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博爱县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8年5月25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业提质升级,农业发展调研第二组按照全市农业发展调研要求,结合全市农业创新、农业服务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就博爱县农业发展情况开展深入调研,调研范围涵盖典型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博爱县农业发展中的亮点和特色
博爱县辖5镇2乡2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村,人口38.5万,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26.3万亩。境内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较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效益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县。该县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吨粮县、全国首批小麦千斤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县等称号。
目前初步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禽养殖等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9.7元,较2011年8433元增幅达84.4%。现将博爱县农业发展中的亮点和特色报告如下:
1.伊赛肉牛产业化集群。博爱伊赛肉牛产业化集群的产业链有饲料加工、肉牛繁育、养殖、技术研究中心、肉牛屠宰加工、熟制品、副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商贸公司、连锁专卖店、商超等环节。集群覆盖区域为河南省十八个地市、北京、广州、武汉、天津、山西省、四川省、上海、安徽等县(市);2017年集群销售收入86.3亿元,协作企业68个,协助合作社41个,配套研发机构6个,配套批发市场3个,配套检测机构14个,其他配套机构2个,吸纳当地农民就业9162人,带动当地农户7690户。2017年公司总资产175032.45万元,销售牛肉39600吨,实现销售收入157496.33万元,净利润8801.51万元,上缴税金613.23万元。
该集群支撑龙头企业为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博爱县工业集聚区内,201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6257.8123万元,其旗下有焦作市劲牛养殖有限公司、焦作伊赛商贸有限公司、修武县伊赛饲料有限公司、修武伊赛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和修武县伊赛牛肉有限公司,郑州伊赛牛肉有限公司、武汉伊赛牛肉有限公司、北京伊赛碧福食品有限公司、广州伊赛牛肉有限公司、上海伊赛牛肉有限公司等34个子公司。
伊赛主导产品包括三大板块:鲜冻品 400 余种,肉制品 600 余种,电商产品 200 余种,共计五大系列:冰鲜/冷冻分割牛羊肉、调理牛排/牛肉饼、火锅料理、方便菜肴、休闲食品 1200 多个品种。先后与沃尔玛、家乐福、永辉超市、麦当劳、肯德基、呷哺呷哺、海底捞、双汇、南方航空、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产品分别通过了 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公司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河南省清真食品知名企业。伊赛牛肉先后荣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七届农运会和上合组织总理会指定牛肉供应商。
公司推行“龙头企业+养殖基地+金融机构+养殖户”
的肉牛产业化经营模式。大胆创新肉牛饲养管理模式:一是委托农户养牛。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成后,委托农户进场养牛,每个农户占用1栋牛舍,饲养肉牛100头。二是公司担保贷款。每个肉牛养殖户需缴纳保证金5万元,公司负责给每个肉牛养殖户担保贷款100万元,资金由公司统一管理。三是实行“五统一”管理。公司对养牛户统一供应架子牛、统一供应饲草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成牛回收。四是签订养殖合同。合同明确架子牛购进价格、饲草饲料价格和成牛回收标准及价格,养牛户饲养每批肉牛的购牛费用、饲草饲料费用、疫苗兽药费用只计入费用账目,每批肉牛收购后,对养牛户肉牛养殖利润进行结算。通过采取“合同养殖”、担保贷款、“五统一”管理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养牛户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提高了农户发展肉牛养殖的积极性,养殖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满足了龙头企业加工生产能力,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双赢。
2.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创业基地。焦作市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创业基地是焦作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由焦作市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博爱源)建设和运营。博爱源成立于2009年,是以蔬菜生产、简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注册“博爱源”、“孝敬”
两个商标。拥有四个“国字号”,是“全国蔬菜标准园”、“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中国蔬菜百强品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是焦作市最大的蔬菜生产企业,规模、效益和标准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博爱源生产基地核心区规划占地3000亩,,已完成第一期1100亩。高标准半地下日光温室138座,高档次占地5亩大拱棚13座,加上大田蔬菜,博爱源生产的孝敬牌蔬菜做到了一年365天,每天都有蔬菜。现有蔬菜品种20多个,温室大拱棚亩产值3万多元,农超对接直供郑州、焦作、新乡、洛阳、济源、晋城等6个城市的大中型超市。
博爱源吸纳2市3县区5乡镇20多个村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贫困户、科技人员、农村青年和农村能人等返乡下乡本乡人员300多人来博爱源创业。同时,带动周边孝敬镇和金城乡18个村800多人常年为这些创业人员打工。来博爱源创业就业的农民,最多时一天超过1000人。
博爱源通过产业带动的模式,做大孝敬蔬菜品牌。以博爱源蔬菜园区为核心,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优化服务,夯实产业基础。一是采取公司自建、种植户建、种植户联合建和入驻园区的公司、合作社建等多种形式,分批建设100座高标准半地下日光温室,100座高档次占地5亩大拱棚,为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创业就业提供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为在园区创业就业的贫困户及通过流转土地增收的贫困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力争早日脱贫。三是2018—2019建成有机肥生产厂,将园区的所有蔬菜秸秆变成有机肥,实现蔬菜生产的有机循环。四是2018年建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孝敬牌蔬菜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五是2018年在博爱县城区和焦作市市区开展孝敬牌礼品菜电子商务。六是2018-2019开通全年蔬菜采摘,在博爱源,不仅能采摘到蔬菜,还能采摘到不同品种的野菜。七是园区入驻关联企业50家。
