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1 KB
  • 2021-04-15 发布

司法局2019上半年工作总结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司法局 2019 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9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司法 行政系统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 线,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各项工作 成效明显。截止 4 月底全市律师共担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 526 家,担任企业 法律顾问 1.4 万家,律师办理各类案件 2.65 万件。截止 6 月底,全市共有律师执业机 构 260 家,执业律师 2224 名,公司律师 27 名,公职律师 55 名,实习人员 299 名。全 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 35810 件;全市共组建各类各级 12348 法律服务队 60 支, 队员 913 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千余次;全市各司法鉴定机构共受理案件 6857 件,出 具司法鉴定意见书 6660 份;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2032 件。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中心工作,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产业强市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组织全市律师积极参与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引导律师通过微信群、网络平台为企业或顾问 单位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金融风险。引导律师积极参与涉及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做好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等案件的法律服务,引导企 业自觉履行绿色生产责任。引导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团律师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 重大项目、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以及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 务。组织律师参加第二届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李剑律师做一带 一路背景下境外产业园区法律服务模式探讨主题发言,受到了一致好评。宜兴市司法 局面向开发区科创型优质企业和乡镇企业经管人员举办企业家法治大讲堂专题系列讲 座活动,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梁溪区司法局成立法律扶贫帮困服务团,采取上门 式、预约式、一站式服务手段为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 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锡山区司法局筹建了法律服务扶贫专家库,对全区 1592 户贫困家庭开展需求调查,为有需求的贫困家庭安排家庭法律顾问。惠山区司法 局邀请各驻村(社区)挂钩律师和法律顾问,为企业和居民开展环保公益讲座,相关做 法别省厅内网采用。新吴区司法局组建了高新区(新吴区)企业法律服务团,针对辖区 内 200 家重点企业推出了涵盖企业设立、股权架构设计、知识产权、等 10 个方面法律 服务套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法律助力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困难群众法律服务 需求,保护贫困人口合法权益。组织 12348 法律服务队,对本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 口致贫原因进行摸排,重点排查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非法侵害、遭遇意外损害、生 产经营不当、家庭成员违法犯罪等五种原因致贫的家庭和人口,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 象,并针对帮扶对象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维权帮助,加大贫困群众法律服务力度。加 强扶贫开发项目法律服务,开展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帮扶。市司法局 12348 法律服务 队,建立法律顾问扶贫专家库,对我市的扶贫开发项目开展法律体检,对地方扶贫资 金使用、扶贫项目收益等公开公示制度进行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通过以案释法、以 案释纪互动,促进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在总结历年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 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解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 五类特殊人群中家庭困难、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信息互通、结对帮扶常态工作机 制,提供必要法律服务,帮助其摆脱贫困。 三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打好法治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德法涵养文明共 建绿色生活为主题,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倡导绿色出行 行动。日常生活中的顽症痼疾,与旅游、公安等部门协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 《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发布绿色出行倡议,共同营造低碳、清洁、 畅通、高效的城市环境。推进绿色生产行动。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 宣传教育,督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增强绿色环保意识,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 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重大执法案件讨论、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 审查、环保行政诉讼以及信访案件处理等相关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 量的法治获得感。创建绿色村居行动。运用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精准推送与美 丽乡村,绿色村居主题微讲座微案例,推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融入到法治文化示范 点、民主法治师范村(社区)创建之中,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共创绿色校园 行动。