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5 发布

化学(心得)之化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化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新精神  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兴趣 内容提要: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设问,提高求异思维的能力;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创造性学习内容,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教学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应变创新的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为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与独创性提供充分的情景与机会。一、运用科学设问 提高求异思维的能力。“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科学而巧妙地设问,有目的地、经常地训练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与逆向思维的能力。如:在演示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基础上,紧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凡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均要点燃吗?然后再演示白磷自燃的实验,演示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没有点燃的条件下白磷会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金属铁在自然界中也在被缓慢氧化,为什么铁没有燃烧呢?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研讨。这样,学生便把自燃、缓慢氧化、着火点、燃烧的条件等几个概念同时串联起来进行思考,不仅容易较深入地掌握每个概念的涵义,而且将这些意义相关的概念间的区别以及相应的联系都很好地搞清楚了。在进行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的教学后,精编一些变异、逆向思维的计算讨论。如: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此题是个很基本的问题,在学生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基础上,展示如下题目供学生讨论,如:46克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    )A.只含有碳和氢 B.一定含碳、氢,不含氧c.只含有碳D.一定含碳、氢、氧。此题看起来与前面的问题非常相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但此题的关键恰恰是需通过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原化合物中有无氧元素,即找出此题与前面的问题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求异的思维,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分析,克服思维定势,提高求异思维的能力。    二、开展课堂讨论 ‎ 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设想出发,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其思考问题的特点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死守统一的模式;无一定范围和方向,是开放式的;有标新立异的特点。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这四种非金属氧化物中,有哪一种氧化物具有不同于其它三种的特点?讨论中教师不作具体的指导,只是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并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思考,最后多数学生能发现这四种氧化物都存在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氧化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还不止一处,学生众说纷纭。如: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其余三种没有;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其余三种没有;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其余三种都是气体……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又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我在进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就指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制取氢气的方法非常相似,然后启发学生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总结、讲解,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氢气的制法又使学生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法。经过思考、讨论,使学生自己体验其注意事项可以有不同的方面,不仅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又增加了实验观察能力。再如:在进行物质结构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写出总电子数等于10的各种微粒并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原子的有氖原子;典型的离子有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等;分子有甲烷、氨气、水、氟化氢等分子。在此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如下练习:按要求写出质子数相同的两种不同的微粒的化学符号:A.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      ‎ B.两种不同的分子     、      c.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      D.两种不同的离子     、      E.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     。学生做后回答,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和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且都为中性微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课上通过讨论、分析可以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减少阻滞,能在较短时间内综合表达更多的知识,既活跃了学术空气,增强了思维的发散,叉有利于培养知识交叉型的人才。思维发散,知识交叉正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素质。三、通过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创造性 一题多解是开拓思维多向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途径,所谓多解就是审析题后抓住关键,找出求解的途径,即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或不同着眼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面进行都可以解出。即“殊途同归”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更促进思维的活跃。 例题:把金属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9.6克装入试管中,在不断通氢气下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称重得     8克固体物质,问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分析:                       cu0                   原混合物中的铜  9.6克混合物中舍有8克固体物质中有 ‎                       cu                    生成的铜说明:    (1)原混合物中的铜在反应过程中未发生变化,因而质量不变。    (2)反应过程中固体总质量减少是由于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变为铜引起的。解题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一)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但又可有不同的选择未知数的方法。    1.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质量为x    2.设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x    3.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还原出来的铜的质量为x  (二)可以用差量法进行计算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固体质量减少 80        64           80-64=16  X                    9.6g-8g=1.6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三)可以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质量的减少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即:    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6g-8g=1.6g氧化铜的质量             则氧化铜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通过一题多解的运用,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开拓求解思路、培养思维的广泛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创造性学习内容,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教学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主要参考书目:  1.《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道俊 ‎ ‎ 王汉澜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12月第二版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庆林  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4.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化学》(全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天津教育学院学报》(98年)《教育教学专辑》上,并于1998.10.被天津市教育系统学会学术委员会审定、天津市普教系统教育教学成果。 本文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点体会,  缺点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屈宝君1998年10月 作者简介:屈宝君,1981年9月天津宝坻师范化学专业毕业。现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生化学院化学教育专业、天津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生课程结业。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曾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区级获奖、发表;1995年12月被天津市教育局授予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于2000.10、2001.10.、2003.10、2005.10四次获区级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于2000.9获宝坻区首批“名师”中学化学名教师;于1998.5、2000.5、2001.5、2002.5、2005.5、2006.9获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全国化学竞赛园丁奖”、“化学指导教师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