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1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实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0 实用的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五篇 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1 大家好,我是政史系 _x_的 x_,是这学期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支教生。记得上学期我也是和大家一样坐在下面,怀着好奇的心,听学哥学姐讲话,同我们交流支教心得。今天我也能够站在这里同大家分享支教经验,我感到非常激动。
支教生活转眼即逝。在这半年里,我成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害羞而有点自卑的小女生。在那里,我找到了自我,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回了自信。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我的支教生活。
我支教的地方是忻府区三交学区上寺小学,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那会去的时候,天气很热,一开门,那蛾子啊蚊子啊全飞进来了。飞来飞去,要不就撞我们脸上了。不敢躺在床上,一躺下就发现有小虫子,特别是那种有二十多条腿的小动物,伙食也不好。去了教室,黑板快和粉笔的颜色一样白了。那粉笔一写就断,真的挺艰苦的。但是我没有难过,我在空间里写了这么一句话:既然选择,就只顾风雨兼程。这正好是一次历练的机会。接下来,我的支教生活开始步入了正规。
那么说说教学。我带的是四年级的数学。学生存在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回家不写作业。调查之后,才知道,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爸爸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有的孩子父母不识字,没法监督孩子做作业,还有的是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嫌他们作业多,一放学,就让孩子去放牛。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把作业在课上完成。在教学中,一定要心中有爱。当你支教了,你会发现,很容易喜欢上成绩好的学生,但是又容易忽略成绩差的学生。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当我开始讲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生连加法和减法也经常算错。其他同学做题速度很快,而这两个学生一节课连一道题也做不出来。当时我就崩溃了。
可最后想一想,他们那么小,连最简单的计算都不过关,那将来在社会上怎么生存呀。于是,上课我叫他俩上黑板做题,下面的同学做五道,我让他俩做一道,下课让他俩去办公室做题,有了进步就给予鼓励,他俩现在进步很大。
我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差生,不要心急,要耐住性子叫他们,让他们在每一小步的前进中树立自信。
接下来说说班级管理,我们班有个小男生,人称小霸王,他的指甲特别长,其他同学悄悄告诉我:是专门打架用的,这个小男生数学特别好,但品德有问题。有一次我们大扫除,他躲在厕所不出来,我让学生叫出来,问他为啥不扫,他说没扫帚,我指着远处:那不是 过去取!这个小孩竟然说 取过来你扫啊?我当时就懵了,这孩子咋这样啊,。然后开始批评他:首先我是你的老师,你应该学会尊重老师,。其次,你看其他同学都在积极劳动,看你,虽然学习好,可是不爱劳动,还经常欺负其他同学,这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好学生应该是品学兼优,你这样子,老师怎么会喜欢你呢 我把他骂哭了,过了一会,他也开始劳动了,而且很积极。下节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做游戏,我拉住他的手,那小孩特别激动,高兴边跳边叫 老师拉着我的手 ;;;;;;;;;;那会就觉得孩子的世界很单纯,虽然不懂事,但需要
我们耐心的教导。那会我真正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含义。
接下来说说与人交往方面。去了支教点我们交流最频繁的是当地的教师以及咱们一同下去的支教生。当地的老师特别热心,只要跟他们处好关系,我们有困难,他们特别乐意帮助。比如在办公室轮你值周了,你要主动打扫干净卫生,给老师们倒点水啦。还有就是不要把电脑拿到办公室里打游戏,也不要大声的放流行歌曲。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大学生,他们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生活中比我们的经验丰富的多,虚心向他们请教,你会受益匪浅的。
虽然在办公室里开玩笑可以给生活增添点乐趣,但是千万别过火。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像我们在学校里,舍友间
同学间,相处久了,难免会以损人为乐,但去了那里,千万记住,必须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另外,和其他支教生也要处好关系。我们下去是不同系的同学聚在一起,个性又不同,难免会有摩擦。有的人说,就半年,我不待理他,吵一架或者打一架半年之后就没事了。干吗吃亏的总是我,干吗老让着他呀。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半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就是亲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需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度过难关。我们下去的是五个支教生,四个女的,一个男的,我们相处非常融洽。虽然没电视,但放了学我们自娱自乐,过的挺开心的。有些事情比如没倒垃圾啊 不打水啊 某句话冲的`你啊 这些都不要放在心上。也许是他忘了或者他没注意,一定要宽容,有的时候,自己确实受了委屈,但要学会忍。这也是成熟的标志嘛! 最后就是火炉的问题。明年开学,有些地方还要生一个多月。有的同学说生火炉的地方就是最艰苦的地方。其实我觉得有火炉的地方是最幸福的地方。我们一起下去支教的那些同学抱怨说,暖气太冷了,脚也冻了,每天都在感冒。我就告他们说,我们生得火炉,可热了,我穿一件秋衣都出汗,他们是羡慕嫉妒恨啊。其实,生火炉一点都不难,校长告我说:人要实,火要虚,生火炉要一步步来,先放柴,柴着了再放炭。我们那有个湖南的支教生,他以前没见过火炉,可学了几次后,人家看的火炉可旺呢。而且经常在上面煮挂面什么的,老夸火炉就是好。
其实,大家不要担心自己会到不好的地方,哪里都一样,关键在自己。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一,要有同艰苦环境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二要有宽容之心,忍一时风平浪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三是要耐心教学,认真对待每位学生,不要把情绪带到讲台上,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每天脚踏实地的教学。
我相信,只要在座的各位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支教生活一定是精彩的。最后祝大家支教快乐。
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2 党委引领党员带头合作社支撑贫困户受益 一、基本情况 彭桥乡位于正阳县城南 17 公里,全乡总面积约 76.9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51 万亩,总人口 2.81 万人,辖 9 个行政村,181 个村民组。2014 年全乡有贫困户 523 户 1784 人,2015年初脱贫 145 户 538 人,2016 年初脱贫 331 户 1101 人,2016 年新增贫困户 353 户 597 人,
