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关键在人,在“关键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同时又有疫情防控“大战”,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任务艰巨。笔者认为,工作中要着力发挥好三种“关键人”的作用,统一指挥、统筹安排、攻坚拔寨。
发挥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作用,当好“领路人”。脱贫攻坚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对脱贫攻坚发挥着组织领导、谋划决策、指导协调等关键作用,是开展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脱贫攻坚区县一级是“中间环节”“重要节点”,区县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领导能力、工作水平直接影响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培养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对此,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着“关键作用”,决策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不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算账脱贫,不搞“花瓶式”“泡沫式”“昙花式”脱贫,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做科学精明的“领导人”,正确精准的“领路人”,把真脱贫、脱真贫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现实的写照。
发挥扶贫干部这一“关键队伍”作用,当好“圆梦人”。驻村蹲点扶贫干部,都是单位精心推荐、组织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骨干力量,充当着贫困村“第一书记”的角色,是精准扶贫直接负责人,也是贫困村贫困户能否按计划脱贫的“主力军”。发挥好这支脱贫攻坚的关键队伍意义非凡。脱贫攻坚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各级要进一步通过政治的、组织的、行政的、纪律的、经济的等方面的措施和手段,加强对扶贫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激励,规范驻村帮扶行为,提高扶贫效果。广大扶贫干部都应自觉树立较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自己才干、锤炼自己品行、磨练自己意志的一次历练和考验,努力做好“追梦人”,争当“圆梦人”。同时,通过精准、精心脱贫攻坚工作,打通党群“心路”,开辟群众“福路”,不断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
发挥人才之家这一“关键组织”作用,当好“伯乐人”。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可以说为脱贫攻再次坚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组织部门,要切实强化“组织担当”“人才担当”,当好“伯乐人”。通过全方位、多侧面、全过程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的考察考核,深入进行调查了解、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充分运用“德能勤绩廉”考严考细考实考准干部,切实让有能力、有品质、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有成效的干部“辨别”出来,挑选出来、使用起来,不搞“平衡”、不讲“情面”,唯才是举。切实体现干部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孬干好不一样,切实做到“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
众志成城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当前,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大战”“大考”,党员、干部都要争当“关键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交出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促进发展的合格“答卷”。
【篇二】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脱贫攻坚任务的再动员、再部署,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应树立胜“疫”信心,坚定灭“贫”决心,以“多快好省”的方法,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联系增“多”,织密防控网络
现在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为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帮扶责任人更应该加强和贫困户的联系,对口联系,对点摸排,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状况、活动轨迹、物资需求等基本情况,将情况摸透知清。通过电话联系、短信通知、微信发布的方式织密疫情防控的网络,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提升贫困户的防控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环境,向在家滞留农民工提供外出方式和岗位信息,夯实复工生产基础。
生产加“快”,播种春耕希望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刚过不久,现在是春耕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应当抓住时机,全力推进春耕生产。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协调口罩和防护手套等物资,确保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活,推动农业生产“三管齐下”。让群众放心下地、大胆“挥锄”、安心育苗。“一年之际在于春”,有春种才有秋收,将春耕做好,秋收有保障,才能保证贫困户稳定收入,既促产也增收。
指导搞“好”,充实技术支撑
春耕不易,不仅要解决春耕的物资需求,也要把技术指导做到位。将春耕技巧、春早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宣传到位,通过邀请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工作人员、成立农业服务技术团、设置农业技术指导顾问、印发春耕注意事项简易读本等形式,将春耕农技知识传播到每家每户;创新技术指导形式,通过现场手把手指导、线上点对点讲解、微信人对人答疑等将农耕技巧应用到田间地头,生效于一枝一叶。
程序减“省”,畅通绿色通道
疫情带来的挑战不仅是安全上的,还有交通运输上的。村民们基本生活受到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大,买菜、购药、教育、医疗、就业等需求亟待解决。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搭建农用物资绿色通道,和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大型供货商。让种子、农药、秧苗等物资进村;通过网络电商平台,云上扶贫项目等讲农牧产品、手工制品出村。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两手抓两手硬,两线作战两线胜利,疫情胜利的礼炮就是冲击脱贫攻坚高地的冲锋号。
【篇三】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场标明了目标、划明了重点、指明了方向的“硬核座谈会”为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和“最后一步”攒足了十分之劲,也为在接下来不足十月的时间里,如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制胜锦囊”。
确保“拔掉穷根”的“焦点”不变,践行脱贫攻坚“长效”路线。对于脱贫攻坚,“除掉穷根”是最终目标也是突出“焦点”,要想实现它,政府部门必须明确“统筹”不是“统一”,“实干”不是“蛮干”,“长期性”不是“一股脑”,要有序有方地践行脱贫攻坚“长效”路线。如何科学统筹,如何长效保障?政府部门必须立足实情做规划,才能精准把脉巧开方。无源之水终会断流,无根之花终将枯萎,扶贫要“扶苗”更要“培根”,不仅要富贫困群众的“口袋”,落实好扶贫政策,织好织密保障网,还要富贫困群众的“脑袋”,通过精神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不但有“我要脱贫”的信念,有“如何脱贫”的“锦囊”,更有“一定脱贫”的信心,真正实现贫困户的持续增收,践行好脱贫攻坚的“长效”路线。
确保“民生至上”的“温度”不散,绘浓脱贫攻坚“初心”底色。“民生至上”和“面子工程”是对立面,一面是以人为本,一面是假公济私。扶贫,要坚持“民生至上”,真扶贫,扶真贫,有真情,真有情,切实关注、抓细抓小民生问题,用“连心扶贫”拉近“扶贫跨度”,用“暖心扶贫”强化“扶贫支撑”,用温情的“润滑油”让扶贫系统的“转轴”更好地运转。扶贫干部要有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使命担当,抓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住房安全有保障,就近就地可就业,看病治病不发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落细“两不愁三保障”,用心用情扶贫,让贫困群众少一点“牵肠挂肚”,多一点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扶贫成效的答卷有“温度”也有“厚度”,让贫困群众走在幸福路、敲开致富门。