大力加强青少年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 教材,培育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生态文明主流 价值观,强化校园意外伤害、欺凌霸凌、校园贷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 务,共创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围绕人民群众满意,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 一是加大平台运行机制和规范化建设。江阴市制订《全面深化江阴市公共法律服 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内容、要求,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 能力水平。开通 12348 江阴法网,满足群众对移动在线法律服务需求,实现法律服务 零距离。全市建有法润民生群 240 个,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宜兴市 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在明确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用房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一体 化智能平台二期建设。梁溪区建设一体化实战指挥中心,严格实行 1+4 分析研判机 制,按照四色预警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要求,成立局实战化指挥中心,建立应急值班制 度。锡山区加大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实现了工作前置、力量前移,镇(街道)中心建 设抓好省厅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引导专业法律服务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村 (社区)服务站围绕四统一,打造标准化服务站。惠山区完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升级 改造,统一功能布局,配置标准化标识标牌,新建图文展览室,在一楼接待大厅分设 互动宣传区、接待区、窗口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实体工作区等五大区域。滨湖区草 拟司法行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一村一顾问制度,统筹基层人民调解 委员会力量,实现与司法站资源共享。新吴区开设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以 及法律援助的综合服务窗口,改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基础条 件,充分发挥一线平台宣传、指引、咨询和需求分析等服务功能,努力为辖区群众提 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梁溪区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江海司法所 安装无人律师事务所,协调 XX 市锡城公证处派员进驻中心设点办公,方便群众办理公 证事务,完善区中心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接待、司法鉴定指引、特殊人群 管理、公证服务、等窗口职能。锡山区全面推进政务平台+微信服务模式。依托政府为 民服务平台,全区 7 个镇(街道)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东亭街道、东港镇网络 平台运行取得了积极成效。惠山区在区、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 20 个村(社区) 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了远程调解室,加装了会商系统。滨湖区公共法律服务尝试利用 互联网移动端的便利优势,建设掌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柜台式服务、电话语 音服务、网络资讯服务三条通道,充分利用手机 APP 和移动网络实现了区、镇(街道) 和村(社区)联动服务。新吴区建立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实现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 务,使服务项目更好地适应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案卷质量评查,规范公共法律服务机 构和人员行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三是深耕法律顾问服务群众主阵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梳理了村(社区)法律 顾问配备情况,积极统筹协调,确保每名法律顾问服务不超过 5 个村(社区)。建立村 (社区)法律顾问基础信息库,持续更新法律顾问人员更替、联系方式、微信号等信 息,并尽快嵌入 12348 法网。为更好的向村(社区)及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 传、法律援助引导、矛盾纠纷调处等便利化法律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 法律服务工作的推动作用,按照省厅、市局有关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有关要求,不断 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推动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户,创建智能便捷的公共法律 服务新模式。把法律顾问工作做到微信群里,既推动了法律资源下沉,也放大了法治 惠民的实效。 四是打造网络平台法律服务新模式。江阴市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 盖,建立突发性群体讨薪案件群案快办机制,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设立大学生 创业园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进法律援助名优工程,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宜兴市广 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村村行活动,针对性开展扶贫、三农等农村普法活动,发挥村(社 区)法律顾问作用,帮助基层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规范,推动落实村务公开,重点抓好 律师与村的一对一六个一活动,初步形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微信群村级公共法 律服务新模式。惠山区持续深化桃娃春播百名律师百千万三年行动,率先搭建起覆盖 区、镇(街道)、村(社区)、楼道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精准化平台,通过互 联网与政务网以及桃娃智能服务前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与中国法网、江苏法网无缝对 接,实现区、镇、村三级纵向贯通。 (三)围绕工作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司法行政法治化建设 一是全面优化法治宣传教育运行体系。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普 法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XX 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 法》。