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感激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研究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项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任务的高度重视。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2、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在报纸上、电视上又看到孩子杀父母、学生杀老师、大学生杀同学等一系列悲惨事件的报道。这些“以怨报德”的悲剧,看了让人心痛,在心痛之余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同时,这些报道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尤其是感激教育。感激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活在感激的心态中的人,总是会珍惜生命的,是不会任意地糟蹋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的。
3、感激,反映并体现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感激总是与理解、良知、责任感等联系在一起。不会感激,就不会善解人意,不会理解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就不可能有责任感。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也说:“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激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让他们学会“感激”,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4、感激,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从小教会孩子心存感激,对人体恤,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绪,会使他小小的心灵存有一份真与善,使他的内心变得更富足和美好。
5、学校德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未成年人个体的行为,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品德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取决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有些教师或教育部门就曾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从感激教育层面关注得还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这一层面寻找最佳切入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分析制约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寻找感激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途径与方法。
2、实践意义: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感激,以德报德、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也同时收获教育的幸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需要理论
需要理论是现代社会的一般原理。愿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供给,并规定着供给的内容、数量和发展方向。
2.实践教育理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实践育人。
3.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论科学理论
充分运用以上“三论”,即以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及通讯信息的快速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
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按照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化知为能的主动性。
四、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感激,是一种感恩的心情,怀着这种心情会给你带来一种良好的人生感觉,使你感到愉悦和温暖;感激是一种爱的表达,也是做人的责任,提倡的是以德报德、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2、感激教育,就是指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的“善根”的教育活动。
3、小学生道德品质,指的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小学生个体身上的体现;也指在一定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如果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就能帮助学生懂得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以德报德的道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五爱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知行并重原则
知是行的基础。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力不够高,所以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行为乃是心理素质的显著标志。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故教师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上来。
2、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化、复杂化、平衡化,道德认知得以提高,道德情感受到冲击,从而道德品质得以提高。在感激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教师应不断发现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对疑难点进行精确讲解,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学会自主、自立地处理问题。教学风格勿拘泥于形式,以师生互动、心理相容、学生主动为授课氛围。让学生学会通过不断地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等方法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3、点面结合原则
感激教育课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位学生的道德品质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虽然同一年龄学生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共性,但是,个体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是平等的,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能接受教育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情感问题进行咨询、疏导,让学生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协同教学原则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是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通过于感激对象的正面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说是爱的体验中实现的。教师在进行感激教育时,要以学校为主渠道,以家庭、社会做配合,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高。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问题,又有利于问题解决。与此同时,还要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学生的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及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5、师生和谐原则
进行感激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建立一种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彼此悦纳和认可,形成师生既是教学关系,又是朋友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真心、细心和耐心,真诚是教师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也只有师生之间存在着信赖关系,才能实现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为感激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形成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那么,即便是最好的教学内容配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学生一旦不能认可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力将大大降低,更谈不上把教师的话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所以,教师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无条件尊重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与发展。
六、研究措施及方法
(一)理论先行
我们将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二)调查现状
重点做好三项工作:首先,选定调查的具体对象,并对所选对象进行前测;其次,作不同的调查方法组织具体的实践操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再次,分析、总结调查材料,采取措施。
(三)落实措施
1、分析制约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
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自私、霸道,他们不懂得感激,更不知道珍惜……我想这主要出自三种原因:
其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独”,因此比较缺少学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的机会。
其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好,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有的甚至从小就教孩子怎么自私、怎么霸道;同时,孩子在家里更可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样以来,孩子便把父母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父母这种过度关爱的结果是孩子心中无父母,体味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容易,觉得父母这样对他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不易产生感激之情,更不易有回报父母的举动。若是孩子连自己父母都不感激,他还会去感激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吗?他长大后,会主动积极地支持和帮助他人吗?
其三,学校的德育对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而言,显得空洞、乏力。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相距甚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最头疼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认知比较低,情感体验少,而学校又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适当地精神引领。
当然,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将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发现、分析、总结。并采取响应措施。
2、寻找感激教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途径与方法。
围绕学生生活育德,初步构建以“感激”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感激生命,学会珍爱;感激他人,学会关心;感激未来,学会憧憬;感激挫折,学会坚强;感激环境,学会爱护;感激机遇,学会把握。
(1)学校将营造浓郁的德育环境,开展“感激生命、感激他人、感激未来、感激挫折,感激环境”
等以感激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以此创设学生抒发情感的舞台,通过主题演讲活动,帮助孩子们用善感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拥有,并勇敢地用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2)少先队大队部、语文组、图书馆联合开展“读感激故事,写感激故事” 的阅读和征文活动。师生一起寻找身边的“感激故事”,写“感激故事”,收集各种文本的感激故事,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编印《感动之光》校本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懂得感动,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感激的行为。并逐步在全校师生中营造“感激文化”。
(3)开展以感激教育为主题的中队主题班会活动。为孩子们构筑一个个各种形式的情感交流的形式,又潜移默化地通过“情感渲染”和“情景管理”的理念,加强感激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每学期,中队以感激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不少于两次,班主任要组织好班队活动的开展,撰写活动案例和评点。
(4)建立学生“感激教育与道德品质形成”的档案袋,每个班级选择一到两名行为偏差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案研究,填写跟踪研究记录。包括学生学校在家、在校,乃至在社会上的表现。可以通过家校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研究,可以是书面的问卷调查,也可以通过与家长、伙伴、教师及其本人的对话、沟通,获取相关信息。
(5)每年度,学校开展“校园十大感动”和“家庭十大感动”
的评选活动。表彰一部分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并将表扬一批以德报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同学。
(6)将“感激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去开展。
学校将创造性地开设感激课程,使感激教育向课程深入,在课程中渗透,让感激教育有植根的土壤,有依托的载体,进而形成感激教育文化。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身边情中认识和发现身边的真善美,敬重美、升华美、创造美,进而形成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德。
(7)让感激教育层层深入,扩大外延和内涵。
对学生的感激教育,因层层深入,不断扩大外延和内涵。由感激父母、长辈——感激老师、朋友——感激同学、英雄——感激陌生人——感激动植物——感激挫折、伤害、批评——感激大自然的万物等。
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身躯和灵魂,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劳,对我们的成长给予无微不至地关心;感激老师,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感激朋友,给了我们欢快和坦诚;感激英雄,给了我们敬畏和勇气;感激医生,给了我们关爱与健康;感激动物,给了我们快乐和团结;感激挫折,给予了勇气;感激伤害,磨练了心志;感激批评,指明了方向。映入眼帘的一切,哪怕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汪清水,一片绿地,都值得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对它们微笑!情感孕激发情感,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感激,我对你也感激;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有一颗感恩的心,会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情与团结……学生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观察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之调查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 研究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 实验变量:
1. 自变量:学生的动机、情感、生活体验等。
2. 因变量:学生感激心理的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八、研究时间及步骤
1. 准备工作阶段:(2005.4-2005.9)
(1) 学习理论,人员培训。
(2) 调查学生,进行前测。
(3) 分析研究,出台措施。
2. 研究阶段。(2005.10-2008.4)
落实措施,加强监督,定期总结,调整方案。
3. 总结评估阶段。(2008.5-2008.6)
(1) 进行后测,统计分析。
(2) 撰写报告,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