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确定以“诚信”为校园文化的主题,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学校的特殊的修建背景
“5.12”特大地震后,成都置信集团经多方走访考察,投资1300余万元全资捐建了小枧置信小学,于2009年8月26日落成,成为游仙区灾后重建第一所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学校。置信集团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置信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每年都会到学校参加校方组织的大型活动,集团本身及旗下公司、商业合作伙伴、业主、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次为学校捐赠图书、体育器材、学生学习用品,并组织我校师生到置信学习考察。置信集团是一家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置信于心”,“信”是置信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感恩社会,感恩置信,我们秉承置信集团的文化理念,把“诚信”确定为学校文化主题,作为一切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二)诚信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实用性文化。诚信被儒家视为“进业修德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程颢强调“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某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欺诈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德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教育家一脉相承把诚信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
(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并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十条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4、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遵守。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明确进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要求。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诚信提出具体要求:“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5、前教育部长周济强调:诚信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重点。
6、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四)当前社会和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危机”
建国后多次“左”的政治运动极度蔑视传统道德,使“假大空”的风气得以蔓延,影响至今;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道德适应严重滞后,使诚信问题成为当下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从经济生活中的欺骗现象、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蔓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全局性的严重损害,使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了种种秩序混乱的现象,既所谓的“诚信危机”。
目前农村小学从总体上看,师生的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为人忠恳诚实,做事讲信用,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群体。但是,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师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诚信认知存在问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作老实人吃亏、讲诚信无用等现象,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以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利字提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部分师生的人生哲学。
二是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脱节,不诚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几乎所有学生认同诚实、正直、守信、履约、不欺、不瞒、不说谎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对失信现象深恶痛绝,大部分学生对诚信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许多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可谓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部分人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视许诺为儿戏。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部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和持续性欠佳,在学生中,甚至教师中存在着一些品德缺失现象,尤其以不诚信的现象为甚。加强诚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诚信校园,打造诚信教师队伍,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学校当前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
(五)前期研究成果
学校从灾后重建开始,就始终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文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启动、同步建设。几年来,学校扎实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学校连年被评为游仙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12月学校被评为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诚信),2013年12月,学校被评为绵阳市德育特色学校(诚信)。学校研发了分年级的诚信教育校本教材,并已投入使用。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学校深入开展“
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化: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体育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三)诚信:“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
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诚信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
(四)诚信校园文化:指学校为打造诚信教师、培养诚信学生、构建诚信校园而开展的所有以“诚实守信”为主旨的活动。包括诚信教育制度的建设、诚信校园氛围的打造、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诚信教育校本课程的编撰、诚信教育课程的设置、诚信教育课题的研究,以及由此最终形成的校园精神。