在《XX 市机关部门七五普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一月一法普法提 示》,对全市 67 家部门的普法责任进行细化,对 200 多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普及任务进行解,明确专业法部门月度宣传任务,并每月向相关部门发送《普法建议 函》,《普法建议函》的回馈率达到 95%。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七 五普法中期考核,全面检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一步提 升全面普法工作成效。 二是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大力开展法治文化 示范点创建互动,按照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建设了一 批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景观项目和设施,建成省 级法治文化示范点 37 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 376 个。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 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法治楹联书画作品巡展、法治动漫微电影创作、法治 文艺演出、德法大讲堂等群众法治文化活动。 三是全力打造 XX 智慧普法。升级改造 XX 智慧普法体系,在一平台四中心的基础 上,集中力量打造 XX 智慧普法 2.0 版本,新增用户法律需求和信息推送智能匹配、法 律咨询个性化类案推送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全面透彻的感知、智能融合的应用、 普及泛在的互联等智慧特征,全力打造集需求感知、产品研发、知识推送、服务供 给、数据运用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精准普惠的 XX 智慧普法体系。加速智慧普法终端建 设,推广社区电子显示屏建设,通过互联网接入、远程发布、自动响应、在线播放、 实时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普法信息的定向发布和远程管理。 (四)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年初,专门下发《关于积极参加全 市信访突出问题大化解大突破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党的十九大前省市开展的大排 查、大接访、大化解、大督查百日攻坚中交办的重要矛盾和重点人员化解和稳定情况 组织开展回头看,把问题尚未解决、诉求仍然存在、矛盾可能出现反复甚至激化的重 点事及目前仍反复进京的重点人再作全面梳理,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制定处置方 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全力做好化解工作。深化医疗、交通、劳动、物业、消 费、商事等纠纷多发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周密部 署,明确措施,不断扩大人民调解范围,在建立健全 3531 组织体系基础上,不断深化 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创建工作圆满达标,组织开展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备案情况核查和 人民调解员证年度审验工作,及时调整和清理了不能正常履行工作的组织和人员。 二是深化访调对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信访局、省司法厅《关于切实加强访调 对接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开展切实做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暨人民 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建立依法、科学、合理、及时处理信访问 题的新机制,深入推进访调对接,规范移交程序,加强信息沟通、落实指导责任,通 过搭建涉访专业人民调解平台,建立访调对接联动机制,完善多元力量参与制度,进 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1-5 月,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 10436 件,受理矛盾纠纷 26223 件,调处成功矛盾纠纷 26222 件,调解率 100%,调处 成功率 99.99%。 三是加快推进矫治质效实现新提升。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流程,定期组织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考核,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 定。发挥市、区两级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优势,优化完善机构+中心模式,实现多级联 动,构建一体指挥,合成处置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共撤销缓刑收监 7 人,对暂予监外 执行罪犯收监 7 人,警告 119 人,提请治安处罚 2 人。进一步探索建立网上网下互为 补充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学习机制,规范教育矫正质量评估制度,制定针对性矫 正方案,开展针对性个案矫正。进一步探索完善基地化集中公益劳动模式、补偿性社 区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充实社区矫正服务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形式内 容,促进社区矫正监管社会化、帮教人性化、服务精细化。 四是不断夯实安置帮教衔接管控基础。认真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严 格落实对重点帮教对象的必接必送措施,结合监狱部门提供的预释放人员在狱所中的 表现等基本信息,及时全面了其基本情况、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刑满释放 后的帮教安置准备工作。积极推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运用,上半年全市共完成远程视 频亲情会见预约 45 人次、成功开展会见 19 次。截至目前,实现 XX 籍服刑人员基本信 息核查率 100%,预释放人员衔接回执发送率 100%。 五是创新打造三级照管+照管模式品牌。聚焦提升照管率,降低复吸率的核心要 义,积极拓展思路,选择毒情严重、照管对象人数集中或总量较大的社区、领导重视 且有主动参与后续照管服务工作意愿的社区,探索建立三级照管+的模式,实现照管机 构与社区管理工作的互补互促双提高。今年以来,完成人员信息对接传送 219 人次, 签署后续照管协议 192 份,帮助 42 名照管对象实现就业,对 3 名特困照管对象提供应 急救助服务,为 101 名照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纠纷化解、应急救助等照管服务,为 90 名困难照管对象和 17 名照管对象家庭协调和发放帮扶现金及物资共计 8 万余元。 (五)紧扣改革目标,全力推进司法行政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公证和律师非诉业务等纠纷预防机制改革。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拓展 电子证据存管、虚拟财产继承等互联网业务。以信息化为支撑,探索业务办理模式转 型。依托各类数据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调查核实方式由人工向智能转变,进一 步提高办证效率;推动收集证明材料由坐等当事人提供向主动调查转变,进一步减轻当 事人办证负担。