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2 发布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 ‎  今年教育局进一步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在新课改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了“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效益年”等活动。教师在不断的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我进一步的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功能等几个方面的改革,而不仅仅只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课程改革不能只偏向教学方式改革这一方面。教学当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如:自主学习、有效教学、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它们的教学理念没有变,都是在围绕新的课程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生物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新课改给我们指出了教学的方向。   新课程没有实施之前,上级有关领导提前先让教师们做热身运动,在2002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发了《走进新课程》一书进行理论学习。我还记得在2001年参加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的学习。在学习时“生命科学院”的王永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以前都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说明教师的伟大,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然而,现在的新课程,就不能再这样衡量一个教师,应该说教师是大蜡烛,学生是小蜡烛,用大蜡烛把小蜡烛一个个都点燃,让他们放出自己的光芒”。当时我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在2003年我们开始使用新教材,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在这七年里,我们不停的学习、体验、摸索、实践、交流、反思等等。现在回过头去品味王永胜教授的话很有道理。我们真应该当一个大蜡烛,把每一个小蜡烛都点燃,应该怎样去点然,现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教师角色的特征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过去对教师的职业价值,人们大都习惯于从义务的角度去认定和规范。从教师对社会贡献的层面上,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园丁,如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比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的确,教师好比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好比春蚕,索取的是树叶,奉献的是蚕丝。这种说法让人感到了教师职业的一种悲壮色彩,似乎教师的劳动只是单纯地为学生成长而付出。教师的劳动过程只是在不断耗费自己,没有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更缺少自身发展和专业提高的过程 。从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来看,很少思考或研究教师在职业工作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尤其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   通过今天的交流使我又回想起15年前看的那篇文章,在1995年《生物学通报》第二期里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堂生动的英国中学生物复习课”课的知识点主要是三大部分1.人的消化系统(学生扮演各个器官、功能和食物的关系);2.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板画、剪纸、贴图、讲解);3.能量代谢(学生有营养物质调查表,有具体的数字,有相关的参考资料、学生对自己统计的数字一一进行讲解,说明能量代谢的全过程)。那就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起到组织、引领、评价的作用。整个课堂,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快乐的学习兴趣浓厚,十分投入,达到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师只进行点评。   当时我看了这篇文章真的很想尝试,但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也有很多困惑,课堂上怎样控制?为了上这一节课得准备多长时间?课堂上能完成吗?等等的疑问。从我们开始使用新教材以后,对新课标的不断理解,尤其在我们最近的三年里搞得活动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多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年我们推进的是“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下到基层听课也是以它作为把手来观察教师的实施情况。我到目前为止走了七所中学,农村学校去了马滴达、三家子、八中。从整体上来看,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有意识的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思考,体现出“以学为主”。多数学校用学案上课,是小组围坐似的座位。从课堂达标来看,多数教师就是把学案中的习题,进行对答案;有的是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家进行校对。   我从听课当中感觉到有两种现象存在:一种是;教师拿着学案在走老路,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指挥,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制约,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这样的课堂管理,无形中给学生布下了一个条条框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课堂目标的落实不到位。另一种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但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教师显得很无奈,对现在的教学方式开始产生疑惑,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针对这些问题我就设计了一份学生问卷调查,我想了解一下学生的心态,对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否喜欢。问卷共有20个选择题,对三所学校(四中、六中、七中)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我做了统计和分析。对以下几个题我做简单说明:7题你喜欢老师哪一种教学:选择B的有68%A、老师教了新知识后,你再进行学习B、老师只给予新知识前置性的学习资料,你自己再进行自学探究8.现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你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选A的有56%A.很有帮助    B.有些帮助     C.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9.现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你更有效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 )选A的有56%、选B的有39%、选C的有5%A.很有效果  B.基本上能理解  c.不能,需进一步改进16现在的教学方式你对生物课的学习内容的感觉是。选A的有85%A.生动,记忆深刻    B.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20.你希望生物教师如何为你上课?  (   )选A的有55%A.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予以适当点拨B.多媒体辅助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教师讲、学生听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存在,对13.你喜欢生物上课的形式是    (    )A.传统课  D.多媒体课   C.两者结合   D.无所谓14.哪种生物课的形式使你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  )A.传统课  D.小组讨论   C.两者结合  ‎ ‎ D.无所谓在一个班级里调查竟然有40%和30%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现在要说明的是,教师真应该好好自我反思一下,从自身上找原因。我建议教师做如下的反思:1.你的课堂是否有足够的激情?如果不够,原因在哪?   教师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可以直接感染学生的,有时甚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如果精神萎靡,玩世不恭,可以想象学生会怎样?老师如果能激情澎湃,精神饱满,充满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的学习活动等,学生都会认真对待。   2.你的课学生是否学得快乐?如果不够原因在哪?   快乐学习是有效学习的保证,而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学习,则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同样一个知识点,如果一个知识点是通过教师的一言堂讲述给学生的,即使讲得再精彩学生也不一定买账。教师独霸课堂是最低效的教学。所以,要让学生学得快乐,就必须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把教材上的枯燥的知识点或者结论性知识转化成为学生探究课题,让学生们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亲自探索科学的秘密,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天生具有探索未知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充满欢乐。   3.这节课你的预设提纲是否过于局限?生成是否足够?如果不够应如何改进。   预设提纲过于详尽,其实就会导致强迫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走,如果情况是这样,则说明教师没有把足够的问题抛给学生,没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你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考范围就过于狭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预料之外的生成就不够,而意料之外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成果,对于鼓励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可替代的。   4.这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有多少?学习是否积极主动的?如果不是原因在哪?   预设问题必须有效,有效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于不同学生的评价要区别对待。一个性格内向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往往对于老师的评价更加在意,这样的学生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即使回答的问题不尽人意也尽量找出闪光点。而有些学生傲气十足,则有必要在评价时一分为二地进行,优点要放大,但缺点一定不要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