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8 发布

其他(心得)之学生“变坏”现象的透视及对策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学生“变坏”现象的透视及对策 ‎ ‎  冯玉虎 ‎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思想认识浅薄、自律能力差、学习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行为方面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将之称之“变坏”。笔者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透视学生“变坏”现象,并运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这里对学生“变坏”的现象和教育措施进行梳理归纳,供各位教育同仁商榷与参考。‎ ‎  现象之一:换穿衣服,好留长发。这类学生家庭富裕,家长溺爱,朋友较多。他们经常与“朋友”同学之间换着穿衣服,换着戴帽子,换着穿鞋,发型时常变换,赶新潮,赶时髦;口袋里装着梳子,上课偷偷地照镜子,梳头发。他们无心学习,不求进取,来到学校也只是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学习成绩很差。‎ ‎  现象之二:借钱消费,夜不归宿。这类学生单亲或隔代管教者居多,家庭教育不力,行为比较松散。他们的家庭并不宽裕,但又好吃懒做,家里给的钱跟本不够花;他们在同学、兄长之间,借钱消费,有时甚至在食堂、商店欠帐消费;有时夜不归宿,家里也不管不问。他们在学校好伪装,学生不揭发,学校老师也不知道。‎ ‎  现象之三:交往增多,书信频繁。这类学生早熟者居多,家长文化程度一般不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异性已有朦胧的向往感,男生染头发,女生染指甲;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男女同学之间喜欢追逐打闹,喜欢打电话;信件较多,发信人不署名,只有收件人姓名和地址,寄信人一般都用“内祥”来代替;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胡思乱想,思想开小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逐渐减弱。久而久之,变为学困生。‎ ‎  现象之四:破坏公物,乱扔垃圾。这类学生好动,家长的生活习惯比较差,家长乱扔烟头杂物,学生也是跟着效仿。这些学生乱折校园花木,经常打坏教室、宿舍的门窗玻璃,在桌子上刻字;卫生习惯比较差,随手乱扔垃圾,衣着不整,不剪指甲;上课是听一会,歇一会,学习不用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就想动武。‎ ‎  现象之五:挑吃捡穿,经常撒谎。这类学生家庭各方面条件优越,家长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注重穿着,衣服和鞋大多是名牌,经常刻意打扮,一天之内更衣次数增多;说谎话次数逐渐增多,变着手法给家里要钱;在学校慢慢地会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有时在学校装病请假,不交作业。最后会发展到在家骗家长,在校哄老师,好吃懒做,横行霸道,天马行空,唯我独尊。‎ ‎  现象之六:上网成瘾,很难戒断。这些学生心中整天想的是上网。尽管父母、老师和朋友责备上网过多,但还是我行我素。为了上网,他们逃学、旷课、请假,极大地减少甚至根本不参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淡漠,学习动机不明。上网还会诱发学生一系列不良行为,例如,对家长说谎,进行偷窃以获得上网的费用,等等。当然有些学生也想减少上网时间,但总是失败,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即使上网时间已经很长而且影响别的事情,也不能不上网。‎ ‎  其实,学生的“变坏”并非一蹴而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我们就应当从学生行为中的细节表现来抓学生的教育。在实践中的教育对策有:‎ ‎  首先,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双学”活动。即学《中学生日常生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使《规范》和《守则》成为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一是班级内经常学规范、学守则,开展“树文明新风”主题班会,进行正面引导。二是班级要建立“两岗一志”。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岗、卫生监督岗和班务日志,班主任要经常对“两岗一志”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学校不定期地抽查,对留长发,不剪指甲,衣着不整,不讲卫生者责令其限期改正。‎ ‎  其次,学校与家庭之间要经常反馈信息。一是双向沟通,整合资料,辨证施治,对症开方。学校要注意收集和掌握学生在家的活动表现情况,家庭要及时掌握学校作息时间变更、收费情况、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在一定时间家校要相互反馈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学校再来有针对性地拿出教育学生的措施。例如在学校举行的家长回访周中,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教师要经常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社会、在家庭的表现,做到家校联手,教育好下一代。二是建立家校联系档案和学生问题报告家长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要及时报告家长,学生请长假要核实。‎ ‎  再次,家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要正面引导,经常对孩子进行心理指导,加强沟通与交流。对学生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可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讲演讲赛、才艺表演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分散学生“变坏”的思想、精力,在办学思想上充分体现人文思想,用爱心唤起学生改过之心。‎ ‎  第四,学校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养成教育。学校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会课等各种渠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知道社会上的黄、赌、毒、邪、黑等丑恶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使学生不断提高鉴别能力,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  第五,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学校要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制度来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苗头要及早发现,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要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和学科德育渗透及班团队活动的作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加大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使学生上网失去土壤,给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