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8页

  • 35.00 KB
  • 2021-04-15 发布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宁发[201x]4 号)要求,根据宁办字[201x]72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增幅高于全县年均增幅,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 和住房)和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目标实现。 二、工作方式 1、实行镇班子成员各挂一至二个村的工作责任制,统筹协调指导各村扶贫攻坚工作。 2、实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县级层面采取 853 的对帮扶贫困户。乡镇层面按照 托底全覆盖的原则,根据我镇贫困户数量,实行 15+10+15 的方式结对帮扶,即:镇班子成员 结对帮扶 15 户,镇一般干部 10 户、村干部 15 户。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驻村 干部对接联系县直、驻县单位结对帮扶干部。 三、工作内容 1、入户调查。结对帮扶干部要对已在册的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 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 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及交通条件落后、 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登记在册。对属贫困户但不在册的,按程 序补录;对不属贫困户的,按程序及时调整出册。 2、制定规划。①各村要结合实际,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订脱贫规划和年 度计划,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分析归类,制订分类脱贫措施。②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成效可 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户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帮扶措施 要因村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 3、做好五帮扶: (一)产业帮扶。各村应根据洛口镇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 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推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另文下发。 (二)就业创业帮扶。加大培训力度,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 培训、电商培训和订单式技能培训,让扶贫对象掌握 1-2 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 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转移就业。用好 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支持贫困对 象创业,吸引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 (三)完善保障帮扶。1、教育帮扶。加大教育扶助力度,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规划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干部要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落实贫困家庭助学措施, 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高中阶段读得起书,不因贫困 而辍学;帮助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确保考录 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学业不受影响,能如期毕业。2、医疗帮扶。加大医疗扶贫力度,对 因病致贫的对象,要按规定实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精准扶贫,确保看得起病,不因 病加重负担。3、社会救助帮扶。完善社会救助措施,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致贫的 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加大物资、资金等扶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加大托底保障力度, 对符合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四)改善基础设施帮扶。通过房、路、电、水、环、搬六个方面来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 条件。房:继续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争取继续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确保住上安全 房。路:加快贫困村公路建设,实现所有 25 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电:开展农村电网改造 升级投入,提高电力供应质量。水:开展农村居民饮水工程,确保喝上放心水,开展农田水 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治理垃圾和污水,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搬:进行移民搬迁。 (五)提升后劲帮扶。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村级党 组织推进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三培 两带两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助建设或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开展平安创建,强化城乡社会自治和功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 妥善化解重复访、非正常访问题。加大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和督促各级各部 门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到村到户。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结 对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驻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帮扶干部为具体责任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镇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按原有渠道筹措安排资金,确保 五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各村要充分利用上级的帮扶资金,专项支持有产业发展意愿和一定能 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没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不享受资金补助。产业发展帮扶资金筹集和使 用管理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三)抓好工作落实。成立驻村工作队,队长由上级帮扶单位领导或驻村领导担任。驻村 工作队和队员日常工作应做到五有:一有工作计划,有单位结对帮扶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有帮扶记录,干部结对帮扶的《帮扶日记》与三送工作《民情日记》合用一本;三有帮扶台 账表册,根据统一印发的表格,建立完善的帮扶情况台账表册;四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 学习和生活制度;五有帮扶联系牌,干部结对帮扶的对象,在原三送联系牌中增加结对帮扶对 象的内容。 (四)严格督查考核。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评。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 项督查等方式,实行月督查、季通报,年终验收考核机制。工作不力的要责成限期整改,整 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二次受到通报批评的予以黄牌警告,对工作突出、帮扶成效 好、群众公认度高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显著的村干部县政府优先录用为事业编。 【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市及渝东南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提升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提出如下计划。 一、充分认识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民生工程。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石目标,最艰巨最繁 重的任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扶贫开发经历了二六越温达标、八七扶 贫攻坚、稳定解决温饱等阶段,目前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全面攻坚新阶段。但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 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 按照人均纯收入 2300 元/年的贫困线标准,全县还有低收入人口 6.7 万人,其中建档贫困户 4.8 万人、低保户 1.9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 12.41%,较全市平均高 3.91 个百分点。贫困人口 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县仍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 认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扶贫开发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 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建 成扶贫开发示范县和绿色生态经济强县。 