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教处范文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培训资料一
第一部分 新形势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专家说:“我们留给孩子们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的孩子。”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现代文明人,是世界各国努力抓紧的“大事业”。
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也有许多新的特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必须深入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规律,加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
教育者在教育未成年人的时候,总是以我们的主导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做到)去影响他们。这在以往相对封闭、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是容易奏效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早已印入头脑,想向他“灌输”一种颜色是非常困难的。
(二)成人社会道德现状的挑战
现今的成人社会中,太多的不良表现乃至罪恶行径——
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卖淫嫖娼、纳妾插足、赌博吸毒、诈骗凶杀——既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又彰显在多种传媒里。我们的未成年人耳濡目染,躲也躲不开。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形而上学
我们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讲解,或者也注意一次、两次的道德行动,而忽略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忽略了道德习惯的养成。结果,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孩子们没有在深刻的体验过程中,道德教育必须强化道德践行的环节,强化初身“体验”,必须摒弃形而上学。
(四)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滞后
现在,也有一些人在研究现代德育理论,但是,无论从研究者的数量,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都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一线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是重要的研究力量。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迫切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
(五)家庭“子女少”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个孩子,在家庭里,众望所归,众情所依,孩子成了真正的“宝贝儿”。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6位甚至更多的成年长辈“疼爱”一个孩子,给教育带来更多的难题,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和多端性
谁都会犯错误,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的心灵得到洗礼,不然一辈子都放不下一件事。找到一个合适的阶梯让这些暂时迷途的学生能下来,而这个阶梯必须从心灵深处开始,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真正改变自我。人需要感动,同样也需要触动,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完美,但必须完善。这样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小事,可对这个学生来说就是大事,可能会改变她的一生,改变她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而我们的教育就需要这样的“润物细无声”。
人的思想道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一般程序可概括为:知道是什么,明辨对不对;愿意不愿意去做;并能坚持做、自觉去做。
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从讲授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培养、陶冶道德情感为开端,或者从锻炼意志、训练行为习惯着手。这说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多端性的特点,班主任应从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动力性和发展性
班主任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观念让学生接受,更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灵基础,从那里面挖掘美好品质的种子,利用他已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养。这样植根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理想,才易于成长。本次班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惜现在,思考人生的态度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在心灵深处发生撞击,让学生受到心灵洗礼。
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怎么样的学生,也许他(她)学习不好,表现差,但他们心灵最深的地方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清澈,一样的美好。只不过很多时候,学生给老师的是表面,老师给学生同样也是表面的东西,而没有进行心与心的碰撞。一旦心灵碰撞,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的教育就是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参与,教师的教育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班主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很好地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实际,使教育要求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使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基础性和螺旋性
案例:《不要让它伤害到自己》
今天和未来的班主任,不应该再用我们头脑中几年、几十年以来形成的有关活动的老框框来设计新的社会环境下的活动,也不应该再用“教室”
这样的一种特殊空间来禁锢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的范围。相反,应该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将教育的过程真正变成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将班级中的学生真正变成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的一员。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发展是在活动交往中进行的,具有螺旋性上升的特点。班主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上出现的反复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出现反复时,不气馁;另一方面不放松,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时代特点
(一)重视个人价值
与只强调服从上级、服从父母、服从命运的价值观相比较,更重视个人价值。
(二)传统美德约束力减小
以教敬父母为例,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但在有的家庭里,谁“孝敬”谁是需要打问号的。同时,我们民族的勤劳节俭、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年轻一代身上正在淡化。
传统美德约束力的减小,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在新的时代里,传统美德的内涵应该有什么发展变化。比如,勤劳不应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爱劳动、不怕吃苦,应该加上讲效益、有创造的时代内涵。清楚传统美德的时代特点,进行教育才有新的内容,才切合实际,才能收到实效。
(三)信息吞吐量大
现在是信息时代,孩子接触多种传媒,信息吞吐量越来越大,有时,教育者在某些方面会失去信息吞吐量优势。
教育者必须努力恢复信息吞吐量的优势。
(四)情感要求强烈
兄弟姐妹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一是学习的压力使他们与家庭以外伙伴的交往也太少;二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片面,过高的期望,使其由于学习成绩或其他原因,对孩子的情感忽冷忽热,甚至“异化”;三是传媒上过多的男女情爱的宣传,影响孩子过早、过强烈的想交异性朋友;四是有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带班的水平不高,班级心理氛围不良。此外,还有电视、电脑占孩子的时间太多等原因。
(五)心理成熟滞后
心理疾患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四大疾患(战争、瘟疫、人口剧增、心理疾患)之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已迫在眉睫。
(六)责任意识淡薄,责任能力弱
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一事无成,也无助于社会。现在相当数量的孩子得过且过,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班级都不负责任。
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必须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不管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应给孩子“负责任的”机会。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总结经验说,在他所带的班级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全员负责任,全程负责。一些中小学开展“今日我当家”、“一日司令官”、“班干部轮流制”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