根据省厅全生命周期公证服务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了我市《关于开展 全生命周期公证法律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梁溪公证处为试点单位,并与市妇 联、教育、卫生、老龄委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继续推进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 助事务试点工作,加强公证参与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司法辅助事务,发 挥公证在民商事领域纠纷分流化解的作用,梁溪公证处和宜兴市公证处加强与对接法 院的业务研究,互相通报、共同探索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的领域,完善工作机制, 试点工作取得一定实效,上半年办理司法辅助事务 86 件。 二是加快律师、司法鉴定等诉讼参与工作改革。加强律师执业维权和惩戒,加快 律师执业权利和投诉受理查处两个中心建设,出台律师违法违规行为投诉处理办法, 强化律师行业监管。加强值班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监督管理,完善值班律师执业权利 保障、监督管理机制,重点解决衔接机制不畅、权利告知不及时、转交滞后等问题。 贯彻落实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规范管理。 下发《关于指导落实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司法鉴定双严专项整改活动的通知情况的通 知》,开展司法鉴定双严专项整改,对全市所属 11 家司法鉴定机构逐个开展了现场核 查。上半年,全市司法鉴定行业实现零投诉。 三是积极推进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试点。联合 XX 市中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试行)》,从 1 月 1 日起,在全市推开刑事辩护法律 援助全覆盖工作。全市两级法律援助中心与法院刑庭建立会商机制,组建刑辩法援全 覆盖微信群,按照定时限、定要求、定人员三定要求,规范法院通知、法援中心指 派、律师阅卷、结案归档各个流程,做到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有序运转。6 中旬,市局会同 XX 市中级人民法院到锡山、滨湖、新吴区和江阴市基层法院,调研刑 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开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 截止 5 月 31 日,全市开展试点后增加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803 件,占刑事法律援助案 件总数的 66.5%。 四是深入推进损害修复项目改革。切实加强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细化和丰富教 育内容,深化分类教育,探索建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学习机 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犯罪类型、个性特长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实施损害修 复试点工作。规范教育矫正质量评估制度,制定针对性矫正方案,开展针对性个案矫 正。探索完善基地化集中公益劳动模式、补偿性社区服务模式,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 形式内容。 (六)围绕长远发展,全力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体制调整成效,突出县级司法局对 司法所人财物的主导地位,做到人员由司法局统一管理、基本经费和装备保障以司法 局为主。进一步健全实战化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县级司法局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水 平,在牵引一所三站点中发挥龙头作用,实现扁平指挥、快速联动。按照省厅制定的 《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运行规范》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指 南》,不断完善县级平台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公证以及司法鉴定指引等 窗口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内容完备、要求明晰、考核规范的实体平台服务标准体系。 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 365 工程建设成效,深化完善三所联建联动机制,各市(县)区根 据《司法所建设导则》附录 A《司法所标识标牌》,全面规范司法所标识标牌,目前 82 家司法所已有 77 家达标,达标率 94%。 二是着力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省厅标准化建设任务和要求,结合绩效考核 和省厅标准化建设各项要求开展标准化工作实施和推进工作,突出已有标准的应用和 实施,注重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定期向省厅上报全系统标准应用与实施以及标准化建 设取得的成效。上半年,共梳理见一次面、不见面审批(服务)的 87 项行政权力事项, 确定 84 项权利事项做到全程不见面,不见面完成率达 96.5%。统计上报基层法律服务 工作者职业核准 27 件,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审批和服务类 5 件,法制审核各类规章、规 范性文件共计 8 件。以惠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为省厅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 务标准化建设修订工作提供探索好和实践经验,得到了省厅标准化建设调研组的充分 肯定。 三是着力加强法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厅信息化建设有关规划和《江苏省司 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二期)部署推进实施方案》的要求,XX 市于 2019 年 1 月份进 行了市、县、乡三级平台部署试用,平台强化了信息研判工作,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 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转变,成为推动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四色信息预警和响 应处置工作体系的有力支撑。一是下发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四色预警响应处置工作的通 知,要求各市县区司法局全面建立以预测、预警、预防为目标的司法行政预警响应处 置工作体系,同时进一步督促并加强四色预警系统的使用。二是根据《信息预警响应 处置办法》,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四色预警工作体系。三是在江阴市进行四色 预警试点工作,针对大数据分析模块中产生的预警事项形成处置任务并进行流转办 理。 四是着力加强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化建设。上半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拓 展培育发展方法,强化运行绩效考评,积极提高社会组织培育发挥工作质量的要求, 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正在形成体系完备、全面覆盖、规范运行的社会力量参与体 系。宜兴着重在公益创投项目上下功夫,组织市法律工作者协会参与并成功创投 15 万 元的三农服务提升计划公益项目。