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1 KB
  • 2021-04-16 发布

关于家政服务的调研报告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家政服务的调研报告 ‎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加之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给家政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且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扩大内需、服务民生、增加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事业。为此,连云港市新浦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居民家中调查走访,就家政服务社会需求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积极的思考。‎ ‎  一、基本情况 ‎  从家庭聘用家政服务员和市场反映的调查情况看,主要显示出如下特点:一是钟点工的需求多于全日工。很多家庭只需要钟点工作家务辅助,但由于大多数家政服务员不愿将自己的24小时都交付给用户而缺乏自由,加上大多数全日工的工资不高,其中不少还要服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残疾人,有的甚至晚上也难以安稳休息。于是,全日工往往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家政服务员宁愿做钟点工也不愿意做全日工。而随着老龄化态势的日益显见,全日工的社会需求也将趋增。 二是家政服务人员结构大多是校区陪读人员或亲朋介绍的农村留守妇女或是城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比一些来历、背景不明的外籍务工者更具安全感。从对家政工各个侧面的评价看,用户对我区家政服务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就是我区的家政工实在太少,供不应求。三是亲朋介绍为主,社区服务和中介并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家政服务员未通过中介机构,而以亲戚朋友介绍的最为普遍,占五成以上;居委会、物业等社区服务在居民需要时也起着不小的中介作用,二成家政工由社区牵线,而家政中介机构也占到二成多。但从由亲戚朋友介绍的比例有所上升的趋向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家政中介机构在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信任度,或介绍成功率不高,尚未成为主要的家政媒介。‎ ‎  调查显示,家政服务在我区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折射出老百姓对家政消费理念还不到位。求职人员存在不愿从事家政工作的现象,保姆的封建文化影响比较大。缺乏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家政员的劳动素质、工资和就业保障成为培养家政员队伍的瓶颈。家政业发展还停留在职业介绍的层面上,没有一定规模的集培训、管理、品牌建设于一体的服务机构。‎ ‎  二、在开展家政服务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几年来,新浦区妇联一直把配合区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家政服务业正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新领域,因此区妇联立足于党政所急、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三维焦点上,积极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开展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  (一)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区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及求职妇女的基本情况和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家政服务工作,区妇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查显示:传统观念严重制约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家政服务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系;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偏低、家政公司开展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等。‎ ‎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针对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妇女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做家政服务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活,不受人尊重等陈旧的思想观念,甚至有人宁愿只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为了转变这些观念,区妇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邀请成功的女企业家为下岗失业、待业妇女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使姐妹们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二是组织社区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入户家访,面对面的进行宣传教育,对下岗失业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宣传家政服务理念,宣传家政服务行业的就业前景和优惠政策,帮助她们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她们在家政服务业实现再就业。‎ ‎  (三)强化培训,创新模式。我们针对前期摸底统计上来的情况和下岗失业妇女的自主就业意愿,因地制宜、分批分类的开展培训工作。积极与就业部门联合,依托区职业技术学校、陆续开展了养老护理员、保洁员、服务员、厨师、月嫂等家政服务项目的培训。同时,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她们立足社区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断拓展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  三、存在的问题 ‎  (一)择业观念陈旧。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 发展而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宁愿无事干也不愿意干家政。这种具有普遍性歧视的观念,目前尚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完全转变。‎ ‎  (二)人员培训不足。目前,市场上经过正规培训的家政人员,不足两成。培训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家政服务员的流动率过高,而服务周期的不稳定导致家政机构与家政服务员的工作契约不稳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家政服务员怕参加培训耽误工作时间,影响收入,加之家政服务员不需持证上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持证上岗率不高,而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家政机构很难在培训上增加投入。‎ ‎  (三)行业管理缺乏。人们还没有从塑造一个新兴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家政服务业。家政服务员在我国依然属于非正规就业工种,政府对家政员既无行业准入标准,也无劳动合同法的规范。因此,一旦出现纠纷,无行业法规可依。另外,以营利为目的社会民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而这些机构和组织大多层次较低,管理不规范,但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家政服务员,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  四、对策与建议 ‎  一是成立家政行业协会,使家政服务业尽快驶入规范化,专业化的快车道。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确定归口管理部门,以此推进家政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协会职责是制订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就业,维权的配套措施,统一行业服务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协调各职能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 ‎  二是要规范市场管理 要进一步明确家政服务行业的主管机构,形成工商、劳动、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违规操作的中介组织要加大监管力度。要制定出台 家政服务的规范要求和工资标准,以便于加强管理。‎ ‎  三是家政人员需要提升专业素质,要努力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家政人员队伍。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壮大从业队伍、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家政企业的重要途径。要以家政市场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各类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培训内容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要与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相衔接,既要关注基本的服务项目,又要逐步涵盖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切实打造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技能精的专业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