学校一切工作坚持以诚实守信为根本,以营造诚实守信教育为主旨,将诚信品德的教育和养成贯穿于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教育教学行为之中,以创造诚信氛围的教育秩序,促进师生诚信品德的养成。
(五)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诚信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诚信文化是一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诚信文化为基础。因此,诚信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并不冲突,诚信文化的形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良好校园的形成。
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文化”
存在,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东西,但是它们的表现往往都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制度、校训、环境、活动等多方面,都可以展现文化的特殊魅力。诚信校园文化,必须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群体,诚信教育渗透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诚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靠教和学,另一方面是靠环境的熏陶。两者都是通过物化的形态提升精神的形成。
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题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研究综述和本课题研究意义
■相关主题、内容及方法等的研究现状、特点与趋势。
一、研究综述
我们通过仔细查阅,分类,总结出国内诚信文化研究的现状:诚信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性,在诚信文化建设上,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起点不能太高,内容要实在、针对性要强,要循序渐进,要创造一定环境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指出了基本方向:诚信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突出实效性。
我们也发现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把诚信教育活动当成一项突出任务,不是长时间持续落实;二是强调诚信的表面含义,不重学生实际,统一要求;三是强调传统与现实脱节,不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产生共鸣;四是诚信只注重学生层面,而忽视教师层面诚信文化建设;五是大中院校研究诚信文化较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紧密,而基础教育研究诚信文化较少;六是研究方法简单,不能将诚信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师生的品德与行为之中;七是诚信价值错位,片面强调诚信的利益价值,缺乏人文价值,诚信文化内涵不能很好体系;八是诚信评价缺乏阶段性;九是诚信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十是针对城市小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农村小学实施诚信教育的相关研究很少。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因为地域文化、家长素质、环境差异,社会文化氛围等不同,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
诚信校园文化的特点。
诚信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许多学校都在实施诚信教育,但是要真正形成诚信校园文化都需要长期的努力,诚信校园文化的打造,需要体现以下两大特点:
全面性:诚信校园打造包含着各个领域、各门学科以及各种层面上的人、事、物、空间,实际上就是诚信教育的全面铺开,涉及对学校有关的群体和个体的诚信教育,以及为实施诚信教育而创设的环境和确立的文化。同时,诚信校园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全面参与。
辐射性:诚信校园建设具有较强的辐射性,从诚信个体辐射到班级,由诚信班级辐射到校园。而我们所说的诚信校园文化实际上也不仅仅局限在校园以内,同样会辐射到各个家庭,而家庭的诚信则辐射到社会,而提高社会的诚信度,实现社会的和谐。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明进步;从生物人到社会人,靠文化教化。人类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都离不开文化。诚信校园文化打造实际上就是诚信文化的形成过程。
诚信校园趋势:
从诚信作为主体的角度看,诚信有三个层次:个人规范,道德自律;社会规则,制度约束,法律约束;文化自律。这三者既是独立显现的,又是相互融合的,一旦一个集体中各诚信主体达到了文化自律的层次,诚信文化也就形成。
诚信作为一种个人品德,“明理诚信”、“自我约束”是诚信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但个体的诚信尚不足形成一种文化。诚信文化就成为一种制度行为,一种他律行为,强调的是对诚信的规范与监督。诚信的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使得诚信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和追求,形成一种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校园的打造,实际上就是诚信文化的建立。
学校诚信文化的表现形态各种各样,尤其重要的是学校的品牌,学校管理,学校校风等多个方面的表现。
学校品牌。学校品牌的建立是诚信文化一种表现。学校的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社会声誉可以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生源和知名度,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品牌的建设并不是靠优越的办学条件,也不是靠办学规模的大小,而主要是办学的理念,即培养怎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理念。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尤其是培养诚实守信的新一代公民,打造教育的诚信品牌,将有利于学校声誉的提高,学校品牌效益的产生。企业的品牌关键是产品,学校的品牌关键是学生,因此学校品牌也就成为学校诚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的建立成为诚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
民主管理。学校管理诚信是建立良好学校诚信文化的关键。诚信管理文化体现在政策的连续性、践诺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有错必纠。学校领导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实行政务公开,将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师生,使师生的知情权得到保障,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公开度,做到依法治校,体现公开。管理诚信文化还体现在领导的服务意识和行为上,校领导以诚信待人,严于律己,能凝聚民心,增强教师的认同感,赢得教师的支持和信任。教师从校领导真诚的关爱中受到感召,并自觉效法,从而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学校校风。诚信不仅仅是指个人的良好品质,更是建立在全校师生意识之上的一种“公德”。因此,诚信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学校的校风,也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我们提倡的团结、勤奋、活泼、进取等校风,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现代诚信的界定已经不停留在说实话、守信用两个方面,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等方面其实都已经成为现代诚信的重要内涵。因此,良好的校风是校园诚信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实诚恳,表里如一,说实话,办实事,做诚实人;重诺守信,言行一致。