2016 年死亡 3 户 4 人,目前全乡有贫困户 397 户 738 人。因缺技术致贫的 2 户 3 人、因缺劳动力致贫的 27 户 72 人、因缺资金致贫的 11 户 25 人、因病致贫的 273 户 464 人、因残致贫的 74 户 151 人、因学致贫的 10 户 23 人。其中贫困村有两个:大刘村有贫困户 86 户 145人,何庄村有贫困户 76 户 200 人,其它 7 个村共有贫困户 235 户 393 人。
二、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彭桥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以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为基点,扎实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确保 2016 年何庄村脱贫,20XX 年大刘村脱贫,20XX 年其他各村贫困户全面脱贫。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成立了由刘嫒玲任组长、乡长邓彦雷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任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督促、协调、检查等工作,重新调整了人员,增加(两名工作人员到办公室工作)了力量。制定了《彭桥乡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各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二是周密部署、完善机制。多次召开党委会、班子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实行了网格化的帮扶机制(即每村由班子成员任网格长,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任副网格长,帮扶责任人为网格员)和党委抓党建的周一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帮扶精准、推动有力。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有力。乡财政安排工作经费一万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2、广泛宣传、大造声势
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动员。先后召开乡村干部会、党员、群众大会等以会代训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同时,邀请县委农办副主任王国玺在我乡举办的党员干部大讲堂上举办了精准扶贫专题讲座;组织班子成员、支书主任和脱贫攻坚办公室成员到上蔡五龙乡、罗山尤点乡学习精准扶贫成功经验,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社会宣传广泛。充分利用乡村电子宣传屏、宣传栏,悬挂标语、横幅,印制精准扶贫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五到村、六到户、七到人等内容,营造了扶贫攻坚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走村入户讲解。乡里组织 9 个宣传摸底组,会同村组干部、第一书记,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同时对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特别是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3、规范程序,精准识别 一是明确标准、严格程序。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是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为使贫困户底子清、对象准,乡党委、政府按照上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在国家贫困标准以下(如 2015 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贫困户标准为 2855
元以下)和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贫困户识别标准,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贫困户识别办法,按照报查评审批等环节,采取宣传发动、普遍调查、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深度核查、党委审定、公告建档八步工作法,由包村班子成员带队,乡村组干部参与,组织 9 个调查摸底组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调查活动,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拟定贫困户,并对拟定出的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核实签字,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进行最少不低于 7 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核,确定贫困户对象。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
二是创新措施、精准管理。创新实行了一卡两书三图四表,一户一档精准管理。一卡即一套帮扶联系卡。帮扶责任人要有一张记录帮扶对象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帮扶卡、帮扶对象要有一张明确帮扶责任人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的联系卡,便于开展帮扶活动;两书即贫困户申请书和帮扶责任人日志,反映了贫困户申请程序及与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三图即贫困户情况图、帮扶措施图和帮扶成效图。全面、形象、精准地反映全乡贫困户贫困现状、帮扶过程、帮扶成效的具体情况;四表即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脱贫规划表和贫困户帮扶人帮扶情况表,全面反映贫困户发展需求、帮扶规划、增收目标等情况。通过一户一档的精细管理,真正实现了把扶贫对象识准、把贫困原因核准、把困难家底搞实、把帮扶措施落实的两准两实。在推广一户一档的同时,村建立起一套村级档案资料库,包括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贫困户评议会议记录、民主评议统计表、贫困户确认报告、村扶贫工作规划等,成为一户一档的有力补充。
4、结对帮扶,因村施策 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部门、企业参与,开展了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
一是各类政策性项目到村。2014-2015 年为贫困村何庄村,积极争取了千亿斤粮食项目 1350万元,修路 16.5 公里、建桥 129 座、打井 142 眼,地埋管地埋线 8820 米、疏通排水沟 24公里、植绿化树 7500 棵;争取了饮水工程项目 510 万元,建标准化水厂一个,解决全村 832户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争取了近 60 万元的村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一个,改善了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争取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 70 多万元,使全村 17 个自然村 20 村民组全部通上水泥路。今年,按照脱贫任务要求,重点实施完成何庄村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和个别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等;同时完成大刘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实施千亿斤粮食项目,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二是结对帮扶、产业发展到户。1)、在结对帮扶方面:除牧原公司在我乡的一二分厂、驻马店人禾有限公司麾下正阳县古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何庄村结成帮扶对子,亲亲蔬菜公司、县信赖集团与大刘村结成帮扶对子外,两个贫困村的帮扶单位市科协、县工会、县委党校和乡村干部分别和全乡的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结对原则是:市县驻村单位班子成员和乡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 3 户贫困户,股级干部和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帮扶 2 户贫困户,