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 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 年)》要求, 围绕打造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总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一区三片为主战 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三位一体扶贫格局为路径,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 重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 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步伐。 (二)基本原则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 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首要任务;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 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 点面结合、合力攻坚。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改善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把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落实好到人到户 措施,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将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统筹推进区 域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开放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开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自我 发展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 201x 年,按照人均纯收入 2300 元/年的扶贫标准,实现 4.8 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医疗和住房),完成 100 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任务, 全面建成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重点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将集中解决相对贫困、区域贫困、发展差距等 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制约 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坚持两个瞄准,实行精准识别 1.瞄准贫困户,认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结合国家扶贫标准,瞄准贫困户,严格按照七 步四公示(七步即自愿申请、初选对象、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 案,四公示即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四次公示)要求,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行 为,彻底改变穷人帽子富人戴现象,科学合理确定扶贫开发对象。建立重庆石柱扶贫信息管 理系统,按照每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要求,对信息系统中的贫困对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 理识别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2.瞄准贫困村,找准制约发展突出问题。按照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 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决基本标准,找准群众最迫切、反映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 难题。对已经验收的贫困村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对正在实 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不脱贫不验收达标。 (二)着眼突出困难,实施精准扶持 1.着力改善贫困农村环境。把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发展 基础。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启动西沱长江大桥、万黔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 争开工梁黔高速公路。完成国省道改造 116 公里。建设农村通畅公路 530 公里、撤并村通达 公路 145 公里,解决 33 个撤并村群众出行问题。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 12 条,增加农村 客运车辆 18 台。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补助标准,贫困村通畅工程每公里达到 40 万元。加 快推进万胜坝渠系、东方红、曹家湾等 3 座水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扎实开展 10 条中小河流 治理,解决 9.36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补助标准提高到 729 元/人。充分利用五小水利重 点县资金集中整治山坪塘 859 口,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 2.5 万亩、8.5 万亩。加大农网 改造升级项目力度,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农村电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完成 23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3 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厂建设,实 施 62 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范畴,推动 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充分利用二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补贴等国家 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实施生态造林 15.5 万亩,石漠化面积 190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 141.5 平方公里,增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到 201x 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 100%,乡镇客运 和符合客运条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 100%,农村安全饮用水率达到 85%,森林覆盖率达到 57.2%,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大力扶持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加快建设武陵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基地县。坚持将财政扶贫资金的 70%用于产业发展,以三百工程(百村百园百企)为载体,围 绕 3+7 特色效益产业,在每个贫困村培育 12 个主导产业。完善县乡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黄 连、莼菜、辣椒等电子交易平台,加快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 作组织和贫困农户抱团经营,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依托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 大优势,围绕建成中国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目标,积极打造大黄水 5*景区 1 个,4* 景区 4 个,3*景区 5 个;围绕一县两极四区多点布局,整合旅游、扶贫、民族发展等资金,大 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年接待游客超过 1000 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超过 50 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带动旅游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 色生态工业,开展辣椒、莼菜、优质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渝东南地区农林产品加工 基地,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完善县校合作机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重庆辣椒产 业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实现辣椒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质量安全化;深入推进科研平台建 设,巩固好辣椒、黄连 6 个专家大院,新建 1 个冷水鱼专家大院,加快石柱黄连中兽药试验 示范工程、石柱莼菜良种扩繁建设;每个贫困村配备 1 名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户掌握 12 项 实用技术。到 201x 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至少有 1 项增收产业项目,贫困地区特色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贫困群众步入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3.全力推进连片整村扶贫。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加速打造武陵山片区扶贫开 发示范县。立足县域优势,借助政策洼地,加快实施《石柱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 坚实施规划(20xx 年)》,用好用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围绕基础设施改善、 骨干产业培育、社会服务保障、到户政策落实等内容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集中打造大黄水片 区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 乡村旅游示范片等一批示范亮点工程。