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阴阳有实之谓实。”“信”即信用。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维系人际交往的重要德行。诚信是为人之德,是道德的基石,同时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诚信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将来成才。作为基础教育的前沿---小学,进行农村小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研究非常重要,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诚信校园文化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校园诚信文化作为学生品德修养和处理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传统道德的支柱,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儒、道、释、墨、法多元并存。虽然它们对社会的盛衰治乱、人生的荣辱腾达,各有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在为人处事问题上,无不崇尚律己爱人的高风亮节,无不追求诚信友爱和谐人际关系。可以说,校园诚信是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他从学生小时候开始受到教育,并在学生一生中不断延伸和升华,将影响学生一生,影响全体公民素质的提升。因此,深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内涵,对于构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诚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
诚信友爱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其他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基,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石。诚即:诚实、诚恳,表里如一,说实话,办实事,做诚实人;信即:重诺守信,言行一致。诚实是守信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守信则是诚实的依据和标准。校园诚信是每个学生为人做事的起点,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师生生活,社会关系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诚信校园文化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基石
诚信校园文化最终目的是让诚信精神成为师生人格中的一部分,它支撑着师生的尊严,决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也鼓舞师生勇于维护校园诚信。然而,诚信品质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校园诚信教育在师生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诚信校园文化建设靠教育,对每位学生来说,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生之苗,需要用诚信之水浇灌,有了诚信幼苗才可以成长枝繁叶茂的大树,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有了诚信,才会赢得别人的认同,获得大家的信任,树立自己的信誉度。
(四)诚信校园文化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
诚信品行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行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诚信是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品行和基本要求,要做一个新世纪合格公民,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的人 ,必须是一个诚恳、诚实、守信的人。因此,诚信是最基本的人格修养,小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才能把更多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创新中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育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充分认识学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深刻挖掘学校诚信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五)诚信校园文化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主要目标之一
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青少年的诚信文化建设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诚信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把“
诚实守信”明确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呈现出来,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意义。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小学诚信教育工作,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研究的创新点
1、选题的新颖性。目前,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和诚信教育的课题不在少数,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却是不多,而开展小学诚信校园文化研究的更是微乎其微。小枧置信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敢于直面当前教育和社会道德的热点问题,既体现了一群教育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又充分展现了他们可嘉可贺的探索勇气。
2、切入点的独特性。小枧置信小学为“5.12”地震后成都置信集团捐建,学校结合特殊的历史背景,将成都置信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诚信”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主题,既合符当前德育工作的重心,又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感恩之心。
3、素材的“乡土性”。课题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研究活动中,摒弃“假、大、空”和“高、大、上”
。不论是环境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还是校本教材编撰,都尽可能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农村小学的乡土特色。
研究目标和内容
■拟达成的理论或实践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明确农村小学诚信教育的内容,了解师生诚信品格的养成规律,探索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完善可行的诚信评价体系。
2、加强和完善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诚信校园”。
3、有效提高师生对“诚信”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实践“诚信”的自觉性以及这方面的动力和能力,培养师生“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德服人”的优良品德。
4、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校师资整体素养。
5、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和措施,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建成省级德育特色学校。
