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3 KB
  • 2021-04-10 发布

精编《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某大学“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四五”时期( 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 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 成全国一流本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 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 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 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与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 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 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 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 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 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 本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 划编制工作。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 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 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 基本原则 ‎1 .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 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 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 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 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 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 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 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 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 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 指南。‎ 3. 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 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 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 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 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 发展现状及面临趋势 ‎(一)发展现状 1. 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 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 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 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三五”初的17个 发展到“十三五”末的19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9个 专业中,工科类专业9个,占47.4%;文科类专业10个, 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 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 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 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 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 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 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 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4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 备总值达4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300多平方米, 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4间、座位数4400多个;实训(实验) 实17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 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 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 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 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 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 遍好评。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 ‎ 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7.科研工作 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 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 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 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 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 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 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 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 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 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 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 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 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 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 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 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 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 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 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 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深化。一是学校作为高 职第二批次招生,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 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 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 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 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 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 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 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 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四、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日制高职生规模稳定 在6000人左右,专业总数控制在23-27个左右。专业结 构合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基础性学科 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 2. 具体目标 (1) 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专业设置和人才 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 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 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 建成1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职专业,如农村行 ‎ 政与管理专业。建成一批在市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的高职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 术服务与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 (1) 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新建2个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3个大学生创新平台基地,新增10个校 外实习教学基地,到2025年,使我校的校外实习教学基 地总数达到50个左右;建成2个左右融实习教学与就业 实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建多媒 体教学系统15套左右,使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教室总 数的85%;建成资源丰富、便捷有效的校级网络教学平台。‎ (2) 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完成8 门左右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 的突破。确立校级可以项目20项,市级科研6项。评 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 办法,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 参照《重庆市高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校 内专业定期评价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 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化和教学管理 精细化。‎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 ‎ 设立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 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十四五”期间新增5-6个适应 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撤销或调整少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 专业。‎ 1. 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十四 五”期间,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金融、贸易等产业的机会,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专 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 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 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如 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高度社会 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电算操作以及财务管理等 综合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涉税业务处理等能力,能适应中 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特殊需求,能胜任财务会计成、本 会计、税务会计核算等岗位工作。熟练各类企事业单位、 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会计业务基础上,重点培养中小企 业会计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 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 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 势特色专业,从“十四五”开始,实行高职专业负责人制 度。每个高职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人,负责起草专业建设 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 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 ‎ 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 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展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横向交流与 合作,努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高职 专业负责人属校聘业务性工作岗位,围绕高职专业建设任 务、以确保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工作,接受专 业隶属学院的领导,由学校负责考核,并享受岗位津贴。‎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实施优秀教师与教学团 队建设工程 1. 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建立 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 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 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 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抓好“优秀教师建设工程”和 “优秀教师授课工程”。‎ 2.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从在建特 色专业开始试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 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 落实情况将作为特色专业检查验收的必要内容之一。‎ 3.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 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 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 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 队建设,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 相结合的办 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 ‎ 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专业教 师队伍。‎ ‎(三)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学 校力争投入600万元用于支持高职教学建设和改革,其中 400 万元用于支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 研究与改革;每年投入不低于12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 器设备的购置;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较“十三五”增加 10% 以上,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 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室管理。完善实训中心管 理制度,建立实训室绩效评估机制,通过整合、重组,优 化资源配置,实行教学实训室开放制度,逐步推进实训室 向五年制学生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3. 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校内外实习基 地。按照“长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 依托行业,以产学研促进办为纽带,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 ‎“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校内实习(训)基地,主 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 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 利共赢。‎ ‎(四)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1 .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确保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十 三五”开始,学校在主要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程实行课程 ‎ 负责人制度。原则上一门课程设一名课程负责人,主要负 责与课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 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课程建 设负责人由课程开设系的主任选聘,实行任期制,由学院 负责年度和任期考核。课程所在系应对课程负责人给予一 定的工作量减免或岗位津贴补助。‎ 1. 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高标准完 成8门左右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如:《基础会计》、《财 务管理》、《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 流管理》《建筑力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要达到的水平: 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 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 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 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 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 献目录 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 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 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 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再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现基础课程精品化、专 ‎ 业课程特色化的建设目标。