确保“精准扶贫”的“阵脚”不乱,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角。“战疫”和“脱贫”是当前两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要两手抓、两手硬,切不可“一刀切”,让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乱了扶贫的“阵脚”,因噎废食。疫情防控的“弦”要绷紧,正常生产也不可“松垮”,要有条不紊地恢复企业和春耕生产秩序,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让贫困群众及时复工复产,稳定务工增收,畅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做好农资供应,及时做好春耕备耕,同时,要把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抓好扶贫项目的稳步推进和产业扶贫的销售渠道,加大产销对接的扶持力度,防止因疫返贫。政府部门要全力应对、统筹谋划,加强联动协作,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化解疫情带来的影响,立稳“精准扶贫”“阵脚”,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
确保“较真碰硬”的“力度”不减,瞄准脱贫攻坚“问题”
靶心。扶贫资金的使用关乎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关乎脱贫攻坚战役的成败,扶贫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可揆诸现实,从发生在河北省巨鹿县的扶贫资金挪用到吉林省梅河口李炉乡的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从安徽省某地的优亲厚友现象到海南省琼海市某处的收受财物问题……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依然严峻,“打折扣”和“搞变通”的问题依旧存在,对此,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较真碰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聚焦问题、精准出击、弹无虚发,让扶贫干部心有所戒、行有忌惮,以“较真”促“认真”,以“导向”促“定向”,以“监督”促“自觉”,引导扶贫干部干在实处、做出实绩,规范使用扶贫资金,“釜底抽薪”助力脱贫攻坚,确保扶贫工作“结实果”。
“四确保”“制胜锦囊”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硬核保障”,只要众志成城,朝着贫困“清零”的目标咬紧牙关、不松一篙,必将赢取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全面胜利。
【篇四】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并特别强调“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上上下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再次发出动员令、吹响冲锋号,为我们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务必要深刻领会“很紧很紧”的深刻内涵,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紧要之事,必须绷紧思想之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先后7次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特别是3月6日,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绷紧思想之弦,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意义,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脱贫攻坚实际成果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紧迫之时,必须抓紧行动落实。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现在已经到3月中旬,剩下9个多月每一天都是“打铃交卷”的倒计时,必须“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与此同时,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551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意味着平均每天要实现10个村出列、1.8万人摘帽。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争分夺秒,根本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我们一定要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往前冲,一环扣着一环抓,一仗接着一仗打,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紧逼之势,必须拧紧责任链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客观而言,当前仍存在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难度较大等困难。在决战决胜的“最后一公里”,各种“硬骨头”
已经形成步步紧逼的合围之势,必须横刀立马、闯关夺隘,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没有任何折扣可打,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决心,自觉拧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切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大的担当,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篇五】
3月6日,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会上强调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更增决战决胜强大信心。
全面脱贫决心坚如磐石,全面脱贫之战不容有失。
党心之所向、民心之所系,现有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551万贫困人口,大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没有“好牙口”,没有一往无前的决心,思想上缺“钙”硬骨头啃不下;有了“好牙口”,好政策用不好落实不到位,硬骨头同样难以下口;有了“好牙口”,没有真本领硬啃也会“崩了牙”。党员干部必须以无比的“决心”挺身而出、以巧妙的“匠心”尽锐出战、以满腔的“爱心”融驻脱贫事业,在一线攻坚克难、负重前行,以气吞山河、势如破竹之势冲在前、干在先,将总书记的决心化为全党意志,将总书记指示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也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荣光,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全面脱贫需要每个人挺身而出,精准脱贫、绵长小康。
“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成绩喜人,这是中国对世界脱贫事业的巨大贡献,是人类脱贫事业发展中的又一“中国方案”。但,全面脱贫不是百米跑,过线了就可以慢下来,从全面脱贫到全面小康,只是走向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脱贫的绝对人口数量压力减轻了,脱贫的质量标准不能降、不能掺水、不能掉以轻心,“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精准脱贫还要绵长小康,决不能陷入“脱贫——返贫”的泥淖,全面脱贫需要每一个你我他(她)挺身而出,做到“真脱贫脱真贫”,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让全面小康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让“老百姓的幸福”事业在汗水和努力中愈发光明。
“扶上马”显出硬功夫,“送一程”见出真担当。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度贫困可谓穷根深驻,磨人缠人“出力不讨巧”,付出和收获时常不成正比,帮扶工作难度大出成绩却难。面对困难是“绕着走”“躲着走”,还是“迎上去”“扶上马”?不同选择见出不同坚守,不同选择见出不同境界,共产党人就该“愈是艰难愈向前”,惟其艰难中毫不避让方显担当作为、惟其艰难中执着前行方显英雄本色。啃最硬的骨头,建设最强的堡垒;啃最硬的骨头,党员先锋勇立潮头。“送一程”见出真担当:过了贫困线是不是就可以“一过了之”
,就可以万事大吉?非也,重度贫困譬若重病之躯,经过多方诊治,可以下地可以出院了,并不代表健康了、无忧了,还需要跟进观察,该用药的用点药,该加营养的加营养,补足气力、恢复健康方为根本。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杜绝“数字扶贫”“纸上扶贫”;要敢于同重度贫困较劲较真,敢于不怕辛劳,有股子犟劲和摽劲儿;要贯彻落实“四不”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在“送一程”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担当责任,在“送一程”中强化“为民”情怀、升华人生境界。