6、探索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方法,形成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列方案,为改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主要内容
1、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农村小学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2、研究诚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及评价体系。
3、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
(1)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诚信”的影子。这是构建诚信校园文化的基础。
(2)精神文化建设:构建诚信校园文化的核心。让“诚信”成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3)活动文化建设:在活动中砺练品性。
(4)课程文化建设:深化诚信教育内涵。
(5)制度文化建设:让制度守护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4、论述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导向、原则及战略设计,探讨学校文化的管理系统、过程、方法。
研究措施和活动
■拟采取的实施路径、措施,划分的研究阶段,主要研究方法。
一、实施路径、措施
(一)构建诚信校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1、优化诚信育人环境,以境育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经常看到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身处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的环境。因此,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才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从而使他们诚信品质得到升华。
(1)加强校园大环境建设。
学校要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大力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在成功创建“绵阳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诚信)”和“绵阳市德育特色学校(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德育环境建设。学校将“诚信”作为校训的第一内容,安装在教学楼的正面,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都要诵读;主题文化墙有《诚信赋》、《诚信理念》、《诚信释义》、《诚信师生评选标准》、《诚信教育实施方案》、“十佳诚信师生”事迹等;教学楼走廊、办公室悬挂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经典诚信故事;每学期的“国旗下讲话”,都要用不同的故事、事例阐释“诚信”的涵义;通过宣传栏、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展板、征文比赛、故事会等平台,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宣传诚信,褒奖校园内诚信的人和事,鞭挞失信的人和事,让广大师生置身于浓厚的诚信氛围之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是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收费、招生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杜绝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不良作风和行为。
三是在日常管理中,严肃认真,始终如一,不搞突击应付,不搞“面子”工程。学校将严格实行校务公开,重大项目的建设、人事调整等校内大事提请校职代会讨论通过,确保评优、晋级、表彰等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各类奖惩责任制及时兑现,真正做到坦诚相待,讲究信用。
(2)加强班级环境建设。
学校在创设校园诚信育人大环境的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也凸显诚信主题。每个教室都设置“诚信教育园地”,在这个专门的园地里,有各班级制定的“诚信公约”、诚信书画作品展、“诚信曝光台”、“每月诚信之星”、“我身边的诚信故事”等专栏。各班级每学期创办一次“诚信”黑板报,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故事会、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各班级的班训都包含有诚信内容。通过这些班级环境建设,促使学生牢记“诚信为本、做人在先”的道理,自觉地从上课、作业、考试、值日等小事做起,努力作一名诚实、守信、正直、履约、不欺、不瞒、不说谎话、品德高尚的中国公民。
2、打造诚信教师队伍,以师范诚。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诚实守信的人。陶行知先生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教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人格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作为教师,平时要做到:(一)平等诚心听真话。要鼓励学生讲心里话,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引导他们不讲大话,讲真话实话。(二)情理交融讲真理,讲党的方针政策,讲制度纪律,不能言不由衷,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放进去,要有个人的创见和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讲的是真心话。(三)言行一致做真人。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渺小。
为此,学校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开展“教师诚信之星”评选活动。三是坚持提供诚信服务。
3、打造诚信课堂,以理倡诚。
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1)充分发挥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专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课程。学校应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这一特殊功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要向学生阐释诚信的涵义,诚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如情境教学法、道德两难法、榜样激励法等,提供与现实生活同构的环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道德冲突,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培养诚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终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并外化于道德行动之中。
(2)坚持其他学科渗透诚信教育。
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发现,去领悟,就一定能对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培育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语文教材中就处处闪耀着诚信教育的光芒,像《狼来了》、《诚实的孩子一一列宁》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诚信教育经典之作。历史教材中凡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无不是诚信的典范,而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的反动人物几乎都是背信弃义、言而无信的小人。在自然科学的各科教材中更是处处充满了诚信。科学上的每一项发明或发现,无不是科学工作者求真务实、不懈探索的结果。没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作风,就不可能有科学上的发明或发现。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心中时刻装着“育人”