乡村普通党员干部每人帮扶 1 户贫困户,并要求所有帮扶人员做到五个一即有一套帮扶联系卡、一本帮扶工作日志、每周入村到户走访一次、一套帮扶措施办法、取得一个好的成效。在结对帮扶中,摸清了各贫困户情况和致贫原因,并针对贫困户制定了帮扶措施,根据致贫原因开展帮扶活动。如何庄村 76 户 200 人中因缺技术致贫的 1 户 1 人、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 12 户 47 人、因缺资金致贫的 4 户 6 人、因病致贫的 37 户 89 人、因残致贫的 17 户42 人、因学致贫的 5 户 15 户。
2)、在产业扶持方面:9 月 1 日,召开正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彭桥分会成立大会暨产业扶贫推介会,驻马店人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阳县古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延洲作了扶贫推介,提升了干群对产业扶贫重要性的认识。
该公司在经营发展中,制定了扶贫计划,决定采取优先租赁贫困户土地、优先使用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种植蔬菜和利用到户增收补贴资金入股分红等形式,为贫困户提供用工岗位、技术等支持,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提高贫困户收入;同时该公司利用彭桥乡招商引资企业牧原公司沼液,采取公司+基地+农业产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群众抱团流转或种植有机蔬菜(荠菜、上海青),带动全乡农民增产增收。大刘村与青青蔬菜公司联合,对有意愿且有一定劳动能力、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由贫困户承包种植蔬菜大棚 71 座,每人每天一百元的劳务费,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争取的增收到户项目资金 50 万元为基础,每个贫困户年底分红不少于 3000元收益;另外 5 月 5 日围绕扶贫攻坚在何庄村委举办了全县第一期月嫂知识培训班;5 月 19 日县残联在何庄村开展助残行动,为残疾人送衣物、轮椅等;7 月 5 日围绕扶贫攻坚在乡文化广场举办了秋季农作物高产创建培训班,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三是精准扶贫到人。一是对一部分病残户、无劳动能力户,全部给予社会兜底。目前,已申请办理贫困户低保 89 户、危房改造 30 户,9 月底,完成了贫困村何庄村贫困户的低保、五保办理和危房改造任务;年底,完成贫困村大刘村和其它各村贫困户的低保、五保办理和危房改造任务。
二是对有意愿且有一定劳动能力、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就地安置到驻马店人禾有限公司正阳县古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牧原公司在我乡一二分厂工作。如何庄村郑庄的郑如山等,已安置牧原公司工作。
三是对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帮助申请两免一补、并将助学金政策落实到人;对考取大学的贫困户大学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目前全乡已补贫困户中小学生 16 户 17 人,现金 8950 元;资助贫困户大学生 4 户 4 人,现金 1.4 万元。四是对需要资金支持的,协调帮助其办理小额贴息贷款。目前已为何庄村贫困户余世全办理小额贴息贷款 5万元。
5、建立制度,保持沟通 乡村建立了脱贫攻坚推进机制。乡里每月要与帮扶单位县委党校、县总工会主要领导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每周一下午召开班子例会制度,对扶贫攻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部署、解决。实行每月最后一周周四下午帮扶责任人汇报制度。贫困村何庄村汇报会由乡党委书记刘嫒玲、县总工会副主席陈昊和乡党委副书记马继广具体负责;贫困村大刘村
汇报会由乡长、人大主席和第一支部书记韦准具体负责;其它各村由包村的班子成员负责,重点听取每一个帮扶责任人定时走访、帮扶措施落实和帮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等情况,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期研究解决,确保帮扶工作有序进行。村里实行每周二工作例会制度,主要通报上周工作进展,安排当周工作,针对每个贫困户的脱贫工作进展及时进行文字整理归档,对生产、生活中发现的克难、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6、发挥作用,认真扶贫 我乡共有市县下派第一支部书记两名,分别是大刘村第一支部书记、市科协学会部部长韦准,何庄村第一支部书记县工会副主任科员胡玉成。他们长期在机关工作,相比一般村干部,政策熟路子广。到任后,吃住在村,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为第一要务,走村入户访民情,了解致贫原因,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所住村贫困户走访多次,准确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如:大刘村第一支部书记韦准能随时说出贫困户住址、家庭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帮扶措施等,并把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相结合,4月 13 日在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爱莲带领下,驻马店科普大篷车开进大刘,开展了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学校赠送科普书籍 500 余册;何庄村第一支部书记胡玉成 8 月份还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对所驻村贫困户了解 1 遍,了解帮扶动态和贫困户的需求,4 月 25 日县总工会主席隗正军与其班子成员到何庄村开展访贫问计走访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米和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误区。认为我县人均耕地多,精准扶贫无需下力气就能完成脱贫任务。
二是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三是我乡的贫困户绝大部分是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和因病致贫户,产业项目带动实施有一定困难,且重大病人和精神病人要想实现如期脱贫目标,需要整合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提高治疗的报销比例;整合出台大病救助政策,让他们能看得起病。
四、下步工作开展 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结合各村贫困人群的实际,采取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基础设施改善、技术培训、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分类施策。
1、社会保障到户方面:对一部分是病残户和无劳动力户,乡里今明两年在低保、五保办理、危房改造等方面全部兜底到位。
2、在资金扶持方面:对有意愿且有一定劳动能力、不能外出务工且缺少资金的贫困户,乡村将积极协调帮助其办理小额贴息贷款。
3、产业扶持到村方面:加大与驻马店人禾有限科技有限公司、牧原公司等合作力度,以产业项目为引领,实施产业带动,实现贫困户脱贫。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方面:积极与市县