到 201x 年,大黄水片区财政专项投入达到 1200 万元, 全面建成全市连片扶贫试验区。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标准,引导发改、交通、水务、民族发 展等政策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在 52 个整村脱贫村中推进水泥路、自来水、清洁能源、信息 服务、商贸服务、优美环境等农村基础设施六到农家工程,力争建设一片、脱贫一片、带动 一片。到 201x 年,实现 100 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基本完成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 4.扎实开展生态扶贫搬迁。切实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坚持 群众自愿、贫困户优先原则,瞄准居住在深山峡谷、高寒边远、生态修复保护区等地的贫困 群众,坚持农户自愿、梯度搬迁、房屋自建为主,适度集中搬迁、统建为辅的迁建模式,努 力降低搬迁成本,坚决杜绝搬近不搬远、搬富不搬穷和小产权房现象。争取市级以上专项补 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县级财政每年安排 300 万元专项用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山东省 淄博市帮扶资金的 70%、江津区帮扶资金的 60%精准用于特困户搬迁补助及集中安置点配套基 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普通搬迁户、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每人 0.6 万元、0.8 万元、1 万元的补 助政策。对有意愿搬迁但无力搬迁的特别困难群众,采取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小额贷款贴息 等方式帮助筹资搬迁。整合水利、交通、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资金,重点 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水、路、电、气、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安置区因地 制宜打造辣椒、黄连、莼菜、中蜂、冷水鱼等特色种养业,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特色效益农 业资金、乡村旅游资金等向搬迁集中安置点倾斜,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或务工创业。 到 201x 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3.3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 1.02 万人,迁出区生态修复 1.49 万亩,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5.稳步推进教育就业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增强自我发展 能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 校 23 所、农村教师周转房 480 套 1.68 万平方米,实施 4.1 万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全面完成贫困乡镇中小学食堂、运动场、厕所、浴室等改扩建,逐步提高营养标准,加强留 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对贫困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按每年保教费 1500 元、生活费 600 元标 准进行资助;对贫困家庭寄宿生就读小学和初中分别给予每年 1000 元和 1250 元生活费补助; 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高中给予每年 1500 元生活补助,同时对低保家庭就读高中给予每年 800 元学费补助。开展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畅通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俭学绿色通道,不 让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电子应用技术、服装设计与工 艺等 4 个骨干专业,创建 4 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把县职业教育中心建成现代职业教育市级 示范学校;对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实现学费全免,对中职学校一、二年级特殊困难家庭学 生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 1500 元、住宿费 500 元。优先保障农村学校人员编制配备,大力培养 全科教师,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短缺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对偏远地区教师提高生活补助。 每年选派城区教师 30 名到贫困乡镇学校开展一年以上的支教,并对支教教师发放生活、交通 等补贴,支教结束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晋级。建立贫困毕业生信息库和创业项目库,开展 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设立贫困毕业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自主创业。 到 201x 年,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 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达 95%,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6.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贫困群众 生活幸福指数。鼓励贫困户子女报考医护类院校,引导其毕业后回乡行医;用两年时间完成 80 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为每个贫困村配备村医和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新招聘医护人员对 有执业资格的放宽到中专学历,村医每人每月专项补助不低于 400 元。开展县级医院对口帮 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每年从县级医院选派专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到 村卫生室开展一年期支医,对支医人员发放生活、交通等补贴,支医结束后同等条件下优先 晋职晋级。深入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 2 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入 户和安装工作,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开展以幸福山寨为载体的 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展览五送活动,丰富贫困群众业余生活。实现贫困村文 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建成 35 户文化中心户,形成农村 30 分钟文化圈网 络。深入挖掘土家特色文化,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进一步完善贫困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以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消费支出为认定条件,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照 市政策规定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切实加大对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的财政投入,对农村低 保、五保、重点优扶对象、残疾人等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 探索扶贫小额保险,为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残疾以及医药费用提供保 险保障。到 201x 年,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到 95%,贫 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户户通,文化公共服 务体系全面建成,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行精准管理 1.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产。引导和鼓励商业性 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延伸。积极探索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贫困互助资金组织合作模式,加大对贫困农户的信贷投入力度。规 范互助资金的管理,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完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重 点扶持对贫困户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2.深化结对帮扶机制。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 争取对口帮扶单位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干部驻村结对工作制度,确保贫困村每年都有干部帮 扶工作组,做到每位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深化县领导、县级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制度, 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帮扶贫困户制度,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逐步实现 结对帮扶长效化、制度化。 3.强化资金整合机制。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平台,按照财政扶贫资金为 牵引、行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资金整合原则,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扶贫资金整 合领导小组,将相关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最基本、最急需问题,实行年初集中规 划、阶段定期检查、年终实绩评比,实现资金使用效益化。 4.完善资金监管机制。