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听小学数学教研员课后有感
非常感谢教研室所作出的这一举措,它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好平台,让我们老师有幸聆听了数学教研员陈良平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时间、速度、路程》。整节课演绎了朴实、精彩的课堂教学,使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课堂风格。当老师们听完全课,不禁由衷的感慨,这真是一节好课,它不管是教师、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节课下来三点感触颇深:
一、注重探究
对于学生的课堂探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小学生知识浅薄,自主能力差,探究搞不起来。这样的感触来源于把自主探究性学习看成只是学生的活动,老师只是个旁观者。其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学生自身经验积累、积极思考和探究的态度,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想、方法和策略的引导。可以说,自主探究时,教师引导决定学生思维的方向和探究的深度。陈老师上的《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探究新知时,老师出示了一道生活问题: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得更快些?让学生尝试解决,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老师先引导学生思考:要比哪辆车跑得更快些,实质是比什么?学生清楚了是比速度。学生再进入探索阶段,方向明确,学生探究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并且总结出了求速度的关系式。陈老师的引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美的教具,有的只是规范的教学语言、启发性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启示。
二、注重实效
一般来说公开课都华而不实,做秀的多,等课后都要自己再补一下课。可这次——免了,后来在课堂作业的质量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陈老师确实是在上一节课,而不是“做秀”。课中我们看到了陈老师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看到了学生精彩真实的表现,看到了教学环节落实到学生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从初步感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到“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建立,再到最后的“解读信息,列式计算”,都体现了设计上的层层递进。实实在在的课堂,展示的是真真实实的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研员这里不只是理念,更是落在了每个环节之中。
三、注重体验
推导出“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的关系”,除了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之外,更多的是教师策略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猜想、验证、说明、交流、评价,最终归纳、概括获得的,有一种“水到渠成”
的感觉。当学生对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后,教师又给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物体的速度:像刘翔、猎豹(最快的动物)、蜗牛(最慢的)、飞机、声音、光(看到闪电后马上捂住耳朵是为什么?)等等,给学生又一次创造了情感上的升华,对“速度”有了真真实实的“感觉”。
初听陈老师的课时,感觉也许并没有特别的精彩,但越往下听就越能感受到他的教学的匠心独到:环节丝丝相扣,练习前后呼应,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节上的精致(不是有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嘛)。他的课看是很普通,没有什么所谓的新花样,但是他在每一个教学策略处理的细节上,比我们做得实,比我们做得到位,在他的心中装的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学任务和教学预案,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特别高,热情也特别高。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堂好课并不在于他用了多么华丽的课件,多么复杂的环节,有时朴实无华的课恰到好处的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