二字,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诚信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诚信理念,立志做诚信之人。
(3)编好、用好校本教材。
我们分年级编撰了一套诚信教育专用校本教材,其中的内容全部来自生活,是生活的再现。教材以故事为载体,每个故事为一课,每课前有导读,课后有“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各班级要充分利用班会、午会和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4、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行践诚。
实践性是道德与一般知识的主要区别,是品德形成的关键。品德的形成需要道德主体通过长期的实践体验,将道德知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我的一种内在需要、内在信念而逐步形成为自我的道德情感,落实到道德行动之中,正所谓“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实践证明,主题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往往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集中力量开展“诚实守信我先行”的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1)礼仪教育先行。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礼仪之邦,诚信与礼仪密不可分,“礼于外而诚于内”
。礼仪教育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教育,我们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礼仪结合结来,更使学生感爱到诚信就在他们身边。学校每学期结合行为规范教育,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礼仪周”,开设礼仪教育讲座,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讲座内容,全方位的展现礼仪在人们生活的的作用,而其本质是“内诚于心”。
(2)举行“诚信宣誓”。
每学期开学初全校师生都要签订“诚实守信承诺书”,并由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进行宣读。一年级新生入学要进行诚信宣誓,六年级学生毕业时,要在毕业典礼上进行终生诚信宣誓。学生诚信宣誓仪式作为小枧置信小学的特殊宣誓,从形式与内容上逐步成熟,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样的宣誓中接受一次次洗礼。
(3)创编、演讲诚信故事。
学生收集、整理身边的诚信典型故事,并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演讲会,学习他人的诚信品质,促进自己诚信品质的养成。对好的诚信故事将编进诚信教育校本教材。
(4)收集、学习、背诵、编写诚信格言。
学校在校园内悬挂古今中外注明的诚信格言、诚信故事,让学生随时置身于诚信文化氛围之中。各班级组织学生收集诚信格言,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择优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编写诚信格言,再在班级交流,并择优推荐到年级、学校参赛,由学校最终评选出最佳格言,在全校展出。
(5)举办诚信主题竞赛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诚信黑板报、诚信手抄报、诚信征文、诚信书法、诚信绘画比赛,诚信知识竞赛,诚信演讲比赛等,以比赛促修炼。
(6)举办诚信之星、诚实守信好人、诚信班级评选和报告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无数视信誉为生命的名人佳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重视信誉、恪守诚信的真人真事。所有这些,都是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材料。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十佳诚信教师、十佳诚信学生,并在文化长廊进行展示。根据游仙区教体局《关于广泛设立好人榜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精神,每个月评选一次诚实守信好人,并在校内张榜表彰。同时,在全校举办报告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召更多的小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学做诚信之人。
(7)记录诚信足迹。
从三年级起,开展撰写成长日记活动,每周必须要有一篇与诚信主题有关,并由教师做出批阅。每学年组织一次“成长足迹大家谈”,对典型的事例和精美的文章进行表彰。同时,为每一位孩子设立诚信档案,记录在小学阶段的成长足迹、包括重要事例、表彰、批评等,每学期由班主任老师评定诚信等级。
(8)抓住阶段重难点,积极开展专项主题活动。
从理论上说,诚信重要性的理解不成问题,但现实社会带给少年儿童许多反面的教育,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就造成诚信教育的无奈、无力。因此小学生诚信品质教育既是本次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校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期末统一检测前,我校开展“文明考试教育活动”。具体做法是:开展“文明考试”申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诚信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在考试前与学生、学生家长签订“考试诚信承诺”等,加强文明考试的教育。在运动会前,开展“文明比赛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文明参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让这些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的很好形式,也尝试出一种“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形式。
(9)组织学生开展诚信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感悟社会的诚信度,用自己的诚信感动别人。调查结束后分班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懂得讲诚信与不讲诚信的得与失,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是开展“诚信回归”手拉手活动,让学生和社会各界站在同一平台上,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同“明礼诚信,诚信立人。”让孩子们和大人一起郑重宣誓:“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身边做起,诚信从今天做起。”庄严的宣誓不仅回荡在广场上,更回荡在学生们的心中。
三是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使他们知、行有机的统一。假期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开展雏鹰大行动,组成小记者团,到各个岗位“
寻找诚信”,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举行“诚信”演讲,让大家都懂得,无论学校、家庭、个人、国家,都必须以诚信为本,要倡导诚信之风,在精神道德领域中弘扬诚实守信。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5、建立健全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以评促诚。