按照整合、集中、统一、严管要求,把资金分配与工作实绩、使 用效益、评价结果相结合,保证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村级义务员监督制,鼓励贫困农户参与项目决策、项 目监督和效果评估。审计、监察、财政、扶贫等部门推行偶数年全面审计、奇数年重点抽查 制度,加大扶贫资金使用监督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5.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村、贫困对象,深入查找和分析贫困原因,因 村施策、因人而异,制定帮扶规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把减少贫困人 口数量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作为主要指标,加大对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行 业部门、各乡镇履行扶贫职能职责情况的实绩考核。 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县为主体、工作到村、责任到人要求,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 作责任。及时调整和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强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 组织指挥职能,落实好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成员单位分工协作机制,抓好扶贫开发各项任务 的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难题。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 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首要的民生来抓,按照低调务实、少说 多干,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要求,共同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仗。 (二)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功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将相关政策和项目资 金集中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构建大扶贫格局。县扶贫办要认真开展好连片开发、整村推 进、产业扶持、技能提升等工作,侧重落实好到人到户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业部门 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能职责,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就业等工 作,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联系帮扶贫困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发挥本部门信 息、项目、资金和技术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各乡镇要组织好扶贫项目 的具体实施,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广泛动员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 分发挥困难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三)营造良好环境。准确把握扶贫宣传导向,大力宣传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中央扶贫 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展示全县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和宣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 贫开发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石柱报》、中国石柱网、石柱手机报要开辟专栏,及时宣传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工作动态。 各乡镇要做好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对重点项目要有明显标志标识,客观反映党和政府对贫困 地区、贫困农民的关心关爱。 (四)强化队伍建设。以培养吃苦耐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扶贫干部队伍为目标,大 力开展联系贫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与贫困群众的血*情。对县、乡镇扶 贫干部开展多形式的扶贫培训,提高扶贫系统干部政策理论和业务素质。加强贫困村基层组 织建设,抓好驻村扶贫特派员选派工作,每个乡镇配备 1 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有 1 名大 学生村官,鼓励优秀的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带领脱贫致富的能力。加 强反腐倡廉教育,督促扶贫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努力建设有理想、懂政策、熟业务的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 【篇三】 按照 XX 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 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 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 13 个自然寨,17 个村民小组,824 户,3372 人。其中,享受低保 134 户 456 人,五保户 2 户 2 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 98% 以上;精准扶贫户 218 户 945 人,贫困发生率为 26.93%;劳动力人数 1652 人,其中外出务工 458 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 个党小组,2 个寨管委,有正 式党员 92 人,其中妇女党员 11 人,预备党员 11 人。气候属于*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 照 1281.4 小时,年均温度 14.617.2 摄氏度,无霜期 252-283 天,常年降雨量 1250mm 左右。 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 700-800 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 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 80%。村内地势 相对平缓,海拔 800-850 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 40% 以上。201x 年人均纯收入 2712 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 2000 亩、金银 花 250 亩、太子参 220 亩烤烟、220 亩、枣子 180 亩;蛋鸡 20000 余只,林下养鸡 12000 余只。 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 2 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 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 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 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 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 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 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 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 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 XX 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 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 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 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 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 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 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 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 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 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 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 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 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 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 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 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 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 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 康。 三、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 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 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 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 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 道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 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