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10 发布

2021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五篇(巾帼)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五篇(巾帼)‎ ‎【篇一】‎ 今年30出头的**,**年参加工作,**年8月通过干部选拔考试,提拔到**镇人民政府任副镇长一职,现分管为民办实事、危房改造等工作。‎ 自参加扶贫工作以来,**真正发挥了湘妹子“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优良禀性,不怕苦、不畏难,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联系实际,在脱贫攻坚工作上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不做局外人,勇做主力军,她认真学习各项扶贫业务知识,虚心向懂业务的扶贫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然后组织村支两委、帮扶责任人召开“扶贫夜校”进行扶贫业务培训,将扶贫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帮扶责任人,将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 ‎**村的肖某某是今年的预脱贫户,他身体欠佳,性格执拗,一直未出门就业。去年,其在外务工的妻子带着最小的儿子出走,至今未归。家中另外四个小孩年龄尚小,一家长期租住在哥哥的老红砖房里,一直是村里的“困难户”“麻烦户”。两年来,**不厌其烦上门做肖某某的工作,要求他利用扶贫好政策新建房屋,然而被多次拒绝。**没有放弃,千方百计做通肖某某工作,为其新建房屋筹措资金并将其四个小孩纳入低保,同时鼓励其在家附近打零工,肖某某现如期稳定脱贫。**在所包的**、**两村主动参加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给农村党员上党课,用心指导所包村的党建工作,化解所包村的信访矛盾;坚持逐院落逐户走访群众,用心了解村情,熟悉村民,尤其是对所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覆盖式走访,记录每一户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她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扎实开展“四个一起”活动,在苏灿、**、聚泽、**和**等村共召开院落会议20余次,宣传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创建和睦的邻里关系,她主动与老百姓一起搞卫生,到老百姓家中拉家常、听民声、参加劳动,用真情真心感动贫困对象。‎ ‎**年9月,**村贫困户**因家庭困难,旧房拆除后无启动资金久未开砌,**通过走访知晓情况后,尽管自己家也不宽裕,但还是私人借给**2万元用于买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并与帮扶队、村支两委一起帮助其多方筹措建房资金。**危房改造动工后两月内就竣工入住,他逢人就说“石镇长是我们家的大恩人”。**镇是边远山区,农村存量危房数量大,危改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分管领导,**迎难而上,带领危改办成员逐村逐村讲政策、督进度,到危改对象家中一户一户核查,一户一户督促,及时反馈和解决危改过程中共性和个性问题。对于迟迟不开工的对象一个一个做工作、促开工,对于建房存在问题户,一个一个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每个贫困户的住房都安全有保障。**年,**镇共有危房改造任务678户,是危改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经常冒着酷暑下村入户,成为了当地出了名的“黑脸女汉子”。就这样,近四年来,**镇共按时保质完成危改任务1040余户,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好评。‎ ‎【篇二】‎ ‎**,女,生于1973年8月,就职**镇农业和农村经营站,农技干部。**年5月担任**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村共有耕地面积3794亩,3152人,847户,党员1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263人,到**年已脱贫54户,177人,剩余27户,61人计划**年实现全脱贫。**村扶贫工作涉及7个帮扶单位人员共34人,任务之重。“务实干踏实干”,是第一书记的扶贫六字方针。在镇党委政府、村党总支的带领下,驻村期间,深入走访每一户贫困户,开展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究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仔细排查,精准识别,积极思考,向老同志学习,逐步理清思路,将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制定本村的脱贫计划及发展规划,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因户施策,实现脱贫成效。‎ ‎**发挥农学专业特长,常年下户下田进行葡萄等作物技术指导,自费聘请**农大教授作科技支撑,流转土地,带头组建合作社,孵化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种植红心火龙果、桑葚、无花果100亩,带动本村贫困户,残疾人和农户30人以上就业,同时带动本地及周边县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近300亩,创造社会效益500万以上。