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2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用心灵贴近外来生的心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用心灵贴近外来生的心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外来群体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他们遇到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是他们面临的巨大困难,同时也是他们就读的学校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据统计我校现有在校学生三百多人,外来民工子弟已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本地学生逐年减少,外地学生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到来,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与本地学生相比,有些学生的自身素质相对落后,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在品行上有缺陷的、在学习上处于落后的学生较多,他们有的对父母不孝顺,有的对老师不尊重,有的对同学不友好,有的对自己缺乏信心,有的对集体、对学校、对班级缺乏关心、爱心。引导学生遵规守纪、克服陋习是我校工作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 ‎    ‎ 前几年,我校的外来民工子弟每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他们学业跟不上,行为也不规范,很多教师将他们视作差生,不予以重视。由于大量民工子弟的增加,对他们教育的成败已直接影响到了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水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消除对外来民工子弟的偏见,打破外地生、本地生之间的界限,改变以往对外来民工子弟漠视的态度,用心灵贴近外来生的心,把他们当作我们这里的一部分,就好比自家的孩子,下面谈谈我校的一些做法。‎ ‎    一、更新观念,形成共识,树立信心 ‎    全校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不另眼看待外来学生,用真心、爱心、耐心去呵护外来学生,使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让学校成为没有歧视、平等、友爱的大家庭,让外来学生感受到学校、教师、同学的温暖。‎ ‎    学生一旦踏入学校的大门,很多人笼统地称之为“上学”,这种说法很显然是狭隘的、模糊的。在家长认为,也许上学是为了读几册教科书、认识一些字、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生到校应该是“受教育”。不仅仅是用“读书”来把学生在校的阶段概括,还有关键性的“做人”。学生在校求学阶段,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发展形成的阶段,也是身体、思想逐步发育成熟的阶段,所以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如果任何一方面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就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合格人才。长期以来,我校在帮助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努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出巨大努力。‎ ‎    因此,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发挥创造性,努力把养成教育做好,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能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    二、分层目标,拓宽渠道,注重实践 ‎    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有所差异。我们开展教育工作时,按年级分层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循序渐进,使之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低年级抓引导,重习惯。中年级抓养成,重实践。高年级抓规范,重实效。‎ ‎    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把学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一定的环境,加强“做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载体,强化对学生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开学初,利用“学规范,学做人”这一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气氛。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生活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养成教育深入人心。‎ ‎    积极引导学生取材于身边的小事,把与学生相关、密切受影响的因素抓住,组织讨论,召开“我为班级添光彩”的主题班会。增进理解与沟通,加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让优秀的外来民工子弟参与到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中来,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地溶入到班集体当中。在开展的“争创”活动中,提出“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共创文明校园”‎ 的号召,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处入手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经过宣传发动,具体实施,总结评比几个阶段,评出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若干,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震动,收到良好效果。在开展“争创文明、整洁、平安校园”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对学生提出“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讲究卫生、争创整洁校园。”的具体要求,从动员到实施使学生加强自身行为的约束。‎ ‎    同时,我校注重事事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对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精心设计、严格管理,在校园醒目处悬挂名人名言、文明标语牌,对学生起着正面积极的暗示作用和熏陶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每天早晨,就能看到整洁的环境,地面干干净净,上课秩序井然,课间活动正常。‎ ‎    实践证明,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开辟多种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做到行为文明、举止得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    三、严爱结合,树立榜样,形成规范 ‎    1.严格要求与尊重关爱相结合 ‎    ‎ 由于多种原因,外来家庭中,父母长期不在家,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教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班主任要安排父母在家的同学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对于他们偶尔出现的违纪行为,教师要态度和蔼地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对外来民工子女要多投入情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之一。‎ ‎    同时提出更高的,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育要求;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他们,相信他们通过自己努力能达到预期的教育要求。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提出严格要求,包括提出明确具体、力所能及的教育目标,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努力目标,对学生行为作必要的指导与监督。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尊重、信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外来民工子女,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 ‎    2、榜样示范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 ‎ 以榜样的示范教育为主,又辅以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关于教育孩子,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作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我们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一是为人师表作示范。我校教师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二是先进人物作示范。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向雷锋、赖宁等英雄人物的学习。还从身边选出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三是优秀学生作示范。我们经常发现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及时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国旗下,接受同学的鼓掌激励。‎ ‎        为此,学校营造了良好氛围,促进外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让学生认清道理,明辨是非,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外来民工子女学生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多了,尊师守纪的人多了,热爱劳动的人多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    四、家校配合,齐抓共管,科学教育 ‎    由于外出务工,家长普遍感到生活的压力巨大。而在工作中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作。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民工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外来家庭的家庭教育意识,尤其是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缺少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教育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有些家庭在平时的教育中威严有加,民主不足,家长打骂体罚孩子现象十分普遍。他们平时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和内心感受,处理问题—般都是独断专行,绝对权威。因此,我校采取了以下的方式。‎ ‎   ‎ ‎ 首先,帮助外来工家长更新观念,指导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利用家长的爱子心切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爱子之心是家长积极教育子女的原始动因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促进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利用家庭的教育功能去全面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社会需要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一切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去做和能够做到的。助家长了解掌握孩子的成长特点,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了解孩子是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 ‎    其次、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可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教咨询热线、进行家访、书面指导、电话联系等形式,以不断提高家长家教的整体水平。通过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以德育目标为依据,互相配合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团队组织及一切工作人员在教育要求、步骤上保持一致。学校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与家庭、社会联系,统一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并使学校内外的教育影响保持连续一贯。‎ ‎   总之,学校为外出民工子女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取得家庭、社会的支持,为他们创设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很快地溶入到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受到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同所有其他学生一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