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0 KB
  • 2021-04-25 发布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 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 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 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 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 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 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 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 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 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 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 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 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 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 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 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 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 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 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2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 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 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 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 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 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 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 20%的智商和 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 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 “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 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 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 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 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 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 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 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 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 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 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 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 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 评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 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 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 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 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 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 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 持——更重要。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3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 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 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 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 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 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 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 20%的智商和 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 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 “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 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 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 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 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 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 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 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 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 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 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 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 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 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 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 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 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 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 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 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 更重要。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4 此次培训,旨在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技能,鼓舞大家勇担教师重任。通过这次培训, 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以下学习体会: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我清楚地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提升个人的素养和知识能力, 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教书育人是建立在高度责任感上的,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给学生以积极恰当的引导,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学中的公平性,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要懂得倾听与尊重,让学生愿意信任你,让学生学会自立,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的新的技能,丰富自身技能。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更新自己 的思想,让自己新的理念更加做到因材施教。激励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并对工 作有了新认识。 三、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认识到课堂的组织和授课的 方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有相应的技能和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各学 科的课程要求完成身心的素养成长,在学科的延伸中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形成个人 自主自律的核心素养。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对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清晰的认识。今后我将 更加努力在教育事业的这条道路上前进。 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5 通过专题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六功” 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具备多样好功夫啊。耳功,嘴功,眼功,手功,脑功以及身功。我们教师应 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尤其是以下几点: 一、教师倾听学生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要素组成的,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 学设计,全面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无法生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因此,了解 学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起点。了解学生的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 学生,倾听能使教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没有倾听, 了解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二、教师倾听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 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谁在倾听,也就随之而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 们可以思考的东西。”倾听能使教师获取出乎意料的多种有效信息,或是对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 或是对弄错的东西拨乱反正,或是对视如平常的地方重新认识。倾听还能使教师的分析能力、思 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最终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教师研究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于老师明确怎么教学生知识,其实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明白怎么有效地学习更重 要。未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认识每一个学生个体特点的能力。每个教师都应该去研 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认识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认 识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发展路径等。如果我们要为他们终身奠基,就必须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 不同。教师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一方面靠经验,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懂 得大数据分析。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去掌握大数据的话,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教学水平就跟不上。 教师们不能只停留在做 PPT 教案的水平上,而要更多地使用大数据的互动功能,提供给学生个性 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 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