3. 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5日,注册资金3000万元,注册地点为博爱县金城乡刘村。公司流转土地面积246亩,员工18人,是一家专业的研发类基础种子公司。公司2015—2016年共获得国家专利3项,2016年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年被焦作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
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玉米新型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基础种子公司,是河南省科技厅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DH技术、分子育种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玉米大数据育种,实现了玉米育种效率的成倍提升。公司秉承商业化育种理念,按照工厂化育种模式,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行玉米育种工序化和智能化,以期实现玉米新品种的批量化选育。公司所掌握的DH技术已实现诱导率15%、加倍率15%的效果,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利用此项新技术每年选育稳定自交系近3000个,创制了大批新型种质资源。公司选育的新型玉米杂交种地娃1号等3个玉米品种即将结束区域试验程序,20多个品种进入各级区域试验。
焦作联丰良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不仅做好优良品种研发,还将研发成果与一、二产业进行高效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公司主要将自有科研成果与引进科研成果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业务,与加工企业形成订单意向,进而联合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开展订单种植。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1万亩,实现与面粉企业无缝对接的优质小麦订单农业;发展“粮饲通用型”玉米规模化种植1万亩,实现种植户与养殖户有机融合订单农业;架起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桥梁,提高农民收入。
2016年在博爱县农业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立足博爱、辐射河南的“大户人家”种养业联盟(以下简称“大户联盟”),首批吸纳了博爱县范围内12家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合生产优质小麦、青贮玉米,供应面粉生产企业与肉牛、奶牛养殖厂,增收效果显著。
4.河南新源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源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生产基地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注册资金1000万元,该示范项目占地56亩。已建设成生产温室24000平米,其中生产温室(玻璃温室)22000平米,辅助厂房(办公、仓库、包装车间、配料车间等)2206平方米,生产性固定资产总投资4309万元(含生产设备)。公司目前主要是农业种植销售、温室大棚施工、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引进的荷兰水果番茄亩产可达到4万斤,大番茄亩产可达8万斤,并且实现温室全自动化控温技术、全自动化通风技术、全自动化阳光控制技术、全自动化灌溉技术、植物生长营养液配制技术、植物自动补给二氧化碳技术、熊蜂授粉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植物生长补光技术等。201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目前已经经营两期,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稳定生产。
在新源鑫现代农业温室中试基本成功的基础上,计划投资4亿元,规划现代农业玻璃温室20万平方米(含配套设施,共计约400亩),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用于育种、番茄、黄瓜、生菜、甜椒、茄子、草莓、菠菜、菜心、韭菜等蔬菜水果的生产。公司计划建设番茄深加工项目及2000㎡采摘观光温室,并配置多功能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宣传展厅,配套旅游采摘观光设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司计划通过出让引进吸收的先进育苗技术培育出的优质种苗给周边的农户种植,并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深加工,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
5.河南道地怀姜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道地怀姜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博爱县中山路与广兴路交叉口向西300米路北,厂区占地面积70亩,是集怀姜文化传播与交流,怀姜公共研发,怀姜公共储存与运输,怀姜创客培训与就业,怀姜企业孵化,怀姜产品展示与销售,怀姜示范加工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怀姜创客集群、怀姜标准化示范加工基地、怀姜公共仓储交易基地,并建立河南省姜及姜制品检测中心和怀姜工程技术中心。现在项目的创客众创空间框架初建成,标准化示范加工正在筹建,怀姜公共仓储土建正在进行中。
该项目由10个子项目构成,分别是:怀姜创客中心、怀姜公共仓储中心、怀姜文化研究会、怀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姜及姜制品检测中心、怀姜文化苑、古法晒伏姜生产基地、怀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商务洽谈中心(姜咖)以及怀姜集散交易中心。其中,怀姜创客中心为怀姜创客主体提供多方位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化办公楼3000平方米,可为创客主体提供商务办公、创业培训、营销设计、物流仓储、产品供应、贴牌加工、法律咨询、金融服务、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公共服务。创客中心可以同时容纳30个创客主体入驻,同时将设置会议、接待、沙龙、咨询等服务单元,该项目将为怀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博爱县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博爱县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北朱营村东,焦郑高速路南50米路西,成立于2013年5月,自经营土地500余亩,拥有150吨冷库一座,38座温室大棚,主要经营小米椒、礼品瓜、娃娃菜、朝天椒、洋葱、杭白菊及各种蔬菜育苗、技术服务及销售。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及返乡农民工800余户3500余人,其中残疾人和贫困户300户,年销售蔬菜1300余吨。
依托焦作市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引进试验示范辣椒、白菜等新品种35个,推广麦套辣椒一年双优双高集成技术、小麦-甜玉米-袖珍白菜(娃娃菜)一年三优三高集成技术等技术5项。到2020年,计划发展科研基地200亩,示范推广基地23000亩,到2.18亿元。计划新开展项目:中国焦作四大怀药国际博览园(焦作国际中医药康养城子项目)、利用微生物高新技术加工玉米高附加值产品、怀地黄、怀牛膝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近年来,合作社与郑州万邦国际、绿之恋、中奥公司、贵州老干妈有限公司建立了常年供销关系,今年准备筹措资金200万元,建成烘干、分检、冷藏等设施,确保合作户所产产品及时销售和利益最大化。此外,园区每年接待采摘游客上万人次。
