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2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问题学生”转化的密码——浅谈问题生转化策略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问题学生”转化的密码——浅谈问题生转化策略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更加应该如此,只要拥有一颗火热的爱心,一双细致入微的眼睛,持之以恒地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灵活、准确地把握转化的契机,问题生就会丢掉“问题”,走上健康成长之路。转化问题生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对问题生的转化也是成功教育的魅力的显现,也是教育艺术和以德育人的教育价值取向和追求。‎ ‎ ‎ ‎  一、爱心——问题生转化的前提。‎ ‎ (一)谈心——感受真诚友谊。‎ ‎    我们教师要怀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爱是人世间最有感染力的感情。爱心是教师走近学生的法宝,教育问题生不仅需要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奉献出无私的爱,倾注大量的心血,去感化他们。‎ ‎    我班有一男生,从小患有先天性耳聋,同学们嘲笑他像个“傻子”‎ ‎,因此,他十分自卑,性格古怪,经常以打骂同学来发泄他内心深处的不满。我接手这个班后,主动和他接触,利用课余时间多去关心他,找他谈谈心。在谈话的过程中,拉近了与他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了他的信任,他有什么话也愿意对老师同学表达了。“教师的榜样就是无形的号召”。同学们也纷纷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心。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男生现在不但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了,而且学习也有了兴趣。看到他的进步,他的笑容,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 (二)家访——搭建爱心的桥梁。‎ ‎   “问题学生”不仅学校担心,连家长也讨厌。当前形势下,仅靠学校一方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发现问题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传递给家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睿智的目光去挖掘他们,通过家访,担当传递爱心的使者,搭建爱心的桥梁。‎ ‎    性格倔强的王小花,因从小失去母亲(听说她的母亲跟父亲争吵而喝农药致死的,因此她对父亲成见较大)父亲又经常出门在外,缺乏父母的疼爱和教育,养成了不听话、叛逆的性格。父亲更是对她失去了信心。动不动就打骂责罚她。我了解了这一问题后,及时家访和他父亲沟通,肯定了小花同学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在一次《我的父亲母亲》习作中,小花同学写到:“母爱——‎ 对我已是永远的期盼!遥不可及的梦想!父亲,虽然存在于现实中,但父爱却让我感到越发陌生。爸爸,我常回忆起6岁那年,一次发高烧时,您背着我去医院看病时那温暖的背,那焦急的神情!我真渴望再生一次病,再次感受久违的父爱。然而,我每次做错事的时候,爸爸总是又打又骂,我快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了……”当我把这篇文章拿给他看时,这位汉子潸然泪下。我建议他努力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多花些时间陪陪女儿,跟她谈心,让她感受父亲的爱。同时我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她更多的关心,让她学会感恩;我还让她的父亲写一封《给女儿的信》检讨自己的不足,提出对自己和女儿的希望。现在,她判若两人,性格开朗、活泼大方。我还送给她“阳光女孩”的美称。‎ ‎ ‎ ‎    二、信任——问题生转化的基点。‎ ‎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问题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偶尔有些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我们教师不能时时盯着他们的这些短处不放,除了批评还是批评。我们必须给问题生以同样民主、平等的人格地位,让他们一样有参与集体工作的权利。‎ ‎    王强在我班上可以说是个“破坏大王”,他天生好动,时常破坏学校公物,不是今天弄坏了玻璃,就是明天弄坏了桌椅……‎ 经过几次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后来我发现他很勤劳,在劳动课上表扬了他的优点。所以,我就任命他为劳动委员来参与管理班级事务。自从他当上了“官”以后,不但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而且能积极主动地修理破损的公物。‎ ‎ ‎ ‎    三、引导——问题生转化的坐标。‎ ‎    一般来说,问题生往往不被人关心,不被人重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呵护和引导。我班有一男生,从小时候开始就迷恋与电脑和手机,听说四、五岁就熟悉各种类型手机的功能,并能熟练操作,对于电脑更是一接触就懂。他的父母亲认为没事,没有适当给予控制,由于经常让他玩电脑、手机,造成他现在虽然已进入学校读书,但仍无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时间他坐不住,不听老师的话,我行我素,经常在教室后面或走廊“流浪”,让家长和老师都十分苦恼。后来,我发现该生很喜欢看漫画,又喜欢画漫画,我抓住这个关键点,对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先与其家长配合多利用时间给他讲漫画故事,也一边教育他要把书读好了,以后才能做一位真正的“漫画家”。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学期多的时间,该生已经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认真听课了。‎ ‎ ‎ ‎    四、监督——问题生转化的保证。‎ ‎   ‎ ‎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要有一套具有约束性、规范的管理体系。作为其中的成员,必然要受到规范的制约。如我班的吴涛然,活泼好动,但是他的养成习惯很差,自己的学习用品不会整理,总是丢三落四,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差,事事总想依赖他人。对于这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我总为找不到对策而头疼。后来,我发现该生对老师的表扬反应很强烈。于是,我在班级上搞了一次“生活小能手”的评选活动。要评上“生活小能手”的就要学会整理学习用品、动手操作、学会生活三个项目全部达标才能入选。在评选的过程中又具体制定了许多达标要求。如有学生违反了制度,就会被扣分,并将结果公布贴在教室,以便让全部同学一起监督其的行为。一旦发现吴涛然的书包整理得好些时,我就在他的名字下面加上一颗星,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渐渐地,他的红星多了,他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 ‎    总之,只要以我们的智慧和赤诚之心呵护问题生,尊重、信任他们的人格,适时引导他们,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分析研究每一个“问题生”的成因,科学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关注每一位学生,我相信所有的问题生将不再是让我们教师头疼的问题了,他们一定会健康成长的,一定会成为教师的得意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