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道德他律逐渐走向道德自律并最终实现主体对道德自由把握的过程。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诚信教育中,一方面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开展长期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自律、自觉地践行诚信,养成诚信的习惯。这就要求学校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各阶段的诚信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便给予及时的、系统的教育与引导,做到监督护诚。一是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诚信守则》,《教师诚信之星评选办法》、《学生诚信之星评选办法》、《诚信班级评选办法》等,使学生有规可循且使学生的诚信状况有据可查。二是制定学生诚信状况评估条例,定期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估和家长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估办法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量化并分出相应的等级。三是制定诚信赏罚制度,将评估结果与赏罚机制联系在一起,且与评优评奖挂钩,通过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等手段,使学生明辨是非,坚持诚信行为,克服失信行为。四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便对学生诚信道德形成过程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的教育。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将其每个阶段的诚信评估结果及赏罚情况记入档案,其目的主要不是为对学生形成终结性的评定或作为选拔的依据,而是为了使教师能及时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诚信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使小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能有效避免教育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营造诚信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独特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良好的家庭诚信教育氛围,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
1、开好家长会,做好家校沟通。
在家长会上,学校向家长汇报学校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让家长明确诚信教育的目的,理解诚信教育的作用,征求家长对诚信教育的支持与帮助。
2、积极主动引导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以及创办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引导家长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有研究表明,在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较少说谎,家长要率先垂范。三是引导家长重视子女的“成人”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家张载说:“德薄者终学不成也”。学校必须努力引导家长从当前片面追求子女成才教育变成关注子女的成人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培养孩子做人的要领,教育子女从小树立诚信理念,学做诚信之人。
3、讲“我的诚信故事”。
召开家庭故事会,父母和孩子同讲在成长过程中的诚信故事。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故事,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孩子都有极浓的兴趣。对孩子的故事,家长要正确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明是非,正言行。
4、评选诚信家长。
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诚信家长,先由学生及家长自己申报,班级审核,最后学校审定公示,并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邀请参加学校报告会。
(三)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诚信自律能力
所谓自律,是指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意识升华的约束机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
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魏书生说得更透彻,他认为:“真正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从某种角度来讲,教育的方向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自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自律。然而,在自律方面,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的“慎独”、“主敬”与西方的“有得于内,无待乎外”对我们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有很好启示。
1、将诚信道德规范的内容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组织全校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规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规范“是什么?应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它,在行动上践行它。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诚信道德的深刻内涵,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如开展“道德银行”活动,学生将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如有不良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开展“我做合格小公民”
五小行动,即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社会做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心理健康的小主人,活动体现主动性、互动性和参与性,将德育(含诚信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团结友善、遵守秩序、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3、创设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外部环境。
学校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提高学生诚信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目标,根据管理目标,构建能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发展的学校管理网络、班级运行机制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育人新格局。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有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课程体系,创设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4、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及驾御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让学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而向挫折学习,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成熟、奋进、崛起,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在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遭受的挫折,教师要多渠道疏导,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措施和动力,帮助学生增强学生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 把挫折看做是丰富人生的经历,真正明白“吃一堑,长一智”
