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 KB
  • 2021-04-26 发布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曾国藩是近代中国 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 要偶像之一。下面来看《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一 读一本书,书中有智慧,更有方法。近日来,我翻阅了 《曾国藩家书》,被内容吸引的同时,更是被他的一些人生 理念所震撼,傲,恒,诚,惰四个字正是书中的精华,这正 是给我们每一个人提醒,修身,方能齐家,从傲恒诚惰出发, 真正提升自身修养,方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方能迎接高速 路工作的新方向,真正贡献我们的力量。 谈及修身,曾国藩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向、有胆识、 有恒心,这也是正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和目标。曾国藩的 家书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修身方能齐家,不能骄傲,要肯干实干。作为年轻人, 平日处事中,不能骄傲,用真诚与踏实与同事相处,用肯干 实干做好本职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主 动作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平日相处时间很多,如何打 造好属于我们高速路的家园文化,真正让同事们之间和谐、 融洽相处与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诚恳”在心,真 正做好“主人”的责任。真正的工作中,不需要骄傲,需要 的正是脚踏实地。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以“诚”待人,有胆有识。我 想,这是对每一名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在我们这个小家庭 里,我们或许有繁忙的工作,也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 只有以诚待人,营造好氛围,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 为一名青年人,虽然年轻,或许生活经验没有那么丰富,但 是善待大家、用真心与暖心陪伴身边人,这是我力所能及做 到的,更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相信,只有营造好一个充 满“家园文化”的氛围,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之以恒。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知道,我需要学 习的地方还有太多。未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从学 习高速路知识入手,我们在学习之余,更要牢记解放思想、 创新突破,真正将学习和工作,当做持之以恒的任务,时刻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为, 起到一名青年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别人不做的,更 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垂范,方能赢得认可。当然,学习之 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击破难题,用恒心改变困 境,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恒心之后,定可以迎 来属于我们的小成绩。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一本好书可以捧读一时, 更可以受益一生,甚至改变人的命运。当然,我们高速路在 发展的同时,同样迎接挑战和机遇,这就为我们青年人提出 更高要求。今天,站在这里,我也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和磨 炼,我也曾受遇到过很多挑战和机遇,正如曾国藩家书带给 我们的震撼,修身齐家,方能迎难而上,未来,我已经做好 准备,用家书来指导自己,在未来的新征程上,蓄势待发, 勇敢前行!《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二 关于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 有争议的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 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我很早以 前就很想读读《曾国藩家书》,但总是因为一些事而搁浅, 这次的党员读书活动,我终于得以静下心来阅读。 曾国藩生前毁誉参半,他是"中兴第一名臣",但也顶着 "卖国贼"的恶名。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 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 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骂名。但他也成就 了"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名......对于 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 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修身、齐 家、为学、治军、政事、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养生等 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 反应。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 为政篇及用人篇。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 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 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在很多的书信中都,曾国 藩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 特别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 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现在的教育。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 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如邓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问 题。"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 良传统,现在的社会、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 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教 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 浮躁空虚等,教育问题不荣乐观。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 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在曾国藩的 330 多封家书中,他讲求 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 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 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 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 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 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 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 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 "平天下"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深思。《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 三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 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 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 60 多年, 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 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 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 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 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 330 多封,是 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 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 类、杂务类,共 10 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 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 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 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 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 人脍炙人口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 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 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 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 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 "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 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 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 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可 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 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认真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确实有 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 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 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 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 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 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 "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准确的。 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 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 城派的文学理论,他写出的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 治三个朝代的文坛,可谓是道德文章冠冕一生的人物。 读罢《曾国藩家书》,我油然而生的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四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话、短信、 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 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写过信, 回想起学生时代,自己也成写过信收过信,那一封封透着墨 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 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 在自己身旁。 《曾国藩家书》中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 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 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 浓郁亲情。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 德修养。看他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 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他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 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他在 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 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 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 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他一样的亲 情和友情。更深一层的思考中,我顿悟到,维系亲情和友情 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没有 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 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 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五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 在单位的书架上,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长江文艺出版 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清代曾国藩所著,由名家 唐浩明进行评析,内容比较全面且深刻。书的品相九成新, 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 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 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 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 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 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对工作与生活的阅历较少, 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工作的第二年。有了对生活的感 悟,有了对工作浅显的思考和感悟。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 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读书的过程, 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 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 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 续了 60 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 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 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 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 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 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 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 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 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 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 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 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 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 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 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 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 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 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 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 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 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 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 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 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 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 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 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 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 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 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 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 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 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 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 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 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 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 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 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 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 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 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 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 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 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 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 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 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 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 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 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 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 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 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 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 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 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 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 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曾国 藩家书》读书心得六 曾国藩,作为中国自孔子以后的一个半完人中的半个, 其在立言立德立功这三个中国传统文人中的三大标准方面 几乎都做到了,这真是非常难得。虽然说他是半个完人,其 中不无贬损之意,但是也未尝不是一种肯定。曾国藩一生律 己很严,治家有道,治军有方,堪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而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对于这些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论 述。 在这部曾国藩的家书里面,我首先关注的是他在书信中 所涉及到的大量的关于征缴太平天国的内容。曾国藩的书信 翔实具体,是非常好的指导了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如 何治军,如何布置安排的史实性材料。比如曾国藩在咸丰四 年四月初四的家书中就详细记录了湘潭之役,其副将塔齐步 大破太平军的情况。而且尤为难得的是他也没有讳言自己的 战败,其亲自率领的军队居然遇敌溃。结合曾国藩在书信中 的这段描述,以及其他的历史材料,对于这一形象更加充实 而立体的影响。 由于曾国藩此后自带兵必遭败绩,因此他避开了安庆和 天京的两场大战的前线,但在书信中依然可以看到他对九弟 困守前敌的殷殷关切之情。曾国藩的家书对于我们了解太平 天国那一段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多读一读。 此外,既然是家书,所以在对于子女的教育,家人如何 相处等方面曾国藩也都在家书中不因厌烦的一一写明,他指 导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如何治学读书,把两个儿子都 培养成了非常优秀的道人才。而且曾国藩眼界开阔,还指导 曾纪泽要学习外语,最终早就了中国第一个大使。这些内容 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学问,教育子女,甚至为人处世也都有非 常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