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4-19 发布

工作总结格式-学年工作总结格式范文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年工作总结格式范文 ‎  学年工作总结格式 ‎  20xx-20xx学年,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行政的带领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整改为重点,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效。现总结如下:‎ ‎  一、评建工作成效显著 ‎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这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为我校在更高水平上推动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评建过程中,学校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办学优良传统和特色,得到系统梳理、总结;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事业的荣誉感、责任心和凝聚力空前增强。‎ ‎  认真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研究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通过赴广东、山东和省内有关高校交流、考察、调研、学习,深入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坚持不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 ‎  自评自建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首次向社会发布学校办学质量年度报告。坚持深入开展教学工作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及不定期巡查等。组织各系(院、部)开展教师评学、同行评议、专家评估和学生评价等教学评鉴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平台、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需求。‎ ‎  二、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  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工商管理、纺织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入选“福建省重点学科”‎ ‎。获批福建省硕士学位培育单位,3个省重点学科被列为硕士学位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被列为支撑学科。创业MBA教育顺利起步。根据本科专业新目录,完成本科专业的整理工作,现有本科专业达44个。进一步规范了新本科专业申报程序。‎ ‎  继续推进本科教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项。1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入选省级示范课程。组织申报20xx年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以及20xx-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等。‎ ‎  努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xx年学校面向全国招生6197人,其中本科5042人。生源数量充足,质量进一步提高,首次面向省外本一批招生。新华都商学院跻身“全国50个最难考的会计学专业院校排行榜”。20xx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48%。‎ ‎  三、科学研究工作再创佳绩 ‎  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福建省绿色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服装创意设计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合作共建“闽江学院纺织服装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 ‎  科研成果日渐丰硕。20xx年,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高新技术项目1项。全校到校科研经费由2011年的2628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3189万元。教师发表的127篇学术论文被SCIE、EI、SS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主编的27部著作出版。20xx年以来,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0项、横向及其他项目26项,完成11项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认定工作。获福州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  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增强。2项成果项目在“6.18”成果交易会上成功签约对接。5名教授被市委政研室聘为福州市政策咨询研究会特聘专家。20多条建议被省委、省政协、市委办公厅采纳,其中1条获苏xx省长批示。启动了《福州通史》、《闽都文丛》、《福州话实用字典》等闽都文化典籍的编撰工作。‎ ‎  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主办了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北京)、20xx年艺术工学与创意产业国际学术会议等一系列高层次的学术会议。《闽江学院学报》再次获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四、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 ‎  积极推进人事体制改革。结合评估整改,开展分配体制改革调研。研究出台了《闽江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办法》,同时加紧研究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教育管理等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加强了对20xx年申报教师高级职称人员的教学与科研业务考核。‎ ‎  坚持“引”、“育”并重。共引进调入各类人才39人,其中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1人、博士10人。出台并实施《闽江学院主讲教师资格认定规定》、《闽江学院新教师见习制度实施办法》、《闽江学院专业带头人选拔暂行规定》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2名教师入选20xx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名教师入选20xx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选派国内访问学者5名,2名教师在第二届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中分获一等奖、优秀奖,2名教师在省第二届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中分获一、三等奖。‎ ‎  选优配强管理干部队伍。从教学一线选任了3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秀教师充实到系院行政领导岗位。全校范围公开竞聘上岗了7名系(院)党总支副书记和1名校团委副书记(正科级)。‎ ‎  五、开放办学步伐加快 ‎  校地合作取得新进展。配合福州市,承办(协办)了“创业与创投--20xx福州论坛”、“闽都文化北京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主动与长乐市、闽侯县、罗源县、福清市等县(市)签订了校地交流合作协议,积极服务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区建设。与晋江市区政府联合举办“晋江市纺织服装本科人才定向班”项目已经省教育厅批准,列入新学年招生计划。‎ ‎  中外合作寻求新突破。经省教育厅、外事办、公安厅联合考评,学校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与布鲁克大学共同制定了孔子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  闽台合作实现常态化。闽台合作项目第二批787名学生赴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大学和中华大学学习。服装学院10名学生赴台南科技学院交流学习。与台湾联合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设立福州民俗文化台湾研究基地。‎ ‎  校校合作再创新成绩。成立了与福州大学合作共建工作协调小组,启动了第二轮重点高校对口支持我校工作。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福建分院落户我校。成教学院获批“自考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考试主考学校”,与校外近20家单位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  校企合作进行新探索。地理科学系与南方测绘福州分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名教师作为“进站领衔专家”与企业联合共建的工作站,被福州市区政府认定为“专家工作站”。‎ ‎  六、党建思政工作全面加强 ‎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会议精神“三进”工作。出台了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具体办法。开展“网上党校”党建专项试点工作,3名教师入选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学校被评为全国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  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把“两访两创”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推动机关、教学和教辅单位之间建立挂钩互助关系,共同深入教学一线解决实际问题。3个项目获评2010-20xx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2项工作获评全省高校党支部工作创新案例。‎ ‎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组织开展全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结合岗位职责,全面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推行“阳光工程”,规范权力运行,做好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改进信息公开工作。‎ ‎  大学生思政工作精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召开第七届大学生思政工作研讨会。入选省第二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示范校。2名辅导员分别获第二届福建省“十佳”、“百佳”辅导员称号。1名辅导员获得第二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校第二次学代会胜利召开。‎ ‎  七、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 ‎  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我的梦·‎ 闽院梦·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畅想中国梦”演讲比赛、“激扬中国梦”创新创意创业评选展示活动、“放飞中国梦”微作品创作比赛等“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协助市区政府承办“海峡青年节”有关工作。