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8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中学生“友伴群”现象及其引导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中学生“友伴群”现象及其引导 ‎ ‎  在校园或班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中总有一些人经常凑在一起,他们三五成群,形影相随,彼此间保持着一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这就是中学生“友伴群”现象。对其正确的引导,有效的管理,对班集体建设乃至学校工作都有重要影响。笔者在总结20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的现状、特征和作用,重点是探讨其形成过程及引导方法。‎ ‎  一、“友伴群”的现状 ‎  “友伴群”是中学生自发形成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不定型群体(俗称“小圈子”)。它是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中的一种,这些成员之间彼此非常了解,有相同或相似的爱好、情趣、观念等。“友伴群”现象不以人们意志转移而客观存在,任何行政命令不能使它建立和巩固,也不能禁止它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加强教育管理。‎ ‎  二、“友伴群”的特征 ‎  l.交往频繁,心理协调。其成员之间情投意合,来往频率高,能推心置腹交谈,有亲密无间的合作。‎ ‎  2.志趣相投,凝聚力强。其成员之间志趣相近,对他们的核心人物言听计从,易满足成员心理和感情需要,更具凝聚力。‎ ‎  3.时空可变,稳定性弱。常因天时地利而人和,结成各具特色的友伴群,但稳定性较差,随时空的变化,友伴群会迅速重新结聚。‎ ‎  三、“友伴群”的作用 ‎  中学生“友伴群”现象,既是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对班级、学校及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中产生的友伴群,是学生的心智发展成熟的一种标志,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前奏乐曲,能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并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风帆。另一方面,它有消极型或破坏型之类,虽属少数,但由于他们对班集体目标缺乏信心,产生对立,严重者可能作出违法行为,起离心和破坏作用,成为班集体实现目标的障碍与阻力,对他们个人的学习、成长也极为不利。‎ ‎  四、“友伴群”的成因 ‎  “友伴群”的产生与形成,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共同催化的必然结果。‎ ‎  (一)内部因素的需要 ‎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年龄转折期,这是一个青春萌动、骚动不安多梦的特殊时期。中学生情感需求是多方面的,从心理情感需要的满足上说是极其复杂的,如交流思想、寻开心玩乐、谈情说爱、发牢骚骂人等等。从归属感上说,中学生除了归属某一正式集体即校、班、组外,从心底里还希望自己属于某个友伴群,在这里,他们可以共同面对成功、胜利,面对挫折、失败,或是同喜同悲等等。‎ ‎  2.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中学阶段,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自我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的中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而实际上许多方面还稚气)。‎ ‎  当中学生需要倾吐内心苦楚,展现他们内心丰富情感的时候,他们最多想到的能够倾诉的对象就是他们的同伴好友,而朝夕相处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与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真正受中学生欢迎的“知心朋友”,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代沟”。‎ ‎  3.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在心理方面最重要的发展是对友伴亲密程度的增强,友伴交往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也同时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可见,在这一人生特殊的驿站里,中学生渴望理解,渴望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同和鼓励,更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树立新形象。‎ ‎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 ‎  1.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如小说、戏曲、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尤其是电脑网络文化等社会文化产品都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综合催化下,必然会在中学生中形成不同的兴趣中心和议论中心。那些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往往会形成亲集体的友伴群,而那些受不良思想文化影响较深的学生往往会形成反集体的友伴群。‎ ‎  2.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如在粗暴型家庭里,子女缺少发言权,其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这会促使他们寻找充分显示自尊的地方——友伴群。而在放任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缺少约束,独立性强,胆大敢为,如果引导不当,则容易形成反集体伴群。‎ ‎  3.学校的影响。学校党、团、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影响。如组织学生参加党、团校学习,开展文、体、美、劳等活动,会促使那些志趣相同,技艺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而班集体等组织松散,缺少祛邪扶正的正气,就有可能形成背离教育目标的友伴群。‎ ‎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如果老师思想观点正确,工作方法得当,能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中就易形成亲集体的良好友伴群。反之,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或与老师作对,或寻找其他能够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这就容易形成反集体的不良友伴群。‎ ‎  五、“友伴群”的引导 ‎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说过:“人之生也,不能无群。”班集体中形成的友伴群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怎样对待中学生“友伴群”现象呢?‎ ‎  1.深入了解,心中有谱。要以人为本,爱生如子,涌动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调查,分析其现状性质背景及活动方式,了解其成员(尤其是核心人物)各方面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这方面工作。‎ ‎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友伴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扶持积极型的,引导无害型的,耐心教育消极型的。比如,利用友伴群成员之间的情感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和谐、和睦、和平地友好相处。‎ ‎  3.抓住“核心”,以点带面。友伴群的“头头”,往往是威信高,能力强,影响大,说话灵的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信任并争取他(或她)的支持,使其带动和鼓励其他成员执行组织的任务,特别是对一些有不良品质的核心人物,更应该春风化雨般地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切不可歧视、挖苦,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们。‎ ‎  4.相机行事,时空调整。友伴群的形成、发展与时间、空间这两个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加强时空调控。如利用“时间差”即人为制造友伴群成员时间上的非同步,减少他们接触机会;通过调换座位,转换班级乃至转学等形式,防止那些不良的友伴群产生。‎ ‎  5.健全班级,发展个性。健全班集体正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满足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是减少或削弱那些不良的友伴群的根本措施。通过各项文体、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构建青春、快乐、和谐的良好氛围,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  6.反复抓,抓反复。由于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审美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即使表现较好的学生有时也难免有与常规道德行为相悖的表现。因此,要防止走过场,对于那些“典型”的友伴群,要耐心、细心,不急、不躁,反复地抓“典型”,抓反复的“典型”,做过细的思想引导工作,有效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