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高二数学期末教学检测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按上级要求以课标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命题覆盖的知识面广,检测整个高一、高二的所有所学内容,注意对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层次分明,导向性较好。以突出双基、考查能力为命题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参考课改地区及本省的高考试题模式,重在考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考察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传统的通性通法,意在检查考生对数学的本质的理解与感悟,以及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程度;因为学生还没有复习,因此没有出较难的、综合性的试题,多以各个模块中与高考较为贴近的典型问题为主,旨在检测我区的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学现状。
二、试题分析
试卷总述:本试卷符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是在重视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使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此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二是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好。着眼于知识板块的典型性,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试题的选材立足教材、接轨高考,为体现期末检测的公平性,做到了少用成题,不出偏题、怪题,多出改编题与原创题,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增加学生的负担,从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出发挖掘命题资源,打破重题海战术轻数学思维的教学定势。三是试卷整体的难度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区分度比较好,成绩总体偏低,与预计效果吻合不佳。四是根据学生现状没有出综合性较强的,也没有刻意在知识的交叉点上设计题目。但这却是高考的命题方向,计划在学生全面复习后进行设计。五是对通过数学重点知识的考查,有效地反映学生对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计算能力。六是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着重考查学生观察与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考查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
三、评卷分析:
四、教学建议
从整个试卷来看,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需要学生能读懂题,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就要让学生把书读活,而不是机械模仿,现就本次考试对今后的教学作几点建议:
1、新课程教材带来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容量大,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假期不断地反思提升,做到“螺旋式”上升理解。而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新课程教材带来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学生运算能力的欠缺,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运算训练,不能一带而过,要通过学生的板演强化运算训练,暴露学生不规范的地方,要通过师生的相互剖析,明确算理,真正使学生懂得怎样寻找算理、如何运算、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等等,切实把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3、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提优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不妨让其记准定义、公式,辅之以适时表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对学习风气的培养很重要。
4、要重视课本和课标的教学要求,课本是根据课标编写,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的有效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用书,更是所有命题者的命题依据,怎么变都不会脱离这个根本。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注重解题规范性的要求,在认真研究教材、《课标》的基础上,在平时教学中适当接触一些新情境问题,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等,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针对学生现状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将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层层推进,全面过关,将高考的目标定位在120分附近,舍去较难题目的训练。
从这次试卷来看,基础题与常规题所占比例是较高的,但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尚显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基础,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记忆到位,在这个基础上的引申才有意义,否则学生学得很吃力但效果不好,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引申过程还要设置台阶,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7、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总结知识结构;讲解例题时要帮助学生弄清涉及到的那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运用那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是什么,可能出视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其它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些更常规、更适合。
8、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突出 “读(阅读、理解)、写(书写表达)、算(心算、口算、数字计算、字母运算)、记(记忆)、练(规范练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