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计划总结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达标标准
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它既有教师与学生纵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学生间的横向联系,还受到课程标准、教材及诸多因素的约束和影响。教师在这项活动中既是一个指挥者,还是一个普通的参加者。他既要按照课堂常规安排教学秩序,还要灵活机动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预想不到的意外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达标提出新的要求。
一、 教学基本功能力要求
1、 基础基本功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从事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和书写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听:(1)能分辨学生发出语音形式并迅速感知学生所要表达的语意内容。
(2)能听懂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教材内容迅速回答。
(3)能全面理解学生话语的意义,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有声言语作品进行评论或判别。
说:(1)语言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通俗易懂,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启发性强,节奏适中。
(2)说话中心明确,用词适当,课堂上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综合表现手法运用自如。
(3)语言表达时表情自然、仪态大方端正,手势恰当。
读:(1)认读能力:能正确感知小学课本中的语言符号。能读出语言文字的魅力,读出文章的味儿,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陶冶,得到提高,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2)理解能力:能把感知的材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经过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来了解教材本质含义的能力,包括对教材词义、句意、段意、写法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3)速读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读物,速读每分钟500字以上,大脑可储存信息70%-80%左右。
写:(1)能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的写作知识,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2)能正确指导学生作文,命题紧扣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指导有针对性,点拨能抓住关键,点评以提高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书写:(1)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笔画、间架结构。
(2)书写正确、工整、流利、美观
2、常规基本功。
所谓常规基本功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所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基本功、备课基本功、授课基本功、作业基本功、学业成绩评价基本功等五个方面。(见《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3、专题基本功。
所谓专题基本功是指教师驾驭不同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作文和第二课堂等的教学基本功。语文教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它由单篇文章组成。这些文章无非是一个例子,并非缺一不可,具有较大灵活性,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对教材难以把握的困难。而教材又是教学之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烦琐化,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驾驭教材时,一方面在宏观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刻领会编辑意图,准确把握这些文章构成的知识范围和深浅程度,形成整体概念;另方面要在微观上控制好每篇文章在整本书中的地位,所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和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善于摸准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好教学的步骤。
4、教研基本功。
所谓教研基本功是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课评课的能力,进行教改实验的能力以及撰写语文教研论文的能力等。
听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又要关注课堂的整体效果。听课后,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和评估。每位教师至少要参加一项教学改革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要写出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二、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是说,教师除了要周密地拟订一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计划,使全部工作按预先的准备进行外,更多的应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来。为此,教师应坚持使自己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接受教育发展为学生能动地规划自身的发展。
2、教学方法的活用能力
适宜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当前,教法改革的主题是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启发式教学的目标是激活兴趣,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所以,小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目的启发、直观启发、问题启发、对比启发,想像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穿针引线,铺路搭桥。
3、对教学对象的观察能力
《心理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职前必修课,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了解学生内心的细微变化,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差异,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以达到师生间的积极交往,提高教学效率。
三、对评价能力的要求
所谓评价能力,是指人在头脑中以明确标准对有关事物的一种高度自觉的价值判断力。换句话说是一种评定价值高低,判定是非曲直优劣的能力。他既牵涉到人的是非观、情感心态、认知立场,也包含人的辩证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克制能力、表达能力等。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着重讲一下语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力和课堂评价能力。
1、作业评价能力
学生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信息交流的一条渠道,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评价作业,首先要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既要考虑作业的内容,又要考虑作业的形式和份量。好的作业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强烈的实践性,形式的多样性,浓厚的趣味性,要改变传统作业的同一性:同一练习、同一要求、同一评价。而在进行作业批改时,一方面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质和量的分析,概括出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评;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更要不拘于“标准答案”的权威,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2、课堂评价能力
课堂评价能力的强弱,实际上是老师知识的广度、准确度、判断是非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听记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一方面要求能听懂学生的答问,要从中抓住主要观点,并能迅速作出评价;而当一个问题有几个学生作了回答,教师也要能分别记住,并一个个作出评判;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很多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几种表述,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因而老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就不应过分的以教学参考资料上的要求做标准,而应在深钻教材、扩大自身知识面,提高判断能力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还应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机制。在评价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也不在评价中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要通过课堂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计划也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理性的定位自己的角色,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