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4-22 发布

2020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5 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1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 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 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 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 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 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_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 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 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 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 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 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 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 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 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 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 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_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 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 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 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 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 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 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 定会好好珍惜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2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 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 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 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 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 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 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 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 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 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 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 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 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 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 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 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 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 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 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 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 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 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 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 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 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 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3 根据当前教育环境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0_年 12 月 11 日,教育部对原有《纲要》进行了 修订,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十六字工作方针”——全面推进、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指导、协调发展,以及“四个结合”基本原则——科学性与时效 性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 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该指导纲要主要陈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心 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通过该纲要的学习,我充分意识到了当前学校心理教育重要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老师尤其 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加大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和关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 工作,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培养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虽然,国家各大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建立心理咨询室,全方位 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但是,毕竟,心理学的知识博大精深,不是所有老 师都接受过正规的心理辅导培训的,另外就是心理咨询室,虽然各学校都有设置,但实事求 是的说,一方面是普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配置都比较简陋,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心理问题 普遍认识不够到位,缺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勇气,有了心理上的问题,连主动向班主任求 助的想法都很少,想要学生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就对老师们提出了 更高的教育要求,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主动自觉地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 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 师表的作用。但不得不考虑当前的中学教育环境,还是普遍讲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第一标 准,学校自然还是将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师们 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有的老师发现学生课堂有异常行为,无非就是两种处理方式,要 么作为课堂捣蛋分子交由班主任作为违纪情况处理,要么以扰乱课堂秩序为由直接训斥学生,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固然也有不定时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是由于场地、经费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毕 竟很少,而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参加,群体活动,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 其微的。 综合来看,真正能够为学生心理发展挑起重担的责任还要落到班主任肩上,还要落到班级管 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才是有效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 最可行最有意义的方式。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班会的组织和开展,班主任在 班会组织中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合理加入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团队建设、心理训练、 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队游戏、心理情景剧,等等,将空泛的心理教育化为实实在在的学 生亲身参与其中,真实感受,自我内化提升的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教育,同时, 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是深刻深远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4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 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 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 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 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 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 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 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 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 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 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 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 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 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 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 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 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 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 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 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 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 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 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 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 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 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 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 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 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 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 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 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 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 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 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 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 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 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 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 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 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 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 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 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 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 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 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 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 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 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 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 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 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 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 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 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 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 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习如何有效地交 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 学习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 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 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 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许 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 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 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 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 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 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学校“提高认 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 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 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 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 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 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 “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 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 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 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 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 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 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 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 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 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近年来,我 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 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5 在上大学前就听说大学要开设心理健康科,于是我就一直在猜测,心理课到底是怎样的,是 不是老师会给我们讲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呢,是不是社会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这一类听起来很 高深的课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上了第一次心理健康课。四个班的同学们一起在一个大 阶梯教室里上课,气氛跟高中的时候很不一样,教室里回响着老师扩音器的声音,感觉上课 的气氛比高中要轻松很多。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不了解,但是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教室里 变得很活跃,同学们都很激动,积极的讨论起来。老师跟我们讲了很多心理学上的有趣知识, 比如情商的高低和智商的高低对人以后的发展的影响大小。 心理健康课与大学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谈到的大学生宿舍关系,现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 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大学宿舍里寝室之间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 个很严峻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从没做过粗活,家 里的人都围着他转,说白了就像小皇帝一样,到了大学以后,在宿舍里没人围着他转没人听 他指挥,没有人帮他做任何事,这个重大的转变就会使他突然变得很不适应,而这时候心理 的调节就十分的重要。有的人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老师眼里的宝,天 天被老师表扬着,被同学羡慕着,难免会心高气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在一个层 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没有人崇拜自己了,没 有一群人来仰望自己了,心里的落差不是一点点,而在宿舍里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副不 屑与别人为伍的模样,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远了,如果再加点儿坏脾气,就会被大家排挤, 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宿舍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宿舍的室 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块儿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人一个月不洗澡,有的人每 天半夜煲电话粥,有的人特别自私,一点儿东西都不让别人碰......这些久而久之都会成为引 起矛盾的导火索,但其实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用为别人着想的方式,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 决的。大学其实是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人在大学的生活就是在模拟着以后走入社会的生活, 在大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以后走入社会能够如鱼得水的基础,也是在走进社会之前提前的演 练,所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代的“微表情”知识。微表情是指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作出的表情, 这个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实情绪,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而这个微表情多用在刑侦之中,起 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微表情我们也能够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真实的交 流。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人处在社会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需要经历,有的人从此一 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击之后变得更强,有的人永远悲观,所以他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在每 次挫折之后都暗示自己“我能行”,所以他终将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的乐观的态度,才 会将你引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