**年以来,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道齐心协力,帮助**村发展葡萄产业,引进锦绣千村合作社、农康等合作社,牵线搭桥,帮助农户流转土地近1500亩,在本村发展葡萄、玉米等延伸产业,其中帮助51户贫困户流转土地179.98亩,增加收入8.9万元;吸纳16户贫困户到4个新型经营主体务工就业,每月增加收入600元以上,产业脱贫取得一定成效。‎ ‎**的帮扶对象,贫困户**,**村9组居民,家庭人口2人,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本人长期患精神病,**年底因车祸,导致右腿严重骨折,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其子胡强患慢性肝炎病,靠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和自身医疗费,系本村兜底户对象。**年5月,进入该贫困户进行帮扶。帮扶期间,多次上门慰问了解情况,看到困难户**生活拮据,每天靠80多岁的母亲照顾,每天两顿青菜饭,着实让人寒心,个人为该贫困户户捐款500元,解决一点生活补助。同时从精神上给予安慰,让其好好生活下去。每月多次看望其母亲,与其儿子电话沟通,鼓励他儿子胡强勇敢面对困难,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努力工作,照顾好父亲。经过2个月的电话沟通,胡强精神情绪明显好转,帮助他找工作,并联系到贵州外出务工,并帮助胡强了解宣传外地务工补助政策,目前收入每月3000元。**年7月因高温天气,**腿部再次感染化脓,情况严重,知晓后,立即商量**村宋祥柏书记,当即联系卫生院孙院长,和几名村干部一道,把**送往镇卫生院进行治疗,并帮助解决医疗费。1个月后,腿部基本恢复。出院后,和全体村干部一道,上门帮助劝其兄长加以照顾生活起居。到10月份,**腿部已基本恢复,能下床简单行走,能管自己的起居。**年,让该贫困户彻底治愈病情,已能劳动,基本解决生活自理问题。其帮扶对象卢业明,肺癌患者,因病致贫,其妻常年不在身边照顾起居,第一书记经常和村干部一道,上门了解病情发展,每住一次院都帮其办理解决住院报销费用问题。像这样的大病患者黄春风等,80岁以上高龄贫困户李晓仿,留守儿童等,书记都随帮扶责任人一同经常到户嘘寒问暖,发动爱心人士众筹,送米送油,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政策补贴。‎ 她立足岗位,努力学习,用务实的工作作风,践行在扶贫路上,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彰显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年度,**村扶贫工作队被评为全县先进扶贫工作队。**年度,**村在她的带领下荣获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篇三】‎ ‎**,中共党员,一名80后基层干部,现任**县**街道纪工委副书记。2019年开始参加驻村帮扶工作,除了结对帮扶**街道**村两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还担任**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自接到扶贫工作任务以来,她就俯下身走田园、到菜园,风雨无阻地进村入户,以真情实意帮扶贫困户,并与村支两委密切配合,使**村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的脱贫致富之路。‎ ‎“13年零4个月的基层工作经验,就是我的底气……”‎ 在**街道办事处初见**时,桃子姐姐便觉得她像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温柔气质。淡雅的妆容、卷得恰到好处的头发,再加上一件轻盈的淡咖色针织衫,衬得她如同秋日里的那一抹斜阳,让人心生暖意。‎ ‎**告诉我们,她是于2018年通过**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到**街道办事处工作。在这之前,她一直在原深水港乡和谐村任村干部,细细算来,在基层已经工作了13年零4个月的光景。桃子姐姐自己身为一名帮扶干部,深知扶贫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因此很难将眼前这个长相秀气、说话慢声细语的女人,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十多年前,**才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在浙江一带做生意并在那里安了家。为了更好的照顾还未出生的孩子,怀孕六七个月的她回到了老家深水港待产。那时,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本就不多,更别说年轻干部。村里看中了她的务实肯干,便轮番上门给她做工作,劝她留下来。每年才3000元的工资,与做生意的收入根本无从比较。但思虑再三,**还是选择留在家乡,做了一名基层干部,这一留,就是十几年,直到2018年考上公务员,来到**街道。‎ ‎2019年,接到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任务,她没有任何推辞。她说,在深水港13年零4个月的基层工作经历里,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而正是那些受过的挫折、吃过的苦,让她收获了宝贵的经验。面对新的挑战,她不敢说是信心十足,但也至少不慌不乱。‎ ‎“面对群众,需要转变多种身份……”‎ 回想起所做的工作,**几次感慨到:“基层工作确实太难做了。而且我们是最底层的基层工作,同时也是最接地气的。