科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联系,组织开展技术教育培训,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5、基础设施到村方面:结合县乡开展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借助一事一议、千亿斤粮食(大刘)、土地平整项目和乡村畅工程、饮水工程等落地实施,加强农村水田林路建设,确保村庄实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做好人,种好菜,成好事!有古耕,食乃安! 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3 20__年,州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办、政办《关于印发<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党办发〔20__〕7 号)精神,在深入摸排、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切实瞄准扶贫对象,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努力实现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目标。现将 20__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塔木根赞格村贫困现状 ㈠村队概况。塔木根赞格村位于博乐市以西 5 公里,距离青得里乡政府所在地 1 公里,在博温公路南侧。全村人口 192 户、728 人,其中常住户 165 户、常住人口 633 人,非常住户 27户、95 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 142 户、562 人,汉族 13 户 39 人,蒙古族 8 户、28 人,哈萨克族 2 户 4 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占 88.8%。全村四老人员 6 名;常住人口中 80、90后年青人 187 人,占总人口的 29.5%,其中维吾尔族 169 人,占 90.4%。全村耕地面积 1376亩,人均耕地 1.9 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队。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一座砖窑承包费每年 7 万元。20__年农民人均收入 8750 元。农村党员 16 人,团员青年 22 名,民兵 6 名,十户长 8 名,信教群众 210
人。村委会(文化室)建筑面积 500平方米。
㈡贫困人口现状。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共计 45 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25 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20 户;贫困人口共计 108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43 人、无劳动能力 65 人。贫困户中低保户 11 户 16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1 人),扶贫低保户 18 户 61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29人),扶贫户 16 户 22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13 人)。家庭人口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5 户 8 人;部分人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20 户 68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35 人、无劳动能力 33 人);家庭人口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20 户 32 人。有劳动能力家庭致贫原因主要为缺资金、技术、土地等,发展基础薄弱、增收途径少。无劳动能力 65 人中,因老丧失劳动能力 34 人(伴有残疾3 人、精神原因 1 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 13 人,因残丧失劳动能力 5 人,因精神原因无劳动能力 2 人,16 岁以下未成年人 11 人。
二、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帮扶村队精准扶贫工作 ㈠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扶贫工作规划、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出现困难和问题,负责扶贫效果的评估和
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州卫生局住村工作组和联系帮扶村两委班子联合成立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面摸清贫困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就业情况和主要诉求,分类建档立册,按照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要求,精准制定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㈡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会同村两委一同制定了《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脱贫三年规划》、《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 20__年脱贫计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帮扶单位和责任人。二是根据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一户一策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精确瞄准,为扶贫对象制定具体可行的脱贫帮扶计划。三是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 45 户贫困户扶贫手册填写工作,对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登记分类汇总成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㈢建立责任机制,开展结对帮扶。
一是建立了党员干部包户脱贫和领导带头结对帮扶制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住村工作组成员结对帮扶 2-3 户贫困户,普通党员、干部、职工每人帮扶 1 户贫困户。其中20__年确定的 9 户 22 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任务,由州卫生局领导、下属单位负责人、村第一书记各包 1 户负责脱贫。
二是建立了住村工作组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工作组成员按照每人 2 户的标准结对帮扶12 户贫困户。5 月民族团结月,工作组干部集中走访了结对子结亲戚帮扶对象,每人拿出400 余元生活补助为结对亲戚购买了生活用品。
五是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每名农村党员联系帮扶 1 户贫困户,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优势,帮助结对贫困户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助就业、促增收。
