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19 发布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学生行为规范培养的多种渠道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学生行为规范培养的多种渠道 ‎ ‎  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行为规范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实践证明,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和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所具有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如何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本人就自己任班主任以来在培养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简单谈一点体会。‎ ‎  1、班主任模范带头作用。初中学生个性还不稳定,模仿性强,所以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分,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在劳动课中,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看到班里地上有纸屑,亲自动手捡起等等;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老师自己也要带头不断进取;特别是不许学生做的违纪行为,如穿拖鞋、背心进教室,校园内讲粗话等,班主任首先自己要禁止做。同时,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 ‎,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  2、对良好行为的引导和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刚到学校时不可能适应学校的行为规范,需要时间去适应,这段时间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锲机,必须认真对照《规范》条文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我班上的同学刚进入初中时一半以上都习惯讲青田话,还有少部分不会讲普通话,作为班主任就要教育学生在学校要讲普通话,告诉学生们普通话是我们的母语,是我国通用语言,并且在学校讲普通话对我们学习有帮助,对人际之间的交流有帮助,虽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必须要这样做,这样引导了,学生理解了普通话的好处,都在短时间内习惯了讲普通话。通过引导,学生就会明白执行规范要求并不是“吃亏”的事,也不是个人行动的“不自由”。遵守行为规范,不仅有利于集体,而且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家协调相处,只有行为的“规范”,才符合群体与社会生活的利益和要求。使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变有约束感为自觉的行为。另一方面,班主任老师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意识。例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力。在这里我利用校运动会的机会,组织了几位平时经常迟到行为较散漫的学生成立后勤小组,要求他们在校运会期间按照赛程的时间,给本班的运动员按时送去食水和药物。这样不仅与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而且增强了这些学生控制自我行为的意志力。因此,班主任老师在理论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并且要创造“机会”‎ 给学生,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地去引导,不断地反复强化学生。‎ ‎  3.重视榜样教育。即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以良好的典型去感染学生,影响其行为。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可以先培训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成立“行为示范队”,经过一定时期之后,由师生共同评选出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和小集体,并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形式予以表扬,或给以适当的奖励;班主任也可以及时对班上一些好行为如好人好事、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等现象及时给予表扬;以激发同学们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爱模仿、争上进的特点,使他们在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过程中使日常行为日趋规范化。‎ ‎  4.环境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定的有利于日常行为规范化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由于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内度过,他们的行为大部分在校园内表现出来,因而就尤其应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例如,可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使校园整洁、美观、舒适,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久而久之,形成爱护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习惯,这被称为是“硬环境”的优化。同时,要注意“软环境”的优化,例如,引导学生在班级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和道德舆论,形成优良的班风,造成一种人人讲文明、守规范的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5.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自主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的客观规律,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有的行为规范教育较多强调整齐划一,不少过细、过死的要求与形式主义的做法已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例如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尺度,采取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我们也提倡学生自主发展为主导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行为规范教育才会真正有实效。‎ ‎  6.建立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公平的行为规范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班规”、“操行评比”等方法来实施,对做的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但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而且可以在学生当中树立起行为规范标兵,使学生学有榜样。另外班主任老师要事实求事地按照制度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对做得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对做得不好的方面不能过多批评,应多给予引导,指出努力方向,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 ‎  总而言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从多角度,多渠道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校园中健康地成长。‎ ‎  参考文献:‎ ‎  1、《班主任之友》《“关注生命发展”的班级管理》作者:闫春三 ‎  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  3、《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南京师大出版社 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