我们肯定是要心平气和的去开展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首先必须要让对方接纳你这个人,接下来他才会接纳你所要传达的政策。”‎ ‎**的工作信条不止说在嘴上,也践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工作里。在**村,就有一位年近70的老婆婆。**把老婆婆当成了敬重的长辈,而在老人家心里,也早把她看作自家人。老婆婆与自己的女儿还有三个外孙生活在一起。女儿有着精神方面的疾病,三个外孙尚且年幼,一家老小全靠她一人劳作维持生计。**第一次上门走访时,老人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和排斥。这种态度的根源,在于她是个有骨气、要面子的人,不想因为自家条件不好,而被其他人看不起。‎ 贫寒的家境没有让她们一家人自暴自弃,反而始终保持勤劳淳朴的品格,这让**对她们一家格外关心。不仅时常上门嘘寒问暖,还会整理一些儿子的干净衣服带给婆婆的外孙。渐渐地,老婆婆对她也放下了抵触情绪,开始接纳并信任她。疫情期间,老婆婆的女儿突然发病,婆婆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寻求帮助。**二话不说,立马和村里的妇联主席来到她家中,一起安抚婆婆的女儿,给病人喂饭、喂药。偶尔通电话时,老人家总不忘嘱咐**一句:“什么时候有空就来家里吃饭……”有一次上门走访,老婆婆还特意给**准备了一些农家土鸡蛋。村干部们简直不敢相信,平常不苟言笑、执拗倔强的老人家,竟然会对帮联干部这么热情和亲切。‎ ‎**说:“对待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我们要学会转换不同的身份,有时是子女、有时是母亲、有时是朋友……”。村里的贫困户邓中平本该有个幸福的晚年,可命运弄人,他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身亡。老人除了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外,也让本来小康的家庭陷入了贫困。一次走访中,**得知邓中平现住楼房的屋顶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漏水严重。小雨倒还好,每逢下大雨,家中便似“水帘洞”。她立即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村里。可邓中平的住房由于是二层楼房,与危房改造的政策有些许出入,大家伙也没了主意。‎ 她想,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样的问题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决不能放任不管!于是,她又第一时间向街道领导汇报。迴峰村联村干部宋君安,也是**街道政协联络处主任在知悉情况后,便召集了几位政协委员商议。商议的结果是邓中平的情况不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也不能硬着来。于是宋主任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募捐活动,大家共同出资出力帮他更换新瓦!不久,邓中平房屋漏水的问题便得到了妥善解决。‎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村每一位贫困户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也把他们的事放在心上。有的贫困户由于资金困难一直无法接通自来水,**就出资买来水管;有的贫困户想出售家中自产农产品,她便积极想办法、找销路;有的贫困户家里有小孩需要上学,她就送上崭新衣服和学习用品……每次进村入户走访,**总忍不住自掏腰包,给贫困户表示点小心意。她说:“我并不是有钱,我的几百块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多帮一点就是一点吧,我安心。”听着**的讲述,桃子姐姐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只看到了她柔弱的外表,却没想到,在基层工作里,温柔和细致成为了她最大的武器。‎ ‎“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擦干眼泪继续做事……”‎ ‎**说,她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烦闷苦恼情绪化解不了的时候。有时实在无法排解,就忍不住向16岁的儿子倒起了苦水。本想求得一点点安慰,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儿子却对她说:“妈妈,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工作,再怎样也得坚持啊!”**觉得又好气又欣慰,她辛苦培养的孩子,也是一个有担当的小大人了……‎ 这么多年来,面对劳心劳神的基层工作,她也丝毫没有缺席儿子的成长教育。在深水港工作时,儿子在县城读书,每天都是由她早起送孩子上学。后来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一中,如今在校寄宿,也能生活自理。开展驻村工作时,**少了后顾之忧。‎ 朋友眼里的她,有些文艺、有些多愁善感。与工作中雷厉风行的样子不太一样。第一次与她接触,也全然想象不到,她是一个为了扶贫工作中的一点争执,可以与村干部拍桌子叫板的人。**还悄悄告诉我,也曾经因为工作难做,向领导提出了不干的请求。但领导三两句话下来,又使她心软,于是只能调整好心态、擦干眼泪继续做事。她的坚持、她的付出也使**村的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大部分老百姓们逐渐扭转了思想,开始了致富之路。‎ ‎【篇四】‎ 在**的东北角,**宏大伟岸,**景色迷人。**,家住**下村,终因自己有理想,有目标,又勤劳努力,成就了**县肉牛养殖业的一个奇迹,引世人瞩目。