开展学校首届校园文化优秀成果评选活动,1项成果获省20xx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5支队伍获20xx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名离休干部被评为福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入围“中国好人榜”。‎ ‎  加紧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科大楼、学生公寓11号楼投入使用,多功能馆进入二次装修,新华都商学院大楼、第四食堂、北门改造工程即将完成,新增校舍面积7.2万平方米,新增校园绿化面积4103平方米。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一卡通”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全校文献与信息资源总量达243.24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4万册。‎ ‎  共同推动和谐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引导校内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及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深度调研,为海西和学校科学发展献智献策,获评福州市统战理论研究工作优秀组织奖、福建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工作,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生活。普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教职工中推广工间操、太极拳等健身项目,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开展全校性普法宣传月暨法制文化节活动。切实做好档案、保密、计生等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和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学校再次获评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  过去一年,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同心同德、兢兢业业、苦干实干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对本科教育办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配置不够均衡,学科专业带头人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以理论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深化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刚刚起步;四是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科学管理的有效性、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办学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教职工的待遇以提高积极性也面临一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学校科学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认真整改、解决。‎ ‎  20xx-2020学年是完成学校合格评估整改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实现“爬坡赶超”的重要一年。新学年学校工作的思路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福建省人民的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学校“十二五”规划,突出“落实定位、深入整改、提高质量、强化内涵”的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  一、抓常态,夯基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  1.落实整改任务,开展新一轮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推进评建工作常态化,扎实做好评估整改各项工作,以最佳状态迎接教育部专家的回访,也为下一轮的审核评估奠定坚实基础。继续深入开展新一轮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形成一系列可以用来指导学校办学实践的理论和成果,为完善学校顶层设计、优化学校发展规划、推动学校新一轮发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  2.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各系(院)完善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继续深化“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种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积极发动一线教师立足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现实而又关键的问题,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开展研究,鼓励优秀的教改成果进入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  3.健全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全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明确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完善校、系(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监控。探索动静结合的学生评教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出台系(院)内涵建设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对系(院)和专业的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切实提高内部质量监管与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和发布制度,继续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  4.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以5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重点,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形成按功能区划、跨系(院)的公共实验教学大平台,在实验室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以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和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为重点,建立稳定、长效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资助教师编写、出版合适的实验教材。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扩大学生受益面。做好大学生创新立项项目的跟踪及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  5.继续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继续与第三方调查机构合作,跟踪、关注毕业生5年后的就业情况,鼓励各系(院)、各专业开展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完善《闽江学院就业工作评估办法》。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和创业指导师队伍、创业园建设。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 ‎  二、优结构,拓内涵,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 ‎  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切实按照学科建设规律对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布局进行梳理,坚持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学科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整合和调整学科专业。‎ ‎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坚持分类指导、长短结合,引导各系(院)进一步明确学科的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提升学科水平和层次。围绕学科建设要素,进一步加强省级重点学科、新建本科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 ‎  3.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积极谋划新的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搭建好基本课程平台,开发适应社会不同需求和学生学习需要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模块和实践课程组群,优化课程结构。规范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增加选修课数量,提高选修课质量。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启发式、研讨式、课题式、任务式教学。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加强过程考核,重视实践性考评。‎ ‎  4.加强硕士点建设。完善研究生管理体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继续修订、完善硕士培育单位建设规划,做好新增硕士点培育建设工作。‎ ‎  三、建平台,促创新,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  1.提升科研立项及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立项上有新突破。强化科研立项与结题环节的管理与服务,提高科研立项结题率。加强科研成果精品的培育工作,提高获奖率。‎ ‎  2.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已有平台的扶植与管理力度,争取有新的高层次平台立项。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建设有较高研发实力的科研梯队,为申报重大、重点课题奠定基础。‎ ‎  3.深化产学研合作。争取与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我校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继续借用“6.18”等各种科技成果交易和展示平台,宣传和推介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4.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的作用,促进学校学术交流活动蓬勃发展。继续办好“闽江论坛”,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精心打造学报“闽文化研究”栏目,凸显学报的品牌效应。‎ ‎  四、聚人才,强能力,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  1.