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9 发布

其他(心得)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  一。研究的背景 ‎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我校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纳的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问题较多。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我们计划对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出专题研究。‎ ‎  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  三、研究目的:‎ ‎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  四、研究的内容:‎ ‎  1、 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  2、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  3、 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4、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  5、 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五、研究的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  2 、问卷调查法 ‎  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 、教育实验法 ‎  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  4 、经验总结法 ‎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  5 、案例研究法 ‎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  六、研究的组织实施 ‎  1、研究的组织 ‎  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  课题理论指导专家:王学万(县教科所副所长  中学高级教师)‎ ‎  何孝清(县教科所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  杨光胜(城郊联合学区业务专干 小学高级教师)‎ ‎  课题组组长:‎ ‎  卢桂荣(兴隆小学校长,小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  课题组成员:‎ ‎  马如果(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  张清宏、张    毅(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  李勇祥(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  周冬梅、向春亚(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肖慧玲、鲁小艳、吴艳艳(小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滕树英、周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田华、张桂花(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三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杨仕萍、全蓉燕(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欧冬秀、周桂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一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  2、研究的实施阶段 ‎  (1)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 ‎  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  (2)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6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3)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  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 ‎  七、研究的成果预期:‎ ‎  1、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  3、  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  4、 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  5、 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