‎ ‎**今年49岁,20多年前,小姑娘**学校毕业,怀着一颗人生的梦想,从事过服装经营,后来跟随其父走南闯北从事煤炭运输销售,获得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不甘狭路生存的**,决定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既为社会创造财富,也借此体现自己人生的创造价值。‎ ‎**年开始,**怀揣梦想,开始了养殖黄牛的创业之路。也许老天不忍看到**有失败,幸运之神陪伴着**。**年在老黎明村定下创业目标,经过**的艰辛努力和伙伴们的齐心配合,仅用三年时间,合作社在空旷的山岭上平整土地18亩,建设高标准化牛舍4000多平方米,仓贮池及大棚、堆粪池、氧化塘、排洪排污、兽医防疫等设施全部按上级要求建设到位;割草机、运料车、饮料粉碎、牛粪处理等机械设备全部配套到位;山岭流转合同签订,优质牧草种植全部达到上级要求,养殖肉牛存栏常保持600头以上;短短三年时间,合作社从基础建设、牧草种植、肉牛养殖到开始生产牛肉产品开创市场,一切皆如其愿。目前,**所创办的**县和福牛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基地被评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被中共**县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所生产的“骑田牧牛”黄牛肉及其牛肉丸、牛肉酱市场供不应求,赢得了市民的高度信赖和热烈欢迎。‎ ‎**是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也是一名社会责任感十分强的优秀创业女性。在企业创办初有成效之时,**不忘回馈社会,在对接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接过产业帮扶这一担子,让附近村15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合同一签四年,安排贫困户劳动业30多人就业,为他们年创收6000元以上,为**县金江镇林森村精准脱贫作出了巨大努力,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赞誉;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拿出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主动联系拿出牛肉慰问郴州市三医院前赴抗疫的医护人员,同时慰问当地的困难群众,为抗疫的彻底胜利,作出了特别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篇五】‎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女性作用愈发突出,不可替代。‎ 在田间地头、工厂村庄,有这么一群巾帼,她们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责任和担当、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丽,彰显出新时代湘女的新作为。‎ 今天为您讲述的,是**市**县政协驻**镇上老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扶贫故事。‎ 一户一策,女队长的“私人订制”扶贫路 大山里的9月,秋意更浓。‎ 蒙蒙细雨下的**市**县**镇上老村,为小和塘组进行公路硬化的施工队和村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这项工程预计十月初可以完工,到那时,上老村就能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了。‎ ‎“有党的好政策、好干部,我现在就怕命不长。”‎ 上老村8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新棋的这番话,更是让**满身的疲惫感一下子减轻了不少,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上老村位于边远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县政协经科外事委主任**于**年担任上老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后,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如今,上老村58户贫困户都已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上老村的扶贫工作也已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一超过”扶贫故事 残疾村民的蜕变:‎ 从收入微薄到带头致富 刘朝松,微信、电话指导13次;曾夏玲,微信、电话指导11次,帮取蜜2次;谭丰清,微信、电话指导9次,去他家5次,取蜜2次……‎ 这是一份2020年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项目后续技术服务指导登记表,给予大家指导的技术人员叫陈家创。他经常骑着摩托车在山里穿行,为大家指导养蜂。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58岁的陈家创是一名三级肢体残疾人,18岁时,因为一场意外,右手掌被切断。‎ ‎9月18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上老村牛形组陈家创的家里见到他时,他的“亲密战友”——一台改装过的摩托车,就在他依山而建的家门外静候,而房子周围,摆放了好几箱蜂。‎ ‎“我昨天还骑摩托车跑了40多公里山路,去了几户人家告诉他们怎么取蜂蜜。”在自家门前,陈家创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起养蜂的技巧时,如数家珍。