二、博爱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近年来,在博爱县上下共同努力下,在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博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不少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对照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先进地区,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农业既是重点领域,也是基础支撑。目前,一些干部存在着农业在GDP中占比小、贡献率低、很难出成绩的思想,对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提质升级研究不深。此外,由于流转大户的经营土地都为农民的承包地,不能用于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为规避信贷风险,在流转大户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抵押的情况下,不愿向其发放贷款,制约了流转大户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贷款难得问题造成土地流转的流转期限短、面积小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需要。
2.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还比较少,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规模还比较小。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理标志认证不少,但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传统的农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供需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还需增量提质,示范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传统优势农业及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不充分。清化姜是我市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但由于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产品特色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3.农业经营主体不强,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必须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此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基础薄弱,应用新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包装的能力偏低;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经营队伍老化、弱化,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较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体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应用能力还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示范推广、市场营销等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户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各自为政”
,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使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更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农业的特色化离不开信息化,农户信息不通,会导致生产趋同化。由于许多农户不了解、不熟悉市场,往往在生产安排上彼此模仿,盲目跟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
三、促进博爱县农业发展的建议
博爱县的农业发展工作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农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职能分散交叉,统筹协调难度较大。二是财政支农资金分块管理、整合不够,对农业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的政策性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不健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动力比较弱,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三是政府对土地、人才、能源等生产经营要素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建议:
1.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提升深化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定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议明确深化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为建设绿色农业强县。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二是整合中央、省、市、县财政支农资金。加强涉农部门统筹协作,实行涉农项目多功能兼顾,涉农资金科学化整合,提升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高效性。要在金融支农的改革领域有制度性突破,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资金动能。三是切实发挥政府在农业用地、农用新能源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调节作用。在政策层面出台保障农业新型业态发展用地需求的相关措施。调节农用新能源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2.壮大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扶持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的“伊赛牛肉”、“孝敬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引导产业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层次,使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型产业。建议借鉴日本和牛的经验和做法,一是研究制定“伊赛牛肉”、“孝敬蔬菜”养种技术措施,二是研究“伊赛牛肉”、“孝敬蔬菜”经营者受益对策,三是研究“伊赛牛肉”、“孝敬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模式。