的道理,增强学生品德实践能力,提升诚信品质。
二、划分阶段
1、准备阶段(2014.9—2015.2)
(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
(2)查阅并收集“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3)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会、社区(村社)协调会,全面调查学生诚信现状,初步形成《调查报告》,完成实验前测工作。
(4)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知识培训,聘请专家指导。
(5)课题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15.3—2017.8)
(1)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方案,开展理论培训。
(2)制定《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小学生诚信教育目标体系》和《小学生诚信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3)分析学生诚信现状形成的原因,探讨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及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出第一期实验论文。
(4)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形成第一阶段成果,出第二期研究论文。
(5)进一步加强实验研究,全面促成实验成果。完成课题研究目标。开展成果汇报,聘请专家指导,整理集结资料,形成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及评价系统。出第三期论文。
3、总结成果与推广应用阶段(2017.9—2018.12)
整理课题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原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成果检测,搜集整理资料,聘请专家指导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汇编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果,将研究成果向周边学校辐射。接受专家评审,发现不足,完善总结。
三、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诚信现状,以及对开展诚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定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活动实践。
3、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按课题研究的既定目标,开展知、情、意、行及教育教学活动,探索课题研究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品质。
4、经验总结法。
在大量积累研究资料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修正教育理念,从总结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上升理性认识、探索规律,并形成可借鉴和应用资料。
5、个案研究法。
主要用于个别学生不良品质和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抓住学生在诚信课题中的典型案例,课题组教师对其进行调查、辅导、追踪,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课题组的所有老师都要参与个案研究。
预期研究成果和效果
■预期形成的研究成果名称、成果形式。
(一)预期成果
1、《农村小学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报告》;
2、《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3、《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4、《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教师评价细则》;
5、《小枧置信小学诚信学生评价细则》;
6、《小枧置信小学诚信班级(中队评价细则)》;
7、《小枧置信小学诚信儿歌集》;
8、《小枧置信小学诚信诗歌集》;
9、《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故事集》;
10、《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集》;
11、《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教育案例集》;
12、《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教育论文集》;
13、《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教育优秀教学设计集》;
14、《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15、《小枧置信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展板)。
(二)预期效果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希望逐步建立“五项运行机制”,形成“三个层面教育”,初步构建诚信校园文化和诚信教育体系。
五项运行机制
1、保障机制。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五年规划,列入学校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小枧置信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主题研究会议,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和意见及建议,及时修正工作中的失误,调整工作重点。学校每学期都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经费进行预算,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定期举行教代会,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的章程,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完善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安全卫生、学校常规等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集》。
2、示范机制。建立领导诚信示范、教师诚信示范机制,要求师生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的诚信示范,主要表现在责任心、守时守纪、知错就改,课堂上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小错误,多鼓励孩子进步,少批评孩子。建立师生关爱机制,德育导师制,针对学校特殊学生——学困生、贫困生、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学生等,教师与他们结对导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互动机制。确立学校、社会、家庭互动机制,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学校与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广泛开展“文明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与我一起走”、“千名教师进千家”活动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诚实守信,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吸收家长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每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议,向家长汇报诚信校园建设情况,征集建设金点子。
4、融合机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首先按学科分别挖掘教材中的渗透点,整理成学科诚信教育要点,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于其中,既要体现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又要融入诚信精神教育。
