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04-22 发布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 ‎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1  时间回到1793年,地点是距离北京150公里的热河,出场人物是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全权代表罗德﹒马戈尔尼。马戈尔尼以给大清帝国皇帝乾隆祝寿的名义到此,真正的目的却是一个中国人眼里的革命性目标,与中国签署一个贸易协定。他尤其要尝试着,让中国尽可能再开放几个自由贸易港。   但是,马戈尔尼得到的答复却是乾隆以诏书形式写给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允许英国以附属国方式加入中华文明圈,而英王关于互派使团和开放市场的要求尚未被提及就被否定了,信中写道,”我们瞧不起技术戏耍,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产品”。   在1995-1999年间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康拉特赛茨看来,1793年是一个正在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华的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两个陌生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对方显示,自己是何等的进步和文明。他们相逢然而却错过了接轨的机会。”   马戈尔尼回国后写的报告在欧洲迅速传开,向昔日欧洲推崇中国的情节泼了一盆凉水,而中国也坐失了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欧洲接轨的最后一次机会。   面对欧洲的快速发展,中国却一无所知地停滞在那里不动了,直到2XX年后,1978年,邓小平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中国人才通过“真金白银”的好处理解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贸易使双方得到好处。英国在19世纪以此理论为基础单边取消了自己的贸易限制,中国则在加入wto后以内外力结合的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以上是赛茨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中的故事,这是一部被《德国财经时报》誉为“十多年来反映中国的最好的著作”。该书XX年在德国出版后,德文版已再版了十次,累计销量达500多万册。   赛茨先生1934年出生,先在德国学习古典语言学、历史、哲学,后在美国福勒策学院学习国际经济和政治,他曾任外交部长根舍的政治秘书及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12余年,随之先后出任驻印度、意大利大使,继1995-1999年任驻华大使后,又出任驻日本大使。这样的学识和经历保证了《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成功。   德国人是最讲究逻辑的民族,而理性、客观、简洁正是赛茨作品的优势。他的作品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史,即中国从16世纪之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到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崩溃,以至到当今重新崛起的过程。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被赛茨描述的清晰、简洁,不仅结构完美,而且语言文雅、史料周全、评述贴切。   由于作者的目标远大,以至于你把作品当成一部《简明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为过。但是,简洁的文风和深刻的抽象能力,使得赛茨可以抓住要害,把握其作品主旨所需要的内容。   该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介绍古老中国富有盛名的历史,她数百年间在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诸方面作为世界最进步的文明国度的辉煌时期;第二部是关于中国在19世纪那最灾难深重、最难以叙说的衰落;第三部讲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新中国;第四部是邓同志时代,那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阶段;第五部是江同志时代,是继承邓的遗产,进行最艰难的改革并且把国有企业逐步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阶段。   为了解释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会在2XX年前衰落,为什么会在2XX年后复兴,赛茨把研究的架构拉得很长,而且还专门拿出一章来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一个靠伦理道德的凝聚力治理的国家”,赛茨的研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文化并不具备侵略性。   研究了儒家文化和中国宋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后,赛茨的结论是“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与儒家的道德和统治体系并不协调”,这导致了中国在15XX年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分界点上没有走出另一条道路。同时,他甚至由北宋王朝被区区600万人的女真族灭亡,得出了“儒家道德及其管理体制中的第二个弱点”:无力抵御任何军事力量,怀着一种和平主义的信念,认为凭借自己的道德优势足以抵抗任何来犯之敌。   赛茨的作品在德语世界已经获得了声誉和欢迎。其实,对中国读者来说,更应该阅读这样一部外国人视角的中国“大国史”。读完此书,可以得到的最大感慨,应当是德国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客观的研究视角。   而这两样东西,似乎是中国人传统中所不足的。因此,尽管对中国的历史我们也许熟悉得多,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自身的民族情结,很可能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原本应该对自身有所助益的结论,这也正所谓是“只源身在此山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是一面多棱的镜子。   赛茨在其作品的最新中文版本序言中还对中国寄予了新的希望,“现在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和规模,以至于它为自己也为整个世界提出了一项这样的重大任务:要以新强国的姿态和平地加入到世界体系中。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消除恐怖主义、维护环境和形成平等而稳固的经济关系诸方面,中国不仅要有责任感,而且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赛茨对如何应对中国的大国复兴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陈旧的工业和技术强国必须有意识地让位于新的强国,这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面对“中国的挑战”不是凭借贸易保护主义去维护本国的劳动市场,而是要靠大规模的结构改变来适应发展。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2  时间回到1793年,地点是距离北京150公里的热河,出场人物是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全权代表罗德﹒马戈尔尼。马戈尔尼以给大清帝国皇帝乾隆祝寿的名义到此,真正的目的却是一个中国人眼里的革命性目标,与中国签署一个贸易协定。他尤其要尝试着,让中国尽可能再开放几个自由贸易港。   但是,马戈尔尼得到的答复却是乾隆以诏书形式写给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允许英国以附属国方式加入中华文明圈,而英王关于互派使团和开放市场的要求尚未被提及就被否定了,信中写道,“我们瞧不起技术戏耍,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产品”。   在1995-1999年间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康拉特?赛茨看来,1793年是一个正在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华的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两个陌生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对方显示,自己是何等的进步和文明。他们相逢然而却错过了接轨的机会。”   