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2 发布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惩戒教育”与班级管理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惩戒教育”与班级管理 ‎ ‎  王金玲 ‎  内容摘要:‎ ‎  教育惩戒,古已有之,教育要顺天致性,但惩戒教育不能抛弃,犯错不认错,顽固不化,出现反抗,不惜用棍棒来惩戒,惩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服从社会既定规则,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身心,惩戒教育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教育,只要使用得当还是会产生积极意义,使一个班级走上正轨。‎ ‎  关键词:惩戒教育   班级管理   良性发展 ‎  教育惩戒,在我国古已有之。教育的“教”字有这样一解:左边是孩子在学习,右边的反文是一个人拿着鞭子的模样。可能最初的教育就是离不开训诫的。但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法律条文出现,学生不服惩戒,家长不准惩戒,媒体推波助澜,在“去惩戒”的大潮下,不少老师发出了无奈的慨叹:“不知道学习的学生一定不要管,任其堕落就是了;不听话的学生一定不要惹,任其发展就是了;和老师作对的学生一定不要理,任期嚣张就是了;成绩上不去的学生不要生气,有工资领就是了……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谈”惩“‎ 色变,作为未成年人的引领者,应该担当重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管理、引导,在必要的时候少不了惩戒。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适时运用惩戒教育,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  一、   教育要顺天致性,但惩戒教育不能抛弃 ‎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奈美纽斯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法则,顺应孩子的天性,但也不排除惩戒,他在名著《大教学论》中一方面不希望”学校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戒。他们之所以应受惩戒,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爱玩。因此,在校园内追逐打闹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因此伤害了身体,甚至造成终身遗憾。我在班会课上反复强调不许课间追逐打闹,违者处罚——到操场上跑20圈(学校操场一圈250米),上有“高压线”,许多同学不敢,因不愿跑20圈而停止追逐打闹,但仍有少数好动者控制不了自己,避着我追逐玩耍,结果,一位同学在他人追逐时因地面滑而摔跤,头摔破了,我责令另一位追赶他的同学带他去卫生室包扎,并狠很训斥了他们,为了让其他同学受到警戒,我实施了惩戒教育,让追赶者去操场跑步20圈,一圈也不能少,从那以后,无论我在不在班里,追逐打闹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学生课间以跳绳、踢毽子为主,既让他们玩了,也加强了身体的锻炼,一举两得。‎ ‎  二、当学生犯错不认错,甚至顽固不化,出现反抗,不惜用棍棒来惩戒。‎ ‎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对惩戒也作了精辟的论述。一方面,他反对给学生过重的惩戒;另一方面,洛克也认为不能放弃惩戒。他认为“善与恶,奖励与惩戒是理性动物的唯一行为动机,是一切人类因之去工作、由之受指引的激励物和约束物,所以也应该用之于学生”。他说:“有一种过错,也只有这种过错,我认为是应当受到棍棒惩戒的,那就是顽固,或者反抗。”而“一旦发现了顽固即公然的反抗时,我们便不能假装不知道或不理会,而必须在它初次出现时就去加以克服与控制,只是必须小心,不要弄错,必须看准它的确是顽固而不是别的东西”,但是“奖励要与惩戒相结合”。惩戒是为了长善救失,但要适当。去年我班有一个“闻名”全校的顽劣学生——范刚,他自由散漫、抽烟喝酒、拉帮结伙,不服从管理,刚进我班时我三番五次找他沟通交流,可不见他身上的毛病减少,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感到很头疼,油盐不进的家伙,怎么对他实施管教呢?大道理说了一大堆都没用,软的不行,来硬的,他人高马大,比我高出一头,抓住他的错揍他一顿!但怎么揍呢?他会反过来揍我吗?我很疑惑,不管不问,任他发展下去又觉于心不忍,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还是应该尽最大努力“挽救”‎ 他,有一天晚上我刚放学到家,学校德育处打来电话说范刚在校门口打架,我急忙赶回学校,他的父母也已来到学校了,我看德育主任的脸都气成白色的了,范刚还和他狡辩,我朝范刚的父母使了个眼色,随手摸了把笤帚,轮起来朝范刚的屁股上打去,他先是一愣,没想到我会揍他,接着想反抗,被他父母制止了,我仍然不停,连续打了十来下,看来屁股被打疼了,范刚不停地用手揉屁股,一脸怒色,也感觉有失面子,不再狡辩了,我又把他拉到我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劝说他,他终于承认了错误。在以后的日子里,范刚真的变了,虽然学习成绩没有多大提高,但打架的人群里没有他了,他回到了我们班同学当中。范刚的转变,也使我班的其它同学对我刮目相看,不敢再违反纪律了,我班的管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 ‎  三、惩戒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服从社会既定规则,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身心,特别是不要奴隶化他们的道德。‎ ‎  康德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要能服从社会的既定规则,如果出现不服从的行为,就要受到惩戒,惩戒的目的是消除其野性。我们的孩子天生有一种不容“社会化”的烈性,就好象一匹烈马,你给他们定的规矩他们不能认真去遵守,所以班里总是小事不断,让你操碎了心,比如佩带首饰,男生女生都有玉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安全起见,学校不允许佩带首饰,我在班里宣布,佩带首饰者,警告三次后再发现就没收,大部分学生又把首饰取了下来,还有少数想试试水的深浅的,自宣布之后起,每发现一次就把他们叫出去,给他们讲道理,还没等到没收,他们统统自己收了起来,为什么他们那么听话呢?我做学生工作时,对学生没有任何的挖苦嘲笑和看不起,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对我有信任感,其它小事慢慢也就不制自止了。‎ ‎  惩戒教育虽然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教育,只要使用得当还是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耐挫能力。可以使一个班级走上正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