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根据科学 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 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1. 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促使专业教学形成特色。加大 经费支持力度,按照“突出特色、主编与参编相结合”的 原则,鼓励教师结合我校专业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 平的专业教材。“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立项资助9本特 色教材出版。‎ 2. 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 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资源网建设,整合教 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投入70万建设教学资源网,加大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使 85%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 备。‎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 划 1.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培 养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 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打破 原有专业体系的刚性壁垒,让有潜质的学生在高职学习期 间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优化人才 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专业方向)教育, 使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又在某一领域(专业或专业方向) 具有较为精深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 对性;积极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 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1.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改革 研究的经费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 法和手段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职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 重点资助或招标立项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力量深 入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 养质量;组织开展基础课程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激励基础 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优 秀教师,在职务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 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分散于 各门课程中的实训逐步 分离出来,整合成具有综合性和设 计性的实训项目,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提高实践教学 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学生的实 践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制订专 业评估与专业认证计划;参照专业评估体系标准,修订工 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校际和校企工程教育合作,加 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它专业也要关 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积极参与学校 的专业评估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1. 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 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 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 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 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1. 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改进系 ‎(部)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检查、评比制度,根据系(部) 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设计指标体系和确立指标内涵以 及改进检查方式,发挥校、系(部)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的 调研、检查、诊断、指导的作用,调动各教学单位办学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U1‎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之后、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承上启下的 五年规划。为贯彻落实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精神,高质量做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 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 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 战略导向作用,为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着力建设革命 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 指引。‎ ‎(二) 编制原则 1. 坚持上位要求与下位需求相衔接。要围绕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 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 战略性、指导性。同时,要立足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 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2.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经 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推动全市整体发展,又要适应所处 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整合资 源,集中攻关。‎ 3.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真正明晰并严格执行工作 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 ‎ 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解决 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 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1.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既要发挥好政府 部门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充分 听取和吸纳社会公众、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等各方面的意 见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规划工作 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围绕建立全市“十四五”规划体系,协调组织和统筹 推进市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县(市、 区)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一)编制总体规划。即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明确全市“十四五”时期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 重点和政策措施。总体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各类规划以 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其它规划必须符 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人民 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二) 编制专项规划。围绕细化和落实总体规划对特 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且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领域编制一批市级“十四 五”专项规划,作为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 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市发改委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 ‎ 研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待国家、省编制目录清单确定后 研究提出),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在编或已出台的规划期 到“十四五”末的专项规划,可作为“十四五”专项规划 的组成部分。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在总体规划和专 项规划基础上编制的行业规划,报市发改委备案。〔市政府 相关部门负责,市发改委综合协调〕‎ ‎(三) 编制区域规划。以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 跨行政区且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连片区域以及承担重 大战略任务的特定区域为对象,以贯彻实施重大区域战略、 协调解决跨行政区重大问题为重点,编制若干区域规划。 市发改委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政府研 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市发改委牵 头,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配合〕‎ ‎(四)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全市 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细化落实市总体规 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 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 手段。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发改委研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 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市自然资源局牵头,有关县(市、 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配合〕‎ ‎(五)编制县(市、区)规划。县(市、区)政府按 照全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本地“十四五” 规划。县(市、区)规划依据市总体规划制定,既要加强 ‎ 与市总体规划和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 的衔接,又要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突出当地特色。‎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市发改委协调指导〕‎ 三、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 参照国家和省的总体安排,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分为 前期研究、形成纲要框架、起草和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四 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 1. 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对事关经 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集中攻关。全局性、综合性课题采取定向 委托方式,交由有关研究机构承担;应用性、对策性课题 采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择有关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市 有关部门可结合基本思路研究和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另行组织开展课题研究。(2019年7月启动,9月底 提交中期成果,11月上旬前结题)‎ 2. 提出重大事项。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 研究提出纳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重 点内容,由市发改委汇总,并衔接好省发改委。(2019年7 月中旬前市发改委将重点内容的初步考虑报省发改委;9月 底前将重点内容最终稿报省发改委)‎ 3. 起草规划基本思路。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 门从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出发,就“十四五”时 期重大目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等开展调研,‎ ‎ 研究提出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2019年11月上旬报市发改委。市发改委汇总并与省里衔接 后,研究提出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2020年2月 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2020年3月至市委“十四 五”规划建议出台前)‎ 1. 开展建言献策。通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或在市内 主流新闻媒体开设活动专栏等方式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征 询社会公众意见建议。( 2020年3月至2021年全市“两会” 召开前)‎ 2. 研究论证重大工程项目。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 质量,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一批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 程和重点民生项目。( 2020年3月至8月底)‎ 3. 起草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在规划基本思路 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 2020年4 月至9月)‎ ‎(三) 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市委“十四五”规划建 议出台后至2020年12月)‎ 1. 起草纲要草案。根据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对 纲要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规划纲要草案。( 2020年11 月上旬前完成)‎ 2. 征求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人士意见。广泛征求代表 委员、民主党派、企业家和群众团体意见建议。( 2020年 11月底前完成)‎ 1. 修改完善。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并与国家和省规 划纲要草案衔接后,对规划纲要进行修改完善。( 2020年 12月中旬前完成)‎ ‎(四) 论证报批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全市 “两会”召开)‎ ‎1 .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召开市“十四五”规划咨 询委员会会议,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论证。( 2020年12月 中旬前完成)‎ ‎2.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审议全市“十四五”规划纲 要草案( 2021年全市“两会”召开前)‎ 1. 按照市委、市政府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经与省发 改委衔接,提请市人大审议规划纲要草案。( 2021年全市 “两会”召开前)‎ 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原 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 6月前全部出台。县(市、区)规划纲要编制要基本与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步,2021年上半年前报同级人大审 议后报市发改委备案。‎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 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由办公室抽 调人员组成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小组。各地、各 ‎ 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 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 ‎(二) 明确责任分工。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市 政府报告。同时,具体承担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市直有 关部门是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 责任主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细化落实市总体规划对 重点领域和空间治理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要 求,切实强化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支撑作用和国土空间 规划的基础作用。各县(市、区)政府是本地“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启动编制工作,做到上 下联动、左右协同。‎ ‎(三) 组建专家队伍。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 成全市“十四五”规划咨询委员会,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 论证等智力支持。要注重发挥在我市挂职干部的作用,为 我市“十四五”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研究论证和争取,重 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发挥积极作用。‎ ‎(四) 落实规划经费。市、县(市、区)“十四五”规 划(含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课题 研究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