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4-28 发布

其他(心得)之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误区种种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误区种种 ‎ ‎  近些年,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在广泛的关注中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误区,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笔者观察,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  一、注重学生忽略教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当然是全体学生,然而德育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师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德育工作的成果。所以,学校应该把针对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有些学校的师德培训仅限于班主任等从事德育工作的专职人员;面上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的读读报纸,传达文件,很少就提高师德修养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更不去在典型的挖掘与培养上下功夫。结果,学校只有少数人从事德育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一般教师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感召力随时随地去影响学生,不能以满腔热忱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教育学生;极个别教师甚至误入歧途,严重败坏了教育形象。忽略师德教育的实质是违背了“育人者必先育己”的原则,有悖于“全员育人”与“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师德教育的目标应升华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感、纯洁的爱心以及心灵拷问式的自省,决不能满足于遵守师德“底线”的一般要求。‎ ‎  二、注重校内忽略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当然在校内,然而忽视家校结合的德育是不明智的。有些学校与家长接触的主渠道只有家长会,而家长会的唯一功能也就是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学习要求,有关学生德育现状的家校沟通与交流被有意无意地弱化到最低限度。有些学校对如何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根本没有摆到议事日程上来,相反视之为麻烦与负担。“家长学校”挂牌热闹过后,在相当多的学校已沦为应付检查与汇报的摆设。忽略家庭德育工作的实质是违背了“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的原则,使学校德育成果像一所纸房子那样,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倒塌。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提高父母们教育修养水平,使家长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家长提供实际建议。‎ ‎  三、注重群体忽略个体。群体教育是形成良好集体氛围、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而以此取代个体化的教育则是不科学的。有些学校大会开得多,统一要求多,满足于整齐划一的“机械化”管理,而不大关心学生个体有哪些纷繁复杂的思想困惑、心理问题亟待指导、疏导与解决。有些教师不愿花费自己的“宝贵”时间接触个别学生,满足于“反正我已经在班上讲过了,责任也尽到了”的不负责态度。长此以往,个别问题积少成多,集体大厦地动山摇。忽略个体教育的实质是违背了“从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的教育原则。需要指出的是,个别教育必须基于对个别对象的深入了解甚至洞察,必须耐心细致、热情关怀,必须一分为二、积极引导,必须尊重信任、允许反复。‎ ‎  四、注重目标忽略达成。提出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必要的,它可以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有助于坚持学校发展的方向性。然而忽略了目标达成必须的步骤和过程,总目标则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时下,许多学校都有德育教育总目标,如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但是,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呢?一学年有九个月,月月该怎样部署呢?校长心中模糊,主管部门心中无数,教师们各行其事。结果是年年喊口号,年年踏步走;年年喊创新,年年老一套。目标的达成有两难:一难在领导是否下得了决心,二难在如何将总目标分步实施。只要领导重视,全员行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德育总目标就一定能实现。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的分步达成要符合校情学情,要形成梯度,要呈现达成度。另外,目标的达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以要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对目标有积极的认同和责任,共同成为实施德育目标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