马戈尔尼回国后写的报告在欧洲迅速传开,向昔日欧洲推崇中国的情节泼了一盆凉水,而中国也坐失了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欧洲接轨的最后一次机会。   面对欧洲的快速发展,中国却一无所知地停滞在那里不动了,直到2XX年后,1978年,邓小平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中国人才通过“真金白银”的好处理解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贸易使双方得到好处。英国在19世纪以此理论为基础单边取消了自己的贸易限制,中国则在加入wto后以内外力结合的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   以上是赛茨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中的故事,这是一部被《德国财经时报》誉为“十多年来反映中国的最好的著作”。该书XX年在德国出版后,德文版已再版了十次,累计销量达500多万册。   赛茨先生1934年出生,先在德国学习古典语言学、历史、哲学,后在美国福勒策学院学习国际经济和政治,他曾任外交部长根舍的政治秘书及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12余年,随之先后出任驻印度、意大利大使,继1995-1999年任驻华大使后,又出任驻日本大使。这样的学识和经历保证了《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成功。   德国人是最讲究逻辑的民族,而理性、客观、简洁正是赛茨作品的优势。他的作品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史,即中国从16世纪之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到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崩溃,以至到当今重新崛起的过程。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被赛茨描述的清晰、简洁,不仅结构完美,而且语言文雅、史料周全、评述贴切。   由于作者的目标远大,以至于你把作品当成一部《简明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为过。但是,简洁的文风和深刻的抽象能力,使得赛茨可以抓住要害,把握其作品主旨所需要的内容。   复兴,赛茨把研究的架构拉得很长,而且还专门拿出一章来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一个靠伦理道德的凝聚力治理的国家”,赛茨的研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文化并不具备侵略性。   研究了儒家文化和中国宋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后,赛茨的结论是“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与儒家的道德和统治体系并不协调”,这导致了中国在15XX年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分界点上没有走出另一条道路。同时,他甚至由北宋王朝被区区600万人的女真族灭亡,得出了“儒家道德及其管理体制中的的工业和技术强国必须有意识地让位于新的强国,这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面对“中国的挑战”不是凭借贸易保护主义去维护本国的劳动市场,而是要靠大规模的结构改变来适应发展。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读书心得体会3  时间回到1793年,地点是距离北京150公里的热河,出场人物是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全权代表罗德﹒马戈尔尼。马戈尔尼以给大清帝国皇帝乾隆祝寿的名义到此,真正的目的却是一个中国人眼里的革命性目标,与中国签署一个贸易协定。他尤其要尝试着,让中国尽可能再开放几个自由贸易港。   但是,马戈尔尼得到的答复却是乾隆以诏书形式写给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允许英国以附属国方式加入中华文明圈,而英王关于互派使团和开放市场的要求尚未被提及就被否定了,信中写道,“我们瞧不起技术戏耍,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产品”。   在1995-1999年间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康拉特?赛茨看来,1793年是一个正在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华的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两个陌生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对方显示,自己是何等的进步和文明。他们相逢然而却错过了接轨的机会。”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节选!   马戈尔尼回国后写的报告在欧洲迅速传开,向昔日欧洲推崇中国的情节泼了一盆凉水,而中国也坐失了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欧洲接轨的最后一次机会。   面对欧洲的快速发展,中国却一无所知地停滞在那里不动了,直到200年后,1978年,邓小平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中国人才通过“真金白银”的好处理解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贸易使双方得到好处。英国在19世纪以此理论为基础单边取消了自己的贸易限制,中国则在加入wto后以内外力结合的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以上是赛茨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中的故事,这是一部被《德国财经时报》誉为“十多年来反映中国的最好的著作”。该书2000年在德国出版后,德文版已再版了十次,累计销量达500多万册。   赛茨先生1934年出生,先在德国学习古典语言学、历史、哲学,后在美国福勒策学院学习国际经济和政治,他曾任外交部长根舍的政治秘书及外交部政   策规划司司长12余年,随之先后出任驻印度、意大利大使,继1995-1999年任驻华大使后,又出任驻日本大使。这样的学识和经历保证了《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成功。   德国人是最讲究逻辑的民族,而理性、客观、简洁正是赛茨作品的优势。他的作品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史,即中国从16世纪之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到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崩溃,以至到当今重新崛起的过程。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被赛茨描述的清晰、简洁,不仅结构完美,而且语言文雅、史料周全、评述贴切。   由于作者的目标远大,以至于你把作品当成一部《简明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为过。但是,简洁的文风和深刻的抽象能力,使得赛茨可以抓住要害,把握其作品主旨所需要的内容。   该书由五个部分组成:   赛茨的作品在德语世界已经获得了声誉和欢迎。其实,对中国读者来说,更应该阅读这样一部外国人视角的中国“大国史”。读完此书,可以得到的最大感慨,应当是德国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客观的研究视角。   而这两样东西,似乎是中国人传统中所不足的。因此,尽管对中国的历史我们也许熟悉得多,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自身的民族情结,很可能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原本应该对自身有所助益的结论,这也正所谓是“只源身在此山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是一面多棱的镜子。   赛茨在其作品的最新中文版本序言中还对中国寄予了新的希望,“现在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和规模,以至于它为自己也为整个世界提出了一项这样的重大任务:要以新强国的姿态和平地加入到世界体系中。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消除恐怖主义、维护环境和形成平等而稳固的经济关系诸方面,中国不仅要有责任感,而且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赛茨对如何应对中国的大国复兴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陈旧的工业和技术强国必须有意识地让位于新的强国,这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面对“中国的挑战”不是凭借贸易保护主义去维护本国的劳动市场,而是要靠大规模的结构改变来适应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