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计划总结之历史教学中教材的使用的一点感受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供教学用的教学材料。教师不仅是 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 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再创造能使课本上的知识真正“活”起来。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材改变了旧教材的“繁、难、偏、旧”的格局,体现了“精简出 新”,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同时也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进行再创造。那 么,怎样在教学中做到对教材的合理再创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重组材料。 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根据本地学生的具体实际,对教 材给定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包括对材料的前后调整、轻重的对待等。比如:在讲《原始的 农耕文化》一课时,对居住在南方的学生就可以先学习南方农耕文化代表,学生对南方潮湿 炎热的气候很了解,自然对南方有关种植、房屋的结构等就更易理解。再如: 《“休养生息” 和“文景之治”》一课中,教材把“休养生息”同“文景之治”作为并列的两个内容安排,而“文 景之治”本来是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所出现的繁荣景象。那么为了便于学
生理解掌握,教师就可以把它们合二为一,把“文景之治”作为休养生息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 发展来处理。
二、 扩展或浓缩材料。 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给定材料予以拓展和适当补充,而对一些学生易理解掌握的材料实 行浓缩化、点到为止,甚至干脆不讲。比如: 《中国远古人类》一课中,在比较北京人与现 代人的头部区别时,就可以补充现代人的头部描写,当然这主要还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 自主完成。在《统一国家的巩固》一课中的“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要求学生知道中国历史 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的,能推算年号。学生很易看懂,教师只需点到为止,不必 用更多时间。
三、 在原有材料基础上引伸和展开联想。 新教材在内容上很“精、简”,当教材提供的材料较为单一、或是以例子出现时,就需要教 师在教学中把知识引伸和展开联想。比如:在讲北京人的生活时,课本只讲了以周口店为例 的北京人居住地概况,就指出他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伸 到学生自己一天的生活情况, 从而结合教材给定的材料联想北京人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并编 成故事把它讲出来。最终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和体会到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四、采取对比、类比方法,帮助学生综合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和实现 学生自我教育。 比如:在评价汉武帝时,把对秦始皇的评价补充进来进行对比,求异同,能达到一举两得
的效果,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又加深了对秦始皇、汉武帝的 认识;把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能做到知错能改、悔过“罪己”,与学生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认 识态度相比较,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追求进步、完善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 自我教育。 再如:把汉武帝时期的六辅渠、白渠水利工程同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作对比等。
五、据自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重新确立课文的题目。 比如: 《统一国家的巩固》可用《西汉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作为题目,更能直接揭示课 文内容。
六、根据师生的探索与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材中的结论。 比如:在讲都江堰的功能时,教材上指出有防洪和蓄水灌溉功能,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可 以利用轮船运输货物, 这样就可以把通航运输作为都江堰的又一功能, 进一步完善了教材上 的结论。
七、根据教材实际可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实践。或调查、或收集、或访问等,视情况而 定,都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 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必须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要真正做到灵活、恰当的处理教材, 就应吃透新课程标准,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着力于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发 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总之,教师的再创造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实践、 实用相统一,这样才不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