从产业源头上稳定并强化“伊赛牛肉”、“孝敬蔬菜”产业发展,规范“伊赛牛肉”、“孝敬蔬菜”品种、产地和标准化种植方法,为“伊赛牛肉”、“孝敬蔬菜”产业的品种化、品牌化、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引进高学历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要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建议加大创业创新力度,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并将外出务工的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人吸引返乡,进一步激发农村新动能。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女性偏多,呈现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现象。当前急需通过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4.以“四优四化”为主线,实施“四大提升”计划行动。在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方面,以“四优四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发展,落实“四优五化”(四优即:优质怀药、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五化即: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品牌国际化),依托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实施“四大提升”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推进全市农业发展。一是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计划”,开展“十大项目建设”行动;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提升计划”
,开展“十大科技项目攻关”行动;三是实施“实用技术集成提升计划”,开展“十大实用技术集成”行动;四是实施“农业科技服务提升计划”,开展“十大科技服务”行动。
四、博爱县2018年农业重点工作安排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底线,以“七大行动”为重点,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农民队伍,用技能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用组织化带动产业化,用党建带动乡建,用乡贤培育乡风,用改革激发活力,探索一条博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一批“三农”工作亮点。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河南省森林城市和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争创省级、国家级乡村振兴战略抓手。
1.特色产业提质行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特色怀姜、优质林果、竹林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推进特色加工业提升,做强伊赛肉业产业化集群,做大澡巾布加工业,规范提升怀姜产品加工业,恢复特色竹编加工工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三品一标”总量规模,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2018年伊赛肉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澡巾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叫响“中国澡巾布之乡”
品牌,怀姜制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新增新型经营主体50家以上,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2万亩,完成2-3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孝敬蔬菜、博爱怀姜、初恋樱桃、玄坦庙冬桃”等农产品特色品牌。
2.综合环境改善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北部山区水系、城区水系和南部平原水系实施规划大连通,全面启动全域水系规划建设,推进竹林水乡生态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竹林生态景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建成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开展“空心村”整治,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3.文明乡风培育行动。创新开设“农民夜校”“农民网校”,全面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挖掘传承八极、山水、竹子、怀商等乡村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发展示范县”;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新乡贤”“最美博爱人”“孝悌之星”评选活动;建立健全农村“一约四会”,打造民风淳朴、文明有序的新农村。
4.乡村治理提效行动。
突出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强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联户、支部联村”“设星定级、评星晋级”等活动。推进“抓早抓小+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模式全覆盖,启动农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切实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打造治理有效、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5.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0000人次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创新培训机制,积极依托企业、中介机构开展订单式委托培训,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协会等市场主体承担培训任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抓好精神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重点打造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带贫、特色产业扶贫、特色技能培训、民盟共建等扶贫模式,全力夯实组织领导、作风建设、标准体系、督导考核等四个工作保障,进一步抓实产业、做强特色,树立样板,打造品牌,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7.资产资源盘活行动。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乡村资源;开展“三块地”(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乡村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激活土地资源要素活力,提升土地资产资本价值,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调研第二组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