四是积极开展慰问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 16 户贫困户,送去 4800 元慰问金和价值 2000 元大米清油等慰问品;六一儿童节前夕,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向 20 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七一建党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了 3 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合计 1300 元;上半年 2 名贫困户因病去世,住村工作组代表局党组给其亲属各送去 500 元慰问金。
(四)突出分类施策,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申请全部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保障范围,落实医疗和教育扶持措施,确保全部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原因而中途辍学。二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分类扶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和自身发展条件,因地因户因人制宜,采取精准帮扶措施,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脱贫。今年以来,协助 23
户养殖户办理养殖贷款、已成功申办贷款 12 户,其中贫困户 3 户。
扶持 80、90 后贫困户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并积极帮助其联系销售渠道,首批 70 羽鸡已顺利
出售。多方协调推进扶贫解困,6 月初湖北省卫计委领导给塔木根赞格村 1 户结对子亲戚(贫困户)送来 80 只羊(其中生产母羊 40 只)、价值 5.6 万元,成功帮助 1 户 4 人实现脱贫。三是积极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劳务创收扶贫。努力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加强对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引导,采取组织季节性劳务创收、引导长期转移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
3 月份以来,多次为村里劳务经纪人提供用工信息,协调联系了 7 家用工单位和多个劳务输出项目,帮助村民联系就业岗位,累计转移剩余劳动力 200 余人。四是加强培训,全力助民增收。积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主动为贫困户送劳动技能技术、送务工创业信息、送惠民政策、宣传社保政策等,帮助贫困户培育致富产业,促进增产增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 月 22 日邀请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来村开展培训,50 余名农户参加了培训。
㈤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帮助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积极配合村两委完成了困难群众安居房申报、遴选等工作,20__年 20 户贫困户申请了住房安居房建设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政府按照每户
3.85 万元的标准给予建房补助 77 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义诊和医疗帮扶,解决群众就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4 月 1 日联系 5 名医疗专家到青得里乡 4 个村队进行了义诊,其中在塔木根赞格村义诊 233 人次、赠送药品价值 4000 余元、免费检查为村民节约费用 3000 余元;对 1 名长期患病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积极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和费用减免,送去 1000 元救助金;主动带 2 名因家庭困难未就医患者就医,协调医疗机构减免门诊及住院费用 2700 余元;2 月份以来有 5 名村民住院,工作组获悉后立即到医院进行了探视,对其中 1 名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工作组干部自发送去了 500 元现金;积极协助 1 名老党员办理了新农合慢性病手续。同时积极争取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争取早日结束村里无村卫生室、群众就近看病难的问题。
三是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工作组干部在农忙时节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农活,1 名工作组成员还扭伤脚踝造成骨折住院手术治疗。四是是推进惠民生项目实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投入资金 5.2 万元,实施了亮化工程,为村队主巷道安装太阳能 LED 路灯 11 盏,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㈠深化结对帮扶。继续深化城乡党组织联系共建活动。
落实领导干部、工作组成员、机关党员、农村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明确结对子帮扶人员工作责任,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
㈡持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做好新建灌溉机井和农用道路升级改造前期调研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概算、资金来源和报批等准备工作。二是继续积极开展医疗帮扶,经常开展送医送药下乡,针对塔木根赞格村无村医,群众看病不方便的突出问题,组织医疗专家到村里为村民免费义诊、送医送药下乡。实施老年人健康关爱工程,为村里 65 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三是争取项目
新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建成后面向社会招聘村医或由博乐市青得里乡卫生院下派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解决村里无村医和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四是积极开展慰问走访和扶贫帮困等活动。
㈢推动劳动力转移助民增收。
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外出务工,引导中青年女性到城市开展家政服务,增加家庭收入。加强教育引导,转变 80、90 后剩余劳动力就业观念,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持续增加。
㈣全力帮扶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在全面改善 45
户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分类扶持措施、整体推进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以 20__年扶贫计划确定的 9 户 22 人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为重点,压实责任、落实措施,努力实现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4 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国家号召,根据省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 6 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 50 个村民小组,723 户 3079 人,贫困人口 2354 人,占总人口的 76.4%。上述 6 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__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 6 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 17 个单位进驻 6 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
