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 KB
- 2021-04-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业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线,全面落实“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齐心协力保供给,开拓创新促转型,克服了气候异常、疫病重发和市场波动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其中农业产值19.2亿元,增长2.1%;牧业产值xx亿元,增长0.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xx元,增长10.5%。
据农经统计,上半年我市702户农经观察户家庭纯收入达到了xx万元,收入结构与往年相比具有一定变化。其中报酬性收入占比最高,达到xx万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48.6%;家庭经营收入退居次席,为xx万元,同比减少2.4%,占总收入39.3%,其中,一产收入有所下降,为xx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2%;财产性收入99.3万元,同比增长22.7%,增幅在各块收入中居于前列;转移性收入xx万元,其他收入xx万元,人均达到了xx元,同比增加xx元,增长4.9%。
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全力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把稳定粮食、畜牧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通过下达指导性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优化技术服务、强化考核督查等措施,落实“稳粮扩面、种足种好”和畜牧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发展要求,不断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能力。今年春粮实收面积xx万亩,同比减2.9%,单产212公斤、总产9.85万吨,分别同比增5.7%和2.3%,其中小麦单产增幅明显,平均亩产达270公斤,同比增长21.6%;早稻播种面积预计xx万亩,比去年增加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近70万亩,总体呈现面积平、产量增、效益稳态势。
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严峻。生猪生产量稳价跌,上半年生猪饲养量xx万头,同比增长1.4%,猪价自3月份开始持续在低位徘徊,养猪业进入亏损期。家禽生产因周边地区突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量价齐跌。1-6月,全市家禽饲养量2218.3万羽,同比下降13.1%;禽蛋产量3.42万吨,同比下降8.5%。4-6月份家禽业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二)全面加快农业“两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集聚资源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严格项目管理,狠抓质量进度和提升发展,推动“两区”建设不断深化。上半年,全市启动建设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项目29个,面积10.37万亩,目前已完成70%。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项目60个,总面积8.7万亩,累计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64个,其中主导产业示范区项目3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125个,总面积23.07万亩,总投资11.54亿元。同时,还新启动了四大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包括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园区、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园区、象山县大塘港现代农业园区和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园区等,规划总面积达到63万亩,目前,规划已经通过评审并陆续实施,先导区的公共服务(展示)中心已开始建设。
(三)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和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上半年,继续实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扶持,有68个项目通过预审;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实施意见,着手实施35个提质工程项目;开展全市家庭农场调研,制定了示范性家庭农场扶持办法,并开始示范性家庭农场评选。今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累计达到29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740家;家庭农场达到2754家,覆盖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
(四)不断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体系。以发展现代种业、推广高效农作模式、培育科技主体和建设公共服务机构为重点,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今年“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继续扩大,种畜禽育种平台和畜禽遗传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已新增甬优”制种面积8000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新开工建设岔路黑猪和甬系野鸭2个育种平台,续建优质种猪、xx獭兔、浙东白鹅、舜农土鸡等4个育种平台,并完成了北沙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线路制定。上半年,全市共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16个,建设水稻新品种示范方112个;实施6个攻关点开展单季稻百亩方亩产超千公斤攻关行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次。
(五)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种子生产许可证大检查和“绿剑”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在专项行动中全市已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11458人次,检查生产主体5352家次,发放宣传资料1.7万份。全市农资监管信息化已覆盖155家农资店,累计录入农资产品信息4614条;智慧畜牧业信息系统已覆盖70个乡镇、150余家生猪规模场,累计录入畜牧业相关信息450万条,已有327家养殖场实施生猪准出制度,占同期出栏生猪总量的75%,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上半年共完成部省市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6次,其中畜禽产品合格率为100%,地产农产品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5个。
(六)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农村“三资”管理。继续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强化监管检查,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今年指导督促各地健全完善各项“三资”管理制度,确定了22个“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目标任务,实施网络实时监管和定期财务公开检查。目前,全市近一半的村开始将原始凭证、经济合同等资料扫描录入财务处理系统,全市村级财务统一公开日公开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并探索和实践了互联网、数字电视、触摸屏等多种公开方式,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七)积极构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框架。目前,已为市政府代拟了三个政策意见,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xx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财政引导资金申报指南(试行)》已开始施行。这些已成为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今后三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将成为我市统领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来说,上半年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是稳健的,工作推进扎实有效。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一是农业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我市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不强,波动弹性较大。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市农产品出口成本加大,国际竞争力减弱。1-4月,我市农产品出口额4.55亿美元,同比减少1.9%,农业出口企业陷入订单缩减、利润下滑的困境。
二是种粮大户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农业产业档次提高,导致土地租赁流转费大幅上升。如宁海县长街镇土地租赁均价超800元/亩,涨幅达20%,给种粮大户生产成本造成明显影响。同时,农业季节性雇工不断减少,农业用工价格连年增长。从今年春耕生产情况看,一般用工价格已涨到每人120-150元/天,且部分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用工荒。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市、县两级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难落实,农业部门监管队伍不健全,监测能力跟不上,生产主体质量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加上周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安全监管难度和压力日益增大。
四是涉农类大学生引进难。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意选择农业领域,即使迫于就业压力到农业领域就业,也是“缓兵”之计,缺乏稳定性。同时,农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与大学生的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