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17 发布

2020年关于数学教学计划4篇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关于数学教学计划4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  三、教学内容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  3、使学生初步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  (二)、数学思考方面 ‎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  (三)、解决问题方面 ‎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  一、教材分析 ‎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  二、学期目标 ‎  1. 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  2. 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  3. 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  4. 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  5.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  6. 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  7. 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  8.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9.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  三、教学重难点 ‎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  五、教学措施 ‎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 ‎  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  一、指导思想:‎ ‎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二、情况分析:‎ ‎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  三、总体目标:‎ ‎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四、具体目标:‎ ‎  (一)、数与代数 ‎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  2、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二)、解决问题方面 ‎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三)、实践活动 ‎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五、具体措施:‎ ‎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  一、指导思想 ‎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学情分析 ‎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  三、教材分析 ‎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  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  第十三章 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  四、教学措施 ‎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  五、教学进度 ‎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  2 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3角平分线的性质(1)‎ ‎  3 4 第十一章小结(3)‎ ‎  8 平方根3 立方根3‎ ‎  9 实数3 第十三章小结(2)‎ ‎  10 段考 变量与函数3‎ ‎  11 一次函数3 方程与不等式5 课题学习3‎ ‎  15.2.4整式的乘法(2)‎ ‎  18 第十五章小结(3) 总复习 ‎  19 总复习 ‎  20 考试 ‎  本计划只供本人使用,在实施中应根据实际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