该市法律风险防控协会组织 5 场次法律讲座,编印 《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指引》,购买政府服务 6 万元。发展 1 个基础型、1 个行业社 会组织,组织 19 个社会组织年检。梁溪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基础性 社会组织 100%覆盖街道,进驻区、街道两级平台,培育弘法志愿服务团、棕丝带阳光 帮扶基地等品牌社会组织。惠山持续深化桃娃春播公共法律服务三年行动,创建了公 共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桃娃普法研发中心等 25 个社会组织智能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平 台,设立了 19 个桃娃普法社会组织公众号,研发了多个七五普法系列产品,整合社会 组织优势资源,不断推动法治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五是着力加强服务保障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对《司法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的思想认识,全力做好《办法》的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加强组织 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办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局主要领导主抓,分管 领导牵头,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认真学习《办法》的基础上, 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并及时与财政部门联合向下转发了《办法》,推进《办 法》的全面贯彻落实。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照《办法》要求,将认真梳理、逐步健 全市局司法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办法》中明确要求建立的财 务管理、内部控制、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和预算执行责任等制度。不断强化预算管 理。根据《办法》新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 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等因素,全面、足额编制预算。同时强化预算约束 力,维护预算严肃性,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将项目预算执行责任落实到人。 (七)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全体干警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强化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 多种形式,引导队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紧扣新时代新使命,积极开展学、思、践、悟岗位练兵活动,努 力实现四个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广大司法行政干警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和主体责任意识,认真抓好抓实 党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强化一岗双责履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意 识。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好两个《条例》内 容和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层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严肃党内政 治生活,强化严格执纪监督,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是加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5 月 23 日至 25 日,组织举办 2019 年全市司法所 长暨两级调处中心主任培训班,全市 82 名司法所长均参加培训,上半年,全市共组织 培训 18 次,司法所工作人员参训人数达 574 人次,达到了全员覆盖。全市司法所工作 人员总数达 545 人、所均 6.6 人,全市司法所专职在编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 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 75.66%,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深入推进人才建设。研究制定 2019 年名优律师人才工作计划和名优律师人才 培养对象研修班方案,开设 XX 名优律师讲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逐步推进专 职人民调解员以县为单位集中招聘、集中培训、集中管理、集中保障。加强人民调解 员培训,利用三级培训体系,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调解员培训以提高广大人民调解员 的综合素质。举办公证人员综合素能提升班,加快公证人才成长步伐,不断提升公证 人员理论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强典型案例撰写和评析宣传,上半年共报送司法部典型 案例 12 个和指导性案例 5 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调查研究开展不深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 时代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 社会性、群众性等基本特征把握不够,需要进一步把工作调研、实施和验收有机结合 起来。 (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不均衡。对主动开展三大攻坚战,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年度 重点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作开展成效存在差异和不均衡。少数单位、少数人思想上还 存在消极懈怠情绪,工作推进不力,对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还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 的新期待之间仍有差距,需要强化督导推进落实。 (三)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不到位。部分市(县)区司法局政法专编未完全落实, 基层司法所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不足,人民调解员、安置帮教工作者、司法鉴定人等 人员年龄结构偏老,业务素质与工作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 业化建设上需要加大推进力度。 (四)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内容不丰富。普法的形式内容不够丰富多样,还不能满足 更多群体新时代的法治需求,对信息技术在业务工作中的运用程度不够,利用网络平 台和热线平台开展舆情收集、进行分析研判、推送服务产品、拉近服务距离等方面有 待提高,法治宣传实效性有待提升。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守住一根底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全面开展智慧调解工作。