加收入 50 —60 元以上,同时,围绕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粮食生 产成本,对生产基地进行区域化、规模化调整,实现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技术资源优化配置。 (3)加强基础设施,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改造一批中低产 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基础设 施达到“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的要求, 使我县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实现由中产向高产的转变。 2、加快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步伐。 (1)实现蔬菜生产规模化。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扩大设施蔬菜面积,优化种植模式, 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十三五末”实现蔬菜生产优势区域更加 集中,特色更加突显,定位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强。 (2)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要按照农业部创建蔬菜标 准园的要求,通过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普及无公害蔬 菜标准化集成技术,重点推广蔬菜的优种优法配套栽培技术、膜 下微滴灌节水、防虫网、诱杀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无公害集成 技术,引导全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推进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以、大吾等乡镇的常规食 用菌生产,西部深山区的观音堂、蛟潭庄等乡镇的反季节食用菌 生产,、温塘等乡镇的香菇周年生产,以及营里、观音堂、蛟潭 庄、合河口、杨家桥等 5 个乡镇袋栽黑木耳生产为基础,把食用 菌做成大产业。 (4)加速品牌建设。以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品牌创建为 切入点,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扶持壮大龙 头企业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积极 注册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拓宽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增强 蔬菜产业发展后劲。 (5)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农产品综 合质检站,和重点乡镇、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检测点,依法 建立产品自检、委托检测,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功能,实现 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监控。 (6)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农业执法大队协同工商、公安、 质检等部门,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为切入点, 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查处打击各种生产经营假劣 农资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农业投 入品质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3、发展休闲农业。 独特的区位优势,传奇的革命历史,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必将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得天独厚 的条件。在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上做足文章,探索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业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做到一园一品,一园一景,移步换 景,营造恬淡、典雅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构建休闲度假、采摘观 光、生活体验、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农业新格局,形成农旅结合、 以旅强农发的展局面,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4、发展循环农业。 引领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 程,通过发展“猪-沼-菜”,“猪-沼-粮”,“猪-沼-果”生产模式, 减少养殖场污染物排放,促进粪污的再利用,实现农林牧产业有 机结合,提高农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高标准、高起点、高 水平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棉油、畜禽、水产、蔬菜等 大宗农产品及中药材、食用菌、绿色食品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 点,加大示范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创新经营 体制机制,强化物质装备,培养新型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加快 农机农艺融合,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 和集约化,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2)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具有特色、 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以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 大吾生态谷西柏坡现代农业基地、金鑫乳业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为样板,创建不同层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产业 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形成园区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发 展新格局。 6、提高人才科技支撑能力。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农技服务延伸到村。促进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与各科研 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 围绕主导产业,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为重点对象,开 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集农业生产信息、 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平台, 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职业农民。 促进农民职业化。加快制定相关认定标准,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 民,各项政策、投入向通过认定的主体集中,加强农业生产技能 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