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1-04-25 发布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202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5 篇 2021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1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 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 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各级部门机关、基层组织在工作开展中,要加大对民法典的学习力度,切实提高民法典的相 关知识,用心用情的帮助需要的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不受损害。大家切实抓好 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作决 策、办事情、抓落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得 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民法典编纂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立法过程都充分体现了把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就是一大亮点。二是符合国情和实际。明 确规定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物权编、合同编草案修改完善担保物权、__型担保有关规定,优 化营商环境,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三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典,增加家庭家风建设内容,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 治精神。四是贯穿儿童优先原则,保护婚姻家庭关系和妇女合法权益。 作为基层干部,农村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面对着广大的基层群众,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 对于民法典的获取途径和获取能力稍弱,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熟知、掌握,更好 的保护自己的自身权力不受侵害。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2 作为全国两会的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即将 生效的《民法典》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民法典》共七编,依 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 计 1260 条。《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 《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律 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 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 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 “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 休戚相关。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 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不仅能统一民 事法律规范,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 从 1954 年到 2017 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 60 多年 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 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 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 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 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 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从一个人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 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 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3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 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 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 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 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 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 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 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 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 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 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 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4 今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民法 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了更好地学习民法典,本报邀 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律师,谈谈最近学习民法典的体会。 身份权入典意义重大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二条确立了亲属之间的身份权,第一千零一条规定身份权的保护可以 参照适用人格权保护规则。这无疑是丰富民事权利体系的重要条款,为更加全方位保护民事 权利打下坚实基础。身份权是自然人基于亲属关系而享有的民事权利。由于现代社会进化到 “从身份到契约”,身份权的客体不再是他人的人身,而是身份利益,因而身份权的演化相 对复杂,兼具双层结构,是对内外两种法律关系的概括,且“内外有别”,对内往往表现为 一种请求权,对外则有明显的支配权特征。法律适用上可以做到更加精确地规范复杂社会关 系;法律效果上可以更加突出伦理秩序对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身份权明确写入民法典关系 重大,代表着我国法律文明和法治水平达到空前程度,是社会治理又一重要手段。 之前,我国立法对身份关系的界定和规范一直比较薄弱。大量身份权纠纷,例如试管婴儿生 殖细胞匹配错误、婚外情、欺诈性抚养、胚胎的使用和放弃等案件的审判常常困难重重。下 一步,在《民法典》指引下,司法实践将达到一个新高度:一是以身份权的法律规定作为依 据,依照保护人格权的规则,对侵害身份权的行为课以侵权责任,更加公平高效地保护当事 人各项合法民事权利;二是深化和细化身份权双重结构,合理协调身份权与人格权之间的权 利冲突,例如如何实现生育权效益最大化,研究权利位阶,精准评价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 益,让人们生活得更自由、更幸福。 婚姻家庭编的亮点 婚姻家庭编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亮点值得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一、增设“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 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 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该规定在于面对日益增高的离婚率,以降低冲动离婚的概率。 二、“婚前患有医学疾病”对婚姻效力的影响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减少至三种,删除了患有医学疾病的情形, 在第一千零五十三条的可撤销婚姻中,规定了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 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但《民法典》未明确规 定“重大疾病”的适用范围,还需后续司法解释给予填充。 三、提高对无过错方的保护力度 1.增加了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时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对无过错方的权益进行了进一 步的保护。 2.完善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增加“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性条款, 由法官掌握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形,拓宽了实际生活中多种严重过错导致离婚的情 形,为弱势方的权益提供了更加宽泛的保护。 四、反复起诉离婚离不成的难题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 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有助于反复起诉离婚却离不成的难题。 民法典的临时保护制度是最高的法律。编纂民法典,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的 新要求,形成更完备、更切实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较为有效的 权利保护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因未成年人的父母家人由于疫情需要隔离、治疗,全国多地发生未 成年人临时性陷入监护缺失的情况。经过各级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保护等机 构积极主动作为,联合其他部门,上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然而,各地的具体解决办法 由于缺少法律规定作为依据,在具体的做法和效果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针对突发事件期间 可能出现的某些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无人照料的情 况,《民法典》总则部分的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 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该条款的规定对于 临时监护的条件、主体及其责任的规定有利于兜牢被监护人的生存底线,为临时性监护提供 了法律制度的保障,很好地体现了《民法典》为民立法、以民为本的立法目的。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 5 新颁布的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对更好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6 月 16 日,在《求是》杂志发表名为《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 权益》的重要文章,为更好地推动民法典实施提供了指南和遵循。在民法典的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好、宣传好、遵守好、 维护好民法典,才能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 和水平。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民法典。民法典专业性较强,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与人民群 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各级各领域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通过自学、专题辅导、 集中研讨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仔细钻研了解,做到相关法典条款了然于胸,为熟练 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干部要带头宣传民法典。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法典。 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 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学习资料、开展 专家讲座、进行案例解读等多种方式把民法典各条各款讲深讲透,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 让民法典走到真正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障 自己的合法权益。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民法典。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律己。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敬畏民 法典,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提高政治站位,不铤而走险,不 打法律擦边球,深刻认识到依法治理才是最可靠、最稳定、最长久的治理。领导干部要敢于 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阳光下行使权力和开展工作,做遵法守 法的模范标杆。 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民法典。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各级 行政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 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在执法过程中,领导干部需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意识,规范自身行为,明确活动范围和界限,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 的重要标尺,做维护民法典的模范,坚决杜绝随意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利用 手中公权谋取个人私利等违法行为。 民法典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法典。制度也好,法律法规也好,关键在于执行, 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以身作则,模范学习、宣传、遵守、维护民法典,才能更好地 推动民法典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