以宣传贯彻《宪法》为契 机,开展全市村居调委会组织建设情况大排查,对组织不健全、工作基础薄弱的,及 时整改提高,确保村居调委会实体规范运行。在全市普遍开展无矛盾纠纷激化、无民 转刑案件、无群体性事件的三无村居创建活动。围绕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作用发挥 的总要求,继续深化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创建活动,年内确保 98%以上的镇(街 道)、95%以上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80%以上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达到 规范化标准。 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 查化解专项行动,重点化解征地拆迁、农民工、教育医疗、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与 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矛盾纠纷,切实防止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民转 刑等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出台《关于开展律师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人民法院 设立律师工作站、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在市律师协会设立民商 事调解中心、在符合条件律师事务所设立调解工作室,推动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体 系。 三是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社矫工作渠道。依托社会治理大联动管理机制,将网格化 管理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充分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把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的 排查、走访、监管、帮扶等日常管理工作列入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形成了立体化、全 方位、广覆盖的社区矫正动态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不断优化充 实社区矫正服务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特殊人群工作专业力量的不足,促进社区矫正 监管社会化、帮教人性化、服务精细化。 (二)把握一条主线,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是进一步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围绕防控金融风险要求,充分发挥律师、公证 等专业法律服务作用,更大力度地参与风险防控,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精准 脱贫攻坚,创新开展法律扶贫,用法治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促进经济薄弱地区发 展。主动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德法涵养文明攻坚绿色生活主题活动,借鉴 宿迁经验,通过深化法治实践,提升全社会环保法治意识。 二是进一步深化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重点学习党 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2019 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央和全省经 济工作会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司法行政改革的意 见》、省厅《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 件精神。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中建功立业。 三是不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 见》,统筹规划法治文化建设布局、载体、内容等,为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 理论和实务指导。推进法治文化基础阵地全覆盖工程,组织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 工作,全市新增不少于 20 个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 相互补的示范点。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法治文化产品研发,按照种类齐 全、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标准,全市新增不少于 100 部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 (三)统揽一个总抓手,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实体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坚持实战导向,进一步规范实体平台职能设 置,明确各级平台职能定位和层级关系,强化错位发展,加快形成各有侧重、协同推 进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大力增强公证、特殊人群帮扶教育、法律援助 等服务事项的供给力度,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 制,强化全科医生配备机制,建立服务项目发布机制,完善各项服务机制,确保群众 能享受安全、便捷、有品质的服务。 二是推进县域智慧法务建设提档升级。坚持创新引导,加快推进智慧型法律服务 中心建设,按照远程响应、智慧服务要求,在全市县级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区等五大区 域。县级中心要建立信息汇聚和流转机制,实现上传服务需求与精准推送服务的有效 对接,实现职能服务的一体连通。不断完善热线、网络与 12345 法律服务队对接联动 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网上网下一体联动、快捷服务,更大力度方便群众办理法律服 务事项。 三是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和法律服务微信群建设提档升级。坚持需求导 向,推进双微双员向楼栋、村组延伸,强化微信群规范化运行,切实发挥好微信群作 用。推动智能服务向广大群众延伸,积极研发或引入微信群职能客服机器人,真正为 群众提供贴身、贴心、不走的法律服务。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向家庭延伸,强化贫 困人群精准服务,让微信成为困难群体提升法治意识、获取帮助的重要渠道。 四是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质效提档。坚持共建导向,分层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平台, 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服务的贴合度和实效性。加大服务承接力度,切实用活、用 好、用实社会力量。加强考核管理,促进社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我管 理、自我完善努力,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活力,不断推进社会组 织参与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