“以前的人带徒弟,收费6000元/年,我现在是免费教”。而曾经,他也为如何提高科学养蜂能力而苦恼。‎ ‎“我非常感谢余队长对我们的帮扶。”陈家创说,他自己是残疾人,妻子邝兰梅患有多种慢性病,一家四口人,收入微薄,**年被纳入贫困户。**了解到他喜爱养蜂,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引导他参加种养业技术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提高科学养蜂的技能,还帮他争取资金,联系产品销路,鼓励他的子女务工就业。**年底,陈家创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6000多元,他**年被评为“特色产业致富之星”。‎ ‎“感恩政府、社会对我的帮助,我也乐于帮助他人,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陈家创说。几年来,**通过小额信贷、产业奖补等形式,帮扶420人就业,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已有48户村民养蜂800多箱。‎ ‎“两不愁”扶贫故事,‎ 耄耋老人的幸福:‎ ‎“拎包入住”新房,日子好过了 ‎“有党的好政策、好干部,我现在就怕命不长”。9月18日,当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问起8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新棋老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开怀大笑,如此问答。‎ ‎**是**的结对帮扶对象,他的妻子已故几十年,唯一的儿子在1991年意外身亡。儿媳为了生计在1995年带着幼小的孙子孙女远赴广东打工,收入除还债和支付孙子女们读书的费用外,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无力照顾家乡的公公。‎ ‎**年,患有老年性耳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杨新棋被纳入贫困户后,只能依靠低保金和扶贫单位救济金勉强维持生活,无力承担每天几十元的药费开销。杨新棋独自住在破旧昏暗、漏风漏雨的土坯房,大冬天还穿着单衣。每次看到他佝偻的身影,**都不由得一阵心酸。她决心帮老人建栋新房。‎ 但从**年到**年5月,**找了一年多,才勉强在公路附近找到一块相对适合老人出行之地。“因为是山区,找地不容易。”‎ 随后,**上门近百次,大到选址、临时安置、搬家,小到接水、打扫卫生等,全程“一条龙服务”。**年底,老人家“拎包入住”了新房。‎ ‎**年底,**帮老人申请了贷款,购买了失地农民保险。如今,杨新棋老人住在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每月依靠工资、养老金、高龄补贴等各种惠农补助有2000多元固定收入。“永红就像是我的女儿,对我这么好。”戴着**帮忙申请到的助听器,杨新棋老人告诉记者。‎ ‎“三保障”扶贫故事 重病贫困户的笑容:‎ 老人生病有医保,孙女上学有助学金 ‎“我要给你双手点赞!”9月18日,贫困户刘金华情不自禁地对着**竖起了双手大拇指。‎ ‎“我家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住了新房,医疗保险到位,两个孙女上学也有助学金。”58岁的刘金华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几年前,家里房子因为地基下沉而开裂,她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了肝,从此不能干重体力活。在村里和扶贫队帮扶下,她家建了新房,谁知她丈夫却患了重病。‎ 余队长发现我们不了解医疗政策,就特意来我家讲解,我老公每出一次院,她就来看一次医疗单,告诉我们如何报销。虽然我家因为丈夫的病欠了不少债,但该报销的医疗费用,都在她的帮助下,通过新农合医保大病救助、扶贫特惠保等途径报销了。”‎ 刘金华的丈夫去世后,**安排她担任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和保洁员,收入达1万元/年,并安排回来照看她的女儿女婿在**就业。刘金华上初二的大外孙女每学期有寄宿补助1250元,小外孙女正上幼儿园,不但有免费的牛奶、苹果等营养餐,而且享受500元/期的补助。谈起现在的生活,**满脸笑容。‎ 实际上,从**年开始驻村帮扶工作的**,积累了不少扶贫工作经验。她**年到上老村扶贫后,走遍了上老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她都熟记于心,针对每个贫困户都有 ‎“私人订制”般的具体脱贫计划,“在脱贫路上不能落下一户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县妇联在贫困妇女‘两癌’救助,贫困儿童救助等工作中,也给予了我们村很大的支持。”**告诉记者。在**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上老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公共服务基本完善了,村组环境美化了,村民的饮水安全有保障了,58户贫困户都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贫困村正逐步迈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而**用自己的真情帮扶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肯定。她**年被评为“**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年被评为**市**年“百名帮扶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