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体育计划总结之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传统教学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比较分析及标准模式(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研究。得出下述结论,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途径
1 前言
为了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新世纪人才,教育实践者们在行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成为教师们的关注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行动的方向,他们在批判性地审视自己和同行们的行动,尝试突破旧观念的樊篱,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亲世纪对教育的挑战;他们打破沉默,不再保守,积极地投身于教育的创新行动中;他们在行动中探究,从中实现着自身生命的本质;他们在探究中创新,创新真正成为教育者最主要的追求之一,成为教育实践者职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负着特殊的使命。”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教观、新人才观、新质量观的影响下,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近几年,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教法的创新,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通过《新课标》)的实践探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作如下见解。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期刊杂志、书籍上查阅有关体育教学的相关信息资料。
2.2比较分析法: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本文的阐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 分析与讨论
3.1、传统教学模式和《新课标》模式教学的特点
3.1.1传统的体育教学特点
3.1.1.1主要是以竞技体育观、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为主;
3.1.1.2体育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3.1.1.3课程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主,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
3.1.1.4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评价标准采用“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这些滞后的观点,使体育教学走向了极端。
3.1.2《新课标》的教学特点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它的新理念是:
3.1.2.1是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1.2.2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1.2.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1.2.4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些教学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体育教学的春天。
3.2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
3.2.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改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彻底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在这种双重的改变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做好角色的转变,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体育教学。
首先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其次教师由评定学生等级制度的裁决者转变为学生发展主体的设计者和合作者。
3.2.2教师实施教学组织方式、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要进行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在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及信息反馈,学生群体是由一个个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所构成。《新课标》的目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构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课标》的统领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体育需求来组织体育教学,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练习内容和练习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学习评价标准。
3.2.2.1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中,“健康第一”
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绝大部分体育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大比武等课,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量,力求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意志和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竞争能力、创新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来体现,还能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较好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达到课的完美。
3.2.2.2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构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比较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的运用,促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重点不纯粹是为教而教,而是将重心置于学生的学习动机,练习主动性的激发,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学生都学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标准,特别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
3.2.2.3突出教学氛围的创建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教学的成功关键首先是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师生关系的和谐配合。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教师自身的水平素质问题,也是教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自我问题。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动活泼和主动进行学习的前提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之一,也是师生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所在。影响教学氛围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途径有其三:一是必须建立一个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二是必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三是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学生。
3.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样化的教学
3.3.1抓好创新精神落实
创新,大而言之,言人之所来言,干人之所未干之事,也就是说运用知识解决别人末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创新,创新人人都会,个个可为,创新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新想法、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从而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体育教学的生命,没有创新,体育教学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要想体育教学得到发展,就必须抓好创新精神的落实。
3.3.2注重学生的基础性教育
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途径,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从小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须做到:第一,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及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3.3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个性
人的个性品质对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无数的创造实践证明,一个创造能力强,而且能够取得突出创造性成果的人,一定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个性是指人的个性中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品质,包括思维方式、独立性、意志品格、求知欲、进取心等,是个体良好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而素质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体育目标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
3.3.4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群体及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教学是学生集体行为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积极性,现阶段体育教学必然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和技能复杂组合的学生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群体或小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如二00二年十二月,在临海市举行的省创意课教学大比武中,一节《小小建筑师》,教师就是运用学生的各个小团体,在练习中,同伴互换角色,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共同提高,砌墙和造房练习衔接自然,以垫作“砖”给学生较大的想象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意识,最后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3.3.5要善于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3.5.1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和热情。
3.3.5.2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如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并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目的。
3.3.5.3利用游戏、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游戏、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游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模仿性练习、即兴表演等游戏、竞赛的方法,并能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3.5.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3.3.5.5教学方法、手段要体现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教育性,又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融益智、健身、激情和兴趣于一体,使得学生在心里意向中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
实践等连锁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所以,《新课标》将提倡体育课堂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兼顾严肃,加以去创造、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新意,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愿望,使他们在学习中达到入趣、入情、入境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协作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掌握一项技术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心智,积极创新,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4 结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工程,其成效也不一定显著,更不可以一蹴而就,而体育教学是学校的窗口和突破口,更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去探索完成。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独特、有利的条件,重视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