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08.5 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 11.3km 通畅工程,解决了16 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 4 万元实施了群观 3 组 1km 的通达工程;投入 6 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 1.01km,解决了 3 个组近 100 亩水田的灌溉难题。
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 75.3 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 4 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
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 10 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 11、14等 4 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 140.2 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 15.5km,其中高压 1.2km,新装电表 253 块,投入 5 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__年,荆溪等 6 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 100 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 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__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 1470 人,人均增收 167 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__年我镇 17 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 34 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 6 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 40 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 245 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 400
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 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 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 485 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 236 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 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
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5 自全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区直机关工委与区招商局、镇综治办等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准确把握精准扶贫行动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精神,多次和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一道进组入户,为困难户、脱贫户问诊把脉,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脱贫门路。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双湾镇龙寨村概况 龙寨村位于双湾镇中心地带,该村共有村民 196 户、人数 855 人,总耕地面积 4366 亩,人均 5 亩。该村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外加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现脱贫户 6 户、困难户 1
户。该村虽没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整体并不富裕。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谋富思路不宽。增收门路窄,基本都是靠种地为生,且人多地少,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二是土地贫瘠。村里连年耕种,土地生产力透支,土壤贫瘠。三是信息闭塞。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跟不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并且农村实用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率低。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个别家庭由于老弱病残障等原因,经济收入来源少。
二、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扎实有效的开展。
1.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和引导。开展集中宣讲 2 场次,入户宣讲 50 多人次;二是组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进村上党课。在双湾镇龙寨村,由区绿化局党委书记郜寿昌同志从四个方面对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进行讲解,使机关、农村党员干部接受了深刻的党性知识教育。
2.脱贫入户调研,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在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结束后,由我单位牵头组织,各单位领导带头在第一时间深入帮扶村户调研座谈。帮扶单位和干部职工及时深入村户进行对接,并采取发放帮扶卡、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截至目前,每名干部入户均在 10 次以上;干部入户对接率 100%。
3.找准增收路子,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帮扶村制定了规划,帮扶干部为帮扶户制定了年度增收计划。各帮扶单位结合单位自身优势,重点围绕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找准帮扶村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提出了合理化发展建议意见。
4.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帮弱助困。
一是逢年过节送温暖。在春节来临之际,工委组织帮扶单位走访慰问帮扶户家庭。每到一户,都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要求,向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并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折合价值 3000 多元。
是送化肥助春耕。在春耕之际,全体帮扶干部开展了集中捐款活动,为帮扶农户购买了春耕化肥等物资,折合价值 4000 多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增强了帮扶户增收致富的信心。