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评估整改要求,重点做好我校发展规划中急需的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适当提高引进人才的门槛和相关待遇,对拟引进人才实行事先评估定岗。加强引进人才的培养、使用、考核,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及时解决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  2.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数据库。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配置、使用、评价、激励等人才政策体系。修订“闽都学者重要岗位”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选拔工作条例,鼓励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出台教师、实验技术和教育管理等专业技术职务基本任职条件和岗位聘任办法,积极稳妥推进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2020年起,教师、实验技术和教育管理等专业技术职务按学校新制定的任职条件要求进行评审聘任。‎ ‎  3.着力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实施新教师助教制度,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教育管理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继续教育形式为载体,引导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过好教学关。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通过梯队建设、团队吸纳、博士后工作站轮训、项目资助等方式,强化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过好科研关。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  五、广交流,深合作,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  1.促进中外合作交流。巩固爱恩学院与现有国外有关高校的合作办学成果,办好中美本科国际课程教育项目,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外大学合作开展本科项目。开拓与孔子学院相关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继续做好中方院长、有资格教师和志愿者等人员的派遣工作,协助当地开展汉语师资培训和孔子课堂进社区工作。争取创办新的孔子学院。‎ ‎  2.深化闽台合作交流项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有序拓展与台湾高校的教育合作。以海峡学院、交通学院及其它合作交流项目为平台,大力引进台湾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带动全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积极尝试开拓与台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新领域,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 ‎  3.加强董事会工作和校友会建设。要密切与地方政府、社会、企事业组织的联系,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环境。推动董事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把董事会建设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决策咨询机构,成为学校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的桥梁纽带。积极开拓校友工作,健全校友会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络沟通,争取成立校友基金会。‎ ‎  六、抓管理,谋发展,促进科学管理上水平 ‎  1.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正式出台《闽江学院章程》。深化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教授治学体制和学术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完善发展规划或学科规划、质量监控、服务地方、教师发展及研究生工作等机构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2.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各类人员的绩效分配改革方案。在普遍提高教职工待遇和福利的基础上,鼓励优质资源向教学科研一线,特别是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建立有利于学科专业平台和优秀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董事会、教授委员会、外部同行评议专家、教师、学生、校友等多群体共同参与的绩效评价制度。‎ ‎  3.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加大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力度,着手外文书库多语种的发展建设。继续参与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推进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建设,推进校园信息化应用。注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推进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服务教学的作用。‎ ‎  七、抓党建,带队伍,增强办学治校能力 ‎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校党员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好党的会议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校、系两级领导班子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服务学校中心任务和发展大局为出发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  2.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体要求,继续加强在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继续做好20xx年高校党建专项活动试点工作。探索网络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党课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共创”,推进“两访两创”活动。‎ ‎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推优工作。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做好部分处级、科级领导干部调整配置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内轮岗交流,大力培养学有专长的年轻干部。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分期分批到地方和有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20xx-2020年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工作规划。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筑牢反腐倡廉思想堤防,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努力构筑全方位监督体系。‎ ‎  八、创和谐,保平安,助力文明校园建设 ‎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素质。举办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二届辅导员博客微博评选活动。以文明修身工程为载体,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抓好“有勤”和“有情”文化品牌建设,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加强“五个五”模式心理健康教育。‎ ‎  2.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按照“一岗双责”原则,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推动大学城派出所顺利落地我校。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有效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清剿火患”等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密切关注舆情信息动态,继续开展反邪教工作,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  3.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更好地为海西建设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反映教职工呼声,为教职工办实事。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办好“六杯”系列活动,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发挥“五老”队伍作用,推进关工委工作。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好第三届第一次“两代会”。召开闽江学院第二次团代会。深化“五四红旗团委”和“星级团支部”创建工作。继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  4.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密切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联性,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合力,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 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系院“一系一品”工程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为全校青年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和专业技能的平台。‎ ‎  5.加强校园建设和后勤保障。完成北大门景观改造、多功能馆二次装修、配电房增容工程等校园基建工程,确保第四食堂工程项目按时交付使用。适时推进校园七期规划建设项目。加强校园物业和绿化管理,建设美丽校园。拓展管理思路,筹建新的资产管理平台,为实现资产管理网络化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 ‎  学年工作总结格式 ‎  一、思想认识。‎ ‎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这一学期来我严格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  二、教学工作。‎ ‎  1、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青年教师》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每节新授课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  三、师德方面 ‎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对待学生没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