5、评价机制。制定教职员工、学生的诚信品德的具体目标。在品德目标实践的基础上制定诚信品德评定标准和办法,教师诚信品德的评价纳入年度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根据制订的诚信品质具体目标,设计评价量表,实行星级评定。教师、学生星级评定坚持激励性原则、向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结合评价方法,评比师生诚信之星、诚信中队、诚信班集体。
三个层面教育
1、管理层面教育——以诚治校,实现“四个支撑”
学校把打造诚信校园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创诚信校园,育国家栋梁之才”口号,确立“诚信铸魂,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教育理念,实践诚信管理的“四个支撑”。
倡导一种精神为支撑——“我是诚信人”的团队精神,将此精神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形成内驱力和凝聚力。
构建一种文化为支撑——诚信文化。优化育人环境,诚信成为学校的文化。
尝试一种模式为支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各部门各司其职,全体教师尽职尽责,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每位教师充分发挥正能量,教书育人,做诚实守信文明人。
依托一种手段为支撑——依法治校。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师生评价制度、考核制度。修订完善学校管理章程。实施诚信管理,建立民主、诚信的管理机制。
2、教师层面教育——以诚执教,体现“四个对策”
学校把“以诚治校”作为每位教师的行为准则,用诚信来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把为人师表既作为教师的赞许更作为对教师的要求,体现“四个对策”。
教师承诺制。教师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诚信责任书,从诚实待人,严于律己、自觉守信、主动纠错、遵纪守法等方面定制教师诚信卡,人人参与,分级达标。
教师诚信档案制。记载教师履行师德和诚信承诺情况,教育教学诚信情况。
教师诚信评价制。教导处不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注重随堂听课和备课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开展诚信系列活动。开设“诚信教师”论坛,开展诚信教师演讲、诚信教师征文、讲教师诚信故事、诚信教师之星评选活动。举办教师诚信读书沙龙活动,举办教师诚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挖掘诚信教育活动资源,建立学校诚信教育实践体系。
3、学生层面教育——以诚育人,做到“四个到位”
学校以诚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四个到位”。
学科渗透到位。整理各年级、各学科诚信教育渗透点,教师备课时,结合《学科诚信教育要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家长合作到位。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卡、校讯通等多种渠道,给予家长指导和帮助,纠正不良教育方法,达到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到位。建立学生诚信品德卡,设立诚信图书专柜,收集诚信名言,设计诚信徽章,创作诚信童谣,撰写诚信作文,讲诚信故事,举行诚信考试,评比诚信之星和诚信中队。
社会实践到位。开展“诚实守信、做文明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签订《诚信公约》,开设“诚信天天报”栏目,开展“诚信文明进社区”服务活动,创建诚信校园氛围,处处见诚信,处处讲诚信。
具体表现: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诚信素养有明显的提升
(1)学生的诚信认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学生的诚信情感有显著的增进
(3)学生的诚信意识有较为明显的增强
(4)学生的诚信行为有较为明显的改进
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行为有较大的统一。这有待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时对学生加强教育和诚信行为的养成训练,以及同学间相互监督、家长的配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2)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3)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发展
这是由于诚信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教育,另外,守时意识、责任意识、守规意识、真诚合作、有诺必践、有错就改等诚信内容的教育,也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方面
1.适应课题研究实施,提升自身诚信素养
一是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行为方式明显进步。
三是团队合力更加显现。
2.适应课题研究实施,实现教师角色转型
一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型。
二是教师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型。
三是教师向教育教学的反思者转型。
四是教师向团队互助的合作者转型。
其中,由此带来明显的的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
一是了解基本的科研知识与理论;
二是初步具有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总结的能力;
三是增强科研意识;
四是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大都能按照科研的规范要求,撰写自己的论文或进行专题总结。
3.适应课题研究实施,拓展教育教学内容
一是教师能够科学地对教材的前后秩序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是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
三是能够紧密联系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合理补充教育教学内容。
四是能够运用来自师生、家长和社区的资源实施教育教学。
4.适应课题研究实施,更新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能够根据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倡导的精神,尝试独立运用或组合运用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辩论式、情境式、参与式、自学(育)式等学习方式,组织教育教学过程。
5.适应课题研究实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改革讲解法,增加例说的成分;普遍地运用故事法、榜样法、游戏法、表演法;较多地运用实践法、反馈法。
(三)学校方面
1.实施小学生诚信教育,落实办学理念。(让诚信成为校风之首、学校精神)
2.实施小学生诚信教育,创新学校管理。(以诚治校、以诚执教)
学校增加《结构工资方案》中的“项目奖励”条款和《教育教学考核条例》中的“科研论文评比”款项;增补学校《评聘校级骨干教师条例》中的“评选条件”,包括“论文研究”、“科研讲座”和“论文发表”等方面的内容,并明确学校与骨干教师双方的要求改革学校教职工考勤制度;健全学校档案整理、立卷、保管和诚信借阅等制度。
3.实施小学生诚信教育,形成科研氛围。(让科研成为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的助推器)
4.实施小学生诚信教育,提升整体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5.实施小学生诚信教育,促进特色建设。(彰显独特魅力)
一是构建小学生诚信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二是形成小学生诚信教育操作体系、研究经验与系列成果。
三是丰富校园诚信文化。
四是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教育能力的特色教师。
(四)社会效应
1.得到家长和社区的认同。
2.产生一定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