三是获取信息送报刊。为进一步拓宽联系村的信息渠道,区机关工委充分发挥送刊下乡活动,坚持每周为双湾镇龙寨村送去《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甘肃经济日报》《金昌日报》《光明日报》各 1 份,每月党支部工作、求是、紫光阁图书各一本,帮助农民朋友能够及时知晓新
政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
四是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在 10 月 17 日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各帮扶单位走访慰问帮扶户,为他们送上大米、清油、牛奶等物资并开展政策宣讲。五是送政策谋发展。帮扶干部按照对接名单逐户走访了对接农户,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农户贴息贷款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帮助有困难的农户申请农村救助基金。
5.大走访、回头看。全区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开展以来,龙寨村各帮扶单位干部本着不漏户、不缺户、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的原则,逐户详细询问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了精准扶贫回头看入户登记表。对于长期不在村组居住的农户,则通过电话联系获取了真实信息。干部入户率达到 100%。同时,借助本次入户机会,为农户送去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有关政策资料(低保评定、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医保救助等),并进行了简要宣传宣讲。通过帮扶单位干部逐户走访讲解,为农户化解矛盾纠纷、疏导情绪、反映民意起到了积极作用。
6.着力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工委坚持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各帮扶部门通过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促和谐活动,耐心劝解、沟通和引导,对一些因土地征用、家庭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逐一摸排化解,群众的情绪得以及时疏导。消除了各类不稳定因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7.注重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基层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使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8.集中开展走访,确保数据精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配合各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协调会议精神,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抽调干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及大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使大数据采录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区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深深感受到,精准扶贫是搞好全局工作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策。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突出精准扶贫,实现率先发展、率先脱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活动、全区重点工作、转变工作作风等相结合,帮扶单位干部切实深入帮扶村户,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积极为帮扶户出点子、谋思路、讲政策、送信息、引资金,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和困难。帮扶户增收致富信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为民富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力度
不断加大。
2.促进乡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帮扶单位把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行动与帮扶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认真分析现状,抓住政策机遇,帮助帮扶村找准了发展路子,制定了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乡村谋划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感明显增强。结合帮扶村实际,帮扶单位主动协助镇村协调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帮助实施了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环保、危房改造等项目。坚持以落实改善民生,促农增收为目标,全力攻坚协调,集中分工落实,重点在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了帮扶成果、帮扶效果和经济效益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帮扶单位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通过开展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的走访活动,积极协调化解纠纷,维护当地稳定。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化矛盾于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4.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序推进。坚持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劳务经济三大支柱产业。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和项目扶持,积极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推进环境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快速推进,富民兴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总书记说: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对困难家庭学生,积极争取助学资金,进行力所能及的资助。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小学至高中学业,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2.发挥各帮扶单位优势扶贫。根据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动员部分单位成员到该村进行考察并与该村进行项目洽谈合作,资助该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项目。
3.加强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与涉农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村民提升种养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